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教學中融合哲學原理的路徑探索
——以“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為例

2022-07-28 08:22
地理教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伊犁河谷思政學科

龔 琳

(無錫市第一中學, 江蘇 無錫 21403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戰略舉措,各類課程應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形成全課程育人格局。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所在。地理學科跨越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兩大領域,具有綜合性、交叉性的特點,便于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相互融合。[1]本文以人教版2020年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中的“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為例,探索在地理教學中融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路徑,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地理教學中融合哲學原理的價值意蘊

1.完善認知體系,樹立跨學科大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理論,屬于學科大概念體系中最高層次的跨學科大概念。[2]因此哲學原理能夠向下兼容學科大概念、單元大概念和課時大概念等不同層次的學科概念,普適性、整合性和遷移性強。以哲學原理為核心,能夠有效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結構化呈現相關課程內容,建構完整的學科認知體系,從而解決知識破碎化、教學淺層化等問題。

2.進行深度學習,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追求真理過程中凝練的思想方法和創新意識。聯系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哲學原理,有利于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經驗,正確看待、理性分析、全面認識地理問題,培養科學的思維和嚴謹的態度,提升學習深度。融合哲學原理能夠使地理認知過程從平面走向立體,使地理教學過程從機械的傳授知識走向培育核心素養。

3.推進課程思政,弘揚時代精神品格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奠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影響著學生的終身發展。把哲學原理中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地理教學相結合,能夠引導學生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塑造優秀品格,弘揚時代精神。[3]這種全程全方位協同育人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二、地理教學中融合哲學原理的路徑探索

地理教學中融合哲學原理的路徑,可以從頂層引領、思維深化、觀念培養、行為塑造四個維度入手,挖掘地理內容的思想性、突出地理問題的學理性、感悟地理觀念的價值性、激發地理實踐的能動性,從而使地理教學具備“求知”“立德”“踐行”等多種育人功能(見圖1)。

圖1 地理教學中哲學原理的融合路徑

1.頂層引領,挖掘地理內容的思想性

頂層引領是指在開展地理教學前,梳理地理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內容,挖掘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相關的哲學原理,發揮哲學的理論先導作用,為構建地理教學目標體系提供思想引領和理論支撐。本文依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課程標準內容要求“1.9運用圖表并結合實例,分析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的要求,梳理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的教學內容和相關的哲學原理(見表1)。

表1 與“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相關的哲學原理

2.思維深化,突出地理問題的學理性

思維深化是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將問題導向和哲學的批判性思維相結合,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鏈。不同于傳統教學的死記硬背,思維深化是通過詰問和辯難等方法,深入研究有疑惑的問題,引導地理思維縱深化發展。這種剖析問題的方式,不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是掌握一種思維方法,通過學習遷移帶動一類地理問題的解決,使問題越析越透、真理越辨越明。例如,在“自然環境的整體性”教學中,以“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為例,結合“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的哲學原理,設計關于“某種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的問題鏈,進行思維建模。

材料一:地質歷史時期伊犁河谷北、東、南三面地殼抬升成山,形成了向西開口的喇叭狀河谷。伊犁河谷自然條件優越,天然草場廣闊,被譽為“西域濕島”和“塞外江南”。

材料二:伊犁河谷地形圖、伊犁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伊犁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伊犁年降水量分布圖(圖略)。

【問題鏈設計】

①伊犁河谷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請用一個詞語形容西北地區的氣候特征。

②伊犁河谷和西北其他地區一樣干旱嗎?伊犁河谷實際的氣候特征如何?

③是什么因素的演化導致了伊犁河谷氣候特征的演化?

④分析地形的演化對氣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而使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和“塞外江南”?

【思維建?!?/p>

①結合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可知其主要的氣候特征為干旱。

②閱讀伊犁一月和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伊犁年降水量分布圖,將伊犁河谷的氣候特征概括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水量較多。

③閱讀地質歷史資料,歸納出地形的演化導致了伊犁河谷氣候特征的演化。

④閱讀伊犁河谷地形圖,分析地形對氣候要素的影響,并推測地形對其他自然要素的影響,總結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和“塞外江南”的原因。

⑤整理思路,推理伊犁河谷從初始狀態到當前狀態的演化過程,完成思維建模(見圖2)。

圖2 基于哲學原理的“伊犁河谷的演化”思維建模

3.內化于心,感悟地理觀念的價值性

內化于心是指不能簡單地傳遞地理價值觀念,而要以理服人,從哲學理論的角度解釋為什么要樹立這樣的地理觀念,用真理的強大力量感染學生。根據“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哲學原理,價值判斷要考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應樹立人地協調觀,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在謀求發展時,不僅要考慮當代人的生存權益,也要兼顧子孫后代的生存權益;不僅要考慮社會經濟效益,也要兼顧生態效益。同時,價值判斷對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樹立人地協調觀能夠規范人類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例如,在“自然環境的整體性”教學中,通過觀點爭鋒的活動,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滲透人地協調觀。

材料三:伊犁河谷是新疆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伊犁河徑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流域內水能資源占了新疆可開發水能資源的五分之一。2012年以后伊犁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先后叫停了三十多個水電項目,其余項目進行嚴格環保評審。

【觀點爭鋒】

觀點一:水能資源開發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應該禁止一切水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觀點二:人們不能因噎廢食,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至于以后的問題以后再說。

你認同哪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談談你的認識。

4.外顯于行,激發地理實踐的能動性

外顯于行是指樹立正確價值觀后,要通過哲學原理激勵學生付諸行動。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的人類活動,從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例如在“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措施。

材料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依靠科技創新,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知行合一】

人類應當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請你建言獻策,為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具體措施。

三、結語

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融入地理教學,是積極完善學科認知體系、深度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扎實推進課程思政的重要途徑。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頂層引領、思維深化、觀念培養、行為塑造等方式,在地理教學中融合哲學原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地理課堂煥發哲學之光。

猜你喜歡
伊犁河谷思政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超學科”來啦
伊犁河谷不同時期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組成分析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映像畜牧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