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翻譯視閾下甘肅省交通類公示語誤譯類型的調查例析①

2022-10-10 06:42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34期
關鍵詞:外籍人士譯法譯文

金 敏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甘肅 蘭州 730060)

交通類公示語是公共交通信息,英譯的規范性對準確表達信息的含義有一定影響。結合生態翻譯學,參照國家標準,從“三維”轉換視角,即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1],對甘肅省交通類公示語語料進行分析,涉及航空、鐵路、公路、軌道交通、公共服務信息五個領域。

一、語言維

語言維失誤包括字母大小寫、拼寫、語法等?!豆卜疹I域英文譯寫規范》第1部分通則中對語言維的語法和格式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公示語譯文正確使用語法、縮寫形式等要符合國際慣例[2]。交通類公示語英譯中要符合國家規范性文件,要高度重視英語拼寫、大小寫和語法的正確性。

(一)字母大小寫失誤

語言維中關于大小寫失誤看似是細微問題,然而信息的編碼失誤或不合適,會帶來解碼的誤差或不理解,造成信道不通,從而影響語義內容的正確傳達和理解。[3]同時,對道路交通信息的正確表達以及城市的對外形象也會產生影響。字母大小寫失誤很可能只是標示制作者不懂英文,或是粗心,或是因為譯者的一時疏忽而造成,而這一類失誤可以通過后期的審核校對來加以有效避免。

(二)拼寫失誤

拼寫失誤在課題組所采集的交通公示語語料中失誤不算多,此類譯寫失誤主要原因是翻譯人員在公示語翻譯過程中不細致,又或者是在公示語標牌印制過程中由于制作人員工作不負責所造成的,此類不規范狀況可避免[4]。

例1禁踩黃線

譯文:Do not trampie*the yellow line

改譯:Stepping on the Yellow Line Prohibited

該條公示語出現了拼寫失誤、用詞不當及大小寫混用的失誤,“trample”拼寫成了“trampie*”,譯寫中字母大小寫不符合譯寫要求。

(三)語法失誤

語法失誤主要是由于譯者缺乏英語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必要的翻譯技巧,以及缺少翻譯實踐而導致的,交通類公示語譯寫語法失誤主要包括名詞單復數混亂、缺少或隨意添加冠詞、缺少介詞、搭配混亂等。在英語公示語中,一般重點使用實詞類表示核心詞匯,當不定冠詞、定冠詞位于句首時通??梢允÷?。

例2當心夾腳

譯文:Watch your foot

改譯:Watch your Feet/Watch Your Step

該公示語譯文貌似表達正確,也符合英語國家公示語規范,比如“小心碰頭”的譯文表達為“Watch Your Head”。但在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此條公示語通常表達為“Watch Your Feet”,使用名詞復數概念。如果此公示語作為交通類警示公示語,為了更加符合英語本族語表達習慣,那么譯寫時應在警示公示語前加大寫“CAUTION”,“小心腳下”譯為“Watch Your Step”(見圖1)。

圖1 英語本族語國家警示標示(“當心腳下”圖組)

例3有序乘車 先下后上

譯文:Please board in sequence and after the first on改譯:Get off First and Get on Next

例3中的譯文沒有顧忌譯文是否準確傳遞原文意思,也不符合英語語法,僅按照中文逐字逐詞進行了翻譯?!跋认潞笊稀弊g為“after the first on”,其中“first”可作名詞、副詞、數詞、代詞,在此語境中表代詞為“第一(個)、第一次”,且句子表達缺乏謂語動詞。這樣的標識無法實現翻譯目的,也無法精準、正確地傳達原語信息。

(四)過度拼音標注

交通類公示語中的專名采用單音節的譯法,但要是過多標注拼音,不加區分原語是專名還是通名,那么此類譯寫也是不規范的。在語料收集的調查中發現,不論是公園、車站、街道還是一些重要的地點,安全標志、指示標志、警示標志要么過度拼音標注,要么沒有譯寫,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例4臨夏方向

譯文:Linxiafangxiang

改譯:Linxia

此條公示語出現在公路客運服務信息中,臨夏為專名,而“方向”是通名,此譯文沒有區別進行譯寫,且中間沒有空格分隔意群,建議采用省譯法,直接標注專名拼音。

例5市區

譯文:Shiqu

改譯:City Centre/Downtown

該條公示語其實可以對照英語國家表達習慣進行直接譯寫,但實際中卻采用了拼音標注。在外籍人士譯寫調查訪談中,有32%的外籍人士表示拼音標注對他們而言很難理解。故參照英式英語表達可譯為“City Centre”,這里需要注意英美拼寫的差異,美式英語表達可譯為“Downtown”。

二、文化維

語言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文化之中,同是一個整體,互相作用、彼此制約。交通類公示語英譯失誤體現的不只是語言維層面,還體現“譯者責任”的“適應與選擇”在翻譯生態環境中的缺失[5]。國內,“請勿躺臥”“老幼病殘孕專座”“請勿將雜物扔進便器”等在公共服務領域隨處可見,但在目的語國家生態翻譯文化背景中幾乎看不到這一類公示語,這些內容被認為是公共場所應盡之義務?!袄嫌撞垺辈灰欢ň褪恰叭鮿萑后w”,其中存在文化維度的歧視問題,所以“何為譯、譯何為”都應在生態大翻譯環境中。

(一)中式英語

公示語譯寫不是單一地將單詞對應、結構對應,而是在原語生態和目的語生態之間的一種“文本移植”,是融入目的語生態語境的語碼轉換。在收集的語料中,很多道路交通信息的公示語標牌英文譯寫看似對應漢語標牌,但實則為逐字逐句的翻譯,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中式英語是一種不符合英語表達的失誤類型。此類譯文多是“譯者責任”不夠或用機器翻譯所致。

例6非飲用水

譯文:Water Unfit For Drinking

改譯:Not for Drinking

該公示語中“unfit”一詞有明顯的中式英語跡象,公示語語句中含有否定表達多使用“No+分詞”或“Not+名詞”,故此條公示語更加符合英美人士的習慣表達應為“Not for Drinking”。

例7系好安全帶

譯文:Wear safty belts

改譯:Fasten Seat Belt

該公示語的英譯動詞使用了“Wear”一詞,屬中式英語,且名詞“belts”為復數,而這會讓人產生誤解是否需要系兩條或以上安全帶,因而用“Fasten Seat Belt”表達更為恰當。

例8余額

譯文:Remaining value

改譯:Balance

該公示語為軌道交通站點自動購票機上的雙語標示,“余額”被直譯為“留下的價值”,而此公示語在英語中的對應語境表示卡中的剩余儲值,在金融類英語標識中多用“Balance”表示“余額”。

(二)違反禮貌原則

交通類公示語譯寫比較偏愛使用指令性、號召性的詞匯和表達,如果從一個城市的國際形象和對外宣傳角度考慮,在公眾場合出現這種語境會給人一種生硬的感覺,外籍人士則會覺得命令意味強,違反了交際維的禮貌原則。

例9溫馨提示 請勿在公共場所隨意躺臥、脫鞋!有味兒!

譯文:Warm tips please do not lie down in public places,take off your shoes!Tasteful

改譯:Notice No Lying

該公示語(見圖2)“溫馨提示”譯為“Warm tips”,在收集的語料中還有類似“warmth warning”“Friendly Reminder”“Reminder”的表達,此條公示語用詞破壞了其中的提示功能,想表達文化維層面的勸誡意味被大大減少,是典型的中式英語。提示的內容強調了違反此公示語內容后會出現的后果,給受眾很強的文化不適感,所以要從文化維度反思此條公示語的出現。

圖2 公共交通服務信息公示語(圖組)

(三)文化含義缺失

語言是離不開文化的,文化也缺少不了語言這一橋梁,語言不同,文化背景自然不同,所以在公示語的譯寫中只是注意語言維的對等是遠遠不夠的,這會造成文化維的缺失,也會造成交際維的理解偏差,進而影響到交通公示語譯寫的目的和效果。

例10李廣陵園

譯文:Liguang Tomb

改譯:General Liguang Cemetery

該公示語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陵園”譯為“Tomb”,不能體現陵園一詞的文化含義。李廣是人名,故為專名,但其歷史背景為西漢時期名將,李廣將軍為甘肅省秦安縣人,為體現文化內涵,需要使用增詞譯法體現他在中華文化中的內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英語中對大型墓地譯為“Cemetery”,故建議譯為“General Liguang Cemetery”。

例11請伴隨行動不便人員乘電梯

譯文:Please attend disabled or elderly passenger

改譯:Please Accompany with Those in Need in the Elevator

此公示語一般出現在公共服務信息中,但在母語為英語的國家背景中,行動不便人員在譯寫中直接稱其為“disabled or elderly”,會被誤解為對此類人群的歧視。在為行動不便人員準備的專有電梯中,一般直接表達設施的功能,用“Accessible”可有效解決文化差異問題。

三、交際維

交通類公示語主要應用于各類交通服務信息及服務設施中,旨在為受眾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在公示語譯寫的過程中要充分地體會原文和譯文的交際目的,不能違反其目的與功能,甚至使得譯文背離原義,產生誤解。[3]

(一)詞不達意

例12非緊急情況下禁止使用!違法使用承擔法律責任

譯文:EMERGENCY USE ONLY!Violation if punishable by law

改譯:Emergency Use Only Legal Liability for Illegal Use

本條公示語在航空、鐵路、公路場所使用率較高,但存在交際語用失誤,譯寫“punishable”成為“law”的修飾語,意思變成了強調違法,“violation”是一種提示性語言,從交際維層面來講譯文的對象是成人,無須強調“違法”這一概念。為了突出該公示語的警示功能,可以在語碼轉換的過程中改變翻譯思路,提高警示意味。不同語言文化的人群對警示信息的反應有一定的差異。漢語中表示警告的公示語大多語氣較重,常含有“不要”“禁止”“請勿”等字樣,用來進行友善提示時又略顯生硬,有種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感。因此,在此類公示語英譯的過程中要注意文本類型的失誤。故母語為英語的國家使用的平行文本的思維習慣是從正面強調法律責任,可以很好地達到交際功能。

例13地面層

譯文:Ground Layer

改譯:Ground Floor

此條公示語經常會在軌道交通中使用,但“layer”一詞確有“層”的含義,可此“層”非彼“層”,達不到原語的意味?!癋loor”可表示為樓層,更忠于原義,又符合英美文化的表達習慣。

(二)信息不對等

此類公示語的失誤特點為源語與目的語的信息不對等,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造成外籍人士的誤解,因為從交際維沒有達到信息內容的對等,無法實現交際效果。

例14紙幣

譯文:RMB

改譯:Banknotes(RMB)

該公示語出現于自動售票機上,但直接譯為“RMB”實屬不妥,信息嚴重不對等,反而會造成交際層面的誤解,其中重要的“只收紙幣”的信息沒有體現。該條公示語也體現了對外籍人士的交際考慮,涉及對外籍人士“人民幣”的提醒,故可以采用增詞譯法,譯為“Banknotes(RMB)”,避免外籍人士在看到此條公示時因為信息不對等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四、交通類公示語英譯方法

交通類公示語的英譯方法可以借鑒應用文本的翻譯方法,實現生態語言大環境的“文本移植”,才能達到交通類公示語對外籍人士的限令、警示、指示、說明等作用。

(一)對應譯法

對應譯法分為完全對應譯法和部分對應譯法。完全對應譯法是指在國外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平行文本或是國際通用的公示語一一對應的翻譯方法。該方法適合交通公示語的警示性公示語、說明性公示語、指示性公示語、功能設施公示語等。尤其可以參照國家標準、各地方標準及國外的平行文本或已經被國外人士普遍認同的譯文,既能提高翻譯效率,也符合英國的習慣表達。部分對應譯法是指在完全對應譯法的基礎上可以部分借鑒公示語平行文本、范本,抑或使用與之相對應的句式結構或短語。如“禁止類”“勵請類”的公示語可以遵循一定的常用結構進行翻譯。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出自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此句的官方譯文為“The nation is composed of people,and people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nation”,而這句譯文在省內為“The country if of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雖然從譯文角度來講,語言維沒有失誤,但類似的表達出自著名演講“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譯為“民治、民有、民享”。在交際維層面下,應參照我國已有的官方表達,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創新譯法

公示語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交通公示語公路客運服務信息類有大量的當地景區指示路標(棕底白字)與其他路標(通常藍底白字或綠底白字)加以區分,此類公示語的譯寫勢必要傳遞文化內涵與外延。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不同的朝代有風格不一、歷史事跡不一的地點,在受眾看到這些指示信息的交通公示語時,漢語公示語對大多國人來說可以了解到此條公示語文本的信息內容,但對于目的語受眾是外籍人士,專名、屬名、通名都存在的情況下,譯寫要避免不考慮文本的屬性,過度使用拼音,必要時譯文應加注釋,可以向目的語受眾提供有意義的指示交通公示語,也可以更好地宣傳中華文化。如臨夏回族自治州的交通類公示語“大夏古城遺址”,譯為“Relics of Ancient City Daxia”。

此外,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隨處可見“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的公示語,因為是藏區,故甘南許多公示語漢藏語會同時出現在公示牌上,公示牌交替出現兩種譯文:1.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No Littering;2.Nowaste Pilot a Zone Featured by All-for-one Tourism,以上兩種譯文,第一種簡潔明了,而第二種過于直譯,不能清晰地理解譯文號召受眾不亂扔垃圾,保護藏區生態環境的意圖??傊?,我省文化內涵、地域特色豐富,公示語中有許多突出地方特色的表達,創新譯法可以結合生態翻譯學“多維轉換”,從而產出高質量的譯文。

(三)零譯法

零譯法在生態翻譯學理論下是對文化維和交際維無法對等或無須對等的公示語采用不譯的方法。也就是一些具有中國特色、地域特色的公示語采用不譯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特色的公示語經確認有必要翻譯,但目前文化維和交際維又無法對等就可不翻譯,只使用漢語公示語。如“禁止躺臥”譯為“No Lying”;“禁止乞討”譯為“No Begging”,出現在鐵路客運服務信息公示語中,但國內公共場所幾乎看不到乞討人員,如有社會相關部門會盡快安置解決。另外,國民文化水平相較之前也有了大幅提升,在公共座椅和場所不躺臥屬于基本素質,故從文化維和交際維此類公示語沒有譯寫的必要,可采用零譯法。

五、結語

生態翻譯學理論能對采集到的失誤交通類公示語原語和目的語進行客觀的分析,結合生態翻譯學語言、文化、交際進行“多維轉換”翻譯,從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三維”層面進行實例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譯文及英譯方法。

猜你喜歡
外籍人士譯法譯文
義烏:舉行外籍人士旁聽人員座談會
巴拿馬將取消偽造資料者的居留和工作權
弟子規
弟子規
在渝外籍人士城市融入現狀及對策研究
弟子規
“快”字的不同譯法
“好”字譯法種種
譯文
談“經脈”等詞的英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