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視角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創新的實踐研究

2022-09-20 09:03
輕音樂 2022年9期
關鍵詞:樂理專業技能美育

孟 馨

2021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江蘇啟動儀式回顧了近十年我省學前教育發展的顯著成果。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幼兒園入園率98%。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指出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重點任務,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應成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創新理念、立足起點、履行責任、明確目標,繼續有力推動學前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是每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美育工作成為各學段教育中的重點工作。人才培養從扎實基礎知識學習著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以期提升音樂專業素養,提升未來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技能。因此,如何使本專業學生能適應新世紀基礎教育的發展,如何在學前階段的藝術教育工作中實現“以人為本,以美化人,立德樹人”,成為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美育理念創新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的現實意義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了新時代幼兒教師的必備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藝術教學活動中,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0月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各級各類學校應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精神引領,融美育于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著力提高學生各學段審美和人文素養,培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有力構建“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學前教育工作”有效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科學定位課程目標,以“一條主線”將專業技能課程貫穿起來構建項目教學,在學生掌握必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激發專業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開設課程中注重審美體驗,培養專項特長,以提升藝術實踐能力,進一步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以期在藝術實踐中提升文化理解、啟發審美感知、培養審美素養、拓展藝術表現、重視創意實踐、完善人格修養,增強文化創新意識。引領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具備培養幼兒擁有美好、善良心靈、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擔當感。[2]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研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領會文件精神,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任務,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設計,圍繞“以人為本,以美育人,立德樹人”將美育融入課程思政,在音樂基礎知識教學中注重實踐,在音樂審美體驗中注重“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培育學生的音樂專項特長及扎實音樂技能。

作為培育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音樂專業教師,我們應深化教學改革,滲透課程思政教學,重視音樂教學“以人為本”,在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中,重視音樂審美體驗,培育學生的音樂專項特長,提升學生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專業技能水平,培育具有音樂專業素養的幼兒教師。

二、美育理念貫穿音樂專業技能課程全過程

(一)學情分析與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1.專業基礎薄弱,創新教學設計

筆者發放問卷共536份,參與人員均為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學生,其中2017級20人、2018級29人、2019級139人、2020級348人,有效問卷536份。

通過調查分析,73.88%的學生音樂學習零基礎,21.27%的學生音樂學習有1—3年基礎,僅有4.85%學生有5年以上的音樂學習經歷。學生的音樂專業技能基礎薄弱。

在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大一上學期開設的音樂專業技能課為《樂理與視唱練耳》,24課時。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為《鋼琴基礎》《聲樂與兒童歌曲演唱》《幼兒音樂教育》等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樂理與視唱練耳》是學前教育學生入校學習的首要專業技能課。傳統教學中,課程分為樂理(理論為主),視唱練耳(注重實踐)兩部分。通常,無音樂專業學習基礎的學生認為理論學習較為枯燥,無法扎實掌握。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如何創新?筆者認為教師、學生、課程內容均需體現“新”。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教學,形成學習氛圍;學生以“主體”身份加入課堂,課程內容以“理論+實踐”形式有序展開。以“節奏節拍”章節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融入《幼兒音樂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活動流程中,通過“字詞姓名開始的節奏朗誦練習;成語、謎語、短語的節奏朗誦練習;兒歌、童謠的練習;語氣的游戲;嗓音的音響游戲;節奏朗誦小品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幼兒園游戲與活動指導》課程,思考并實踐“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2.教學內容游戲化,充分調動積極性

將傳統的《樂理與視唱練耳》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創新為寓教于“樂”(音樂)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能課程,在過程中實現了“項目化”教學,即為實現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教學設計中,啟發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教學目標中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發展目標,如在“節奏節拍”的游戲設計中,進行字詞姓名開始的節奏朗誦練習。學生圍坐一個大圈,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教學——拍手,勻速地拍打四拍,實現音符“音響化”,學生掌握四分音符即一拍并進行“你好,你叫什么名字?”的互動游戲:

“我叫豆豆?!?/p>

“豆豆,豆豆,很高興認識你,我們和豆豆在一起?!?/p>

游戲繼續: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寶寶?!?/p>

“寶寶,寶寶,很高興認識你,我們和豆豆、寶寶在一起?!?/p>

游戲繼續: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妮妮”

“妮妮,妮妮,很高興認識你,我們和豆豆、寶寶、妮妮在一起?!?/p>

……

所有學生均參與,完成游戲。

在熟悉游戲玩法后,可以加入“語氣的游戲”,如何通過音的強弱讓學生表達“開心的、憤怒的、急切的”等情緒,在實踐中掌握“力度”的概念。綜上所述,此游戲可組織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拍打節奏可以實現其健康領域協調性的發展,亦可以實現語言能力、社會能力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也融入了“學”與“教”。

3.寓音樂美于素養美

在《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音樂教育實踐中應注重呈現音樂的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實現音樂的價值和功能。

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即教師作為“審美把關人”,圍繞“審美”展開教學,遴選經典作品,啟發審美感知,培養審美素養。

在提升學生音樂專業素養的過程中,筆者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音樂作品為媒介,聆聽音樂,讓同學們明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需要強調的是,在不同章節,須遴選學生熟悉的曲目,讓他們浸潤在音樂中。同時,充分感受音樂的美。為培育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厚植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在課堂演唱不同地區的民歌,如江蘇民歌《茉莉花》、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以感受不同音樂風格。

(二)課程思政充分融入教學過程

1.以人為本激發學習積極性

在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組織全班學生安裝“云班課app,課前上傳譜例、音頻、視頻等學習資源。成立學習小組,選拔音樂基礎扎實的學生擔任組長,督促小組成員完成課前預習-拎清重難點認真聽講-課后復習的學習;課中以輕直播的方式進行答疑,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課后布置作業在頭腦風暴版塊,鼓勵學生學會總結課程內容,判斷已掌握、不熟練和未掌握的知識點,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充分鼓勵每一個進步的學生,不斷激發其學習自信心。從“沒有任何學習基礎,擔心自己學不好基礎理論課程”,到“原來樂理課可以這么有趣,理論知識也可以這么有趣地理解,也可以輕松掌握每節課的每個知識點”。

2.以職業意識促進學風建設

對于“您是否想成為一名幼兒音樂啟蒙老師”的問題,65.3%的同學堅定職業理想,34.7%選擇了否。

從大一《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起,筆者重視通過美育激發學生音樂專業技能學習興趣、啟發同學們的職業意識,通過豐富的課堂教學設計發掘同學們的藝術潛質,增強音樂技能課程學習的自信心,91.54%的學生重視音樂的情感表達。

教學過程注重同學們的職業意識養成,不斷啟發同學們思考如何在音樂專業課程學習中熟練掌握技能,以呈現精彩的幼兒音樂啟蒙課。實現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在幼兒教師工作崗位上通過音樂課堂得以傳承。

學生通過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在幼兒園音樂啟蒙課程、早教機構聲樂課中滲透美育理念,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滲透奧爾夫音樂治療,通過節奏、韻律教學幫助自閉癥兒童收獲成長,激發“以美啟智”。目前在美育的積極影響下,自閉癥兒童癥狀有所好轉。

在了解所學的音樂專業技能課程滲透美育理念中,學生反饋《樂理與視唱練耳》《鋼琴基礎》分別占比92.35%、91.79%。

三、創新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成果顯著

(一)勇于創新探索,培養“應用型”人才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師應注重將音樂教學能力融入在音樂學科的本體性知識。如在《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的音階教學中,通過柯達伊音階手勢:“Do是一個小拳頭,Re是一個小滑梯,Mi是一個小平臺,你真棒呀倒過來是Fa,Sol是小門對對立,La是小手拉起來,Ti是食指指天空,后面跟著一個高音Do?!瘪雎牪⒀莩獌焊琛禗o-Re-Mi》,從感受美、注重聽覺感知入手,訓練音準和音樂表現力。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在人才培養中,以音樂技能為重,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小組練習啟發學生思考幼兒音樂教育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以確保在見習、實習階段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在教學改革研討中,系領導通過畢業生訪談得出,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課程所學確保幼兒音樂教育活動順利開展。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筆者以《節奏節拍的情感表達》為題,參加江蘇省教學能力大賽獲二等獎,申報江蘇省優秀畢業設計培育《基于美育理念的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在2020年被評為院級優秀畢業論文。2021年申報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于音樂療法改善4-5歲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個案研究》。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育工匠精神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滲透音樂知識素養、音樂技能素養、音樂教學素養、音樂理念素養,將音樂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合。根據各個素養提升的難度,合理分配學時。素養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練習,所需課時較多。這需要教師在課堂能將各素養凝練,寓教于樂。如在《鋼琴基礎》教學中,相對于傳統教學中重復的“機械”練習,教師更重視音樂情緒的表達。以“故事化”“形象化”呈現樂曲。指導學生從整體把握,將“審美”意識滲透于視譜、讀譜、唱譜、奏譜,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在視譜、奏譜過程中,也不斷提高音樂素養,通過分手練習、兩手彈奏、分小節練習、拎出樂曲難點部分練習,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掌握熟練彈奏樂曲的方法,課程教學、課后練習均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理念。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將《樂理與視唱練耳》《鋼琴基礎》《聲樂與兒童歌曲演唱》《兒童舞蹈編創》課程中所學知識熟練應用于幼兒園各年齡階段的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打擊樂活動。如組織小班歌唱活動演唱《小青蛙躲貓貓》,講解作品曲式結構,分析調式及節奏型。組織教案撰寫,明確三維教學目標,注重啟發學生思考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中融入美育理念。首先通過誦讀歌詞的方式掌握其節奏,通過彈唱歌曲、歌表演激發小朋友喜愛音樂及音樂表現力,以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的專項活動組織。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設計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例如:江蘇省職業技能大賽,可以在“鋼琴彈奏、兒童歌曲彈唱、歌表演”等模塊組織專項比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組織專業匯報演出,為學生提供展示音樂技能的平臺,激發專業學習能動性;組織模擬教學活動,通過撰寫教案、模擬說課、模擬講課,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校企聯動,在專業見習、實習活動中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幼兒園音樂課程教學,強化音樂專業素養。

注釋:

[1]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2012。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20。

猜你喜歡
樂理專業技能美育
論公民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高校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課程的多樣化教學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專業技能庫建設初探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淺談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大賽與課堂教學的有機銜接
藝術考生如何將視唱練耳與樂理知識相結合
美育教師
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探索
畫說樂理(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