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布局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2022-10-29 02:23中國自行車協會
中國自行車 2022年6期
關鍵詞:電動企業

文/中國自行車協會

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正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吨袊孕熊囯妱幼孕熊囆袠I“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空間布局,構建新型產業集群”的重點任務,這是行業順勢而為以產業結構調整探索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一、產業布局現狀及特點

“十三五”期間,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已經形成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地區的產業空間格局,主要有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7個主產區省市。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布局呈現特色鮮明、空間有序的特點:

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制造業相對集中在東中部及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生產企業較少,在布局上已經呈現區域相對集中的特點。同時,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制造業又帶動金屬加工、電池制造、塑料加工等上下游協同發展,逐漸形成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產業配套能力在國際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大陸營商環境的整體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動,以臺資企業為主的產業鏈企業逐漸從廣東沿海地區轉移到江蘇、天津等省份。產業轉移不僅為骨干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容量,也促進了行業制造能力的提升,“全球接單、內地制造”,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產業分工模式蓬勃發展。

“十三五”期間,行業共培育共建了4個整車和4個零部件特色區域,特色區域的主打產品涵蓋行業全產業鏈,地域覆蓋了行業7個主產區的5個省市。目前,產業基地內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79家,行業十強企業4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9家,行業特色區域累計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20億元,上繳利稅超過20億元。

二、產業布局發展趨勢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產業轉移、區域聚集是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行業通過培育先進優質的產業集群,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自身從大國向強國邁進明確了發展路徑。

“十四五”期間,行業要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用好RCEP,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戰略,探索打造邊貿出口示范區和海南行業總部基地建設等,進一步優化提升產業空間布局,推動新一輪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形成。

中國自行車協會根據前期的調研和分析,現提供幾個產業轉移布局的方向,以及政策導向,供大家參考:

(一)自行車國內產業布局方向:

蘆臺經濟開發區位于天津寧河縣境內,為天津“飛地”、河北管轄,是唐津兩市合作的“橋頭堡”,有7條高速公路交錯互聯,交通十分便利。

蘆臺經濟開發區的自行車零部件產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依托天津主產區大市場,現已聚集行業企業54家,年產值51億元。該產業園是中國自行車協會培育共建的“中國自行車零部件產業基地”。該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服務齊備,已實現“九通一平”,產城融合態勢良好。

冀中南產業聚集區包括了邢臺市平鄉縣、廣宗縣以及邯鄲市曲周縣等地區,毗鄰冀魯、冀豫交界地帶,地域聯系緊密、區域市場活躍,具備一定的深度合作潛力,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壯大當地自行車產業。

目前,平鄉縣“自行車工業園區”已入駐企業232家,包括好孩子、富士達等領軍品牌,以及強久、恒馳、協美等知名企業,零配件和童車的產研檢銷功能一體化特征顯著。

廣宗縣的“一區兩園”(包括了廣宗經濟開發區、馮家寨自行車產業園和塘疃輕工物流園)面積達15 km以上,入駐企業156家、規模以上企業63家,包括金輪、永久、萬達、天王、萬怡、三合順等知名企業。

曲周縣自行車產業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縣里對自行車(童車)產業集聚區的功能定位明確,優先發展童車童玩、電動自行車、零部件等主打產業。

港澳大灣區以“9+2”城市群為重點,以三大都市圈為基點,通過國家戰略和改革前沿疊加優勢,主打創新型產業集聚地。

:廣東是中高端自行車的生產基地之一,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優勢,相關的產業鏈供應鏈也比較齊全。相關企業可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匯聚高水平人才、具備科技創新能力等多方資源優勢,開展與自行車相關的基礎研究工作,使工業設計、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生產性服務業與自行車制造業協同發展。目前,廣州市花都區、增城區、從化區,惠州市,江門市臺山市等地可承接相關項目。

要重點突出全產業鏈優勢,產品向上下游延伸,進一步提升價值鏈,帶動配套產業向深度廣度發展。

要打造中高端制造的產業聚集高地,成為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標桿。

在持續擴大自行車零部件出口的基礎上,要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并做好承接國際自行車產業轉移的準備。

要以中高端自行車制造為依托,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出口附加值,推進外向型產業基地建設。

(二)電動自行車國內產業布局方向

惠州市博羅縣東連惠州市區,西鄰廣州,北接河源、龍門,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是深莞惠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享受了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紅利。

:目前,在博羅縣重點規劃的項目中,與行業相關的項目,占當期在建工程比例13%以上。

臺鈴生產基地:占地面積13.9萬m、建筑面積20.9萬m,包括生產車間、研發中心、辦公大樓以及員工食堂、宿舍等配套設施。預計2025年前建成。

小刀生產基地:從簽約備案、審批供地,到開工建設,短期內快速實現了投產達效,成為小刀布局全國的五大生產基地之一。

新日生產基地:總投資約10億元,主要生產電動兩輪車及電機、鋰電池等配件,是新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生產基地。

奧維斯車業、聚創車業、鑫宏泰自行車、欣旺達新能源等項目:合計占地面積約9.6萬m,主要生產自行車及配件。預計2022年年底前完工。

貴港處于南寧、柳州、北海、梧州等重要城市的幾何中心,具有輻射東南亞地區、海陸并進的外貿地緣優勢,物流成本相對較低。

貴港產業基地堅持“立足西南,面向東盟,走向國際”的發展定位,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搭建與東盟的產業交流平臺。同時,當地各級政府提供了全方位服務,盡力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困難與問題,幫助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目前,愛瑪、綠源、臺鈴等電動自行車龍頭企業已入駐園區,“整車出口、散件組裝”的上下游產業鏈已初步打通,2021年全產業鏈總產值超200億元。

地理區位:重慶擁有長江黃金水道、渝新歐國際鐵路等,交通物流優勢明顯,并且依托成渝雙城經濟圈,區域市場潛力巨大。

聚集潛力:作為傳統燃油摩托車的重要板塊,重慶的上下游配套產業成熟。愛瑪生產基地位于銅梁區高新區,臺鈴和金箭生產基地位于大足區高新區,雅迪生產基地位于永川區高新區。銅梁、大足、永川均位于成渝之間的重慶西部,資源豐富、配套完善,技術工人富足,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要以生產中高端電動自行車為核心競爭力,立足高品質產品,積極向數字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轉型。

要依托設計、模具、制造等突出優勢,根據內外銷市場的產品特點,立足國內、擴大出口,構建雙循環格局。

(三)海南自由貿易港產業總部基地建設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其中明確在海南發展現代服務業過程中要“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區域總部”,并且將“支持發展總部經濟”作為2025年前深化產業對外開放的重點任務。

海南重點鼓勵幾種企業設立地區性總部:一是“中、外、中”模式的中國大型跨國公司,在海南設立管理海外分公司的地區性總部;二是我國企業為將海南作為跳板“走出去”而設立的地區總部、財務資金中心等;三是部分希望將生產部門轉移到其他國家或母國的在華外資企業;四是緊隨外貿數字化轉型潮流,在海南建立服務與商品出口的數字化跨境遠程銷售總部和倉儲物流中心的我國企業。

有意向的企業可把設計、研發、海外分公司的管理總部放到海南,可在滿足法律合規性的同時享受海南稅收優惠。

對新落戶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對新落戶的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綜合型或區域型總部,承諾1年內納稅不低于3 000萬元,給予一次性1 000萬元獎勵。

:對新落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高成長型總部,按實際注冊資本分5年給予1%~3%的補助。

另外,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放到海南,其也可享受稅收優惠:

:年工資薪金所得達到50萬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個人所得稅按前三年50%、后兩年30%給予獎勵。

經初次認定的總部企業高管、高層次人才,個人所得稅按前三年60%、后兩年40%給予獎勵。

(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國際產業布局方向

1993年,歐盟對我國自行車加征反傾銷稅,造成自行車產品被迫退出歐盟市場。部分企業為了打破歐盟反傾銷稅對市場的“封鎖”嘗試在中東歐設廠,當時僅有個別企業在海外建廠成功,其他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合作或獨資設廠均未成功。

2015年,隨著電動自行車出口量的增長,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對新能源電動自行車替代燃油摩托車的需求增長,電動自行車骨干企業著手在越南設廠。當地生產要素成本低,產品也更貼近市場需求,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16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河北的部分兒童自行車企業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建廠,著力開發中亞地區市場。

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歐盟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影響,部分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隨著行業從東南亞、中東歐國家逐步轉向南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廣闊,也更扎實?!白叱鋈ァ逼髽I獲得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獲得了大量的優質勞動力,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實現了生產模式轉型升級。為了落實惠企政策,支持企業走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國發起建立亞投行和設立了絲路基金。同時,在RCEP生效后,企業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成本將大大降低。東盟國家自行車生產成本低,又具備一定的配套設施,產業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企業在“走出去”時還應注意與之相伴的風險挑戰。在“走出去”的國家中,有些可能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備,增加了企業投資建設的風險。另外,企業進入當地還面臨政治、文化、宗教、風俗習慣差異較大等情況,有諸多不確定性風險。同時,企業還需熟悉當地市場規則、產品標準,準備迎接當地市場競爭的挑戰。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和出口國,自行車產量和貿易量均占世界生產和貿易總量的60%以上;電動自行車內銷市場基本穩定,急需拓展“走出去”的新發展空間。在競爭壓力加大、成本上升、國際貿易壁壘增多的背景下,行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成為必然選擇。

部分行業骨干企業已經在東南亞和中東歐國家投資獲得成功。下一步,行業將往北美、南美、西亞、非洲等國“走出去”,這些國家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行業企業宜根據《行業“十四五”“走出去”指導意見》中的任務要求,主動適應全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發展的新形勢,搶抓發展新機遇,加快“走出去”步伐。相關企業在“走出去”時,要充分考慮相關國家國情和市場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貿易、合資、獨資等多種形式,有序推進國際合作,注重與當地政府和企業互利合作、共建共贏,實現共同發展。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行業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的任務更加緊迫,各主產區要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國內地區間合理的產業鏈、價值鏈分工,暢通國內產業大循環,增強產業發展韌性。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入推進和RCEP生效實施等政策紅利的釋放,行業在擴大產品出口的同時,要實施差異化“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構建行業外向型發展新局面。

猜你喜歡
電動企業
乘電動扶梯
企業不誠信怎么辦?
新車隊
商業企業品牌信用認證企業認證組織
2018上海企業100強
電動垃圾車
電動漂移板:讓人人都是鋼鐵俠等
電動橡皮擦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