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研究

2022-11-15 07:23楊新忠計鵬飛
創意設計源 2022年5期
關鍵詞:金器刻劃劉賀

楊新忠,計鵬飛

引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的西漢?;韬顒①R墓,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自 2011 年被發掘以來,?;韬顒①R墓已出土 1 萬余件(套)珍貴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大量金器,包括金餅、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這些出土金器中除了金板表面未見文字,金餅、馬蹄金、麟趾金表面都有文字,其中金餅表面文字最多。這些文字對研究中國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可以為研究漢字字體的發展演變和使用情況提供有力佐證。在本文中,筆者主要針對出土金器表面文字進行研究,探析金器表面文字的呈現工藝與字體類型、內容信息與含義用法、作者身份與繪寫風格,揭秘其背后所蘊藏的巨大信息,以此拋磚引玉,供后人研究之用。

一、金器表面文字的呈現工藝與字體類型

經微痕觀察發現,?;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呈現工藝,大致分為戳記、刻劃、鑄字、鏨刻和墨書五種。戳記,指事先做好一定文字形狀的金屬印章或模具,再利用黃金質軟的特點,使用錘等工具進行敲打,使印文印在金器表面。戳記實際上是封泥的一種演變。晚商至魏晉為“封泥時期”,漢代開始進入“朱印時期”,封泥與朱印既指印章所需的成印介質,又代表不同印紋的使用方式與結果[1]。因此,?;韬顒①R墓出土的金器不僅是印章所需的一種成印介質,還是印章的一種使用方式與結果??虅?,指使用尖銳的工具,直接在金器表面刮寫出需要的文字。鑄字,指在金器鑄范上做好字模,連同金器一并鑄造出來的文字。鏨刻,指用鏨刀工具在金器表面鏨出文字。墨書,指用毛筆蘸墨汁,直接在金器表面上書寫文字。經統計,?;韬顒①R墓出土的187 枚金器中,有 62 枚帶有戳記文字,主要集中于金餅表面;有 139 枚帶有刻劃文字,主要出現在金餅表面,也有少量出現在馬蹄金和麟趾金表面;有 6 枚帶有鏨刻文字,主要集中在麟趾金表面,另有一枚金餅表面也出現了鏨刻文字;有 5 枚帶有墨書文字,全部出現在金餅表面。至于有多少枚金器表面帶有鑄字文字,則頗具爭議。有的學者認為馬蹄金表面文字是鑄造的,有的學者則認為是鏨刻的,并指出一定的判斷依據。比如,楊小林等[2]指出:“除無字的小馬蹄金和麟趾金底部為平面外,其他有字馬蹄金底部,中心低、外圍高,呈淺凹面。文字的高度與底部邊緣高度基本在一個水平面,銘文的周邊有明顯的戧鏨痕跡?!?/p>

(一)楷書化的篆書或隸書

?;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呈現工藝并不相同,這使得文字字體呈現出不同風格,其中有一類極為驚艷的字體風格形似楷書字體,這類字體風格實際上是楷書化的篆書或隸書。因為使用尖銳的工具直接在金器表面刻劃,或用鏨刀在金器表面鏨刻出帶有彎曲變化的篆書或隸書的筆畫結構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無論是刻劃還是鏨刻,都對篆書或隸書的筆畫結構進行了極簡處理,化曲為直、以方代圓、去繁就簡、隨性自由,以識別為目的,使篆書或隸書的固有面目模糊,進而出現形似楷書的字體風格。比如,有一枚金餅表面的文字就是隨意刻劃和鏨刻的楷書化字體,金餅右邊邊緣用鏨刀在表面直接鏨刻出“去六未下十二未”的文字,金餅中央用尖銳的工具直接刻出文字“弓”“下八”“三下”“九”等文字(見圖1)。再比如,另一塊出土金餅表面文字“租重二未”的風格也極似今人隨手刻劃的楷字(見圖2)。金餅表面文字的形態是用鋒利尖銳的工具在金屬材質上直接刻制而成的,省略了篆書或隸書許多典雅規范的筆畫結構特征,所以顯得隨性潦草、粗糙單薄,篆書或隸書的特征被刀或銳器刻得面目全非(見表1)。這種隨性潦草的簡化刻寫,說明隨著漢代社會的進步,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已使篆書和隸書不敷日常應用,需要一種更為規范簡便的字體來為政治和經濟服務,于是出現了楷書的萌芽。其實,?;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具有楷書化風格并不稀奇,正、草之變一直是書體演變的誘因,而隸書的簡化則是楷書胚胎的母體。兩漢文化藝術的發達,促使漢字書法繁榮,專職書法家與民間書手在不同領域進行著同樣的漢字進化實踐與藝術創造實踐。從 1973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帛書殘片中就可以看出,早在西漢,“文”“信”等字已出現楷書筆法端倪。近年來出土的大量東漢簡牘中,楷書筆法呈擴散形勢更是屢見不鮮,其為楷書權輿殆可無疑[3]。由此可見,?;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楷書化字體風格,絕不是一種孤立或偶然現象。

圖1 ?;韬顒①R墓出土金餅表面刻劃和鏨刻的楷書化文字

圖2 ?;韬顒①R墓出土金餅表面刻劃的楷書化文字

表1 ?;韬顒①R墓出土金餅表面鏨刻和刻劃的文字

(二)標準化的篆書和隸書

?;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有一部分采用了漢代標準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大多出現在金餅表面,其呈現工藝為戳記、刻劃和墨書三種。戳記文字采用標準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字形端正、筆畫規范。篆書和隸書字體特征明顯,可辨識的有“由(或甲)、市、士、貝、左、呈、重、巨、周、長、陶、王”等戳記文字,其中陽字戳記 12 枚,陰字戳記 4 枚。這些戳記文字是用硬質材料做成的字模,再通過重力敲印上去的??虅澪淖蛛m然也是標準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但相較于戳記文字,要草率得多,字形隨性、筆畫自由、大小不均、有失嚴謹,顯現出手工刻劃的痕跡與特點。但仔細甄別就會發現,刻劃文字依然具有篆書和隸書字體的筆畫結構與特征。能辨識的有“五、禾、楊、郭、父、坙、十、甲、衣、巨、去、五”等文字。墨書文字采用標準化的隸書字體,字形端正規范,顯現出傳統書法的功力。漢代隸書的特征十分明顯,可辨識的有“南海?!酢醭假R所□元康□□□□□□□,□□□□□臣賀□□元□□□酎黃□□□,□?!趸韬睢酢酢醴钤怠酢酢豸S金一斤”等文字[4]。無論是戳記文字、刻劃文字還是墨書文字,它們不僅從側面印證了篆書和隸書作為漢代常用字體的正統地位,而且向今人展示了漢代寫字、用字的真實

面貌。(三)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

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也是?;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較為多見的字體類型,有上、中、下三類,主要出現在馬蹄金和麟趾金的表面(見表2)。通過近距離仔細觀察鑒別可知,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風格所呈現出的工藝為鑄造和鏨刻,即文字是通過鑄字模范鑄造或鏨刻工具雕刻敲打出來的。當然,也有一些是將鑄造完成的字借助焊藥焊接上去的,稱為“貼字”。馬蹄金表面的上、中、下文字為鑄字和先鑄后貼字,麟趾金表面的上、中、下文字為鏨刻字。由于鑄造或鏨刻工藝、工具的特殊性,金器表面的篆書和隸書字體表現出很強的裝飾性,筆畫硬直粗壯、方折有力,舍去了篆書和隸書豐富的曲線和細節特點,進而趨向現代黑體美術字。這應該是制作金器文字的工匠有意而為之,考慮到鑄造字或鏨刻字的方便性和黃金材質的韌性,太細、太曲或細節過多的規范篆書和隸書字體不易鑄造或鏨刻,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出現了形似現代黑體美術字的裝飾化篆書和隸書字體。由此可知,這類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是基于工藝和材質的因素,再加上制作者大膽的創新而產生的。文字不僅具有敘事、記憶的符號功能,在視覺傳達中還承擔著給人帶來更好視覺體驗和更強視覺沖擊力的責任[5]。

表2 ?;韬顒①R墓出土馬蹄金和麟趾金表面的鑄字、鏨刻字和先鑄后貼字

類似這種受制作工藝與材質的影響,出現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風格,在漢代及之后的其他器物上也屢見不鮮。比如,1912 年蒙古國諾彥烏拉山谷發現的公元 1 世紀前后的一處漢代匈奴高級貴族墓葬中出土的紡織品上有“新、神、靈、廣、成”等文字樣,其字體風格就是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酷似現代黑體美術字。再比如,1995 年在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的一座高規格漢代古墓中出土的帶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的織錦,其字體風格也很像現代黑體美術字(見圖3)。由此不難看出,紡織品上的古代黑體美術字受紡織品的經緯線走向和紡織工藝的影響而形成。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風格在漢代墓室題銘、銅鏡銘文、磚瓦文、印章封泥等器物上也不少見。比如,東漢王得元墓室題銘的銘文“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王得元室宅”,就是典型的裝飾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極似現代黑體美術字。但仔細觀察發現,其仍是篆書和隸書的筆畫結構,只是銘文制作工匠為順應石材質地和雕刻工具的特性,將篆書和隸書的曲圓型線條簡化處理成方折型的直線,以便于雕刻。這使我們不得不佩服工匠的大膽創造力和審美表現力,就算在等級制度森嚴、官方和民間用字規定嚴格的時代背景下,也抑制不住工匠們奇思妙想的藝術表現欲。這也說明了自古及今,藝術創作者總會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熔鑄在客觀形態的物質形式中[6]。

圖3 尼雅遺址的一座高規格漢代古墓中出土有的帶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的織錦

二、金器表面文字的內容信息與含義用法

?;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內容大致有七類:第一類是“重、坙、未”等表示質量的字?!皥l”通“輕”、“未”通“銖”(銖)。表示質量字的前面加數字,表示金器的重量程度,如“二未”“六未”等。第二類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表示數量的字。表示數量的字一般不單獨使用,其前或其后必須加表示等級次序或重量單位的字,這樣才能描述具體的意思。第三類是“甲、上、中、下”等表示等級次序的字。表示等級次序的字的后面加數字表示金器的等級或重量級別,如“上一”“上二”“下三”“上三”“上四”“下五”“中甲”等。第四類是“侯、君、臣、父”等表示封號或敬稱的字。前面加姓氏的字,表示尊稱,如“淮君”。第五類是“郭、陳、王、周、常、徐、齊、楊、張”等表示姓氏的字,這一類字數量最多。表示姓氏的字的后面一般加表示等級、數字或用途的字,如“郭四百五十坙六”“郭去半兩坙十未”“郭重四”“郭下五”“眭下三”等。第六類是“大吉”“大利”等表示祝福的字。第七類是“租、市、去、德”等表示用途和歸屬的字?!白狻币鉃樽舛?,指舊時田賦和各種稅款的總稱;“市”又稱“司市”,是官名;“去”為收藏之意;“德”通“得”,指獲得、得到。表示用途的字前面大多加表示姓氏的字,后面加表示數量的字。如“租重”“王德”“郭去”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意義不明或難以辨別的字。

三、金器表面文字的作者身份與繪寫風格

筆者通過觀察、分析和推測?;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特點,發現金器表面文字的作者身份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文人士大夫。主要創作出土金器表面的戳記文字和墨書文字,這類文字的繪寫風格形式莊重、理性正統,講究書法章法。另一類是工匠。主要創作出土金器表面的刻劃類、鏨刻類文字,這類文字的繪寫風格草率隨性、自由即興,注重文字的實用標記功能。除了刻劃類、鏨刻類文字為工匠所作,鑄造類文字也是工匠所作,其繪寫風格恰恰相反,表現出細致嚴謹、慢工細活和等級威嚴的特征,但也流露出一些匠氣。

(一)文人士大夫

秦漢時期,文人士大夫是正統書法藝術的開創者和繼承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良好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優越的創作條件,是統治階級體現意志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文人士大夫受官方倚重,文字改革、厘正字體,以及重要場合的書碑、題署、刊印等,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參與[7]。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感情是正統的,表現手法是文人型的,講究形式的莊重、追求書法的功力。如前闡述的?;韬顒①R墓出土金餅表面的戳記文字,其篆書和隸書字體往往從正統的書法角度呈現出典雅莊重的書法內涵和功力,少見裝飾意味。文人士大夫的篆書和隸書字體基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和高度的理性控制,體現了正統的面貌,其作品雖然缺少裝飾感和民間藝術的活潑,卻在書法藝術上有指導意義。

(二)工匠

漢代工業集中于政府,各種匠作行業皆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專設的管理機構,銅器屬少府下屬的尚方令和考工令主管;度量衡器屬大司農主管;紡織品屬首都少府屬官織室令丞主管;公用磚瓦的制作屬“都司空”管理,這些行業所制的產品除供御用和官用外,也做商品出售[8]。為使產品制作精美,這些行業應有專司產品造型、圖案、文字設計的工匠人員,這些人員應熟悉、擅長本行業的工藝技術和表現語言,他們創作的瓦當、磚甓、璽印、銅器、金銀器、紡織品等銘文極富匠人特色。官府對匠作行業文字的設計要求遠沒有碑碣、題署等文字那么嚴格,使得工匠有了較大的創作空間和自主權,可以自由地表現文字造型。在工匠創作的作品中,文字或嚴謹工整、或隨性草率、或方折凌厲、或婉轉圓潤、或粗壯醒目、或流暢犀利,全視表現載體和功能的需要而定。不過,工匠創作的局限性在于他們的傳授方式是師徒相承,長期的程式化工作和重復的勞動難免會消磨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因此,工匠創作的作品中會出現一些匠氣。

四、結語

文化與歷史在一個國家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9]。?;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內容信息豐富、字體形態多樣,對研究漢代社會文化與歷史有著重要的佐證作用。本文以出土金器實物、圖片和已有研究文獻為依據,探究?;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呈現工藝與實用功能,及其對字體風格類型的形成產生的影響,指出文字的呈現工藝與實用功能是漢字字體發展演變的主要推動因素。通過梳理?;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字體風格類型可以發現,當時除了以篆書和隸書為正統的常用字體之外,還出現了楷書和現代黑體美術字的萌芽。?;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豐富而復雜的內容信息與用途含義,為后人探究漢代的度量衡制、計數法則、等級制度、封號稱謂、姓氏文化、祝福用語,以及語法、字法、句法等提供了珍貴的證據材料;?;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文字的作者身份決定了其文字的繪寫風格,文人士大夫站在文人的立場表現標準化的篆書和隸書字體,維系著漢字字體和書法藝術的正統面貌,這對漢字字體演進和書法藝術的發展有著指導意義,而工匠具有較大的創作自主權,可以較為自由地表現文字造型??偠灾?,?;韬顒①R墓出土金器表面的文字形態,對研究漢代文字使用情況、漢代書法藝術、漢字字體演變、漢字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參考價值和學術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金器刻劃劉賀
論陶瓷刻劃花藝術類別與特征
誰是對你有情的人
金色文化中國古代金器藝術
試論?;韬顒①R墓編鈕鐘的編列
劉賀
——?;韬畹摹癟wo Faces”(上)
瑞金國際“古法祥瑞金器”新品發布盛大亮相
基于圖像清晰度檢測的光柵刻劃平臺調平裝置
從西漢劉賀墓說到中國古代的金銀錢幣
河南出土的漢代金器
光柵刻劃機刻劃系統光機電集成優化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