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板引導初學醫師穿刺植入125I粒子用于模擬顱內腫瘤

2022-08-07 13:25張宏濤周秋妹楊華清王香玉隋愛霞胡效坤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2年7期
關鍵詞:植入術徒手粒子

張宏濤,周秋妹,2,楊華清,楊 鑫,王香玉,隋愛霞,胡效坤,王 娟

(1.河北省人民醫院腫瘤一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2.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 063210;3.廣元市中心醫院腫瘤二科,四川 廣元 628000;4.河北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5.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介入醫學中心,山東 青島 266000)

125I粒子植入治療低級別腦膠質細胞瘤療效較佳[1]。相關專家共識[2]推薦將125I粒子用于治療顱內腫瘤,主要包括無法經外科手術切除的腦膠質細胞瘤、復發腦膠質細胞瘤及單發腦轉移瘤。目前多于CT或MRI引導下徒手穿刺植入125I粒子,僅少數采用模板引導。由于顱內穿刺風險較高,植入125I粒子多由高年資醫生進行操作。本研究采用仿真模型,觀察模板引導初學醫師穿刺植入125I模擬顱內腫瘤的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設備 18G粒子植入針( Mick Radio-Nuclear);GE Discovery NM/CT 670 PET/CT儀;Nanon-Ⅰ型一次性導向模板(石家莊納濃商貿),用于引導外徑21G~10G(0.8~4.0 mm)單針,支持以任意角度進行穿刺;自行研制的模擬頭顱模型,外殼為仿真顱骨形狀,質地與顱骨類似,其內填充密度與腦組織近似的等效材料,內置直徑4 cm橡膠球以模擬腫瘤,其與腦組織等效材料的CT分辨率及硬度均不同(圖1);Prowess Panther Brachy v5.0近距離治療計劃系統(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Prowess);6711-99型放射性碘-125粒子(上海欣科醫藥),長4.5 mm,直徑0.8 mm,活度2.96×107Bq(0.80 mCi),能量27~35 keV,半衰期59.4天。

1.2 穿刺醫師 為1名于本院進修3個月、于我科觀摩40臺粒子植入術并于近1個月開始學習穿刺技術的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熟悉CT引導下穿刺流程及基本技巧并接受1天模板引導穿刺培訓。

1.3 實驗方法 以90°側位將頭顱模型固定于檢查床上進行CT掃描(圖1),層厚5 mm,管電壓120 kV,管電流130~220 mA,噪聲指數13。將CT圖像傳入TPS,設計穿刺路徑及引導線,使引導線呈扇形分布(圖2)并選取粒子,處方劑量140 Gy;之后在模型表面標記穿刺點。

制定術前計劃,均為共面穿刺,穿刺角度(進針方向與垂直方向的角度)分別為0°、5°、10°、12°、14°、20°、25°、30°、34°、38°及40°,每個角度穿刺5次,穿刺深度7 cm;其中,穿刺角度小于14°的針道均經過模擬腫瘤,≥14°的針道均位于模擬腫瘤以外的模擬腦組織內。

分別于CT引導下進行徒手穿刺及于一次性導向模板引導下進行穿刺(圖3),并于每次穿刺結束后行CT掃描(圖4),即刻記錄實際穿刺角度,計算每5次的實際穿刺角度均值,測量針尖向頭側或足側偏移的距離(Dz)。

1.4 穿刺角度誤差 分別計算徒手及模板引導下穿刺角度誤差的平均值:穿刺角度誤差=|實際穿刺角度—計劃穿刺角度|。

1.5 劑量參數 根據公式sin∠A=a/c計算針尖向左或右方向偏移的距離(Dx),其中,∠A為穿刺角度誤差總平均值的1/2,c為進針深度,a為Dx的1/2;計算針尖實際偏移誤差(Dza),Dza=Dz-5 mm。分別將所有粒子向左或右移動Dx,再向頭側移動Dza(圖5),計算D80、D90及D100(80%、90%及100%靶區所接受最小輻照劑量)和V90、V100及V150(90%、100%及150%處方劑量覆蓋的體積占靶區體積的百分比)等參數。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分析軟件。以±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數)表示不符合者,行Wilcoxon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徒手與模板引導下穿刺的Dx分別為7.2及1.6 mm,Dz為10.00(5.00,10.00)及5.00(0,5.00)m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7.489,P<0.001);穿刺角度誤差為(5.89±2.23)°及1.00(1.00,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8.417,P<0.001);見表1。模板引導與計劃穿刺方案各劑量參數及穿刺差距較小,而徒手穿刺與計劃穿刺方案差距較大;見表2及圖6。

表1 計劃穿刺角度及徒手、模板引導穿刺模擬顱內腫瘤的實際穿刺角度

表2 計劃穿刺、徒手穿刺及模板引導穿刺的劑量參數

3 討論

近年來, CT及超聲等影像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植入125I粒子治療腫瘤[3-4]。多項研究[5-8]表明,植入125I粒子治療顱內腫瘤療效較佳,且并發癥可控。胡效坤等[9]分析12家醫院對310例顱內腫瘤患者進行的412次125I粒子植入術,發現術后主要并發癥為出血及腦水腫等,總并發癥發生率10.40%,3例于術后7~45天死亡,術后45天總死亡率為0.70%,低于外科手術(4%~8%)但高于其他部位粒子植入術[10],主要與穿刺風險高及并發癥多樣等有關。目前植入125I粒子的主要途徑包括顱骨打孔、徒手穿刺及扇形布針。LIU等[11]報道,于3D打印模板引導下植入125I粒子治療顱內腫瘤的穿刺準確度高于徒手穿刺,且劑量分布更優;亦有報道[12-13]稱模板引導用于植入粒子治療其他部位腫瘤均可提高穿刺精度、縮短醫師學習時間。

本研究采用單孔扇形布針模式,僅在模擬頭顱模型上打單孔,旨在降低實際操作中的出血風險;但單孔所能容納的針道數有限,故采用0.8 mCi的大活度粒子,以達到處方劑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徒手與模板引導穿刺的角度誤差分別為(5.89±2.23)°及1.00(1.00,2.00)°,其中徒手穿刺的最大誤差為13°,且針道位于模擬腫瘤外,為操作失誤所致;而模板引導下僅1針穿刺誤差為8°,且針道經過模擬腫瘤邊緣,其余誤差均小于4°,主要為模擬腫瘤對針尖的側向推力所致。穿刺植入125I粒子時,若針道偏移,極易誤傷附近血管而引起相關并發癥。何莊超等[14]以非共面3D 打印模板粒子植入術治療肺癌,針道左右及頭足方向的偏移距離分別為(2.71±1.78)及(2.77±1.93)mm。本研究徒手與模板引導穿刺的Dx分別為7.2及1.6 mm,Dz為10.00(5.00,10.00)及5.00(0,5.00)mm,提示模板引導穿刺可降低針道偏移風險。

此外,針道位置偏移亦可導致不同程度劑量誤差。SU等[15]以粒子植入術治療前列腺癌,發現粒子位置偏差為2 mm時,D90減少低于5%;偏差為5 mm時,V100減少10%;偏差達10 mm時,D90減少33 Gy。有學者[16]報道,粒子輻照劑量可直接影響治療前列腺癌的效果:有效生物劑量大于200 Gy時,患者10年無生化進展生存(biochem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bPFS)率為92%,有效生物劑量為140~160 Gy時,10年bPFS率為85.50%,有效生物劑量小于100 Gy時,10年bPFS率為46%;且尿道并發癥與粒子輻照劑量直接相關,尿道輻照劑量大于160 Gy時,1~2級尿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增加。本研究發現,計劃穿刺方案各劑量參數與模板引導穿刺的差距均較小、而與徒手穿刺差距較大;模板引導穿刺D80及D90未見明顯變化而D100下降7%,徒手穿刺D90下降57%,表明模板引導穿刺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模板引導初學醫師穿刺植入125I粒子用于模擬顱內腫瘤效果較好。但體外模型不能完美模擬顱內腫瘤,且未考慮血管等解剖結構的影響,有待進一步完善。

猜你喜歡
植入術徒手粒子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顱內血管狹窄患者支架植入術期間的應用效果
碘-125粒子調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襲
6例X-連鎖遺傳性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效果評估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淺論
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在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系統化健康教育對冠心病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后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基于膜計算粒子群優化的FastSLAM算法改進
徒手攀巖
徒手“撕開”原子彈
一種用于抗體快速分離的嗜硫納米粒子的制備及表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