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鰻鱺循環水養殖技術

2022-11-05 03:36唐黎標
漁業致富指南 2022年2期
關鍵詞:鰻魚池子氨氮

○唐黎標

日本鰻鱺屬于高級食用魚類,其銷量一直供不應求。在現代的養鰻業中,日本鰻鱺循環水養殖技術憑借其自身的優勢,深受鰻魚養殖者的喜愛。日本鰻鱺循環水養殖技術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進行高密度的鰻苗培育,水資源可循環利用,大大節約了水資源,增加了單位水體的出苗率,提高了鰻鱺的養殖量,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收益。

一、養殖設備

選擇循環水養殖技術的關鍵因素是養殖設備的配備。養殖場的選址很重要,需要選擇通風性好、遠離污染源且交通便利的地區,以方便鰻鱺的養殖和運輸。養殖場的面積要根據鰻鱺的養殖數量而定,不同規格的鰻鱺要分開養殖,因此要準備多個養鰻池。通常,一般規模的養殖場要配備2個飼養鰻魚苗的池子、2個飼養小規格鰻魚的池子、2個飼養中等規格鰻魚的池子、3個飼養商品規格鰻魚的池子以及2個備用池。為了方便池水的循環,養鰻池的形狀最好修建成八角形狀。水泥是修建鰻魚池的最佳材料,因為水泥池耐用,不易磨損,方便實用。如果資金有限,可以考慮選用聚乙烯膜池,或者池壁用水泥修筑、池底用泥底,或者選擇傳統掘泥建塘的方式。

不同類型的養鰻池規格不一樣,其規格大小根據鰻鱺的大小逐級增大。飼養鰻魚苗的池子面積一般是30-40平方米,深度50-60厘米;飼養小規格鰻魚的池子面積一般是100-150平方米,深度與飼養鰻魚苗的池深一樣;飼養中等規格鰻魚和大規模鰻魚池子的深度是一樣的,都是90厘米左右,不過面積則不同,飼養大規格鰻魚的池子面積一般是200-300平方米,飼養中規格鰻魚的池面積一般是150-200平方米。

養鰻池的供水系統按照養殖場的條件來配置,若條件允許,盡量選擇配置高的供水系統。供水系統的水體大多選擇地下水,因為地下水的水質比較穩定。養鰻池的最佳水溫是25-28℃。為了促進幼鰻生長發育,養殖者會用鍋爐給池水加熱,以維持水溫;或者將養鰻池修建在溫室中,以便更好地調節溫度,給鰻鱺營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

鰻鱺不能受到強光的照射,所以當陽光光線太強時,要采取遮陰措施,可以將養殖場的門窗遮擋住,給鰻鱺提供光線較暗的生存空間。

二、養殖技術

鰻鱺的養殖關鍵因素在于飼料的選擇和投喂,選擇正確的飼料進行喂養,有助于提高鰻鱺的存活率,增加鰻鱺的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一)飼料處理

鰻鱺的飼料通常選擇紅蟲,因為紅蟲含有豐富的營養,基本上能滿足鰻鱺的日常營養需求。在選購紅蟲時,需要選擇正規的廠家,確保紅蟲的質量。為了給鰻鱺提供更優質的食材,購進的紅蟲需要先進行處理。

第一,把紅蟲用流水暫養一天,其間要不斷地進行耙洗,頻率是2次/小時,主要是為了防止紅蟲結塊而出現缺氧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第二,投喂的紅蟲還需要經過兩次以上的壓爬處理,之后把經壓爬處理后的紅蟲放入循環水桶中養殖。

第三,在準備投喂的前1個小時,需要把海水注入循環水桶中,鹽度控制在5‰左右,并且加入2.5%五倍子,對紅蟲進行消毒處理。

第四,在準備投喂時,需要撈起紅蟲,并用水清洗干凈、濾干,為了增加鰻鱺的營養,可以加入適量的鰻魚多維,均勻混合后方可進行投喂。

(二)飼料投喂

鰻鱺的喂養通常是一日三餐,早晚可以適量加入鰻魚多維,以加強營養,促進鰻鱺的生長發育,提高鰻鱺的抗病能力。鰻鱺的投喂量要根據當天鰻鱺的攝食情況、水溫以及天氣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合理的調整,養殖戶要仔細觀察鰻鱺的攝食情況。投喂的飼料量不能過多,最佳狀態是半小時內鰻鱺能消耗所有的餌料,并且投喂之后要做好相關情況的記錄,方便后期的跟蹤監測。鰻鱺的不同生長階段,需要的營養成分有所不同,養殖戶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補充,如幼鰻階段需要適當補充鈣和磷。

三、養殖管理

(一)鰻鱺病害防治

人工培育給鰻鱺創造了優質的生長環境,因此在培育鰻魚苗期間很少有病害發生,最常見的是擬指環蟲病。擬指環蟲會寄生在鰻鱺的鰓中,致鰻鱺呼吸困難,阻礙幼鰻的進食,影響幼鰻的生長發育。幼鰻會感染擬指環蟲病,主要是由于沒有徹底消除紅蟲而導致的。由于擬指環蟲會因為環境不適離開鰻鱺的鰓部,因此可以向養鰻池注入海水,適當控制育苗池水的鹽度,從而有效地防治擬指環蟲。在現代鰻鱺養殖業中,鰻鱺養殖場的選址會選擇在海邊,適當將海水引入到養殖池中,借助海水防治鰻鱺因在淡水中所引發的病害。

除了擬指環蟲病,鰻鱺另外一種常見的病害是虹彩病毒病,這種病害主要是鰻鱺受到日本鰻虹彩病毒、歐洲鰻病毒等病毒的感染。一旦感染,通常會出現鰻魚身體變黑,沒有力氣游動,有時還會出血,鰓部會有黑褐色的顆粒出現。感染后期,鰻鱺的內臟器官會逐漸褪色,脾臟出現腫大,嚴重時會死亡。虹彩病毒病常發生在水溫20-25℃時,所以防治的最佳方式是控制養鰻池的水溫,盡量將水溫維持在25-28℃,可以適當用鍋爐給池水加熱,提高水體的溫度。

(二)對水體進行監測

鰻鱺的生存對水溫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對養鰻池的水溫進行控制。適合鰻鱺的最佳生長水溫是25-28℃。在對池塘水溫進行監測時,推薦使用聲學法溫度場檢測技術。這種技術較為先進,是一種基于層析成像、非接觸溫度場測量的技術,可以提高池塘中水溫檢測的準確度,能及時發現水溫的變化,比起熱點溫度測量更加精準有效,可隨時掌控水溫、適時調節水溫,給鰻鱺創造最佳的水溫環境。

除需監測養鰻池的水溫外,還要監測池中的水質,水質的好壞也會影響鰻鱺的生長發育。監測養鰻池的水質,本質上就是監測池中的氨氮容量。池塘中含氨氮的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影響水中的含氧量,不利于鰻鱺的生存。一旦池中氨氮含量過高,易導致鰻鱺缺氧死亡。所以要經常巡視養鰻場,隨時監測養鰻池中的水質。如果發現池中的水氨氮含量過高,就要及時更換養鰻池中的水,可將海水注入養鰻池中,也可以使用“生態護水靈”溶解掉養鰻池中的氨氮。在日常管理中,要適當地投放增氧產品,提高養鰻池中的含氧量。除控制好氨氮的容量外,養鰻池中的pH值含量也極其重要。在進行鰻鱺養殖前,要全面對水源進行監測,保證水源的質量。在更換養鰻池的水體時,不宜一次性更換,也不宜進行大排大灌。應盡量增加灌水的頻率,采取換少量的水,使排灌前后的水質保持一致,避免鰻魚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猜你喜歡
鰻魚池子氨氮
生活飲用水氨氮的檢測
次氯酸鈉去除電鍍廢水中氨氮的研究
生活飲用水氨氮的檢測
關上燈,才看得見
夏天,當一條魚多好啊
水中鰻魚機器人
豌豆青苗粥
善待“對手”
天然沙粒對氨氮吸附的影響
鰻魚與狗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