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企業所得稅籌劃思路及策略研究

2022-11-14 14:52王桂花
經營者 2022年7期
關鍵詞:辦稅籌劃所得稅

王桂花

(浙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金華營銷分公司,浙江金華 321100)

一、引言

所得稅是制造企業經營活動所涉及的關鍵稅種之一,如何利用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出臺的一系列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成為制造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從制造企業當前的所得稅稅務籌劃實踐結果來看,因為經濟業務的涉稅情況較為復雜,且缺少稅務籌劃相關經驗,我國制造企業的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仍然存在稅務籌劃觀念不強、稅務籌劃方案不合理、稅務風險管理缺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所得稅稅務籌劃活動的最終成效。

二、制造企業稅務籌劃概述

(一)制造企業稅務籌劃的基本內涵

稅務籌劃是指納稅義務人在不違反稅收征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利用政策條款提前對自身的籌資、投資、經營等涉稅活動進行規劃,從而減輕或免除稅負、規避涉稅風險的管理活動。

制造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工作時,一般要遵循三項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制造企業的稅務籌劃活動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其是在有關法律法規框架內以降低稅費繳納為主要目的的合法避稅行為。如果稅務籌劃行為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制造企業就會受到當地稅收征收管理機關的稽查,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

2.效益優先原則

制造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合法的節稅、避稅手段,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企業通過遞延納稅期限的方式,為自身賺取一定的貨幣時間價值,從而達到減輕資金壓力、降低經營成本的目的。因此,制造企業在制定稅務籌劃方案時,要以企業的長遠利益為出發點,綜合評估并合理配置具體稅種的籌劃策略,保證企業整體利益的增長。

3.事前籌劃原則

制造企業必須充分利用相關稅法的導向作用,做好事前籌劃。因為企業經濟業務一旦發生,應稅項目、計稅辦法和依據以及對應的稅率也就確定了,此時稅務籌劃已經無法發揮其效用。

(二)制造企業稅務籌劃的動因

制造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內部動因主要體現為三點:第一,在于降低企業的稅負成本,主要包括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納稅實體成本和相應的管理成本;第二,在于規避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涉稅風險,例如企業可能因不規范的納稅行為觸犯稅法,從而被稅收征收管理機關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第三,長期動因在于追求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不同于降低稅負成本和規避稅務風險這兩個短期動因,追求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應作為制造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長期目標。

三、制造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稅務籌劃缺乏合理性

長期以來,我國部分制造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忽視了稅務籌劃工作對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積極作用,不少企業管理層甚至將稅務籌劃活動錯誤地等同于偷稅漏稅行為,在開展稅務籌劃工作時,鼓勵企業辦稅人員采取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方式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制造企業的稅務管理體系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當前有不少制造企業并未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能夠滿足稅務管理及籌劃工作需求的組織架構,也沒有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更缺乏相應的技術手段支持,稅務管理及籌劃工作整體上呈現混亂無序的狀態,稅務風險頻發。

(二)企業辦稅人員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管理需求

從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制造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實踐經驗來看,制造企業對專業稅務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還有待加強。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部分中小型制造企業基本上沒有設置專業的稅務管理職能部門或稅務專崗,稅務管理及籌劃工作一般由財務人員負責。但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與稅務籌劃工作需求不匹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稅務知識培訓,也缺乏對相關稅收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操作不當,誘發相應的稅務風險,從而給制造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

(三)制造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中潛在的稅務風險多

1.稅收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

在財稅體制改革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來扶持制造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制造企業的經濟業務事項基本適用于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因此當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條目發生變動時,制造企業的辦稅人員如果不能及時掌握最新的相關政策內容,導致企業在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情況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就會引發相應的稅務風險,這種政策風險屬于外部稅務風險。

2.相關會計科目帶來的涉稅風險

制造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潛在的另一個稅務風險點在于某些會計科目在會計核算口徑和稅務核算口徑下的處置方式存在差異,企業辦稅人員如果不能在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報告和會計處理方法上加強協調,則有可能誘發稅務風險。例如,制造企業與購貨方在訂立銷售合同時,如果規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則該筆收入存在涉稅風險。因為按照稅法相關規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銷售貨物,在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當天,且當分期收入到賬時,企業就應履行納稅義務。但是《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只有當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時,才能夠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因此,在上述情境中,同一筆銷售收入在會計核算口徑下的收入確認時間點與稅務核算口徑下的收入確認時間點存在偏差,會被當地稅務管理機關認為企業未及時履行納稅義務。

四、制造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理念

首先,制造企業管理層要提升對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視度,通過加強與稅收征收管理機關之間的合作交流,定期邀請稅務專家和稅收征收管理機關的政策宣講人員赴企交流,在企業內部舉辦稅務知識專題講座,向企業員工宣傳講解稅務籌劃相關政策,增強企業整體的納稅意識。

其次,制造企業要做好組織架構調整工作。大型集團企業應在集團總部成立專門的稅務管理職能部門,在下屬各子公司設置稅務專崗;中小型制造企業應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在財務部門下設稅務管理辦公室和稅務專崗,由專業稅務人員開展企業涉稅工作。

最后,制造企業應在正確的稅務管理及籌劃理念的指導下,做好頂層設計,加大對稅務籌劃活動的財力、物力、人力投入力度,企業財務部門要做好針對稅務籌劃及管理的預算工作,為相關職能部門調撥一定的運營資金,物資采購部門要為稅務管理部門配備專門的辦公場地和辦公設施,打造良好的稅務管理及籌劃環境。

(二)完善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案

1.企業收入籌劃措施

制造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中,針對企業收入的籌劃措施主要為遞延銷售收入確認期限。一般來說,制造企業的銷售方式具有多樣性,收入確認的方式主要有委托代銷、分期收款或賒銷、直接收款和預收貨款等多種方式。制造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用適當的收入確認方式,盡量將收入確認的時間延后,即通過遞延納稅時間,為企業賺取貨幣的時間價值。但是,制造企業采用延后收入確認時間這一所得稅納稅籌劃措施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方面,制造企業的相關操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另一方面,制造企業必須據實記錄企業當期發生的銷售收入,使其與企業當期銷售結算記錄和銷售合同相匹配。

2.企業費用籌劃措施

制造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方案中,針對企業費用的籌劃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折舊費用的稅務籌劃。制造企業可以采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雖然不同方法對應的資產折舊額不一致,但是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不同折舊方式最后的折舊總額一致,區別在于可抵扣稅額現值不同,因此企業每年可以抵扣的所得稅額不同。其中縮短年限法的優勢突出,可以提前收回部分成本費用,將前期的會計利潤轉移到后期,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實現遞延納稅,增加企業的資金時間價值。二是研發費用的稅務籌劃。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制造企業的研發費用若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依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可按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100%從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依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制造企業的辦稅人員必須重視研發環節所發生費用的稅務籌劃,針對研發費用獨立建賬、單獨核算。

3.企業稅率籌劃措施

制造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方案中,針對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籌劃措施主要是通過合理選擇企業的組織形式,享受較低的所得稅稅率。制造企業可以選擇在所得稅稅率較低的國家經濟示范區或工業園區注冊企業,此外,制造企業還可以將企業拆分成多個分公司或成立子公司,通過所得稅抵減或享受子公司注冊地稅務優惠的方式,減少企業所得稅納稅成本。

(三)強化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一方面,制造企業的辦稅人員需要開展針對性的稅務風險研究,繪制稅務風險對照表,列舉管理中各主要稅種常見的風險點和發生概率較大的風險環節,方便開展對比檢查,全面識別和防控內外部涉稅風險。制造企業的辦稅人員要采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識別出的風險要素進行權重評估,并及時啟動風險應對預案,通過健全的風險識別評估程序,對單位稅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進行有效處置。另一方面,制造企業要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通過內部審計制度和內部報告制度,強化對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活動的內部監督,切實發揮內部審計對涉稅業務的監督控制作用。通過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強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針對涉稅風險發生概率較大的事項進行自覺、定期的自我監督和檢查,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稅收監管,及時補救發現的涉稅問題。

(四)打造專業的稅務籌劃人才隊伍

企業要重視引進專業辦稅人員,加強對辦稅人員的培訓和指導,通過優化、提高制造企業辦稅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全面提升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水平。具體來說,制造企業應當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首先,制造企業在稅務管理人才引進環節,要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提升人才聘用標準,采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準入考核方式,按照企業實際管理需求招聘優秀的稅務管理人才。

其次,制造企業在完成稅務管理人才招聘后,要做好后續教育培訓工作。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做好定人定崗工作后,應定期組織企業辦稅人員參與培訓活動,使其認真學習稅務管理知識,全面了解稅務政策內容,鼓勵企業辦稅人員盡快考取相應的專業資格證書,提升制造企業辦稅人員的財務技能和稅務技能。企業辦稅人員只有建立起包含財務、稅務、法律、金融多層次的知識體系,才能夠確保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和納稅籌劃活動的全面性、專業性和彈性,做好稅務風險防范與控制工作,提高制造企業稅務管理及籌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最后,制造企業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配套制度建設,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包括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榮譽晉升制度和公平的薪酬體系,從制度層面保障企業員工的合法利益,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稅務管理人才留存率。

(五)健全企業稅務管理制度

制造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在操作層面存在的風險主要是由辦稅人員的不當行為引發的,因此制造企業必須制定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發揮管理制度對納稅籌劃活動的剛性約束作用。企業也可以通過編制稅務操作手冊,引導、規范辦稅人員的涉稅行為,推進制造企業稅務籌劃及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規范化。例如,針對研發費用歸集和扣除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問題,企業應制定并規范研發費用歸集、分攤的計量標準。財務部門應按照規定的費用分攤計量標準進行費用分配并編制相應的分配表,企業應提供能夠證明費用已經實際發生的有效憑證,確保研發費用得到合理分攤、完整歸集。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確定加計扣除的核算范圍,即僅加計扣除與研發活動相關的費用,嚴禁加入其他無關費用,避免增加財務核算風險。

五、結語

稅收政策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所得稅是制造企業經濟活動所涉及的關鍵稅種之一,為了提高企業稅后利潤,實施所得稅稅務籌劃是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制造企業的稅務管理已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完善原本的所得稅稅務籌劃實施方案,切實提升稅務籌劃水平,以實現健康長遠發展。

猜你喜歡
辦稅籌劃所得稅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研究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等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
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等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億企贏“最牛辦稅員”活動結束 河北辦稅員百強榜公布
河北國稅開設“云辦稅廳”助力“營改增”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新準則下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淺析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所得稅處理pdf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