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苗不同投放量的稻魚種養經濟效益

2022-11-08 01:23王光敏張曉敏
農技服務 2022年8期
關鍵詞:投放量樣方魚種

王 維,吳 琴,王光敏,張曉敏

(1.遵義市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3000;2.綏陽縣科學技術服務中心,貴州 綏陽 563300;3.綏陽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綏陽 563300;4.遵義市農村發展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3000)

稻魚綜合種養是利用稻田淺水環境,在進行水稻種植的同時,加入魚類進行養殖的混合種養模式[1]。其可有效利用土地資源,魚在稻田的取食活動起到中耕、除草、防蟲防病、增氧、增溫等作用,同時魚的排泄物可作為稻田有機肥,促進稻米品質的改善[2],實現水稻與魚互利共生。稻魚綜合種養是將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的一種高效生產方式,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上具有較大潛力,對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3]。

稻魚綜合種養在貴州省黔南、黔東南等部分地區有推廣,而貴州黔北地區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也非常適合發展稻魚種養模式[4]。為黔北地區大力推廣綠色稻魚種養模式,促進當地水稻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實施不同魚苗投放量的稻魚種養試驗,分析不同魚苗投放量的稻魚種養經濟效益,探明可獲得較好經濟效益的魚苗投放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水稻,宜香優2115,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魚苗為雜交建鯉,綏陽縣石林水產養殖場提供,重量125 g/尾。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下寺村,稻田面積1 883.2 m2,土壤肥力中等,pH 6.01,有機質含量38.7 g/kg;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前茬作物為油菜。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每處理不設重復。處理A,投放魚苗8 kg/667m2;處理B,投放魚苗12 kg/667m2;處理C,投放魚苗16 kg/667m2;處理D(CK),面積482.5 m2,不投放魚苗,水稻凈作。其中處理A、處理B、處理C的稻田面積均為466.9 m2,水深10 cm;在其中央挖容積1.5 m3(深50 cm,寬150 cm,長200 cm)的“一”字型魚池,魚池上方覆蓋黑色遮陽網,四周開深20 cm十字溝,水稻大田移栽10 d后投放魚苗。每日早晚各投喂魚飼料1次,并檢查鯉魚活動情況,防止鯉魚逃逸或死亡。

各處理的水稻種植密度均為8 600 窩/667m2,于3月29日浸種催芽,4月1日播種,采取無紡布旱育秧方式育秧,5月10日移栽,按寬窄行式栽培。肥料用量為氮肥10 kg、磷肥25 kg、鉀肥7 kg,其中鉀肥4 kg 和磷肥25 kg 作底肥,剩余肥料在水稻大田移栽后20 d 全部施用。水稻整個生育期不施任何農藥,統一模式管理。

1.4 考察指標

1.4.1 田間雜草密度 各處理沿對角線方向選取9 個樣方,每樣方1 m2,記錄樣方內雜草數量,計算樣方內雜草平均密度。

雜草平均密度=雜草株數/樣方面積

1.4.2 水稻葉片被食程度 各處理沿魚池四角和中點選取8 個樣方,每樣方0.25 m2,目測樣方內水稻葉片被食情況。

1.4.3 水稻經濟性狀 水稻收獲時,隨機測量100株的分蘗數、有效穗數、穗粒數、穗實粒數、千粒重、產量,計算各指標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魚苗投放量的稻田雜草數量及水稻葉片被食情況

從表1可知,各處理的田間雜草數量為處理D>處理A>處理B>處理C,水稻葉片被食程度為處理D<處理A<處理B<處理C,表明隨著魚苗投放量的增加,受鯉魚攝食活動的影響,稻魚共生處理的雜草密度明顯減小,但水稻葉片被食程度隨之加劇。

表1 各處理的田間雜草密度及水稻葉片被食程度

2.2 不同魚苗投放量稻田的水稻產量

從表2可知,各處理水稻的分蘗數、有效穗數、穗粒數、穗實粒數、產量均表現為處理A>處理D>處理B>處理C,而千粒重的差異較小。表明魚苗投放量為8 kg/667m2時,稻魚種養模式的水稻分蘗數、有效穗數、穗粒數、穗實粒數表現優于水稻凈作模式,其產量較水稻凈作增加8.36%;魚苗投放量增至12 kg/667m2或16 kg/667m2時,稻魚種養模式的上述指標則低于水稻凈作模式,其水稻產量分別較水稻凈作低4.90%和7.04%。

表2 各處理的水稻經濟性狀

2.3 不同魚苗投放量的稻魚經濟效益

從表3 可知,各處理的投入成本、鯉魚產量、鯉魚產值、綜合產值均為處理C>處理B>處理A>處理D,而水稻的產量及產值均為處理A>處理D>處理B>處理C。由于各處理的水稻種植方式一致,各處理的投入成本隨魚苗投放量的增加而增加。魚苗投放量為12 kg/667m2和16 kg/667m2時,水稻產值較水稻凈作有所下降,但魚苗投放量增加提高了鯉魚產值,最終使稻魚種養的綜合產值高于水稻凈作。從投產比看,處理A 最高,為1∶4;處理B 和處理C 的投產比分別為1∶3.15和1∶2.84,均低于處理D。表明,魚苗投放量為8 kg/667m2時,稻魚種養模式的投產比最高,且綜合產值高于水稻凈作模式。

表3 各處理的經濟效益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的水稻種植密度下,鯉魚苗投放量為8 kg/667m2時,稻魚種養模式的水稻產量、綜合產值、投產比均高于水稻凈作模式,分別為398.13 kg/667m2、3 440.00 元/667m2、1∶4。隨著鯉魚苗投放量增加,稻魚種養的綜合產值逐漸提高,但由此帶來的水稻產量下降和養魚成本增加使稻田種養的投產比下降,魚苗投放量為12 kg/667m2和16 kg/667m2時,投產比分別為1∶3.15 和1∶2.84,且均低于水稻凈作模式。因此,最佳的魚苗投放量為8 kg/667m2。另外,稻魚種養模式下,通過鯉魚的攝食活動,稻田的雜草密度明顯下降,可減少除草的投入成本。

在有限的土地資源條件下,稻魚種養通過售魚的附加值時獲得比水稻凈作更高的經濟效益,但由于魚類活動對水稻葉片的破壞,對水稻產量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因而生產中并不能盲目增加魚苗投放量,并且增加魚苗投放量也會提高養魚成本,影響稻魚種養的綜合效益。在推廣稻魚種養過程中,需把握好魚苗投放量,以實現較高的投產比,獲得較好收益。

猜你喜歡
投放量樣方魚種
植被蓋度對飛播造林當年出苗效果的影響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叢植物多樣性研究
古老魚種重返伊利諾伊州水域
共享單車投放調度研究
6萬余人 11月滬牌參拍人數較上月增長6萬余人
魚種優劣鑒別方法
基于利益鏈合作模式的抗生素耐藥性控制模型
冬放魚種技術
年末銀行間資金面持續偏緊,分析認為央行隱性加息
基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冬季鳥類生境選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