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2022-09-27 08:54楊君琰
山西農經 2022年17期
關鍵詞:鄧州市面源生態農業

□楊君琰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靈活的管理方法,汲取傳統農業多年發展累積的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的符合農業體系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下的農業,運用科學、綠色的發展理念,能夠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實施適合新發展理念的農業種植方式,不斷創新相關技術,制定合理政策,因地制宜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 生態農業概念界定

生態農業是基于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以土地資源、自然環境資源為基礎,使種植、養殖模式相銜接,利用循環轉化的技術,把農作物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產氣和產肥、種植和養殖同時進行的生態種植工程。生態農業可以充分利用相關資源,是促進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的有效途徑。

生態農業模式利用太陽能和各類能源可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的綜合提高。生態農業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將傳統農業的優點和現代農業的優勢相結合,結合各種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生物資源,科學運用水、肥、氣,從而提高農業的產量和經濟效益。與傳統農業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生態效益相比,生態農業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有利于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采用SWOT 分析法,對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方面進行分析,總結了鄧州市農業發展面臨的政策機遇和環境破壞造成的挑戰,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2.1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優勢

2.1.1 自然資源充足

鄧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總面積2 370 km,文化源遠流長,農副產品豐富。鄧州市作為南水北調工程所在地,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渠首和水源重點保護地。南水北調工程每年為鄧州市分配6 億m的農業用水,為鄧州市農業種植提供充足優質的水資源。近年來,鄧州市渠系覆蓋面積逐步增加,發揮了巨大的水源優勢。優質水源條件為鄧州市發展綠色農業提供了種植條件。

2.1.2 生產基礎穩固

鄧州市是全國農業糧食生產的主產區和核心區域,糧食產量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由于糧食產量不斷增加,鄧州市被評為了糧食生產先進縣。鄧州市主要農作物產量十分突出,其中小麥作物種植面積大、生產潛力大。近年來,鄧州市入選了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農產品加工產值和農業總產值高于所在地平均水平。當地農民接受素質培訓的規模明顯擴大,人才比例明顯提高。入選先進縣為鄧州市帶來了主體培育、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機遇。

2.2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問題

2.2.1 農業專業人員缺乏

目前,鄧州市基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弱化現象日益嚴重、人才流失嚴重,隊伍實力薄弱?,F有技術人員年齡較大,且大多數僅受過中等技術教育,缺乏系統的再教育培訓。一些農業技術人員感到前途暗淡,工作被動。

一部分鎮農業技術站已經癱瘓和半癱瘓,基層農業技術人才弱化,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無法開展科學研究,難以提高生態農業發展質量。同時,大多數農村居民受傳統觀念影響,為了走出農村而提高知識水平,很少有人愿意在接受高等教育后繼續回到農村發展。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農村人才引進困難。

此外,近年來許多地方取消了一些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激勵措施。在基層機構,農業技術人員的實際工資和福利水平較低,發展空間不大。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繁重、待遇低,長年風吹日曬,農業技術人員工資收入嚴重失衡,導致鄧州市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士氣低落,招聘困難。

2.2.2 資金投入不足

從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現狀來看,生態農業資金投入明顯不足。另外,從信貸資金的角度來看,由于信貸資金還款的特點以及農村金融部門支持農村商品生產、實現供應者和出借者雙方經濟利益的目標,生態農業信貸供給長期失靈,導致融資困難。

目前,鄧州市農村金融部門逐年增加農民化肥、農藥方面的貸款額度,而農田基本建設貸款增幅不大。在國家財政支持生態農業方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逐年減少。

2.2.3 面源污染嚴重

鄧州市作為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種植面積比較大。為了實現增產,大多數農民會使用農藥、化肥、地膜等農業生產要素,導致每年使用這些生產要素的總量較多。截至2022 年,全市農業種植人員使用有機化肥的人群仍然是少數。由于這方面的政策監管不完善、監管不到位,導致土地面源的污染問題更加嚴峻。當前,鄧州市施行的畜牧業政策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但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加重了農業面源污染。此外,農業面源污染點比較多,農民對面源污染的危害認識比較少,且政府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鄧州市當前的面源污染問題更加嚴重,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2.3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的機遇

2.3.1 宏觀政策機遇

近年來,鄧州市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重點抓好學科培育和科技支撐,推動生態農業發展。鄧州市發展生態農業,培育了一批生態管理主體,擴大了一批以生態農業為主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優化農業科技資源布局,加強農業綠色發展基礎研究,建立環境治理等聯盟,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綠色環保技術。為了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鄧州市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真正做到了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適合而且能夠促進鄧州市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并不斷加以完善。

2.3.2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機遇

根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會議精神,鄧州市嚴格遵循綠色農業的發展原則,嚴格規范相關產業發展,嚴格控制污染源,加大對農業污染的監管力度,大力推廣綠色有機化肥,減少農藥、化肥和農用薄膜的施用量,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推廣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循環農業,提高了農業發展效益。該模式以發展沼氣為核心,利用養豬等飼養業產生的肥料種植蔬菜,從而進行循環養殖,以生豬養殖為基礎,綜合利用廢棄物、沼氣和光伏發電新能源,生產有機肥,改良土壤,形成特色養殖。

隨著近年來循環農業模式的發展,鄧州市已經發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循環種植產業。當前,鄧州市已完成沼氣工程建設80 處,大型沼氣工程不斷增加,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實現了節能減排,改善了區域環境。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及監督力度,擴大檢測覆蓋面積,提升了農產品的安全性。鄧州市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保障。廁所革命使鄧州市的大多數廁所都得到了無害化處理,使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不斷完善,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2.4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2.4.1 土壤環境有待改善

土壤養分分布不均是土壤化學形態發生變化的原因。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土壤有機質等營養元素暴露于外界,土壤難以吸收。而一些溫室農業長時間裸露土地,更容易惡化土壤,降低其穩定性,導致土壤孔隙增加,土壤性質發生變化。農作物容易引起病蟲害,在農藥防治過程中,施藥不科學容易改變土壤的結構,使土壤難以吸收養分,更難修復。

2.4.2 市場競爭壓力大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省內外優質生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壓力。鄧州市生態農業創新能力不足,不能適應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缺乏優質技術,缺乏地方特色品種,資源消耗較大,無法應對市場競爭。當前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技術仍不完善,種植成本較高,很難具有價格優勢,難以與其他綠色蔬菜競爭。缺乏品牌意識,部分生態農產品品牌效應不足,缺乏包裝和廣告宣傳。大多數生態農業種植戶只關注當前短期的經濟效益,缺少長遠發展規劃,不注重打造品牌。鄧州市生態農產品大多都沒有品牌,缺乏特色,難以與市場其他產品競爭抗衡。

3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高等院校人才的引進,為生態農業發展培養技術人才,發揮好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加大對科技研究方面的經費投入,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相關產業應當提高員工的待遇,應該認識到人才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保障,要把在職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工資收入與基層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掛鉤,認真落實扶持政策,采取多種激勵政策來吸引、留住人才,例如鄉鎮農林水等一線職工浮動工資政策、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農村津貼、農業有毒有害健康津貼、畜牧獸醫醫療衛生津貼等。要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榮譽表彰,優先提拔表現突出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確保合格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享受正常的職稱晉升。長期從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在同一職稱任職若干年后,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崗位指標的基礎上,提升一級職稱,直接享受職稱晉升工資待遇。

3.2 建立科技創新示范平臺

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平臺是提高生態農業創新能力、增強生態農業科技綜合實力的基礎和保障。市政府要正確引導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把建立科技創新示范平臺作為推進生態農業創新的主要途徑,著力推進服務業建設,促進產業集聚,促進產業發展。推動鄧州市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平臺建設,構建市場化、企業化模式以及基于政府平臺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集聚發展??萍紕撔率痉稇局r業和農村有優先發展的原則,結合鄧州市農業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實際,以科技資源整合、開放、共享為目標,在突破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促進鄉村振興和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

3.3 實現科技資源有效配置

培育一批科技成果應用效益型企業,樹立科技創新的資源配置觀念、技術利用觀念、改革推廣理念和科技成果有效利用理念,深入研究鄧州市農業科技資源配置,優化農業科技布局,整合串聯地區科研力量,實現農業科技資源的有效利用。

對農業科技資源配置內外部結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合理配置農業科技的人力、財力和科技信息資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提升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根據生態農業發展要求和農業技術結構發展方向,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實現對各環節資源的合理配置。完善農業創新機制,打破界限,合理梳理資源,建立農業協調機制,開展產業集群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和有效配置。

3.4 加強環境保護,治理面源污染

鄧州市要堅持符合自然保護的原則,激發全市人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倡導綠色旅游的自發行動,讓鄧州人民認識到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有效利用當地自然優勢,推進綠色生產,在生產過程中體現尊重、適應和保護自然的理念,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應加強監督,確保綠色生產活動順利進行。面源污染嚴重制約了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對面源污染危害的宣傳力度,使農戶認識到面源污染的危害。應科學使用化肥、農藥,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肥。針對養殖產生的污染,應采取生態種養模式,規范養殖環境,無害化利用家禽糞便,實行標準化飼養。加強沼氣在農村的普及和運用,完善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避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造成的面源污染。

4 結束語

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鄧州市應依托本地的實際情況,借鑒當前農業發展的有益經驗,探究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道路,推動地區農業綠色發展。鄧州市應總結當前生態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不斷改進,用生態、循環的思路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達到共贏。農業種植戶和種植公司應以綠色發展為目標,施行種養結合的綠色循環農業,多措并舉,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鄧州市面源生態農業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征稿簡則
基于國家糧食安全下的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體系思考
長沙市生態農業發展水平評價
對生態農業旅游創新模式的探討
非常時期,網上學習不停步
農業面源污染不可忽視
鄧州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潮汐水網區水環境數值模擬研究進展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關于鄧州市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瑜伽課程可行性的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