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花園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與碳中和舉措*
——以深圳市南山社區共建花園為例

2022-08-03 02:10祝明建童路琳
南方建筑 2022年7期
關鍵詞:花園營造居民

祝明建,童路琳,尚 媛,易 澳 ,云 翃

引言

隨著中國飛速且粗放的城市化發展,許多老舊小區的公共空間因功能不適用、疏于管理,淪為“失落空間”,成為常見的“城市病”之一。這些空間長期被人忽視,事實上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其具有較大利用潛力[1]。在這樣的背景下,重塑城市“失落空間”,使其轉變為重具吸引力和歸屬感的活力空間是實現城市人口、社會、文化、環境和健康需求的基礎[2]。因此近年來,我國各地的城市微更新、棚戶區改造、舊改等工作方興未艾。另一方面,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要求[3]。這表明社會事務管理將朝著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途徑相結合的方式轉向,這與當前公共政策學界倡導“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 governance)的理念相一致。這意味著社區“失落空間”改造將改變以往的設計范式,不再是政府或設計師單方的職責,需要包括政府、設計師、社區居民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2020 年9 月2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力爭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為社區更新提出生態要求。

社區花園作為最普遍最基本的城市綠地單元,其生態保護技術對于實現碳中和有積極意義。深圳市政府于2015 年起開展一系列城市公共空間微更新活動,由注重視覺效果轉向注重實用功能、社區治理、低碳環保之間的平衡。筆者團隊于2019 年起,對北京、深圳等城市“失落空間”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與更新實踐。深圳市南山區南山村社區花園營造微更新行動正是應對上述城市問題與發展要求的具體實踐案例。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不同于“社區綠地”、“社區景觀”等概念,“社區花園”的起源決定其具有公眾參與性和生產性的內涵?!吧鐓^花園”最早出現在19 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城市的貧苦人民因圈地運動和工業化進程而失去土地,只能通過租用塊地或份地(plot)種植果蔬,從而獲得家庭必需的農業及經濟支撐,形成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的份地花園(allotment garden)。這便是城市社區花園的雛形[4,5]。之后逐漸演化出如蜜蜂/蝴蝶花園、治療花園、自然教育社區花園、屋頂有機蔬菜花園等多種類型,功能也從最初的提供食物、經濟收入等生活保障,轉變為審美體驗、環境教育、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高級物質及精神追求的空間載體[6-9]。國外研究將“社區花園”界定為可存在于城市、鄉野或任何土地的,為公眾提供園藝體驗、生態環保、鄉土文化及經濟滿足等一系列服務功能的一種綠色空間形式[10-12]。在中國語境下,“社區花園”則是以保持綠地空間屬性為原則,以強調社區共同參與為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為方式的公眾園藝活動場所[13,14]。 社區花園在國內尚屬于新生事物,近年來研究發展態勢蓬勃。較有代表性的社區花園項目初始于2014 年的上海,如上海楊浦區的創智農園,由同濟大學劉悅來團隊發起的公益組織(NGO)“四葉草堂”進行統籌管理。一批優秀的團隊緊隨其后,如:草圖營造、泛境Pandscape 團隊以及各大高校相關研究團隊等,相繼在北京、深圳、湖南、杭州、成都等城市開展了社區花園營造項目,如:北京三廟社區花園、深圳鹽田月出智慧花園、湖南農業大學“娃娃農園”等[15-17]。國內對于社區花園的研究多關注景觀領域、社會領域、城市規劃領域的實踐分析以及對國內外社區花園的對比分析[18]。

由于社區花園本身具有參與性,且當前正值我國社會治理轉型期,因此我國社區花園的實踐、研究多與公眾參與、多利益主體等議題緊密關聯。社會公共管理領域將多利益主體形成的多層級決策體系稱為 “多中心秩序”(polycentric order),即一個系統里公民可以組織多個不同規模的管理機構,而非一個,并嵌套成多層級的管理體系;每個機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并在限定權限內對特定地域范圍制定和執行規則[19]?!岸嘀行闹刃颉备拍钭钤缬捎鴮W者邁克爾·博蘭尼(Michael Polanyi)提出[20],之后由美國學者文森特·奧斯特羅姆(Vincent Ostrom)、查爾斯·蒂布特(Charles Tiebout)、羅伯特·沃倫(Robert Warren)等人引入社會公共管理領域[21]。早在1970~1980 年代,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基于五千多個小規模的公共池資源管理案例的薈萃分析發現自主組織的多中心治理在政府“公有”與市場“私有”之間的可持續的公共資源管理模式[22,23]。目前多中心管理的視角被推廣至灌溉系統、林業、漁業、遺產村落等公共資源的管理研究,并且證明有效[24,25]。社區花園作為城市社區的公共資源,應該引入多中心秩序的視角研究如何構建可持續的社區治理結構。

面對城市化帶來的生態問題,人們渴望“生態”、“和諧”的居住環境。在生態方面,樸門永續設計利用社區花園的農業生態系統構建可循環的、低碳的景觀設計;生態社區建設規劃提出在有限的綠地面積上,采用喬灌草立體營造森林植物的方式增大植物生物量,以提高碳氧環境指數[26,27]。而基于“碳中和”理念的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研究與實踐仍處于空白階段?!疤际袌觥?、“碳交易”的框架和相關研究[28,29],能為調配不同社區花園之間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提供有益啟發。本研究將通過深圳南山村全流程式的項目探討如何在社區尺度更好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與碳中和。

圖1 研究區位

圖2 場地原狀

圖6 人群年齡概況

圖7 人群戶籍情況

圖3~5 場地現狀

2 深圳市南山社區共建花園項目概況

項目研究案例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南山村(圖1),面積約為255.75m2,是一個小尺度社區花園改造項目。改造前,該空間處于“無人區”狀態,無人養護,屬于典型的“失落空間”。該項目代表了2021 年南山區社區花園營造的城中村類型,歷時三個月完成,是我國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景觀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場地原有問題包括(圖2~5):(1)公共空間匱乏:場地內部原有植被種植無序,社區周邊可供休憩活動的公共空間十分缺乏;(2)存在安全隱患:場地內部設有配電箱和垃圾池,并長久處于無人養護狀態;(3)交通流線阻塞:場地四周受建筑圍合,缺少入口。與陳郁故居僅一路之隔,周邊來往行人較多但道路狹窄,交通擁擠混亂。

前期調研發現場地有迫切的更新改造訴求。一是該社區人員結構較為復雜(圖6,7),具有多樣化功能訴求;二是社區成員參與社區花園建設及使用意愿強烈。社區周邊公共服務設施健全,有社區學校、居委會、菜市場等,場地蘊藏較大營造潛力。

區別于傳統景觀提升項目,南山村社區花園的設計與營造不僅限于美化環境,同樣注重公眾參與、環境教育,和諧鄰里、探索和宣揚碳中和的理念與方法等多重目標。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營造理念,此次項目協同四方力量參與其中(圖8):

(1)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持、決策項目的大小事務,并為各方之間的對話交流提供平臺和保障;(2)南山區街道辦事處協助開展社區營造活動,在設計團隊與居民的意見交互中起到關鍵作用,日后也將作為社區花園運營和管理的主體;(3)設計團隊負責提供總體設計、執行與技術支持,包括策劃與組織社區營造活動,為后續運營提供持續協助;(4)南山村居民作為社區主體兼花園的使用者和受益者,為花園設計建言獻策,并將在花園運營中扮演參與者、管理者、監督者等重要角色。

圖8 深圳南山村社區花園營造的組織網絡

圖9 人流蹲點圖

3 多利益主體的共建共治共享舉措

本項目希望通過四方合作的框架,將設計師的專業理論知識與社區居民的真實訴求在社區花園設計、營造、建設、維護、管理的全流程中相結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機制。

3.1 共建舉措

3.1.1 設計營造前階段

(1)開展社區宣導,打好社區居民的認知基礎:

筆者所在的設計團隊將社區居民較為陌生的風景園林設計、“碳中和”理念分解成一系列趣味活動,以制作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手冊、有獎競猜、主題宣講等活動,由淺至深地引導參與者在體驗中潛移默化地積累相關日常生活經驗,汲取新的知識。

(2)數據收集,設計者深入了解社區場地及居民情況:設計團隊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根據不同時段場地蹲點記錄調研場地情況,主要從老人、中青年、兒童、游客、外賣員五大類人群切入。通過訪談、問卷、現場觀察、實地測繪的方式對基地的人、事、物進行多角度的調研分析(表1、圖9)。此外,還在村中隨機抽取120 人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問卷調查。線上線下問卷內容相同,其中線下問卷共發放55 份,回收43 份,其中有效問卷為40 份;線上問卷共發放65 份,全部為有效問卷。問卷整體有效率為87.5%。 結合實地觀察記錄的數據,以便后期運用專業知識構建可行途徑讓社區花園更加人性化且低碳環保。

3.1.2 設計營造階段

(1)開展設計工作坊,多方集智共商、獻言獻策:為了讓社區居民直接參與社區花園的設計營造,團隊開展“造夢花園模塊”主題工作坊,召集多方共同討論搭建社區花園的雛形?;顒又惺紫扔稍O計師分享社區共建花園的建成案例,加深居民對社區花園的理解和興趣;然后采用“故事”、“問題”、“需求”和“想法”的四模塊框架引導居民參與。通過上述流程以探知居民對于社區花園的關注點,包括低碳、兒童友好、廢物利用、植物種植、自然科普等。通過此次設計工作坊活動,設計師直接有效地收集到了居民最真實的想法,通過整合分析產出的內容,落實到后期設計實踐中。

表1 人群活動時間表

(2)多層次公眾參與、合作建設,將碳中和理念可實踐化、具體化:

共商階段結束后,設計師通過相關部門向居民公示及介紹最終的具體方案(圖10)并舉辦相關利益方的會議,會議中一方面描繪方案的美好愿景并詳細探討方案實施的具體計劃,另一方面提前告知可能需要的更多資金、建材物資、閑置物品、植物種子,并進一步收集大家意見。協商后繼續開展動員活動召集更多的居民并且募集相關的資源。待資金、人員,物資一切都已完備后,正式開始對基地進行施工,并且做好安全措施的準備。準備好應對意外情況的措施及相關的應急預案,對施工日期進行規劃及對人員的統籌分配,最后在施工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3.2 共治舉措

在設計營造完成后,基于“互聯網+”思維,聯通線上線下綜合維護,通過激勵機制促成良性循環。在線上,高校團隊結合場地空間設立了虛擬綠色銀行,居民可通過低碳行為指數在社區工作站處兌換相應獎勵,從而激發社區居民的減碳積極性,實現碳中和目標。如:居民主動參加了除草等社區花園維護,綠色銀行對應的賬號會積累相應的積分,積分可兌換柴米油鹽等居民喜愛的獎勵。

在線下,在后期運營中,設計團隊對后期維護工作進行規劃。首先對基地的土壤進行培育及改良,水分進行管理,合理安排澆水量澆水位置;其次對植物進行修剪,雜草進行鏟除;管控病蟲害問題。同時團隊需要保持對基地的定期跟蹤調查,舉辦相關活動(圖11,12)培養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建立鄰里間的認同感,讓居民能夠自發維護社區花園與監督對花園的破壞行為。如:邀請堆肥師帶領居民學習如何將將自家的廚余垃圾用于堆肥,這種看得見成效的低碳生活行動也讓居民更有參與的積極性(圖13)。

圖10 平面布局圖

3.3 共享舉措

設計力求營造尊重場地自身、承載多重活動功能、低碳可持續的公共空間。根據社區居民需求,場地被劃分七個功能分區。

(1)活動區位于西側入口,人流量較大,也是周邊孩童、老人日常聚集活動的區域,采用較為鮮艷的色彩和簡潔有趣的框架結構搭建了一個“秋千樂園”,滿足周邊孩童日常玩耍休憩的需求。

(2)種植區分布在場地的南北兩側,呈條帶狀,起到一定的劃分空間作用。南側靠近入口的為“可食花園”,用于種植果蔬,也可以讓孩童在玩耍之余學習一些農業種植知識;北側圍繞“秋千樂園”的為“香草花園”,種植顏色鮮艷、氣味芬芳的花草,優化孩童的玩耍環境;南側臨近道路的為“鄉愁植物園”;種植的是場地原有保留的植物,讓場地記憶得以延續,同時也節約了營造成本。

(3)休憩區位于場地的中部,筆者團隊用廢棄塑料瓶制作了懸掛于墻上的“花盆”,裝點墻面;同時利用場地原有廢棄木料設計出一列高低起伏的“吧臺”造型擋墻,用于滿足外賣員、下班的中青年群體臨時坐下休憩的需求。

(4)涵養區位于場地北側角落場地最低點,是一塊面積較大的“雨水花園”。首先通過碎石、洗米石、砂礫、土壤的分層鋪設,引導雨水下滲,然后通過水生植物的種植和分層過濾達到涵養水源的效果。

圖11、12 居民參與植物修建活動

圖13 居民參與低碳生活

(5)設施區的“零棄花園”通過將場地原有廢棄物回收利用轉變為重煥新生的裝飾物,既達到了減碳目的,也引發人們對于環保的深層次思考。

(6)科普標識區的“趣味小樂園”是日常自然教育的場地。場地內“自然千層餅”裝置能給居民科普土壤的分層結構,理解基本的能源知識;“堆肥桶”能夠收集枯植囤積堆肥,增加場地碳匯;此外,其還作為線下開展相關科普講座的戶外教室,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7)黨建區的“黨建文化驛站”是日常宣傳黨建文化的區域,通過植物的梳理圍合,可有效隔離垃圾池和電箱,降低場地的安全隱患(圖14)。同時重新梳理的四級流線(圖15),有效緩解了場地閉塞不暢的矛盾,實現了車、行人、居民的交通分流。

圖14 功能分區圖

4 “碳中和”的生態舉措

“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屬性決定了本項目 “碳中和”的生態舉措不能是遠離居民生活經驗的、抽象復雜的高科技,而是基于舒馬徹(E.F.Schumacher)的“適當技術” 理念[30]采用居民可感知、可踐行的樸素生態手段。本項目選用生態措施的核心思想是將深度(單個措施的節能效率)切換為廣度(單個措施被關注/使用的頻次)?;趶V泛的公眾參與,同樣能夠達成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更重要的是實踐能促進公眾更深入地思考自然和生態,從而將低碳行動拓展到更多方面。筆者團隊認為這是從生活端促進國家“雙碳”目標達成的重要思路。

4.1 循環利用廢料(圖16~18)

圖15 交通流線圖

圖16 廢棄單車、門框

圖18 循環利用圖

設計團隊將收集到的塑料瓶進行加工,填入土壤種上海棠、月季等植物并掛在花園墻面上;收集到的廢棄門框以及單車將其半掩立于場地草叢中,展現其消解的態勢;石材和木材加工廠的邊角廢料可改裝成石籠墻、座椅和種植池。報廢汽車、舊集裝箱改裝成科普教室和工具房。循環利用廢物一是可以作為獨特構筑物觀賞之用,二是降低了前期營造和后期維護成本,三是其這樣廢棄新生的屬性能夠啟發人們對于減碳行為的思考。

4.2 植物匯碳

設計團隊以“在地營造”為理念,根據四季變化合理選配植物(表2),讓南山社區共建花園抵抗寒冬酷暑保持長久活力,做到四季有景可賞。充分利用場地保留的五顆桂花樹和其他觀賞性較強的植物如大花紫薇、雞蛋花等,重新梳理栽種,利用植物的高低錯落來營造多層次景觀效果。整個場地歷史在得到傳承與發展的同時,也避免了城市綠地系統同質化的問題,形成了社區花園的植被多樣性和特色,減少了日常維護成本。同時,團隊保持社區花園的生產屬性,在社區花園種植可食用蔬果。當蔬果被食用后,植物將再固化碳,生產新的蔬果。從而構建生態與經濟生活共存的生活模式。

4.3 循環再生

一是利用發酵后的菌渣、茶渣作為肥料,“蚯蚓堆肥塔”可以分解居民廚余,“堆肥溝”則可以分解社區清掃的枯枝、落葉和農園雜草制作有機肥等,有效利用垃圾,變廢為寶[31]。

二是園路下沉并連通至雨水花園,形成雨水收集系統;雨水花園池底采用三合土技術,池壁用石籠擋土,創造了水生動植物生境;地面全部采用碎石鋪地以提高地表滲水率,每一項施工及工藝均遵循可持續景觀理念[32,33]。

5 社區花園的建設成效

該項目于2021 年7 月底宣布落成, 改造后場地植物覆蓋率約達75%,場地活躍度顯著提高?;陧椖炕卦L,深圳市南山村社區花園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得到了社區居民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懊利惿钲凇惫娞枌υ擁椖窟M行了宣傳推廣(圖19~21)。場地從被人遺忘的城市“失落空間”轉變為一個“推窗見綠、開門入園”的溫暖空間(圖21~25)。

表2 植物選配表

圖20 小朋友在開園儀式打卡

圖21 為開園儀式插排

社區花園除卻碳匯、低碳減碳本身的價值外,也帶給居民深層次的理解自然和資源的文化影響,引發居民更深層面的思考與行動。通過對社區花園共建共治的參與,可以增強居民及兒童接觸自然、學習自然的機會。目前,我國現有公共綠地大多以觀賞及休憩型綠地為主,寓教于樂型的功能景觀還較少,深圳市南山村社區花園也是一個寓教于樂型公共空間的典范。(1)相比于個人參與,兒童參與種植并學習植物的方式更能帶動家庭集體的共同參與,增進鄰里溝與交流。(2)孩子參與也帶動了家長們共同維護社區花園的熱情,社區家長紛紛組織小組織定期維護與運營社區花園,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3)社區花園也增加了兒童了解自然與節約保護資源的途徑,隨時隨地了解自然,認知大自然的一花一木,對自然的認知不斷完善。(4)社區花園可以幫助城中村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緩解居民壓力、提高居民幸福感。引導居民自發性地聚焦于此不僅有助于提升社區花園活力,也推動了社區社交網絡,促進社區文化的衍生與建設,使人與人、人與環境聯系起來。

圖22 改造前(一)

圖23 改造后(一)

圖24 改造前(二)

圖25 改造后(二)

6 總結與討論

社區花園作為一種關乎人民幸福生活和城市健康發展的多功能景觀空間,其設計建造應注重民眾當下真實需求的功能性和低碳環保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全面思考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使其切實發揮作用。

未來,社區花園 “碳中和”舉措還可以進一步結合“碳市場”和“碳交易”進行設計[34]。景觀規劃設計可以將“碳匯”作為媒介構成經濟與生態之間的紐帶,不僅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同時還為社區花園的建設資金提供了新思路。以社區花園為單位,它超額完成的碳匯貢獻,未來可在“碳交易”市場交易獲利,并用該收益支持社區花園的日常運營維護,形成良性循環。以此為范本,在全國范圍內建造一個個社區花園來達成規模效益,形成社區與政府企業聯動發展的模式,最終形成全民重視、綠色碳匯、多方受益的成熟體系[35-37]。

圖、表來源

文中圖、表均由作者繪制。

猜你喜歡
花園營造居民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石器時代的居民
田園養生景觀營造探討
可愛花園
夜晚的花園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高臺居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