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法國撿“垃圾”

2022-08-23 11:04舒少環
北方人 2022年16期
關鍵詞:圖盧茲流浪者面包店

文/舒少環

尤比在法國圖盧茲留學,一年前開始在圖盧茲的各大零售店、超市、快餐店撿食垃圾。她靠這些“撿垃圾”的視頻意外走紅,成為一個另類的美食UP主。

有趣的是,在法國撿食垃圾,幾乎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其中既有實踐免費素食主義主張的流浪者,也有收入可觀的白領、碩士畢業的前助教、剛畢業的大學生等。

撿食垃圾被他們視為一種生活方式。撿食垃圾的啟示在于,我們或許不需要不停地購買才能養活自己,而是換一種思路,最大程度地利用社會“豐厚”的剩余物資。

將可食用的食物從垃圾箱中撿出來,留給“撿食者”的時間可能只有20分鐘。對尤比來說,撿垃圾只能早,不能晚。她通常從晚上8點開始就守在目標零售店旁,等待店鋪結束營業。等待,成了這場“狩獵”中最難熬的部分。一等到店員將“垃圾”推出、放到垃圾桶,尤比就會立即上前,撿走自己需要的食物。

在法國,面包店的面包是最好“撿”的,這是因為法國對食品日期有嚴格控制,不能賣隔夜的面包。也因此,面包店一結束營業,垃圾桶旁往往就排上了長隊。

與此同時,超市的東西則是最難“撿”的。最開始,尤比需要開車從圖盧茲市區一路往周邊的鄉鎮,沿著一家一家超市的垃圾桶翻找。一般晚上8點出去,一直到凌晨五六點,她才能撿到些東西。這是因為,大體量的超市往往有處理垃圾的專門渠道,不會貿然丟出來讓人去撿。留給尤比的,只剩下那些小體量的超市,好比國內的非連鎖雜貨鋪,且它們通常遠離市區。

有時候,為了降低搜尋花去的時間成本,尤比還會與“撿友”互通消息。不過,“撿友”間也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系。她與“撿友”間彼此只以電話聯絡,從不在線上聊天。

法國圖盧茲的街頭,有一批特別的流浪者——他們往往留長發、梳著小臟辮,一身“朋克”裝扮,身邊通常跟著一只狗。

尤比稱這批特別的流浪者為“自愿選擇的流浪者”——在20多歲時主動選擇不工作、四處流浪、撿食垃圾的生活方式。跟其他流浪者不同,他們的年齡往往更小,“看起來也就二三十歲”。

在法國,流浪者是一個龐大的人群,他們往往是撿食垃圾的主力。

撿到垃圾后,尤比選擇直接開箱試吃。這些從垃圾桶撿來的“豐盛”食物,常常讓她和屏幕前的觀眾瞠目結舌——面包店外一袋袋的法棍,快餐店垃圾桶里成盒的三明治、比薩、雞腿,零食超市外琳瑯滿目的小吃、甜點等。這些“垃圾”大多保存完好,是當天賣?;蚺R期的食物,基本不影響食用。

很難想象,再晚20分鐘,這些“豐厚”的食物很可能就要被丟進大型垃圾站,永遠失去被食用的機會。

在法國,撿垃圾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法國導演阿涅斯·瓦爾達的一部紀錄片《拾穗者》中,一位戴眼鏡、長相斯文的賣報員,每天清晨4點起床、坐火車,5點45分到達巴黎,運氣好能在那時撿到面包店扔掉的隔夜面包。等到集市散市,他又會提著大袋子,邊撿拾邊品嘗那些被丟棄的水果、蔬菜等集市垃圾。他是個素食主義者,每天至少會撿食六七個蘋果,他也愛吃歐芹,面包也是他的主食之一。

不過,當這位賣報員提及自己的碩士學位和當過助教的工作經歷時,總能收到訝異的目光。

《拾穗者》中,另一位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都穿著長雨靴的中年男性,有穩定且不錯的收入,但他也堅持撿食垃圾。節儉是一種美德——這位中年男性解釋自己的行為。

在法國,有一群免費素食主義者,他們將撿食垃圾視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是在搶救那些食物?!彼麄円脖恍蜗蟮胤Q為“垃圾箱潛水員”。

據統計,法國每年有約1000萬噸食物被浪費,法國人每年要為這些食物花費1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00億元)。

免費素食主義者大多擁有反消費主義、反資本主義的主張。他們意識到,浪費是維系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關鍵之一。只有丟棄那些不完美的消費品,才能吸引人們去購買昂貴的完美消費品。

免費素食主義包含一系列可持續生活戰略——除了在零售店的垃圾桶、街邊閑置物、辦公樓的垃圾箱等找到自己的生活所需外,這一戰略還鼓勵人們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促進成立公益團體,回收那些易被浪費的食物,并將它們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等。

事實上,法國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慈善基金組織。尤比生活的城市圖盧茲,就有慈善基金組織每天固定發放免費的救濟餐,“所有人都能去領”。這些免費的救濟餐有主食、肉類,搭配熱湯、甜點等。碰上重大節日,救濟餐還會更加豐盛。不少大型超市還會與慈善組織建立合作,將垃圾免費提供給他們。

紀錄片《拾穗者》中,阿涅斯·瓦爾達的電影作曲人之一弗朗科伊斯,喜歡傍晚時在居住地附近閑逛。傍晚通常是居民將閑置物扔出的時間,弗朗科伊斯頭發花白,一件白衣服穿了25年,他愛好從街邊搜尋些好物帶回家。

在法國,要想丟棄家里的家具等物品,需要自己用大車送去垃圾回收站,成本不低。因此,法國人形成了一個習慣——第一時間將閑置物放到街邊,供人挑選。實在沒人要時,才會自己叫車送去垃圾回收站。

《拾穗者》拍攝了另一位無名藝術家,他每晚會騎著單車,帶著“垃圾撿拾地圖”去尋找垃圾——地圖會告訴你,哪些地方可以撿到東西,“那是我發現創作原材料的地方”。他創作的畫,常從垃圾中獲取靈感:“這幅畫的畫框是用撿來的木頭做的,我還會利用廢棄的飯盒、石板、抽完的煙盒……”

一些以垃圾為主題的展覽,被用來教育孩子如何用垃圾來玩出新花樣?!袄囆g”流派的藝術家直接將蔬果、面包、速食等垃圾搬到畫作、攝影作品或美術館里。在這里,垃圾被放置到前所未有的高位,成了被談論、欣賞的對象。

換句話說,垃圾是漂亮的,只要為它添上色彩。

(摘自2022年第11期《黨員文摘》)

猜你喜歡
圖盧茲流浪者面包店
甜甜的面包店
空客A330-800測試飛機運送200萬只口罩至圖盧茲
現代性視域下的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的海報設計
流浪者成美國防疫“定時炸彈”
獅子面包店
企鵝大嬸面包店
法國圖盧茲一建筑起火致19人傷 火勢已得到控制
哥倆好面包店
巴士車上的“浴室”
給你一個溫暖的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