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食品安全法律保障路徑分析

2022-11-04 04:05史琦琦河北工程大學文法學院
食品界 2022年9期
關鍵詞:校園內法律意識餐廳

文 史琦琦 河北工程大學文法學院

校園作為國家教育的重要場所,承擔著培育新時代青年的重任,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稍谛@中總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著教學質量,阻礙國家教育的發展,其中校園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尤為引人注目。本文以校園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以法律保障的路徑、法律意識的培養為內容,對校園中的食品安全問題作簡要分析,并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路徑。

食品安全問題歷來受到國家重視,古語云“民以食為天”,若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將會對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影響,乃至威脅到公眾的生命健康。2022年“3.15”之后,媒體對社會上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進行了曝光,一時間將食品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社會上的食品安全問題如此嚴峻,若不能及時解決,在市場交易如此頻繁的情況下,其必定波及校園內的食品安全,若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流入校園,將會對廣大師生的健康產生影響。

校園作為國家教育的重要場所,面臨著培育新時代青年的艱巨任務,承擔著發揮新時代青年先鋒力量的重大責任。校園教育任務之大,責任之重,令各方高度重視。如若校園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將會對廣大師生的生活、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阻礙教育的進步,對校園秩序造成破壞,乃至威脅師生的生命安全。2019年3月12日,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發霉變質,令人觸目驚心;2019年10月11日,邯鄲翰光學校因食品安全問題導致36名學生出現腹瀉;2020年5月,廣州市一中學食堂吃出玻璃碴和綠色豬肉……從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事件到邯鄲翰光學校多名學生腹瀉事件,再到廣州市中學食堂事件,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從未間斷,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令人義憤填膺,亟待解決。經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研究發現,校園食品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校園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1.1 校園生態的相對封閉性

為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學生在就學途中所花費的時間,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這樣就造成了校園內部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如此一來學生僅能在學校餐廳就餐,封閉管理狀態下校園餐廳食品的來源不為人知曉,食品質量如何也不為人知,且每日需要大量消耗,在如此封閉的情況下缺乏流通,若出現供不應求時難免會將存在質量問題的食材混入其中,對師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另一方面,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里,食品的貯藏方式、制作過程不被外人察覺,其特有的隱蔽性將會造成打擊力度的下降,若有變質發霉的食物,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再者,食品來源信息不公開,無法在透明的情況下接受廣大師生的監管,餐廳管理人員在選擇食品供貨渠道時并非擇優而選,更多的是人情選、利益選。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里更容易侵害學生身體健康。

1.2 缺乏競爭機制

由于學校承擔更多的是教育任務,對學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事項有時分身乏術,于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專注教學任務,校園內的餐廳、超市大多采取外包制,學校將餐廳的各個窗口及超市的經營權以簽訂長期承包合同的方式外包給社會工作人員,以此來減輕學校的壓力。在學校經營餐廳、超市的社會工作人員大多未接受過高等教育,思想觀念與學校的教育方針相差甚遠,大多數人員以營利為目的在學校參與經營活動,違背了校園本質上是事業單位的性質。面對固定的消費群體即學生,在人流量穩定且龐大的情況下,由于缺乏競爭機制,餐廳食品食材不新鮮、味道差、價格貴等問題顯現出來,有甚者將當天未出售完畢的食品放在第二天售賣,導致學生吃后身體不適,引起腹瀉、發燒等情況,嚴重影響學生身體健康。超市也會將過期、無生產標識的食品進行出售,以次充好、以舊當新來換取利潤。在長期的承包合同約束下,學校行政部門一時間也無法將這些違規的經營人員替換。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滋生。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產業的提高必然伴隨著競爭,在校園這個相對封閉的場所卻缺乏競爭,導致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較低,食品不新鮮,售賣劣質、過期食品,進而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1.3 缺乏監管

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在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無法對學生的生活面面俱到。如此一來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便有所欠缺。我國《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學校應建立主管校長負責制”??擅鎸Ψ敝氐慕逃蝿?,校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承包合同規制下,學校將監管責任分配給承包商個人,誰主管,誰監管,進行自我監督,而自我監督的約束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校園食品缺乏雙重監管機制。校園里的餐廳、超市仍屬于經營者,在校園進行經營活動時要遵守校園的管理規章制度,校方卻把此項監管義務分配給了承包方,校方并未盡到有力的監管此乃其一;其二,學生作為餐廳、超市的消費者,亦是監管的主體,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導致學生成為被管理者,無法實施自己作為消費者對經營者的監管權;再者,經營者也要受到校外監管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校園內的食品并未定期接受校外監管,僅是讓承包方進行自我監管。在缺乏校內、校外的監管情況下校園食品安全難以有良好的保證。

1.4 校園醫療機制不完善

由于學校對校園內的醫療救助體系缺乏重視,投入資金較少,難以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及優秀的醫護人員,導致校園內的醫療機制并不完善,學生在因食品安全問題出現腹瀉、發燒后無法及時得到救治,有時延誤病情進而影響生命安全。此問題的解決能在發生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后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法律保障路徑

針對上述提到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學生作為校園內的主要消費群體,往往最先受到侵害。學生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注重法律意識的培養,注重法治教育的學習;同時校園內部、外部都要加強監管力度,雙管齊下;國家應組織就業前培訓、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立法約束等。如此,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2.1 法律意識的培養

2.1.1 每周舉辦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

校園作為汲取知識的最佳地,在校園內學習知識往往事半功倍,有助于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學生會作為校園的學生組織,每周組織舉辦法律專題講座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有重大意義。講座內容不宜過度專業,僅是對校園生活中基本的法律知識進行普及即可;講座人選也不宜選擇任課老師、教授等,雖然老師、教授的知名度較高,號召力強,但作為最基本的普法講座,請教授來進行講授未免不合時宜。另一方面老師、教授的課題任務繁重,時間上也無法保證。選擇高校法律專業的學生即可,這樣一來可以讓法學專業的學生完成一個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在實踐中認識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二來大家同為學生,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產生競爭心理,從而對法律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自主學習法律,潛移默化之間法律意識便得到了培養、提升。

2.1.2 高校法學院成立法律咨詢中心

大學本就是一個小社會,面對高校生活中各種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與糾紛,不免有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輕則校規校紀進行處罰,重則需要公安等部門介入,此時再去咨詢相關的法律問題未免為時已晚。更何況若是咨詢律師又是一筆開銷,作為學生本就不富裕,支出的咨詢費未免雪上加霜。在高校的法學院成立專門的法律咨詢中心為校內學生提供咨詢服務,成員由法學專業的學生組成,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來幫助有需要的同學,為自己今后的法律職業道路奠定基礎。這對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極為重要,他們不用再事后亡羊補牢,可以進行事先預防,了解相關行為的法律后果,三思而后行。法學專業的同學在對方咨詢過程中也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教學相長。再遇到上述問題時,通過簡單咨詢即可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最佳的判斷,法律意識大大提升。

2.1.3 學校之間加強溝通,成立法律小組

對于當地的中小學來說,大多學校內并沒有專門的法律教員。此時中小學可以與當地的高校進行溝通聯系,由高校的法學院派出多個法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學校的法律咨詢工作,這樣一來當地的每個學校都會有法律咨詢小組,在遇到食品安全等問題時都可以進行咨詢,無形之間整個城市學生的法律意識便會得到提高。以小見大,全國的學生都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久而久之,公民的法律意識便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2.2 加強監管力度

2.2.1 校園內部

校園將餐廳、超市長期承包給社會人員來進行經營,在缺乏競爭機制的情況下,服務質量難免下降。校方要提高準入標準,采用投標方式讓承包方相互競爭、擇優而選,以此來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權益。承包合同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對雙方權利義務進行明細規定,采用短期制,每月進行評分制度,由學生參加對餐廳的每個窗口進行評價打分,75分以下的窗口就要退出承包,以此來促進競爭,最大限度來保障校園內的食品安全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再者,學校成立專門的食品監管部門,此部門的成員專注學習《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對食品安全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此部門的主要職責便是對校園的食品安全進行檢查,從食品的來源、制作過程、貯藏方式等全方面監管。最后,學校要在餐廳的廚房安裝攝像裝置,全方位監管食品的制作過程,確保安全衛生。此裝置的安裝僅是起到監管效果,并不會對食堂工作人員的隱私造成侵犯。

2.2.2 校園外部

市場監督管理局應加強監管力度,定期到校園餐廳、超市進行檢查,詢問學生情況,若有違反《食品安全法》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罰,以此來對經營者起到警示作用。消費者保護協會也應對校園內部的消費情況進行監管。學生在購買食品時還有另一個身份即消費者,消費者在受到價格侵害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救助時,社會機構應予以支持,不能坐視不理,認為此問題屬于校園內部問題不予受理。此外,消協還應對求助學生的身份信息進行保密,保護學生的隱私權。我國《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其中隱私權便赫然在列,隱私權作為人格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可見國家對個人隱私的重視。學生在受到侵害時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應受到合理的保護。

在校內、校外雙重監管體制下,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一定能得到妥善解決。

2.3 國家層面

2.3.1 組織就業前培訓

本質上而言,校園內餐廳、超市的經營人員屬于勞動者。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在就業前,政府相關部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就業前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從事食品行業的工作人員,要對《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有所了解,政府部門要為餐飲行業人員辦理營業執照、健康證等相關證件。

2.3.2 加大懲罰力度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在消費者因食品安全問題受到損害時,可以向經營者或生產者要求價款10倍的賠償或是損害3倍的賠償,不足1000元的可要求賠償1000元。在校園相對封閉的環境里,餐廳、超市的盈利十分可觀,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經營者的違法成本較低,再者加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強,食品違法行為便屢見不鮮。在美國可以看到食品安全問題一旦進入司法程序,動輒就是高達上億元的賠償。根據美國懲罰制度賠償原理,當賠償數額巨大時,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就會大大提高,以此來減少違法行為。我國《食品安全法》應提高懲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對違法者起到震懾效果。

2.3.3 出臺法律

近年來,我國為保護食品安全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學校衛生防疫管理規定》《學校食堂準入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可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關鍵在于懲罰措施及監管力度的缺失。建議國家針對校園食品安全出臺一部專門的《校園食品安全監察法》以此來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精準打擊,有力監察。此部法律的內容以校園食品安全的監察、懲罰為主,監察主體以校園內的學生為主,監察對象則是餐廳、超市里的食品,對這些食品從購買、制作再到銷售全面的監督。將此部法律作為《食品安全法》的特別法適用于校園內部。在加大監管和懲罰力度的情況下,違法者也不敢再肆意而為。

2.4 加強醫院與校園的合作

在校園內部沒有完善的醫療保障機制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部《校園醫療法》,社會醫療體系進入校園,此地方規章制度的主要內容,由每個醫院抽調人員成立校園救助小組,各個醫院實行每天輪崗制,保證校園內每天都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校園出資購買醫療設備,在校園內建立能進行有效治療的醫療場所,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

結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存在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并非一時之間可以解決。新時代青年要做好當下,學習專業知識,為子孫后代謀福利。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教育也逐漸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將會得到全面解決。

猜你喜歡
校園內法律意識餐廳
TARENTUM萄木餐廳
校園里若有人行兇
LUNAR餐廳
城里的怪餐廳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某高中校園內顆粒物塵源調查實測與分析
“秀色可餐”的虛擬餐廳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