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爸的草原

2022-08-15 00:48王樵夫
鴨綠江 2022年13期
關鍵詞:母馬馬群阿爸

王樵夫

1

“秋天不垛干草,春天死畜成堆?!?/p>

“馬伴君子,不伴小人?!?/p>

“良馬比君子?!?/p>

這些話,經常掛在阿爸的嘴邊。每當阿爸聊起這些,額吉(蒙古語,媽媽)就忍不住笑,她說阿爸的話沒完沒了,像太陽落山后回家的馬,排著隊,一串一串的。

一年年,青草冒芽,大雁南飛,駱駝又下了幾個羔子,也看不見孩子們的身影。阿爸落寞地對額吉說:“草原太靜了,靜得能聽見羊在喝水,馬蓮在開花!”

阿爸在草場上有一處房子。除了他和額吉,在院子里走動的就只有牲畜了。羊群每天回到棚圈里。牛和馬在草庫倫里溜達,幾天回來一次。他們的孩子,曾經每天跟在身后“阿爸、額吉”地叫著,嘰嘰喳喳的孩子,一個個長大了,都住到城里去了。

定居以后,棚圈附近的草被牲畜踩光了,露出了白晃晃的沙子。半沙化的草場,只有頑強的沙蔥和味道濃郁的蒿草冒出頭來。

春天,風沙特別大,漫天卷起黃沙,瓦藍的天空瞬間被攪得混沌不清。沙粒啪啪地抽在臉上,像被無數飛來的針尖,扎得痛。一夜間,氈房外就隆起一溜溜的沙崗子。

退化的草場,讓阿爸憂心忡忡。兒子要他們賣了牛羊,搬到城里去。阿爸死活不同意,他聞慣了馬糞的味道,喜歡喝新擠下來的牛奶,摸著羊羔子雪白的毛,給它們的嘴巴里灌藥。

城里的街道窄窄的,房子像火柴盒壘得老高,整齊的天空被電線分割得七零八碎,看著就堵得慌、悶得慌、熱得慌……“街上沒有草,遛到哪兒都是汽油味兒?!?/p>

他拒絕了兒子,和老伴商量,把牛羊圈起來,先在自家退化的草場上種沙打旺(一種用于改良荒山和固沙的優良牧草)。

為了買種子,阿爸賣了好幾只羊。每天天不亮,就和老伴起床去種沙打旺。老牧人哈斯巴根笑他笨,有種沙打旺的工夫,還不如找一片好一點的草場?!霸僬f這鬼天氣,熱得像下火,種什么能活?”

阿爸也不回話,成天騎著馬,在沙地里轉悠。

幾場雨過后,沙打旺真的活了,幾片新躥出的葉子,嫩綠嫩綠的,把阿爸的心打亮。阿爸似乎又看到了漫山的綠野中點綴著牛羊,他咧開嘴笑了。

棚圈里的羊羔子叫了起來。這幾天,阿爸開始準備鐵鏟子、夾板、小木凳、酒精,要給羊羔子斷尾。要斷尾的全是改良的綿羊羔,尾巴特長。如果不斷尾,遇上跑青拉稀,沾在尾巴上,天長日久就會結成糞疙瘩。如果是母羊,還會把長尾巴尿濕,蒼蠅會下蛆。無論公母都要斷尾。

斷尾和騸蛋一樣,牧民都要選擇晴朗無風的好天,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太早了會凍,太遲了就有了蒼蠅,所以一般在立夏前進行。

阿爸把羊羔子提起來,額吉用夾板夾住羊尾巴,把羊尾固定在木凳上,阿爸拿著燒紅的鐵鏟,刺溜一聲一股煙后,大半截尾巴就燙下來了。再用棉花蘸上酒精,涂在斷尾上,傷口四五天就痊愈了。

斷下的羊尾,用開水燙掉毛,煮熟了,又肥又嫩,但是阿爸從來不吃。

阿爸還要給羊灌驅蟲藥。阿爸兩腿夾住羊,左手將羊嘴扳開,讓羊脖仰起,右手飛快地把藥灌進去。為了避免漏灌重灌,阿爸一般采用兩種辦法,一種是灌完一只,打開圈門放出一只;另一種,是把稀牛糞抹在灌過羊的身上,做標記,牧民們稱之為“打抹子”。

孩子們小的時候,阿爸最喜歡給他們講額布格(蒙古語,爺爺)養馬的故事。后來,孩子們都長大了,搬走了,沒有人再聽他講了。

阿爸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常常想起那些事。他想不通,那些發生在草原上的事兒,怎么能說忘就忘了呢?

額布格會相馬,好馬駑馬一眼就能瞅出來。他扳開馬嘴,根據馬的牙齒,就能知道馬多大的口齒(年齡)。有一年春天,額布格的十幾匹馬被土匪搶走了,家里沒有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去嘎查買藥看病,只能借親戚家的馬。

額布格想念他的馬,每天晚上睡不著,就喝酒解悶,還發脾氣。額木格(蒙古語,奶奶)不吱聲,孩子們都嚇得不敢說話,全家人忍著他。

冬天的一個夜晚,蒙古包外突然響起了馬的叫聲。額布格提著馬燈出去一看,原來是搶走的其中一匹灰色的母馬,領著幾匹別人家的馬回來了。母馬咴咴地叫著,帶著那些馬走進了熟悉的棚圈。

馬兒們又饑又渴,不知從哪兒回來的,也不知走了多遠。

額布格又驚又喜,大喊:“馬回來了,馬回來了!”

全家人都跑了出來??粗瞧ナ萘说幕夷格R,額木格激動地上前摟住它的脖子,一個勁親它的額頭,嘴里不停地念叨著,腮上掛滿了淚。

這個事情一直讓阿爸難忘,馬是多么懂感情的動物啊,從此他明白了,他這一生都會和額布格一樣,愛馬,離不開馬。

阿爸給嘎查(蒙古語,村)放馬,他親手調教出來的騎馬,都是好馬,老實,不咬人,不踢人,人們都說阿爸調教出來的馬懂事。

20 世紀80 年代,阿爸曾花了一千元買回三匹馬,一匹喜鵲花母馬帶兩個馬駒兒。喜鵲花馬特別稀少。阿爸高興地念叨:“有錢難買喜鵲花??!”

額吉心疼錢。家里的孩子多,要念書,還有老人,用錢的地方多。但是,她對孩子們說:“你阿爸年輕時沒養夠馬,一輩子就愛馬,讓他養吧?!?/p>

過了兩年,喜鵲花母馬變成了白馬,草原上的蒙古馬就是這樣,過幾年就會變成另一種顏色。阿爸逢人就炫耀,開口仍然離不開馬:“‘七青八白九長斑’,以后還得長斑呢!”

初冬,阿爸把馬群趕到貢格爾河邊,河剛結薄冰,阿爸用腳把冰踩破,讓馬喝水。阿爸踩冰的時候很小心,踩了好幾處,冰裂開,才冒出足夠多的水,讓馬喝到。阿爸的鞋常常被水泡濕,一會兒就結了冰,走路一瘸一拐的。

馬的警惕性高,不讓生人靠近,卻非常信任阿爸。它們喝飽了,用濕漉漉的嘴唇去嗅阿爸的手。平時不茍言笑的阿爸咧開嘴,露出半嘴的豁牙。

昏黃的陽光落下來,照著馬兒,照著阿爸,河水里的光影就像阿爸的臉一樣慈祥。

冬天,貢格爾草原的雪特別大,無論多冷,阿爸半夜總要爬起床,給馬多加一些干草,他擔心馬兒吃不飽。母馬若是揣上駒子,阿爸特意給母馬加料。他嘴里嘮叨:“馬不吃夜草不肥,草膘、料勁、水精神,少了哪樣兒都不行?!?/p>

無論誰騎馬外出辦事,回來后,阿爸都要親自飲馬。阿爸不放心:“這飲水有說道兒,馬吃臟草喝凈水,水一定要干凈?!憋嬹R的時候,他也特別講究,不能熱飲、暴飲、急飲。他說,馬剛騎回來,渾身是汗,這時候不能馬上飲馬,要拴一會兒,拴得高一點,讓馬喘勻了氣,消了汗。阿爸還說:“要‘一飲三提韁’?!憋嬹R時必須拽幾次韁繩,讓馬抬頭,喘喘氣兒再喝,這樣馬才不容易得病。

“我老了,別的想法沒有了。我就是想養幾匹馬,整天放放馬,騎騎馬,騎在馬背上,是最幸福的事情?!卑终f,“看著一群馬在草原上吃草,在天空下跑,我高興著呢!高興了我就唱歌,那歌兒從嘴里溜出來,飄出去,就像跟馬一起跑呢……”

2

“馬就是蒙古人的搖籃?!卑肿杂组L在馬背上,現在老了,仍然天天騎馬。

“蒙古馬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牲畜。別看馬的脾氣暴,但是對主人忠誠?!彼f,“你如果喝醉了,只要能爬上馬背,它就能安全地把你馱回家。你信不?”

當年,阿爸當兵復員,本可以在城里分配一份好工作,可是他堅持回草原,當了嘎查的牧馬人?!胺篷R是草原上最讓男人驕傲的活兒?!蹦菚r候,嘎查的馬群大,幾千匹,加上馬的活動范圍大,當牧馬人非常辛苦,要跟著馬跑很遠的地方?!爸挥凶钅艹钥?、最勇敢的人,才有資格干,才會干得好?!?/p>

阿爸養著幾匹賽馬,在那達慕大會多次得過獎??墒?,現在的馬被汽車、摩托車取代了,馬退化成一種旅游娛樂品和蒙古族人的精神寄托,馬的經濟價值也隨之大幅下降。

“騎馬的蒙古人越來越少了?!卑謧牡卣f,“蒙古人不騎馬,就是忘記了祖宗,背叛了成吉思汗的祖訓?!?/p>

導致馬越來越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草場承包了,家家都拉起了鐵圍欄,無法養那么多的馬了。

草原上有平地草場、山地草場和戈壁草場。平地草場和山地草場都是典型草原,戈壁草場有點近似于濕地。所謂山地草場,其實就是連綿的高山漫甸草原。不同的草場,生長的草不一樣,營養不一樣。

以前游牧的時候,牧民夏天把羊群趕到平地上,冬天趕到山地,需要補堿吃的時候趕到戈壁。

阿爸分到的草牧場就是以前的山地草場,是冬草場。冬草場有個特點,沒有水源,打井很難出水,也叫無水草場。當年,冬天下雪以后,牧民趕著牲畜過去,牲畜吃積雪解決飲水的問題。春天雪化了,牧民就把牲畜趕到平地草場去了。

草場承包后,長年在冬草場放牧,到了夏天,冬草場的問題一下子嚴重了——幾百只牲畜需要喝水。阿爸為此打過三口井,接近一百米的深井,愣是不見水。打井借了高利貸,到現在還沒有還清。阿爸很沮喪地說:“從那時候,我就再也沒起來?!?/p>

阿爸只好開著拖拉機拉水。春天來了,天氣轉熱,青草要長起來了,牧民都高興得不行。阿爸卻愁得慌,因為天一熱,牲畜的需水量增大,他拉的水,供不上牲畜飲用?!俺撕瓤诓璧墓し?,一整天的時間全用在拉水上了,沒辦法,逼著你減少養畜的數量?!?/p>

圍欄養畜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牲畜吃草太單一,營養不良。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拆掉圍欄,實行草場合作社,牧民共同使用草場,恢復四季游牧??墒?,牧民的思想很難統一,有的牧民甚至把牧場租出去,什么活兒不干,靠租金度日!

“現在的人,這里有問題了!”阿爸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長嘆一聲,“對聰明的人,學問最珍貴;對愚昧的人,金錢最重要。對于我們牧民來說,草原最重要?!?/p>

崇尚自然、和諧共生,在蒙古人的心中,早已成為一種信仰,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愫或民族集體潛意識,它就像吃飯、喝水那樣,自然而然地完全熔鑄于民族心靈的深處。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善待自然,自然也會饋贈人類。

為了修復草原生態而建設的圍欄,在發展過程中,陸續暴露出一系列影響生態的新問題?!安贿^這些問題已經有人重視了?!卑指吲d地說。

3

阿爸懂得草原,懂得牲畜,懂得畜群如何管理。他曾經當過嘎查長(蒙古語,村長),負責安排整個嘎查的牲畜轉場、牧人搬遷。他認識草,知道什么樣的草有營養,什么樣的草有毒;什么季節牛羊應該吃什么草,什么季節應該去哪塊草場放牧;冬天應該貯多少草料。而且套馬、騎生個子、打狼,都是一把好手。他還會做蒙古包、搭蒙古包。阿爸家里保存著好多捆馬鬃?!袄γ晒虐玫?。結實,抗雨,不腐爛?!?/p>

草原上,年歲長的牧民經驗豐富,他們的養畜知識不比畜牧專家差多少。

蒙古族非常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思想意識甚至變成了一代代蒙古族人的自覺行動和生活習俗,并不斷傳承和延續。

水是生命之源。在蒙古族人心中,水是純潔的神靈。阿爸說不能污染水源,不能在河里洗臟衣服;不能把牲畜的尸體和穢物丟進水里;不能往河里撒尿;看見有淹死的老鼠和麻雀,必須撈出來……

對草場和棚圈的環境衛生,阿爸的忌諱很多,他說凡是放牧的草場,不能亂扔牲畜的尸體;牲畜的棚圈要通風向陽,要遠離灰堆和廁所,棚圈周圍嚴禁大小便;不許把污穢之物扔進圈里;忌諱陌生人隨便出入棚圈;還有冬營盤要背風暖和,夏營盤要高而清爽。

春季接羔的時候,要讓小羊羔臥在干燥溫暖的地方,喂料、喂奶要使用干凈的用具;飼料要新鮮干凈,不能有發霉變壞的;春天的弱畜、病畜要喂精飼料,飲干凈水。一年四季,都要追逐水清草鮮的草場放牧,轉場輪牧。要經常查看牛犢、山綿羊,如果身上起了草鰲、蟣虱,要及時清除。

阿爸把剛生下來的馬駒子叫“烏納格”,二歲馬駒叫“達阿嘎”,三歲母馬叫“古納格別德斯”,把三歲公馬叫“古納烏熱”,把騸齡的四歲公馬叫“伊斯格勒烏熱”。而漢族人稱呼牲畜,大多是幾歲后面加上牲畜的通稱,比如二歲子馬,三歲子牛,四歲子羊……

蒙古族人對馬的年齡和毛色有獨特的稱謂,有三百多種。不論公馬還是母馬,四歲前都不直接稱呼其馬的年齡,只要按蒙古族人的習慣稱呼,別人即可知道他說的是公馬還是母馬,并且知道是幾歲馬。

世界上恐怕再也沒有一個民族,像蒙古族一樣,對牲畜的種種事體有如此豐富的語言。蒙古族人不會堆砌辭藻,他們對牲畜的叫法,給人的感覺直觀、形象、簡捷,它來自對象的豐富性、牧民觀察的細致性和管理上的實用性。

阿爸對牲畜的辨認能力是驚人的。四五百只的羊群,他能一一辨認出來;和鄰家混了群的羊,他也能迅速找出來。家里的每頭羊、每匹馬,什么品種,有無疾病,如何治療,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阿爸長年生活在草原上,抬頭望望天,就能預測出未來三天的天氣;根據冬天的氣候,就能推斷春夏的氣候好壞和雨水的多少;瞅一眼草場,就能看出這個地方適合放牧哪種牲畜。連偷殺牲畜的人,都逃不出阿爸的眼睛。

阿爸不僅能從外貌上辨別牲畜,甚至能從蹄印上認出牲畜來,這是他在長期放牧中掌握的一門特殊技術。阿爸認識自家每一匹馬的馬蹄印,也認識附近牧民家的馬蹄印,而且他能根據馬蹄印的痕跡,說出它是哪匹公馬的后代。如果牧民們認錯馬,阿爸便根據馬蹄印來辨別馬是誰家的。

阿爸說,馬蹄印里面學問深著呢。馬蹄子的形狀、叉開的角度、踩地的深淺、運步的方法都不一樣。牲畜的蹄子有攏蹄子、散蹄子,形狀有圓形、方形、方長形……牲畜走路,有的走起來平直,有的走起來歪斜;有的抬腿拖拉,有的抬腿利索……阿爸就是根據這些特點和長期的實踐經驗來辨別每一頭牲畜,而且準確無誤,讓人驚嘆。

4

“護著負傷的主人,絕不讓敵人靠近;望著犧牲的主人,兩眼淚雨傾盆。仁慈的蒙古馬喲,英雄的蒙古馬喲!”阿爸當年是騎兵,他在打仗撤退時,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他的馬立即返回他的身邊,用嘴拽他,并且臥下讓他爬到馬背上,他才得以逃生。阿爸說:“如果馬不回來救我,我肯定死了?!?/p>

還有一次,他們中了埋伏,戰友的馬中彈了。如果那匹馬當即倒地,戰友肯定中彈身亡,但是這匹馬硬撐著拐了一個彎,倒在一個大土包的后面,正好是敵方的槍無法打到的地方。

戰友得救了,那匹馬卻死了。

阿爸放馬的時候,有一年,發生了大雪災。蘇木(蒙古語,鄉鎮)凍死了好幾個人,也凍死了很多馬。那天上午十點多,開始刮白毛風,白毛風刮得人什么都看不到,也看不清方向,馬群是喜歡順風跑的,阿爸只好跟著馬群一直走。風太大了,倉皇的馬群一個勁兒地跑,一下就跑出去了三十多公里。阿爸身上沒帶吃的東西,走了整整兩天兩夜。開始,阿爸騎著一匹母馬,冬天母馬更耐寒。后來母馬實在走不動了,阿爸從馬群里另外套了一匹馬,剛換上,母馬就栽倒在雪地里死了。

阿爸現在回憶起來,仍然眼里含淚:“它一直硬撐著,我剛換上馬,它就倒下了。雪有一米多深,幸虧我換的這匹馬特別好,能在雪里跳著走。這匹馬很聰明,不往前面跑,就跟在馬群后面?!比绻@個時候馬不夠好,人從馬上摔下來,很容易被馬群踩死。兩天后,蘇木發現只有阿爸的馬群沒回來,就派人出去找。找到的時候,阿爸的腿已經凍僵了。

“這兩匹馬救了我的命!”阿爸嘆息一聲,“我后來換上的那匹馬也老死了。它死了之后,我一直想著它,它救了我的命啊。我把它的馬尾留下來,把它的尸體放在山上了?!?/p>

在草原,一般的馬都是要剝皮的,但救了主人命的馬,還有老母馬、種公馬,死了以后都不能剝皮,不能宰殺,牧民任其自由死去,然后在馬頭上系上哈達,放在高高的山上。

馬的葬禮,是對馬靈魂的召喚,是對生命的禮贊,是對馬群的祝福。

阿爸說:“萬物有靈,草原上的山川大河,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值得敬畏?!?/p>

5

茂密的森林,

裝點著曼陀山的溝岔;

在它的樹枝上,

喜鵲不斷地叫著。

落落大方的巴雅爾,

是哈斯圖雅姑娘的依靠,

思念的心情呀,

縈繞在哈斯圖雅姑娘的心上。

阿爸從小愛唱歌,不管碰見什么人,只要唱得好,阿爸就跟著唱,直到把歌學會。

阿爸最喜歡聽的,是婚禮上長輩們的歌聲。后來,阿爸成了貢格爾草原上有名的歌手?,F在,阿爸的女兒成了烏蘭牧騎的獨唱演員;兒子在飯店唱歌,兒媳在城里陪孩子上學。

阿爸放牧的時候,也唱歌,從來不知道累。尤其他喝了酒,會情不自禁地唱起來,那歌聲從蒙古包的天窗飛出去,聽得牛羊忘記了吃草,百靈鳥忘記了歌唱。

牧民們在草原上碰見他,會說:“來,為我們唱一曲吧!”

蒙古民族自古流傳許多關于馬的優美的傳說故事、英雄史詩、說唱文學,以及歌謠、祝詞、諺語、格言,多處會提到馬。蒙古族歌曲中,以馬為主題的歌曲數量僅次于歌唱母親和家鄉的歌曲。

阿爸唱《立鬃的青馬》。深情的音調,一下子在空中飄散開了:

立著鬃毛的青馬喲,

是棗騮馬的駒兒。

往來徘徊的姑娘喲,

停留停留再走吧。

云霧彌漫的山頂上喲,

扛上步槍去攀登。

和我眷戀的姑娘喲,

談上幾句知心話吧。

年輕人聽不夠,讓他再唱一個。阿爸唱的歌,有贊頌養育之恩的,有思念家鄉的,還有歌頌動物歌頌愛情的。阿爸的歌聲仿佛是從身體里發出來,嘴唇幾乎不動,也張得不大;歌聲越高,上嘴唇越往下拉,仿佛阿爸的肚子里裝滿了歌聲。

我在那閔珠爾罕該的北山上喲,

等待你到天蒙亮!

如果知道你失約喲,

我的等待是多么荒唐!

騎上英俊的金黃馬兒喲,

不待天黑我就去了!

可我要早知道你在愛著別人喲,

我在這兒熬夜傻等為的是啥?

我那可愛的駿馬兒喲,

不分晝夜地都不卸鞍!

如果我知道你愛的是別人喲,

我壓根兒就不去將你盼。

岸上的大雁趕不趕喲,

空中的烏鴉射不射?

一想起她已經變了心喲,

想死了我也是白搭!

有時候,他唱著唱著,歌聲會變得凄慘憂傷起來,連他騎的黃驃馬都聽得支棱著耳朵。阿爸抱住馬頭,說:“我的歌唱給它聽,它喜歡我的歌,它不會煩我?!?/p>

阿爸唱《孤獨的白駝羔》《清秀的膘馬》《清涼的杭蓋》《金色的空格達山》……隨著那悠長、磁性的“諾古拉”(蒙古族長調中特殊的顫音唱法),嘆息般地在頭、鼻、胸、腹腔深處顫動,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在草原上訴說著別離、思念和重聚。唱著唱著,阿爸把眼睛閉上了,如果不是嘴角微微地動,你不會相信是他在唱。聽過蒙古族長調的人都知道,蒙古族人抒情,完全可以在一首民歌中,將心掏出來給你瞧個仔細!

阿爸的歌聲中,有柔情似水,有悲憫蒼涼,有孤獨無奈,有慷慨激昂,有婉轉悠揚……藍天白云,吃草的牛羊,在那起伏的顫音里,跳動著生命的堅韌和頑強,帶給人身不由己的悸動。在漫無邊際的草原與藍天之間,有一股原野的風在浮動,在凝聚,草原上的一切,震撼人的靈魂?!俺?,就會管不住自己,要流淚……”

阿爸的歌聲里,有牛哞羊咩,有炊煙在裊裊升起;有螞蚱在草叢中跳躍,有露珠在花葉間化成氣靄;有公馬的嘶鳴,有母羊在搖動尾巴;有百靈鳥在草窠里孵蛋,有祿馬風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有達里諾爾湖的華子魚在水中搶食,有阿斯哈圖的公母鹿在追逐……

雖然,穿蒙古袍子的人少了,騎馬的人少了,會唱老歌的人更少了,阿爸卻倔強地說:“只要天地還在一起,只要蒙古族人還在馬背上,只要我還喘氣,那長調就會一直流傳下去?!?/p>

6

裊裊的炊煙。低矮的氈房。潔白的羊群,云朵兒一樣。

草原深處,一群馬遠遠地走過來,領頭的是一匹飄著金黃色鬃毛的栗色兒馬。

阿爸牽著黃驃馬,跟在馬群后面,肩上扛著的套馬桿打著戰兒。

“我的父親愛唱歌啊,歌聲飄蕩綠色的草原上;我的父親是牧馬人,歌聲伴我童年的時光;我的父親是牧馬人,歌聲伴我到遠方……父親的肩膀,父親的胸膛,父親的身影雄鷹一樣……” 歌詞很簡單,只是低回深情的調子,讓人的心一陣陣溫暖,一陣陣哀傷。

“在阿斯哈圖山的頂峰,配上了鑲銀柄的韁繩,額嗬喲——那是我追風的黃驃馬。在密林里追捕野獸,總是它跑在前頭,額嗬喲——那是我追風的黃驃馬?!?/p>

黃驃馬仰著漂亮的頭,安靜地看著阿爸,眼睛里潤著水一樣的溫情。它聽得懂那歌聲,可是它無法訴說,所有的感情,郁積在目光里,只能在暗夜獨自回味。

猜你喜歡
母馬馬群阿爸
夢中的老阿爸
母馬二題
開心
繁殖母馬的飼養管理
準噶爾盆地的下午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阿媽 阿爸 嘎灑壩
阿爸的目光
搞好建昌馬后備母馬發情配種的措施
如何搞好建昌馬后備母馬發情配種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