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貴州省能源工業高質量發展模式研究

2022-10-09 14:04宋曉波劉文義
中國煤炭 2022年9期
關鍵詞:貴州省能源發展

宋曉波,劉文義,甄 選

(1.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100120;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100048)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貴州省能源工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已成為貴州省第一支柱產業,并形成以煤炭、電力、煙、酒、醫藥行業為支柱,化工、冶金、有色、食品行業為特色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圍繞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和資源深加工基地,貫徹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改革發展成效顯著,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生產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取得階段性成果,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1]。

2021年2月3-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提出,“要著眼于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考察時強調,“能源產業要繼續發展,否則不足以支撐國家現代化。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這樣既不會超出資源、能源、環境的極限,又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適應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把我們的地球家園呵護好?!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貴州省能源工業“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

1 貴州省能源工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

2000年,中央政府做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部署。貴州省出臺了《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初步意見》,提出西部大開發的具體舉措,貴州能源經濟開始真正步入現代意義上的工業化,能源工業體系更加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2000-2010年,貴州省工業增加值從294.42億元增長到1 252.67億元,年均增長15.58%,高于全國14.39%的水平;原煤產量從4 025萬t 增加到1.37億t,年均增長13.03%;電網統調裝機容量2 619萬kW;煤化工、煤電鋁、煤電磷一體化在貴陽、六盤水、畢節、興義等地區成為優勢產業。

1.2 2012年國發〔2012〕2號文發布以來

2012年1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將貴州定位為“三區一屏障”“四基地一樞紐”,立足貴州省資源要素稟賦,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將貴州省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2010-2020年,貴州省工業增加值從1 252.67億元增長到4 603.00億元,年均增長13.9%,走在全國前列。同時,貴州省完成煤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取得突破,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煤炭運輸通道特別是管道、儲氣庫、電網等能源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完善[1-5]。

(1)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貴州省通過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工程,大力發展十大工業產業,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累計退出落后產能517.1萬t,涉及煤礦關閉退出477處。2020年,貴州省煤炭產量為1.19億t,較2010年下降25.15%;煤炭占能源生產結構占比由2010年的89.9%下降到2020年的75.9%,石油、天然氣及非化石能源占比快速上升,能源生產逐步向清潔化、多元化發展。

(2)多元供應格局已經形成。2020年,貴州省電力裝機總容量達7 478萬kW,較2010年增長147.9%,供應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其中煤電裝機容量3 469萬kW,占比46.4%,較2010年占比67.1%顯著降低;水電裝機容量2 281萬kW,占比30.5%;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量占比顯著提升,裝機容量1 637萬kW,占比21.9%;其他(垃圾、生物質、氣電)裝機容量91萬kW,占比1.2%,多元格局已經形成,能源消費結構快速向清潔化、綠色化發展。

(3)能源科技裝備進步顯著。2020年,貴州省能源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科技裝備取得新成效。一是煤礦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貴州省正常生產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和輔助系統智能化達到100%。二是能源裝備自主研發、制造能力顯著提升。貴州省成立了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貴州煤礦瓦斯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煤層氣頁巖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多家技術創新平臺,能源裝備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通過推動技術改造、能效提升和提高節能管理水平,煤礦瓦斯、煤矸石、礦井水等共伴生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明顯提高,10 t/h及以下工業燃煤鍋爐和落后機電設備等逐步淘汰,有效推動了貴州能源工業的綠色發展。

2 貴州省能源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產業結構不平衡

(1)傳統能源產品發展不均衡。貴州省素有“江南煤?!敝Q,煤炭、水能資源豐富的同時缺油少氣,不能滿足經濟社會多元化發展需求,導致跨省能源交易頻繁,能源商品流通成本增長。同時,由于貴州地區地貌特點,導致油氣管網覆蓋率低,配送成本及管輸費高,農村電網結構也比較薄弱,部分邊遠貧困地區多為山區,負荷較為分散,變電站布點少,線路供電距離長,故障率較大,實施電能和天然氣替代任務艱巨。

(2)落后產能占比較大。截至2020年底,產能30萬t/a及以下的小型煤礦數量126處,總產能3 780萬t/a,分別占公告生產煤礦數量及產能的45.00%和24.46%;30萬kW以下燃煤機組占比40%左右,產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3)新能源發電企業規模較小,地區發展差異較大。2019年,貴州省新能源發電企業平均發電量1.52億kW·h,較本省發電企業平均發電量少6.94億kW·h。同時,貴州省太陽能發電企業共有21家,其中黔西南州13家,太陽能發電量超過貴州省一半,貴陽、遵義、銅仁、黔東南4個市(州)沒有太陽能發電企業分布。

2.2 科技創新能力不強

(1)目前貴州省裝備制造企業共9家,研發平臺17家,煤電相關科研院校2家,已逐步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能源開發利用科技體系,但在高層次人才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重大項目攻關、示范項目推廣、成果轉化、高端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貴州省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煤炭開采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煤層氣和頁巖油氣勘探、開采與利用技術體系尚未形成,能源產業科技發展水平總體偏低。

(3)綠色開采技術推廣及資源綜合利用亟待加強,目前貴州省煤炭深加工仍以煤焦化、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等傳統煤化工為主;瓦斯、煤矸石、礦井水利用率和煤炭入選率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綠色開采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及其示范項目建設尚未取得明顯進步。

2.3 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薄弱

(1)當前貴州省煤礦安全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貴州省2019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487,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5.8倍。

(2)國家將煤炭納入“兩高一?!毙袠I,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安全投入資金較低,瓦斯、水害事故仍有發生,重大災害機理研究和防治仍待進一步深化。

2.4 低碳金融市場發展不成熟

當前貴州低碳金融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一是碳交易項目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項目,對于涉及垃圾無害化處理和焚燒發電、甲烷回收利用、造林和再造林等類型的低碳技術類項目數量較少。二是碳金融交易缺乏積極性。由于國內碳金融市場尚未健全,缺乏碳交易定價權和成熟的碳交易平臺,貴州省作為碳排放出售方,在進行碳交易談判時,處于弱勢地位,極易被壓低核證減排量(CERS)的價格,利潤空間狹窄。同時,碳金融作為一種新的投融資活動,尚未形成統一的碳信用機制,碳金融市場不活躍,導致碳金融的專業人才非常緊缺。

3 貴州省能源工業未來發展模式探討

2022年1月26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以下簡稱“新國發2號文”),支持貴州省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是國務院支持貴州省高質量發展“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性文件,重點圍繞“四區一高地”戰略,從更多立足于貴州省資源要素稟賦轉變為更加注重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數字轉型,體現了發展思路、理念、方式、路徑的重大轉變,為貴州省高質量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

3.1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貴州省應重點圍繞新國發2號文提出的“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低碳循環發展、數字經濟”等文件精神,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貴州省能源工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路徑如圖1所示。

圖1 貴州省能源工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路徑

3.1.1 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貴州省作為國家綜合能源西南戰略基地,按照產業化、園區化、基地化的發展路徑,應進一步優化能源生產開發布局。

(1)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加快推進新建和改擴建大中型煤礦建設,加快煤礦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高現有產能利用率,同時持續推動落后產能、長期停產停建、災害嚴重難以治理、資源匱乏的煤礦有序退出。

(2)清潔高效發展煤電,通過分類處置,推動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升級,淘汰能耗和排放不達標的機組。同時推進煤層氣、頁巖氣、氫能、地熱能等加快發展,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3)優化調整水電布局。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優化發展中小型水電站,對有條件的水電站實施擴能改造升級,提高水電利用率。

3.1.2 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1)積極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笆奈濉笔翘歼_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應進一步深化貴州省電力體制改革,加強對外輸電通道能力建設,簡化接網流程,加大新能源發電并網力度,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進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

(2)大力發展光伏發電。以國家光伏扶貧政策為契機,在貴州省資源稟賦好、消納條件好、電價高的區域建設一批規?;惺焦夥?,將光伏發電與工農業開發及資源節約利用相結合,全面推動“光伏+”,同時在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城市綜合體、大型樓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3)穩步推進風電發展。在滿足貴州省生態紅線要求的基礎上,加強風能資源勘測和評價,適度有序發展集中式風電,培育一批百萬千瓦級風電企業。同時,鼓勵能源類企業利用貴州省風、光出力互補的特性,在風電場、光伏電站周邊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風電。

(4)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充分利用貴州省較為豐富的農林生物質資源,積極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同時,加快構建貴州省生活垃圾處理“焚燒發電為主、其他利用為輔、填埋處置保底”的體系,變廢為寶。

3.1.3 打造數字能源

近年來,貴州能源行業加快與大數據融合,初步實現了能源大數據集成融合、共享共用和交易服務?!笆奈濉逼陂g,貴州省將繼續全力推動數字能源建設,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

(1)落實好“支持貴州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政策。積極推進數字能源建設,全面建成貴州“能源云”,為貴州省能源生產、運輸、消費和儲備等提供實時數據。同時,建成能源監管預警系統,提升政府管控能源系統的能力。

(2)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或者引進先進技術攻克制約貴州省智能煤礦建設中的瓶頸問題,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5G和WiFi6等新技術與煤礦智能化裝備深度融合,從工法、標準、裝備3個層面深入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

(3)提高電力智能化水平。積極推進智慧電廠建設,實現智能化巡視、智能在線監測等功能,探索移動式儲能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的多場景應用,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

3.2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新國發2號文提出建設大型煤炭儲配基地、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等支持政策,進一步強化了貴州省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的戰略地位。因此,貴州省不僅應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更要面向西南地區能源需求。

(1)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深入推進煤電一體化建設和簽訂中長期供煤協議,穩定電煤供應。

(2)加快貴州省儲備煤基地建設,結合貴州省資源分布、消費流向,在關鍵節點科學規劃煤炭儲備基地,加快構建煤炭產、運、儲、用系統,緩解貴州省及重慶、湖南、廣西、四川等周邊省(區、市)區域性和時段性供應緊張問題。

(3)提升煤炭運輸保障能力,在盤縣、水城、六枝、織納等礦區建設鐵路通道,進一步改善交通運輸條件,構建現代煤炭物流交通體系。

(4)進一步規劃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煤電機組節能升級、煤礦瓦斯規?;椴衫?、水風光綜合基地、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項目,進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6]。

3.3 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3.3.1 安全風險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首先應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1)強化煤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形成職責明確、實效突出的體制機制,深化安全監督檢查和事前、事中、事后追責問責,倒逼各級安全責任的落地落實。

(2)強化災害綜合治理,堅持實施分級分類安全檢查和量化指標考核,對影響貴州省煤炭開發的瓦斯、礦井水等主要災害開展常態化安全突查,做到問責前置,超前防范,確保各類設備設施安全可靠運行。

(3)推廣“煤礦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煤礦企業”的精準服務模式,提升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4)從嚴安全獎懲和責任追究,綜合運用評比、通報、督辦、約談、警示教育等手段,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3.3.2 債務風險

近年來貴州省地方債務率一直保持全國較高水平,2020年債務率為全國第4。因此,按照新國發2號文“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安排,應積極采取措施化解債務風險。

(1)積極盤活各類資金資產。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對能源企業符合條件的存量隱性債務,與金融機構協商采取適當的展期、債轉股、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周轉。

(2)依法處置“僵尸企業”。將處置“僵尸企業”作為能源企業的主要抓手,通過兼并重組或者破產清算等方式予以解決,做到盤活存量和優化增量并舉,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有效降低企業債務率。

(3)實施多元化融資策略。能源企業可以通過IPO、并購、增發收購和反收購的方式來實現整體上市,從而進行股權融資,形成持續融資和資本運作平臺,從而減少企業的債務負擔,不斷降低杠桿率。

3.4 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新國發2號文提出貴州省要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圍繞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對內要與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銜接,對外要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使貴州省成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節點。

(1)以開放倒逼改革,全面促進貴州省規則制度與國際、國內發達地區相銜接,創造西部最佳、國內一流的優良營商環境,提高對全球資金、高端能源裝備、技術、創新性生產要素的吸引力。

(2)借助貴州省區位優勢,推動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融入國內外經濟帶發展,聯合探索能源產業合作路徑,推動先進能源制造走出去,進一步提高全球價值鏈和影響力。

(3)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貴州智慧物流云公共平臺,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網絡,科學降低能源產品物流成本[7]。

3.5 推進“能源-經濟-環境”協同發展

新國發 2 號文賦予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為貴州推進“能源—經濟—環境”協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按照國家能源總量和能源強度雙控的要求,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能源生產、利用、消費的各環節,積極營造以企業為主體、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合理用能、科學用能、節約用能的長效機制。

(2)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進一步提高原煤入選率,規范產品煤質量,同時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逐步推進煤矸石、礦井瓦斯、煤泥、礦井水、粉煤灰等低附加值產品分級分質利用,構建煤基循環經濟產業鏈。

(3)加快煤電機組節能減排改造步伐。按照高效環保、綠色發展的原則,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原則上不新建火電廠,對現有煤電機組實施節能改造,全面實現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4)積極推進負碳技術研究應用。能源企業應該加快負碳技術研發,包括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直接空氣碳捕集技術(DAC)等,實現商業化運作,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60年碳中和目標提供支撐。

(5)增加碳匯。貴州省林業和水資源豐富,固碳能力強,應該積極推進碳匯資源開發、交易,在增加碳匯的同時也能創造經濟效益[8-10]。

4 貴州省能源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加強科技創新

貴州省應把創新發展作為闖新路的質量支撐。

(1)加強能源低碳發展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進一步整合已有能源技術研究平臺,積極攻克一批制約大宗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共性技術。

(2)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建立綠色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發揮大企業支撐引領作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實現突破。

(3)積極推進能源制造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數字車間”“智慧工廠”。

(4)加強能源科技交流與合作,借助我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創新水平。

4.2 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

貴州省應把人才培養和引進作為闖新路的效率支撐。

(1)加強頂層設計,支持和鼓勵貴州省能源類高等院校加快智能化、數字化相關專業學科的建設,培育一批具備礦業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不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2)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引進國內外高層次能源復合型技術人才。

(3)內部挖潛,制定企業人員年度培訓計劃,加強職工再教育培訓,逐步構建能源企業管理型、知識型、技能型的人才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4.3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貴州省應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作為闖新路的動力支撐。

(1)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重點用于淘汰落后產能、智能化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電網升級改造、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能源科技專項等重點項目。

(2)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能源建設,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提升企業活力。

(3)積極推動有實力的能源企業上市,提升企業融資能力[10]。

5 結語

在新時代下,貴州省能源工業要按照新國發2號文的要求,從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推進“能源—經濟—環境”協同發展5個方面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闖出一條適合貴州特色發展的可復制、可推廣的能源新路。

猜你喜歡
貴州省能源發展
國際能源署:今年清潔能源投資將再創新高
貴州省地質災害易發分區圖
貴州省結核病定點醫院名單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2019年貴州省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貴州省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圖表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