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視角、細節敘事與真實表達:紀錄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的創新性

2022-10-23 20:25
電影評介 2022年4期
關鍵詞:老兵戰爭細節

葉 珽

抗美援朝題材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影視劇創作的熱門題材。此類影片在中國影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電影類型,并誕生了諸如《上甘嶺》《英雄兒女》等諸多影響幾代人的經典影片。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全國又掀起了在新時期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熱潮??姑涝}材的影片也繼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后再次成為新的創作熱點,僅在2020年就上映了《金剛川》《最可愛的人》《英雄連》和《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等“抗美援朝系列電影”,2021年也有《長津湖》《最冷的槍》等影片陸續上映。與以上影片不同的是,2021年9月3日上映的《1950他們正年輕》,采用紀錄片的形式,以抗美援朝老兵的第一人稱,講述了一群十七八歲的普通年輕人不同的青春,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熱血激揚的歷史。電影在繼承《上甘嶺》等優秀抗美援朝題材的基礎上,“也在積極適應、探索和建構與當代戰爭片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美學風格”,并在敘事角度、敘事方式和表達手法等方面進行了一定創新,為該類型的電影開創了全新的演繹模式,用獨特的電影美學為抗美援朝精神的弘揚做出了新的時代注腳。

一、敘事角度的創新:他人視角讓位于個人視角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抗美援朝都是中國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并先后誕生了《上甘嶺》《英雄兒女》以及2020年的《金剛川》等多部經典佳作。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特定類型的影片,在敘事層面極易囿于常規,即往往將更多的鏡頭聚焦于宏大的戰爭場面或者全力塑造英雄人物,并借助特效營造出的高燃畫面來藝術化地還原歷史、還原戰爭,從而渲染主題。此類影片的背景源于真實的歷史和真實的戰爭,因此,在創作上并不缺少故事,但敘事視角和觀念上的改變卻非常少有,即便是佳作《金剛川》,在故事挖掘上選擇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場小的戰役?!督饎偞ā犯淖兞诉^去此類電影全景式再現歷史的敘事方式,力圖以小見大、以立體化的人物塑造來表現宏大的主題,但不可忽視的是,絕大多數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從敘事角度上來說,基本采用的都是他人視角。他人視角也叫第三人稱視角,是“以貌似客觀的故事呈現實行隱蔽的主觀操縱”,這種主觀操作會引領觀眾“360度無死角”般通曉故事全局、人物整體命運走向,并以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來表現戰爭的殘酷和抗戰精神的偉大。

《1950他們正年輕》則有別于同類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的傳統敘事視角,它借助紀錄片的“外殼”,以個人視角完美取代了他人視角,實現了敘事角度的創新。影片告別了此類電影的宏觀敘事角度和結構,并未著力描繪戰爭的殘酷,也不刻意通過對人們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進行藝術還原,來表現情懷的偉大,而是實地采訪了一大批抗美援朝志愿兵戰士,并選用了26位老戰士的口述,通過他們的娓娓道來,讓人們去了解20世紀50年代。那些走上戰場的“年輕人”的青春與熱血,戰爭的真實與情懷的偉大,也便通過這些老戰士的講述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這種個人視角的敘事角度與他人敘事角度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讓真實更加真實,也讓人們透過偉大看到了英雄最初的平凡與普通。如今這群年過80、90的老戰士,在遙遠的年代,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一群青春年少的年輕人;而他們的青春,跨越時代的鴻溝,也與一般人的青春并無二異。在這種個人視角中,昔日年少的英雄也展現出不為人所知,但又非?!胺踩恕钡囊幻?。比如,通過他們的講述,觀眾知道了“小北京”“小河北”這類透著可愛的外號,原來都是根據他們的地域取的;他們也像萬萬千千的普通人一樣“怕死”,但是上了戰場,無論面對怎樣的殘酷,可以流血犧牲,但就是不能被別人說一句“怕死”;面對傷殘嚴重、只剩下半張臉的戰士,給他喂飯成了所有醫護人員都“怕”的事兒,這種怕,不是殘缺的面孔所引發的生理不適,而是因為心疼戰友所帶來的不忍直視。再比如,從他們的嘴里,人們才知道,原來那群走上戰場的人也多才多藝。他們是曾經的手風琴演奏家,是小提琴演奏家,是京劇演員,但是走上戰場的那一刻,他們都成了“戰士”;同時,也更直觀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比如,很多老人會說,“我不愿意講”“我一直回避這個”,比如還有一位老人哽咽著說:“我們一共有147個人,回來的只有3個?!?/p>

這種個人視角的最大好處是,它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真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還原戰爭,除了那些真正經歷戰爭的人,也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真實,除了通過親歷者的講述。在《1950他們正年輕》這部電影里,沒有任何第三人稱的電影語言來描繪戰爭的殘酷,也沒有半句解說詞來科普這場戰爭的偉大意義,甚至也沒有雄偉悲壯的音樂來渲染氛圍,但這一切,都通過老兵們第一視角的講述直觀地表達出來。這種個人視角的敘事方式,不僅最大程度還原了真實,也通過老兵們的娓娓道來讓影片的情緒和氛圍更加飽滿,更加直戳人心。

二、敘事方式的創新:宏觀敘事讓位于細節敘事

抗美援朝戰爭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在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史中,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歷史性、思想性、藝術性是100分鐘的電影時長所不能悉數承載的”,所以,以此為題材的電影常常將宏觀敘事作為最主要的敘事方式。宏觀敘事的主視角常常是群像,敘述的客體是宏大的、全局性的。如此前的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集結號》等,展現的是抗美援朝大背景下的一群志愿兵戰士的故事。此類電影還常常配以一定的解說詞,借用字幕、旁白等形式來交代宏大的背景或者交代敵我雙方的力量懸殊,從而凸顯戰爭的艱難與殘酷,用“大故事”表達大主題、大意義。

與此前的抗美援朝電影不同的是,在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中,宏觀敘事讓位于細節敘事,影片中沒有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科普,沒有旁白解說這場戰爭的意義,沒有數據列舉傷亡情況,也沒有通過敵我雙方力量的懸殊對比來渲染戰爭的艱難與殘酷;而是借助26位抗戰老兵的講述,將抗美援朝戰爭這個大背景、弘揚抗美援朝精神這個大主題、大意義,都細化在老兵們那些過去的“小故事”中?!?950他們正年輕》上映于2021年9月3日,而就在9月2日,第八批109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電影選擇在這個特殊的節點上映,本身就意義重大。令人欣喜的是,該片巧妙地將這種宏大的主題和意義,放在極其細化的個體和極其細微的細節中來展現。這種細節敘事更加細微,更加真實,更加出人意料又極其合乎情理,它更多地呈現出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中、在其他同類題材電影中所看不到、想不到的細節。但是這些細節又比任何教科書上的文字呈現、比任何影視化的還原更加直擊人心。因為這些細節,全部來自于老兵們的講述,來自于他們的親身經歷。影片對于這些細節的展現做了精心布局,借鑒故事片慣用的經典“三幕式結構”。例如,影片開場展現了這樣一個細節:戰場上一名女兵被炸得粉碎,只剩兩根麻花辮纏繞在河中的石頭上,這個尤為震撼人心的細節,來自于老兵任紅舉的講述。同時,影片為了更加凸顯這個細節,采用了一種強烈對比的敘事方式:畫外音講述的是一個極其殘酷的戰爭事實,但畫面呈現的卻是一幅非常唯美的風景。這種強烈的反差和對比放大了細節,也更加觸動人心。在帶給觀眾強烈的內心刺激后,影片將細節敘事的節奏舒緩下來,故事的主線變成了老兵對青春的回憶。雖然這些青春回憶也都立于抗美援朝這個大背景,但戰爭在老兵的回憶里以更加細微的形式鋪展開來,通過老兵的回憶,我們看到了他們作為普通人的青春。比如,20歲不到的他們,對于出國作戰的最初感受是好奇和激動,這種感受更多是來自于對“出國”的初體驗。很快,這種新奇的體驗就被赤裸裸的戰爭殘酷感所取代。這種赤裸裸的戰爭殘酷感,同樣是通過一名老兵的細節講述。他說,初入朝鮮后感到慶幸,因為朝鮮有山,可以掩護,這如果是中國的遼寧,那可都是平原呀。通過這個細節可以看到,面對戰爭,沒有人不怕,何況是20出頭的一群年輕人。表現戰爭殘酷的還有更多的細節。比如,明知沒有用仍舊削下樹皮寫上犧牲戰友的名字做墓碑;夢想當手風琴家卻被流彈炸斷右手;被炸斷雙腿趴在戰友背上嘴里卻在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文藝女兵……殘酷之外,老兵也講述了戰場上的一些趣事,比如潛入敵營偷年糕被記功并開慶功會,新兵怎樣和老兵一起吃飯,過春節的時候就著坑水吃水餃……關于戰爭的點點滴滴,都通過這些細節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影片第三部分則將鏡頭對準老兵的當下生活,以及他們“希望找到當年戰友骸骨”的愿景。

在這部影片中,充分而大量的細節敘事,雖然看上去沒有宏觀敘事的“大局觀”,甚至大量的細節敘事也缺乏精心的布局和巧妙設置,卻將整個戰爭以及跟這場戰爭有關的一切都更加立體地呈現出來;同時這種細節敘事在氛圍營造、情緒渲染上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表達手法的創新:藝術表達讓位于真實表達

作為一部反映抗美援朝這一歷史事件的紀錄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在大的題材上,可以歸類為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霸谌宋锏倪x擇上,現實題材的創作一般要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這一規律在此前的多部同類電影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是早期的《上甘嶺》《英雄兒女》,還是近年來的《集結號》《金剛川》《長津湖》,都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典型塑造,以小見大地表現主題、傳達弘揚抗美援朝偉大精神的核心思想。此類影片在對典型性人物和代表性人物的塑造上,也都無一例外地采用電影的藝術化表達,通過音樂、特效、故事挖掘、文本創作等一系列藝術加工,來實現影片想要達到的效果,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即便是有的影片追求真實,也是采用影視化手段實現的藝術真實。

不同于以上同類題材的電影,影片《1950他們正年輕》主要采用真實表達,且此種表達也區別于影視化的藝術真實,而是對真實事件、真實人物、真實情感的原汁原味的本真呈現。首先,在人物的選擇上,《1950他們正年輕》并沒有對人物進行刻意地篩選,影片中呈現出來的26位抗美援朝志愿老兵,全部都是來自創作團隊前期對140多位老兵的采訪。素材源于長達4年的實地探訪積累,所呈現的26位老兵在選擇上也考慮了一定因素,如本片導演所述,這26位老兵具有如下幾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最普通的志愿軍戰士,他們講述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親眼所見,他們年輕的時候都有一腔熱血,他們都很純粹,并且很重感情。這種共性雖然也可以看作是某種意義上的典型性,卻不具備特殊性,也不具備此類影片在塑造人物上所慣常使用的“臉譜化”,包括影片中還展現了劉素謙等三位女兵的故事。這三位女兵同樣不是刻意挑選的結果,而是在大量采訪中的一種順其自然地呈現,這種人物選擇上的“隨意性”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影片表達的真實性。其次,在場景的采用上。無論哪種題材的電影,歸根結底都是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形式的表達必然會通過服化道對場景、人物形象、人物臺詞,乃至時代背景進行精心設計,但《1950他們正年輕》卻沒有刻意設計,從大的時代背景上來說,抗美援朝這段歷史,當時的戰爭場面是不可能通過任何一種設計來還原的。因此,影片只是少量采用了當時的一些歷史畫面,雖然這是受制于經費,但也避免了大量的歷史畫面對于人物情感的沖淡。除此之外,影片在很多細節的處理上,也并沒有前瞻性的腳本設計。例如,影片中呈現的兩位老兵在時隔30年后的一次微信視頻連線,這個感人至深的情節并非是創作團隊的提前策劃,而是在采訪拍攝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兩個人原來是出自一個部隊的戰友,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場現場連線。這種類似“新聞直播”的“臨場發揮”,讓影片的表達方式越發真實,呈現出“第一現場”的即視感,帶給觀眾的情感沖擊也更加強烈。再次,問題的設置上。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表現出來的形式是對26位老兵的采訪,而凡是采訪,在問題的設置前期一定是經過了大量的準備。因為采訪是帶有目的性的一種提問,采訪者的所思所想、要向觀眾傳達的價值觀,都會借助提問表達,甚至有的采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實現某種效果,會對被采訪者進行引導。但《1950他們正年輕》在采訪環節上,卻并沒有作精心的問題設置,沒有“采訪提綱”。創作團隊對于老兵的采訪,甚至并不設置問題,不是采用“我問你答”的形式,而是任由老兵自己講述想要講述的內容,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這種采訪與其說是采訪,不如說是傾聽,是記錄。正是因為這種不介入式的傾聽和記錄,老兵才能在鏡頭前娓娓道來,甚至有的人講著講著就無法延續。在這部90多分鐘的影片里,正是因為少了刻意的引導和煽情,那些關于戰爭和青春的種種,在老兵們樸實無華的講述中、在電影的平實記錄下,才顯得尤其震撼。

電影通過這種不加修飾的真實的表達手法,實現了任何一種華麗的藝術表達所無法展現的效果,它讓真實更加具有質感,讓情感共鳴更加強烈。例如,影片中尤為擊中人心的一段是一位老兵關于埋葬戰友遺體過程的講述。這段講述沒有修辭,沒有服化道上的渲染,它卻真實到讓人剎那間明白:原來這就是戰爭!

結語

一直以來,紀錄片題材的電影投放院線后,票房成績都十分堪憂。近幾年口碑不錯的幾部紀錄電影,如《二十二》等也都是叫好不叫座?!?950他們正年輕》也陷入此種境地,自2021年9月3日上映以來,截至10月5日,總體票房還沒有突破500萬元,這還是在諸多影院增加排片的情況下的成績。但一部優秀的影片從來都不是以票房決定成敗,正如導演所說,電影呈現給人們的是“一段搶救性的記憶”。為了最大程度上呈現這段記憶,影片也打破了同類題材電影的窠臼,在敘事角度、敘事方式和表達方式上做了諸多創新。這種創新對于當下的電影,特別是對于國產紀錄片電影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性啟發意義。也希望有更多的電影人在這種啟發下,敢于創新、拓展思路,用鏡頭為國人記錄下更多珍貴的記憶。

猜你喜歡
老兵戰爭細節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被風吹“偏”的戰爭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他們的戰爭
老兵
生日一過,老兵就要走了
細節取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