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飯菜做到“松”和“軟”

2022-08-10 15:45劉紅梅石海丹
晚晴 2022年7期
關鍵詞:整粒蛋類消化率

文 -- 劉紅梅 石海丹

全谷打粉打漿

小米、玉米、燕麥、全麥粉等全谷物,相對精米白面,含有更多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但它們口感相對粗糙,不易咀嚼,對老人來說,消化負擔相對較重。3 個方法有助于將全谷物做得松軟、好吸收:

1. 烹飪前先浸泡一下,蒸飯、煮粥時適當多放點水,用電壓力鍋來做會更軟爛。

2.用料理機打成粉,混入精制小麥粉中,做成雜糧面制品。

3.用豆漿機打成糊糊來喝,比如黃豆燕麥漿、山藥糙米糊,好喝又有營養。為減少烹飪中營養元素的流失,建議淘洗次數不宜過多,不要用力搓揉;蒸飯時避免撈蒸的方式,即丟棄米湯后再蒸;制作面食時不應加堿,避免破壞B 族維生素。

魚蝦蒸比煮好

水產類一般高蛋白低脂肪,肌原纖維細短,水分含量高,口感柔軟細膩,本就比畜禽類更易消化吸收。烹飪時建議采用煮、蒸等方法。煮對魚蝦中的營養素破壞相對較小,但會使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溶于水中,湯汁不宜完全丟棄。蒸時可溶性營養素的損失相對煮來說更少,更為推薦。不管蒸還是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肉質變硬。將魚蝦做成魚片、魚丸、魚羹、蝦滑等也不錯。

蛋類一定要嫩

蛋類是老人補充優質蛋白的好食物,烹飪時注意不要做老了,因為加工時間過長會使蛋類口感變硬,不利于老人充分咀嚼,增加消化難度,還會產生硫化氫,帶來一種輕微的臭味。老人最佳吃蛋方式是蒸蛋羹,細膩軟嫩。煮蛋也可以,但要保證嫩,可將雞蛋放冷水中,水量剛剛沒過雞蛋;大火煮到沸騰,立刻關火,繼續燜4~8 分鐘即可。有膽囊、胰腺疾病的老人不宜吃煎蛋。

堅果入菜做粥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有助老人保護心腦血管。推薦老人以燉、蒸、煮烹飪堅果,可直接煮或煨湯,做成煮花生、銀耳花生羹;可與谷物一起煮粥、蒸飯,如核桃花生大米粥;可與肉類、蔬菜一起燒煮,如板栗燒雞、白果燉排骨、松仁炒西芹;可以碾碎成粉,如芝麻粉、核桃粉、花生粉,用開水沖服,或放入稀飯、牛奶、酸奶中。

豆類浸泡發芽

不少老人反映,吃豆子易打嗝、腹脹、腹痛,這是因為豆子中的低聚糖被腸道細菌發酵后,產生了氣體。因此,老人烹飪豆子時應注意:

1.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質消化率為65%左右,但加工成豆漿、豆腐后,消化率可提高到80%以上,因此吃豆制品比吃整粒熟大豆營養價值高。

2.烹飪前充分浸泡,再與谷類同煮成粥,兩者能實現蛋白質互補,更好吸收。

3.豆類發芽后,維生素含量有所增加,炒著吃香脆可口,也更易消化。

4.紅豆、綠豆等經煮軟、翻炒,可制成豆沙,做成點心、風味小吃。

5.用豆類煮湯,比如黃豆豬蹄湯、綠豆南瓜湯,有助軟化其粗纖維,充分加熱還能破壞抗胰蛋白酶等抗營養物質,提高消化率。

畜禽切絲掛糊

肉類是蛋白質和脂肪的重要來源,對老人維持肌肉、免疫力至關重要。把肉類做得松軟、嫩滑,老人吃起來不費勁,也更容易消化吸收,建議記住幾點:

1.把肉切得細薄一點,如肉絲、肉片、肉末,還要注意刀工,橫切牛羊、豎切雞鴨、斜切豬肉。

2.將切好的肉裹上一層淀粉,既能“鎖住”肉中的水分,也能保護其中的營養成分。

3.多采用燒、燉、燜、蒸,小火加熱,有助于蛋白質軟化。

4.如果炒的話,盡量縮短加熱時間,運用旺火快炒,確保剛熟即起,不要炒得太久,不然肉質變柴,還可能產生致癌物。

5.烹調肉類時加點醋,有保護維生素、促進鈣溶出的作用。需提醒的是,南方地區居民有喝湯棄肉的習慣,實際上,肉的營養價值比湯高得多,因此既要喝湯更要吃肉。

蔬果做餡熟吃

果蔬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生物活性物質的良好來源,足量攝入對老人至關重要。買葉菜時,最好選購鮮嫩的,烹飪時切細,也可以做成餡,與其他食物一同制成菜粥、餃子、包子、蛋羹等;炒菜時可以少量勾芡,使蔬菜鮮嫩;有些蔬果質地較硬,也可以粉碎榨汁食用,但一定要現榨現吃,否則營養會流失;水果加熱食用,更容易咀嚼,也能減少對腸道的刺激,尤其適合吃點生冷就不舒服甚至拉肚子的老人。(來源:《生命時報》)

猜你喜歡
整粒蛋類消化率
蛋類營養有區別
玉鋼燒結整粒篩分系統設備改造
玉米浸泡和粉碎對綿羊日糧消化的影響
堅果吃法因人而異
南非制定蛋類分級、包裝和標識標準
不同復合酶制劑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和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蛋類經常吃,差別你可知
肉雞日糧中添加整粒谷物可提高飼料利用率
香港食安中心檢獲違規進口禽蛋及蛋類產品
不同鋅源及鋅水平對冬毛生長期水貂營養物質消化率影響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