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產業會消失嗎?

2022-10-24 16:34張馨予
中國新聞周刊 2022年37期
關鍵詞:檳榔新聞周刊煙草

張馨予

采訪時,我的腦海里不斷閃回小時候因為好奇嚼食檳榔的記憶碎片。檳榔入口微苦,又有些甘甜,厚實粗硬的檳榔纖維會在牙齒用力咀嚼后松散軟化,擠出汁液,猛地讓人頭腦清醒。

這種擁有特殊口感與味道的植物,是早在東漢就出現在張仲景《金匱要略》里的中藥,是佛教的供養物,是唐宋貶謫詩中表達詩人心跡的名物,是嶺南婚俗中用作定情和訂婚的禮物。但在近100余年,檳榔被剝離了種種文化喻義,作為工業化生產的成癮品為大眾所知曉。

建立在這種特殊成癮品之上一路狂奔的檳榔產業,隨著2021年廣電總局發布檳榔廣告禁令,以及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對檳榔進行去食品化監管,走進一個難言光明的未來。

尼古丁、酒精、咖啡因和檳榔是世界四大成癮性物質,但顯然,檳榔未像前三者那樣,發展出一個“大而不能倒”的產業。

青年作家曹雨進行了多年“飲食人類學”的研究,他對我總結了檳榔未能在全球范圍內流行的原因:從16世紀至20世紀中期,檳榔沒有被歐洲殖民者接納成為貿易品,沒能像煙草、咖啡和茶葉那樣改變整個世界的資源配置格局,而植物性成癮品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窗口,就永遠喪失了成為全球性成癮品的機會,因為人們已經可以通過各種提純的藥品來獲取精神活性物質,不再需要直接通過植物成癮品來獲取。

而當檳榔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湖南湘潭走向全國后,還沒流行多久,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就已經在不斷提高,檳榔危害健康的知識隨著醫學界的呼吁逐漸成為公眾的共識,不似煙草那樣在流行數百年后才被認定為有害健康。曹雨說,檳榔的工業化和商業化都太晚了,“它錯失了人類蒙昧的機會”,這個產業未來也不太可能再擴大。

但即便檳榔產業不會像過去20年那樣增長,它或許仍將在艱難中保有現在的規模。拋開檳榔產業對湖南及海南地方經濟的貢獻不談,“檳榔危害健康”的告誡其實很難讓檳榔嗜好者放棄檳榔。酒精與煙草是更為典型的例子,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比檳榔小,但卻隨處可得,嗜好者通常也會無視它的危害。

不少人稱檳榔是“惡魔的果實”。曹雨說,檳榔的壞名聲實屬代人受過,“一串串青果子好好地掛在樹上,誰讓你去嚼了?又是誰把它烤干了裝在包裝袋里賣到全國各個角落?是誰在廣告里慫恿人吃一顆?歸根到底,是人做的事情,檳榔何言哉?”

36/2022 總第1062期

競逐世界航空城 未來從這里大興。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根據工作安排,本刊2022年10月10日休刊一期,10月17日恢復出刊。祝廣大讀者假期愉快!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

猜你喜歡
檳榔新聞周刊煙草
有利有害的檳榔
旅行的沒落
今天的會就開到這吧
你為什么要學會拒絕
讀書文摘(2017年10期)2017-10-16
煙草依賴的診斷標準
夢回檳榔園
煙草中茄酮的富集和應用
新媒體時期女性新聞周刊的發展之淺見
煙草鏡頭與歷史真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