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生產視角下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影響因素

2022-09-27 08:54李雅鈴莫韻瑤
山西農經 2022年17期
關鍵詞:播種面積總產值特種

□李雅鈴,莫韻瑤,杜 新,楊 光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 300457)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黑龍江省憑借肥沃的黑土地生產了豐富的農產品,處于全國農業的龍頭地位。截至2021 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連續12 年全國第一,實現了“十八連豐”的成績,占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特殊地位。只有保障絕對的糧食安全,讓倉廩中裝滿糧,才能讓農業產值扎扎實實漲上去。針對農業總產值扎實增長的問題,文章從糧食生產視角探究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總值與各主要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政策建議。

1 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針對糧食產量變化的影響因素,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索。

王翰林(2022)從基本生產要素投入、技術水平及農業現代化程度和自然條件3 個視角選取6 個因素對我國糧食產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糧食產量與糧食播種面積、有效灌溉面積和農業機械總動力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同時根據多元回歸模型計算出因素與糧食增長率之間關系。

劉瑤等(2019)通過相關視角對糧食產量進行分析,觀察耕地數量的變化趨勢和耕地空間的轉移趨勢,得出糧食單產和復種指數對糧食產量的促進作用以及耕地面積和種植結構對糧食產量的抑制作用。

麻坤和刁鋼(2018)從化肥施用的視角分析其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化肥對糧食產量的增產效力無法被其他因素徹底取代,同時發現繼續增加化肥施用量對促進糧食產量增加如初期明顯。

張哲晰等(2021)立足當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針對“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一觀點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和未來展望。

Chunshan Zhou 等(2020)選取黃淮海平原主要作物產區,從氣候和社會經濟角度進行分析,得出年降水量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逐漸減弱,而有效灌溉面積、單位施肥量和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持續增強,且三者和糧食生產之間的關聯存在空間異質的結論。

Bing Lin&Cengceng Wu(2021)從農業技術進步的視角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發現,農業機械總功率的增加與糧食產量有正向關系。

基于上述研究,文章從黑龍江省水土流失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特種作物人參產量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 個糧食生產的相關因素,分析其對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的影響,并提出以下假設。一是農業機械總動力、特種作物人參產量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對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有正向影響,二是水土流失面積對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有顯著負向影響。

2 數據來源與模型設計

2.1 數據來源與基礎分析

結合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采用2006—2020 年的時間序列數據。數據均來自于中國過年統計局歷年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和黑龍江省統計局歷年公布的《黑龍江省統計年鑒》;對于少數缺失值,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補充。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水土流失面積、特種作物產量等影響農業生產總值的糧食生產相關因素在研究年限期間數據,數據真實可靠,具有說服力。

表1 為2006—2020 年黑龍江農業總產值及其增長速度。從整體趨勢上觀察,近15 年來黑龍江農業總產值不斷增加,15 年間農業總產值增加近4.5 倍,朝著向好的趨勢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產值快速上漲期(2006—2013 年)。該階段黑龍江省大力發展農業,由于其自然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地廣人稀,耕地資源豐富,擁有全中國最大面積的黑土地,土壤肥沃,加上其大面積“以稻治澇”的結構性調整,讓黑龍江省找到了高產增收的金鑰匙。第二階段農業總產值處于穩步增長期(2014—2020 年)。該階段,在“三農”政策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模式已經逐漸成型,在現代化農業機械的推廣普及以及各種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逐漸成熟和使用下,其農業總產值穩步增長。

表1 2006—2020 年黑龍江農業總產值及其增長速度

2.2 模型設計

根據表2 數據,初步建立回歸模型,假定糧食生產視角下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與水土流失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特種作物人參產量、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相關,具體見式(1)。

表2 黑龍江省2006—2020 年各農業生產要素投入

式中:是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為水土流失面積;為農業機械總動力,對應表征的含義是指全部用于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等活動的機械及設備的額定功率之和;為特種作物人參產量,對應表征的含義是黑龍江特有的農作物——人參的產量;為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對應表征的含義是指日歷年度內收獲農作物在全部土地上的播種或移植面積;為隨機擾動項,表示模型主要解釋變量以外的信息。

3 多元回歸分析與多重共線性檢驗

通過回歸分析得出,為-1.326,為0.421,為0.031,為5.917,為-4.4×10。故得出以下多元回歸方程。

根據多元共線性檢驗得出方程的Mean VIF 值為9.14<10,說明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多重共線性關系,結果較好,可以采用。

從全部解釋變量的共同影響來看,取顯著性水平為0.05 時,檢驗的值為0.000 0,說明水土流失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等4 個解釋變量對黑龍江農業總產值的影響顯著。從單個解釋變量的影響來看,取顯著性水平為0.05 時,水土流失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和3 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顯著。特種作物人參產的顯著性為0.055,說明其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顯著性相對較低,但結合實際情況考慮,特種作物人參產對農業總產值有一定影響,所以不被剔除,具體見表3。

表3 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及糧食生產相關因素回歸分析

在回歸模型顯著的基礎上,模型的樣本決定系數是0.989,調整后的樣本決定系數是0.985,表明得到的回歸方程對數據真實性的反映程度可達98.5%,即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變化的98.5%可以由選定的4 個因素共同變化解釋,回歸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

觀察回歸模型可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中的貢獻度最高,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大小將對當年糧食產量產生實質性影響,同時,糧食產量變動又會對農業總產值產生重大影響。水土流失面積和農業機械總動力的貢獻度次之,機械化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推廣會促進農業生產水平提高,增加單位生產效益,進而促使農業總產值增加。水土流失面積與農業總產值呈負相關,當水土流失面積增加會導致耕地土壤的肥力減退、良田面積減少、生態失衡加劇,最終導致農業總產值降低。特種作物人參產量的貢獻度最低,在一定的市場供求關系內,人參作為黑龍江省的特種產物因獨特的藥用價值而擁有較高的單位價值,人參產量會對農業農產值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總動力、特種作物人參產量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對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有正向影響,水土流失面積對黑龍江省農業總產值有顯著負向影響。假設成立。

4 政策建議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起著穩定大局、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興農即興國。因此,在構建的模型基礎上,就如何提高農業總產值,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從會種地走向“慧”種地,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不再是要求會種地,而是要求“慧”,推動農業更加現代化,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應用在農業中,使其在農田里“碰撞”,使農業發展更加有“科技范”,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現耕種管收全流程智能化精準控制,用精確和智能的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田保姆”新上崗,制定落實田長制度。建立健全耕地長效動態監管機制,堅持黨政同責,將田長制年度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政務考核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績效考核。同時,開展農用地恢復行動,由各田長將“出走”的耕地找回,堅決遏制非農化、非糧化趨勢,始終保護好耕地這個農業發展的“命根子”。

第三,養好黑土地,發展“農業芯”。要合理使用各類化肥,積極使用優質化肥、綠色化肥、有機化肥,推廣科學種植,避免出現化肥濫用造成的土地板結等問題,養好黑土地。推動種子產業發展,加快優良種源研發,促進種質資源更新保護,使得種子“農業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四,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素質。黑龍江省應大力推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發展,促進農業生產朝著規?;?、集約化、現代化轉變,進而合理控制農業從業人員規模,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加強對農民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其通過媒介獲取新型農業知識的技能,以此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力農業現代化。

第五,發展“寒地龍藥”,注重特種作物產業和中藥材產業的建設。加強行政推動、規劃引領、政策傾斜,發揮好科技的作用,使科技賦能特種作物產業和中藥材產業,在全國范圍內打響“寒地龍藥”的品牌。借助鄉村振興戰略,乘生態經濟發展的東風,增加人參等特種作物和中藥材的種植面積及其產量,打造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助力農業多面開花。

猜你喜歡
播種面積總產值特種
美空軍特種戰術操作員正在進行軍事自由落體跳傘
航空學報(2022年4期)2022-06-08
基于我國疫情期間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聚類分析
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英國農業部:2017年小麥播種面積減少2.5%
線性盈虧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應用
特種養殖: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中關村延慶園總收入首次過百億
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的動態演變:1985—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