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2022-09-20 21:40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36期
關鍵詞:膠體金色譜法毒素

劉 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糧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若糧食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1]。其中,真菌毒素在糧食中的影響極其廣泛,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已達400 余種,約有3/4 被確定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影響,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的糧食因真菌毒素污染而無法食用,讓本就面臨糧食危機的各國雪上加霜[2]。隨著人們糧食安全意識的覺醒,食品安全問題已然占據主導地位,針對真菌毒素帶來的影響,必須采取必要的技術監測行動,在快速檢測領域主動作為,幫助人們遠離真菌毒素帶來的糧食污染,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氛圍。

1 真菌毒素檢測概述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真菌生長代謝產生的毒素統稱,真菌毒素對于糧食的影響巨大,諸多糧食極易受到真菌的感染,進而產生損害人體健康的真菌毒素,根據相關研究證實,真菌毒素屬于潛在的致癌物質,一旦誤食將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3-5]。 目前,全球約有100 余個國家及地區,出臺了比較嚴格的真菌毒素限量規定,且形成了豐富的真菌毒素快速檢測方法,為真菌毒素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出路。

近年來,國內對于真菌毒素的研究也在快速推進,重點在于突出對檢測技術的創新,嘗試利用技術手段打造檢測閉環。在糧食中較為常見的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及伏馬毒素(Fumonisins,FBs)等類型,且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對不同類型的真菌毒素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以確保糧食的食用安全[6-8]。因此,面對日益復雜的真菌毒素問題,必須要依據更有效的快速檢測方式,避免其對人體健康帶來傷害,力求持續改善糧食的安全現狀。

2 真菌毒素快速檢測技術

2.1 酶聯免疫法

酶聯免疫法誕生于20 世紀70年代,是較早的檢測技術之一,具有準確、快速、特異等特征,可對諸多類型的真菌毒素進行快速檢測,加之其較為合理的檢測成本,在糧食安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9]。

根據對酶聯免疫法測定原理分析,即將具備良好免疫活性的抗原、抗體預先結合至所準備的固相載體表面,在開展技術檢測時依據規范的程序,將樣品與酶標抗原或抗體相結合,借助反應形成抗原或抗體復合物[10]。在結合反應完成后,分析酶標抗原或抗體與樣品抗原或抗體的比例,再對反應液中的多余物質進行清洗,以酶反應底物進行催化獲得有色產物[11]。結合其檢測反應的原理,可有效分析兩者之間的反應關系,即其顏色的變化程度與抗體或抗原比例有關,因此可通過定性或定量分析,獲得真菌毒素在樣品中的具體含量值。

有研究者利用酶聯免疫法進行了實踐,其針對牛奶制品及嬰兒奶制品中的AFM1含量進行檢測,在此過程中制備了黃曲霉毒素M1(AFM1)特異性的單克隆抗體,由此進一步增加了檢測的靈敏性和準確性[12]。ROSSI 等[13]利用酶聯免疫法,對肉雞及其飼料進行了AFB1的檢測,通過制備AFB1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分別測得其含量為1.25 μg·kg-1和1.41 μg·kg-1,實現了檢測方式的成功應用。

2.2 液相色譜法

在真菌毒素的檢測中,液相色譜法屬于常用方式之一,其優勢在于能夠同時實施定性及定量分析。結合真菌毒素檢測的實際情況,在檢測的過程中往往易受到諸多條件干擾,甚至產生相互制約的情況,為使檢測能達到最佳效果,在檢測實踐環節應注重綜合分析,以最佳配比呈現檢測的精準性。

采用液相色譜法時,需要結合真菌毒素的特點,如部分自發光的真菌毒素檢測,可利用熒光檢測器的液相色譜法分析,或根據檢測對象的具體特點,對照熒光所產生的強度變化進行分析,以強化檢測設備的準度[14]。在熒光信號增強方面,可選擇運用溴碘或環糊精等衍生劑幫助衍生。目前,國內研究者對于該檢測方法也有相關研究。例如,何學超等[14]在糧食對黃曲霉毒素B 族的檢測中,對不同檢測方法前處理技術的比較分析,包括以柱后衍生、熒光檢測、紫外檢測為主的分離檢測技術,以及免疫親和柱凈化、硅膠凈化、固相萃取等,證實液相色譜法的應用極具優勢。

此外,有研究者對玉米產品的玉米赤霉烯酮進行檢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選取粉碎后的玉米樣品,再利用90%的乙腈溶液,結合提取、過濾、旋轉、蒸發、濃縮、分離、儀器檢測及定量等過程,對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進行了測定,其日內相對標準偏差為5.8%,日間相對標準偏差為4.0%,檢出限為10 μg·kg-1[15-16]。

2.3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在真菌毒素的檢測中,多用于對弱熒光或弱吸收,以及不含發色或熒光基團的檢測[17]。其主要是源于該檢測方法的特殊性,可對缺少羥基基團的A 類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實施檢測,檢測的效果優于其他檢測方式,因此也成為該類真菌毒素的有效檢測方法。

通常情況下,氣相色譜法利用電子捕獲檢測器對真菌毒素進行檢測,但分析前的衍生化屬于氣相色譜法的關鍵環節,一般以硅烷化試劑作為衍生試劑,以避免受樣品基質及檢測要求差異性帶來的影響,全面提升檢測的有效性和精確性。例如,俞瓊等[17]在研究中針對玉米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實施檢測,以氯仿-乙醇對樣品實施處理,在硅膠柱凈化后,使用甲苯-丙酮和二氯甲烷-甲醇分別進行洗柱和洗脫,配合電子捕獲檢測器對玉米樣品實施測定,其檢出限為10 μg·kg-1。

2.4 免疫膠體金

免疫膠體金屬于一種較為創新的快速檢測技術,在實踐應用中表現出諸多的優勢,包括時間短、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等,尤其是不需要依賴專業儀器,可隨時進行檢測,因此也被廣泛應用于大批量樣品的檢測領域[18-20]。由于該技術未來的廣泛應用優勢,以及在不同真菌毒素中的應用,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極具普遍性的快篩檢測方法。

在具體的應用環節,可利用結合墊作為膠體金標記特異性抗體的承載,再利用試紙條對樣本進行檢測,當試劑緩慢移動至真菌毒素抗原區域,通過與膠體金標志試劑間的反應,使檢測帶上顯示顏色,以此作為判斷真菌毒素含量的對照依據。根據現階段的研究成果顯示,免疫膠體金主要應用領域為單種真菌毒素的檢測,同時在多種真菌毒素檢測中也有應用案例。桑曉霞等[20]在檢測中結合新抗體的應用,制備了免疫膠體金檢測試紙,在AFB1檢測中的檢出限為1 μg·kg-1,且與黃曲霉毒素無交叉反應。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對于真菌毒素的檢測也將更加嚴格,必須持續挖掘真菌毒素快速檢測技術的潛力,配合現階段的糧食安全監測需求,做好各類糧食的檢測分析,確保為社會提供安全可靠的糧食。從技術層面上看,包括酶聯免疫法、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免疫膠體金等在內的快速檢測技術,仍然需要加緊創新與實踐,保證快速檢測技術的穩定性、準確性和普及性,以及采取更加豐富的檢測技術手段,做好糧食安全領域的實時監測工作,竭力為社會糧食安全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猜你喜歡
膠體金色譜法毒素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中阿特拉津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類具有毒素的非均勻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進展
膠體金在鉤體病監測中相關因素的研究
嚴苛標準方能清洗校園“毒素”
A族鏈球菌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制備及應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新型B族鏈球菌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臨床應用評價
HCG膠體金檢測試紙條的靈敏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