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①
——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為例

2022-10-10 06:42王潤萍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34期
關鍵詞:超星思政教學活動

王潤萍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高職思政課教學也面臨重大的轉型和創新。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作為“互聯網+教育”的一種創新應用模式,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融合,做到線上+線下教學優勢互補,實現了思政教學的革新。順應這一教學改革趨勢,我院思政教師隊伍與時俱進,主動探索并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充分利用平臺的豐富資源和多元功能輔助課堂教學,實施翻轉課堂,形成線上+線下教學的合力矩陣,從而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

一、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應用現狀及優勢

(一)超星學習通的概述

超星學習通是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由超星公司打造的一款集在線學習、知識傳播、課程管理于一體的多功能應用型App。該App包括教師端和學生端,且能夠實現學習場景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終端的自由切換。對教師而言,可利用平臺創建課程和班級,豐富課程教學資源,開展教學設計和管理,還可直播互動、遠程交流和答疑。對學生而言,可通過平臺獲取豐富的圖書資源和最新的資訊信息,還可通過加入班級課程,開展在線學習,提前預習教師發布的教學任務,接收各類課程通知、提交作業、完成測試等。因此,對于師生而言,這款軟件不僅功能強大,使用簡捷方便,省時省力,而且實現了資源共享、遠程溝通、師生互動,為開展混合式教學、打造有溫度的思政翻轉課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超星學習通在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優勢

當前,國內已有不少教學平臺和工具能夠輔助開展混合式教學,其中包括學習通、藍墨云、課堂派、云班課、職教云等,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還屬超星學習通。相比之下,其功能服務更加齊全,優勢更加明顯,也是大部分教師最早接觸的學習平臺,使用群體人數最多。

1.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超星學習通具有大量的免費電子資源,涵蓋專業的思政課教學資源,不僅包括思政課程的課件視頻習題等資料,還有黨史、時事政治等相關資料,利用海量的教學資源,一方面可以豐富和拓展思政教師的知識面和學術視野,另一方面教師可對思政課相關資源進行分類整合,為打造豐富多彩的思政課堂創造條件。

2.提高合班授課管理效率,更好地滿足思政課大班教學需求

高職院校思政課通常都是合班上課,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點名考勤、評分、考試等教學環節經常耗費大量的課堂時間,且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而有了超星學習通的助力,以上問題都能快速高效地解決:一鍵簽到、系統自動評分、自動生成統計數據、一鍵導出成績,省時又高效,大大提高了合班授課的教學和管理效率,還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3.強化了師生雙向互動,順應了高職學生思維特點

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對枯燥的理論興趣較低,教學中的互聯、互動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學習通平臺的功能比較多元,如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投票、點贊、互評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這些功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增加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頻次,豐富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不再是“一言堂”,教師不再唱“獨角戲”,為枯燥的思政課教學增添不少活力和趣味。

4.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實施差異化教學

超星學習通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差異化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布置有區別性的教學任務和作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學習進度和學習難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思政課進行分層分類的教學設計,實施差異化教學和區別輔導。

5.推動教學管理和評估,實施精準化教學

超星學習通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的運行狀態以及教學效果變得可量化、可視化,教師可通過自動生成的教學運行報告實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程數據報告,發現并掌握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和調整,實施精準化教學,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6.變革考試方式,實現教學考核的過程性評價和多元化評價

面對高職思政課大班授課人數多達100人的課程考核,傳統的考核方式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和作業考評往往很難達到嚴謹科學、全面客觀,但超星學習通則給教師提供了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評價和多元化考核評價的契機,能夠利用平臺數據實行全過程的考核監督、有效管理,還可根據教學實際設置成績權重和比例,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的課程考核,從而使思政課教學考核更為科學、全面、客觀公平。

二、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融合了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優勢,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貫通,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者相結合,對教學資源進行重組整合,優化教學體系,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著力于教與學的互動和師生的協同互助,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尋求最佳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輔助開展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積極構建“線上教學+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結構圖見圖1)。具體而言,就是通過課前導學、課中實施、課后鞏固以及實踐教學四個環節進行設計,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的合理分工,無縫銜接。

圖1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思想道德與法治混合式教學模式

(一)課前導學

課前導學主要涵蓋三方面內容:教學分析、課程設計、課前資料。教學分析主要是指教師要從學生學情、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三個方面對即將授課的內容進行綜合研判,以確定下一步如何開展課程設計和有效因材施教。課程設計則是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具體設計和安排,其中包括對平臺資源的建設和教學活動設計等。課前資料,主要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前篩選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結合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課件、案例、視頻以及拓展學習的資料,提前以任務點的方式通過超星學習通推送給學生,使其自主學習完成,通過發布任務通知,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選取特定時間進行實時交流和答疑解惑。教師還可提前創設章節題庫,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行預習測試和答題,觀察學生學習的效果和不足,以便在后續課堂新知教學中提供依據和指導。

(二)課中實施

課中實施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核心和關鍵,即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旨在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加強課堂管理,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借助超星學習通在課堂教學中的多元活動功能,包括主題討論、小組任務、選人投票、問卷測試、課堂測試等開展交互式學習活動。主要做法有:通過多元簽到方式包括二維碼、手勢、拍照等快速簽到考勤,節省課堂時間并使師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利用超星學習通在多媒體教室投屏,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積極開展互動教學,掀起課堂頭腦風暴,打造靈活互動的智慧課堂。如利用投票和問卷功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利用搖一搖選人和搶答功能營造緊張刺激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利用主題討論和課堂練習讓學生動腦思考和回答,以加分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利用分組任務和群聊討論等進行互動互評,既保證課堂井然有序,又讓課堂生動活潑。

(三)課后鞏固

課后鞏固,主要是通過課后作業、章節測試、主題討論、答疑解惑等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消化,提高教學效果。教師發布課后任務通知并及時查閱批改并做好點評和評分,還可以使用生生互評,達到互相監督、互相學習的目的,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師可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答疑解惑,并給學生分享延伸閱讀資料,夯實課堂知識。教師在此階段還要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的后臺記錄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提醒并督促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做好有效監督。同時,善于利用超星學習通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功能,收集并掌握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新的教學方案或組織學生開展線下交流活動。

(四)實踐教學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修課,強調通過實踐加深理解和認知以完成知識的內化和提升,做到知行合一,而且實踐也是檢驗知識是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徑。利用超星學習通開展實踐教學,教師可以事先根據教學內容設定相關的實踐教學任務,包括制作PPT、微視頻、微電影、道德小品、觀后感等并在超星學習通發布小組任務,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實踐項目,完成后在超星學習通提交小組作品,或者在課堂上展示小組成果。針對小組成果和作品,組織班級討論,讓學生在超星學習通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也做好點評和評分,針對學生完成的質量進行適當表揚、鼓勵和指導,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引導和升華提煉,對學生的疑問和質疑進行釋疑解惑,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做好學生的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

三、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混合式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課前教學分析、課程教學活動設計實施以及課后教學評價三個環節,現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第三章第三節“讓改革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為例,具體闡述本節教學內容的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

(一)課前教學分析

在開展教學活動前針對學生學情作具體分析,并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學習對象是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經過前期愛國主義的學習教育,理解了立足自身專業與踐行偉大愛國精神與大農情懷的重要性,明晰了自身的責任使命,但是對于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貢獻社會,如何改革創新缺乏深入思考,改革創新的思想意識不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偏弱。在學習動機上,更注重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對理論知識缺乏興趣,但是他們思維活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對于運用手機端與師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新型授課模式比較容易接受,為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制定了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即要求學生明確改革創新的重大意義以及時代賦予青年的機遇和挑戰,樹立改革創新的自覺意識。能力目標在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改革創新意識融入自己的專業技能學習中,積極投身改革創新實踐,增強改革創新的能力本領。素質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自信和責任意識,敢于創新創造,積極承擔起新時代賦予大學生的重任。

(二)課程教學活動設計實施(文末表1所示)

表1 思想道德與法治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過程

(三)課后教學評價

在本章節的教學評價環節,主要以五個維度的評價內容作為對學生的總體考核,分別是學生在超星學習通的簽到考勤、任務點完成情況、章節測試情況、主題討論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包括分組任務和實踐教學作業等)。根據平臺數據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同時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實踐教學表現進行適當加減分,并在平臺系統中做好記錄,權衡比重綜合各項評分得出總成績,從而保證整個評分考核系統變得更全面客觀、科學合理。

四、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反思和不足

從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課堂互動的頻率、掌握知識的效率、查閱資料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律性也得到了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重視度和認真度較之前都有所提高,從學生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數據可以得到有力證明。但是思政課混合式教學在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主要有以下幾點:(1)課前資料的布置要精心篩選優化,契合教學的需求且不給學生帶來過重的學習負擔,以防學生壓力過大敷衍學習。(2)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著眼于解決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既要形式新穎有趣,又能通過活動達成教學目的。(3)對學生的線上學習要做好實時跟蹤和監控,防止學生學習“作假”,要通過教師的提醒反饋、學習者之間的相互監督以及加強誠信教育等增強學生的自覺自律,保證線上學習的效果??傊?,在開展思政課混合式教學中,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優化教學設計,增強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切實保證混合式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打造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有魂有神的思政“金課”。

猜你喜歡
超星思政教學活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全文手機閱讀體驗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全文手機閱讀體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