?

課堂師生教學互動有效性策略

2022-07-24 08:35陳海麗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知識體系師生互動數學課堂

陳海麗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就會在心理產生畏難情緒,從而畏懼數學.作為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與學生開展教學互動,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溝通交流,通過全面深入的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弄清楚他們學習的薄弱環節,從而開展針對性教學,切實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

【關鍵詞】師生互動;數學課堂;知識體系

1 當前的現狀

1.1 教師的教學角色定位不夠科學準確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學生是中心主體,但是基于應試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是將自身定位教學的中心地位,以教師為絕對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地學習地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全面發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教師的教學講解就不容易有積極的回應,師生之間也就難以有全面深入的溝通交流,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1.2 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缺乏互動性

師生的課堂教學溝通交流,是通過教學互動的形式開展的.但是很多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覺得不能浪費一分鐘時間,就采取滿堂灌的形式開展教學.在數學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師生之間沒有溝通交流,是一種單向性的知識灌輸,學生缺乏主動參與的激情,師生之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沒有溝通交流,給教學效果提升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2 優化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是一個綜合性的實施過程,其實施過程可以劃分為多個階段,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在教學各個階段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深入開展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切實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2.1 以趣味性開始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實施的前奏,對于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其導入的方式是很多的,不同導入方式有不同的輔助效果,作為教師要積極運用適宜的方式開展教學導入,切實提升初中數學課堂師生溝通交流效果,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例如 學習《生活數學》內容,我們都知道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平時的買菜出行,還是企業的管理盈利都離不開數學,初中學生在小學時已經對于平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有所了解,這時候教師就不能只舉生活中的簡單例子,而應該基于教材知識有所拓展,深入生活但是不脫離生活.

2.2 以興趣激發開展師生溝通交流

興趣是學生主動開展學習的動力來源,傳統課堂教學實施,教師都是單項開展教學,沒有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師生之間難以進行有效溝通交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開展,作為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進程,追隨教師的教學進程開展數學知識學習,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探討課堂教學內容,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 在《一元二次方程組的應用》學習中學生很難理解怎么設未知數,怎么理清楚各種量之間的關系,這時候我們就要找出幾類最有代表性的題型,比如銀行利率問題,市場盈利問題這些生活中一直會遇到,但好像離學生很遙遠的應用.我們教師先帶領同學們解決一道典型題目,然后讓學生們參考之前解決問題的方法討論解決該如何設未知數,如何找他們之間的關系并建立方程.小組學習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教師更直觀地了解學生學習不明確的點.

2.3 以課堂問題引導開展師生溝通交流

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過程,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實踐活動中,基于課程標準內容,提出各種思考問題,通過教學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探索,通過這種問題提出研究探討的形式,師生之間就會產生積極地溝通交流.教師在提出教學問題時,需要立足學生的學習特點,需要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才能確保教學效果有效提升.

例如 學習《圖形的旋轉》內容,學生們以往的誤區往往都是停留在欣賞圖形而不深入了解圖形的組成,缺乏空間想象能力.他們有的甚至都不了解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比如圓柱,圓錐的形成就可以通過矩形和三角形的旋轉得到,當然這只是理論知識,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演示給學生看這些簡單圖形的形成過程,或者讓他們課下驗證平面圖形的旋轉能否形成立體圖形,讓他們在各種圖形旋轉轉換中找到樂趣,而復雜的圖形也是由簡單圖形組成的,這對于學生以后深入學習圖形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4 及時進行學習激勵以及評價導向

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仍然存在學習能力匱乏等一系列學習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從中進行引導和輔助,適當的開展學習激勵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地進行自我評價,明確自身的學習成果.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適當的建立一個健全的、主動性較強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更好的幫助學生自己認清自己的學習結果以及學習效率,幫助他們及時作出自我評價.

例如 “圓”是老師第一個向學生介紹的曲面圖形,隨著知識的增加,老師需要在圓的基礎知識之上進行深化,通過全新的視角向學生們介紹和講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更系統地掌握和理解“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這一基礎概念,老師可以適當地向學生們引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

在學習過程中,初中數學老師可以開展一些數學趣味小游戲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例子接龍,讓學生們按照座位順序以此列舉生活中遇到的或者看見的“圓形”,有的學生提到了圓形的井蓋以及瓶蓋,有的學生指出教師頭頂的燈就是圓形的,以上這些筆者都及時向學生們給予了認可和鼓勵,進一步激勵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2.5 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分析

學生如果能夠針對數學問題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可以更大程度地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及自主學習能力.要想培養這一能力,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對于不懂的問題進行自主提問,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老師提出難點和疑點的意識,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應該著重加強這兩方面的引導和培養.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向學生們灌輸和傳授“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理念,引導學生遇到問題先自己進行探究和分析,遇到難點之后第一時間向老師請教,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 在學習《黃金分割》的內容時,黃金分割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是有著廣泛實踐運用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著黃金分割知識點的運用,如物品價格調整趨勢的問題,運用黃金分割的知識進行研究分析,可以有效地應對各種經濟問題,針對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組織探討,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學生開展積極探討,隨后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懂的知識告訴老師,再由老師統一解答,如此一來,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教師組織實施的分組探討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環境分割知識,可以進一步的深化教學內容認知理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2.6 創造情景,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有關調查表明,學習情感是對學習活動和學習現象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學習情感的形成,就可以對授課活動的不斷推進以及授課效果的增強,具有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而若是想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到課堂活動中,就一定要讓其產生較強的學習情感當作思想的保證.初中階段的老師就能夠借助數學課程來喚起潛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因子,進而構建出越加擁有直觀性、多元化和趣味性等等的授課情境,讓學生的潛力可以獲得有效地激發,真正達成原本的授課目標.

例如 在講解有關函數圖像和性質的知識時,因為本堂課將要闡述的內容十分多,內涵也尤為豐富,所以,本堂課就是學生們必須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會有著一定程度的困難,原先學生在了解此種知識的環節中也通常會出現負面與恐慌的情緒.老師就應該按照學生們的特點,借助情境的創設,在講課開始就提出問題:“某一個商場近期將要出售一大批女士外套,平均下來每天都能夠賣出五十件,每一件都可以收獲四十元的利益,而為了增加盈利,商場就開始采用一定的降價舉措,只要每件女士外套減少十元的價格,商場就能夠多賣出兩件,要是商場想要每天都收獲兩千元的利益,那么每件外套應該調價多少呢?”此種問題的提出,確實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可以讓他們更加有效地進行互動和交流,真正達成了一舉多得的授課效果.

2.7 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師的“傳道受業解惑”角色發生了的變化:從注重理論性知識的講解開始轉換為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從“大一統”的教育開始朝著“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挑選契合自己的教育”發展;從“注重最終結果”向著“不僅重視結果,更要重視整個過程”的方向變化.因此,在整個課堂活動中,老師需要越加重視學生們進行學習的環節,更應該轉換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有效地引導學生們加入到課堂活動中,真正達成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

例如 在講解“直線、射線、線段”這一節知識的時候,就能夠做出此種設計:“大家知不知道有哪個成語富含‘始’和‘終’”,學生們馬上就會進行思考,并迅速回答“有始有終、有始無終以及無始無終”這三個成語.接著老師再次提出問題“同學們能夠依次給這三種成語打一個數學謎底名稱嗎?”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思維就被徹底激發,他們開始紛紛舉手,想要讓自己的答案符合老師的標準,然后老師就可以在黑板上寫出謎底“線段、射線和直線”.在此種一問一答的環節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掌握了這堂課將要學習的知識,一舉兩得,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大增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

2.8 師生互評,共同進步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學校的教學評價基本都是匿名和敷衍了事,并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將教學評價搬到課堂能大大地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師中肯的評價能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也能讓教師認識到在教學環節設計的優劣與不足,有利于師生針對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為實現高效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除了教師評價學生,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在整個環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或是對課堂教學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這樣互動評價模式,既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可以讓師生的互動與反饋變得真實而有效.

3 結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是一項綜合性教學工作,具有動態發展的特點.教師與學生作為教學實踐中的具有變化特性的人的因素,對于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實踐實施,深入開展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師生之間有了深入的溝通了解,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才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永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21(17):32-33.

[2]朱浩宇.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有效性地探究[A].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3.

[3]陳安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有效性地探究[J].中學數學,2020(06):96-97.

猜你喜歡
知識體系師生互動數學課堂
CS2013指導下的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實施方案設計與翻轉實驗教學實踐
構建知識體系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課程建設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