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出口連續兩個月負增長

2022-11-09 17:22程東
環球時報 2022-11-09
關鍵詞:負增長薪資大陸

程東

臺當局8日公布了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島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臺“財政部”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10月臺灣出口金額為39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5%,是連續第二個月負增長。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受到全球終端需求趨勢蔓延、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所導致的。10月,臺灣進口369.5億美元,受化石燃料輸入及資本設備推升,年增8.2%。

在這份統計數據公布之前,島內外對臺灣10月的進出口就不看好。美國彭博社稱,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加劇以及大陸的需求持續下降,臺灣可能寫下近3年來最糟糕的出口成長,威脅到臺灣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彭博社采訪的經濟學家的預估,10月臺灣出口可能比去牟同期萎縮6%,是自2020年1月出口萎縮7.6%以來的最大降幅;進口預料減少5%,將是連續第二個月收縮。

8日的數據,應該說比上述預估要稍好一點。臺新證券的經濟學家王凱民稱,臺灣出口動能將在第四季度大幅減弱,預計直至2022年年底,每個月都將出現負增長,同時大陸減少進口使臺灣的出口前景更加黯淡。臺灣“央行總裁”楊金龍稱,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島內生產總值等影響因素,臺灣不一定會在利率上與美聯儲保持同步,不過因為出口的疲軟,臺灣“央行”可能將不得不考慮下個月是否再次加息。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臺當局官員近幾周警告年內貿易將面臨壓力,臺灣9月出口自2020年以來首次萎縮,預計2022年臺灣生產總值將比2021年增長約3.2%,不到去年增長的一半。

臺灣《中國時報》7日稱,從臺灣“財政部”與“主計總處”的統計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的出口規模在1224億美元,如果今年第四季度整體規模還低于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現,也就可能無法突破1211億美元,出現負增長。臺灣中央大學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如果美國不停止加息,臺灣出口不可能轉好,甚至明年一整年都可能相當低迷。

近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渲染臺灣的經濟前景向好。達是基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的預測,稱今年臺灣人均GDP約3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本和韓國。不過,島內專家認為該數據值得商討。臺灣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稱,臺灣能首度超越日本的原因,一是日元貶值速度太快,民眾所得換算成美元計價就吃了大虧;二是臺灣近3年來科技業貢獻多,但臺灣半導體業一枝獨秀,“荷蘭病”征兆已經浮現言所謂“荷蘭病”指的是單一出口產業爆炸性增長,帶動勞動者薪資增加,削弱其他產業的競爭力。殷乃平說,與半導體沾上邊的產業以及從業人員,近3年來財富增加最多,鄰近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北市,不僅所得居全臺之冠,不動產漲幅也最為驚人;但餐飲、住宿、休閑旅游等裁員、無薪假,產業,興衰鮮明,數百萬的服務業人口幾乎享受不到經濟增長的果實。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陳尹柔表示,對多數上班族來說,今年1月到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4311元新臺幣,年增率3.08%,看似不少,不過扣除物價因素后,實質經常性薪資呈負增長0.02%o調查顯示,,在這波通脹壓力下,35%的上班族沒有多余的錢儲蓄或做理財;近一半的工薪階層以兼職、打工或投資等渠道來增加收入。

10月21日,臺灣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由之前的“綠燈”轉向低迷的“黃藍燈”,是今年以來第一次出現的“黃藍燈”。10月底,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當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1.22點,比9月下降1.37點,總指數續創13年來新低。吳大任表示,無論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財”還是“未來半年家庭經濟”數值都下降,家庭經濟信心更創近9年來的新低,反映民眾對經濟景氣信心低迷,對未來家庭所得不樂觀。11月8日,臺“勞動部”發布最新統計顯示,目前有2482家、15782人實施無薪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無薪假已燒進科學園區。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稱,臺灣GDP增長主要由外銷貢獻,出口榮景主要由大陸帶動,尤其是先進芯片。2021年,臺灣半導體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額的36%,其中60%出口大陸。但美國最新公布對大陸先進芯片出口的嚴厲管制措施,將對臺灣半導體產生重大沖擊,加上臺灣外貿9月已出現逆轉,兩者疊加出口不再樂觀。文章稱,過去幾個月經濟下挫,已反映在股市重挫及房價下跌,但過去兩三年稅收都超征;民進黨當局不斷撒出數千億元新臺幣,或許對特定族群有綁選票之效,卻無助于產業再升級與民眾實質生活改善?!?/p>

猜你喜歡
負增長薪資大陸
不簡單以“住房薪資”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發展規律
冰之大陸
高?!叭苯涃M現狀管理案例研究
冰之大陸
堅持控減調督 嚴控機構編制 實現財政供養人員連續五年負增長
冰之大陸
圖話
PPI連續28個月負增長幾成定局
大陸的漂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