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與數學化:達成教學內容、方式與目的和諧化的方法

2022-11-16 14:12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215100
中學數學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課例生活化情境

高 銘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 215100)

從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掌握間接經驗的過程.但是學生的學習如果事事都從間接經驗開始,那么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會存在很多困惑,無法感同身受.例如應用題中的追及問題,這類問題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是困擾學生的難題.以往教師在教授時都會用畫行程圖的方式,但是往往學生仍舊無從下手.為了讓其更好地理解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他們從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再上升到數學知識.例如要解決上述追及問題,教師可以帶學生去操場實地跑一跑,讓他們感受全過程.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路程、相向而行或是背向而行等方式來進一步感受路程、速度、時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師畫的行程圖,進而來解決實際問題.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去捕捉數學知識[1].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讓數學回歸生活,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是必然的.

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將“生活化”和“數學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教學內容、方式與目的的和諧和統一,以踐行新課標理念,筆者將以下淺見與廣大同行分享.

1 課堂教學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回歸生活,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1.1 深入鉆研教材,結合生活現實,挖掘生活素材,加強數學學習和現實的聯系

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注重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2]教師在從事數學教學活動時,需要認真地鉆研教材,并善于結合學生生活的現實去捕捉“生活現象”,去采擷生活中的數學實例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并使用于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素材的選取可以是學生直接接觸到的事物,也可以是有趣的故事,還可以是與學科相關的現象和問題.

課例1生活引入——“垂直”的概念

蘇科版教材七上第167頁中,問“上面圖片中哪些線互相垂直?教室里有哪些線互相垂直?”問題中出現了“垂直”,那么到底什么是“垂直”,教材對此并未說明.對于這一個概念的講解,教師可以用生活中更加生動的例子來引入.比如用跳水比賽的視頻和示意圖(圖1,圖2)問學生:“入水時讓身體與水面有怎樣的關系才可以讓水花較???”學生就會對“垂直”有很直觀的感受和認識.他們不但能理解垂直的含義,同時還能了解垂直在生活中的某些作用,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

圖1 圖2

課例2理解認知——“用字母表示數”

教師給學生講“用字母表示數”時,首先要講清楚為什么要用字母來代替,有哪些好處.如果單純地用理論來解釋的話,學生并不容易接受.教師可以用古代一位學生學寫“萬”的故事來講解,用這個故事來揭示用一個符號“萬”來簡化寫一萬個“一”的過程.這就是一個以符號代表數字的過程,從而揭示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的形成過程.

用這類生活中的實例和故事讓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可加強數學感知,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數學學習和現實的聯系,使課堂的重點與難點得以突破.同時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掌握有關規律,感受生活中的“數 學味”.

1.2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多種方法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體驗數學知識

當教師收集了大量的生活化的數學素材后,如何來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并在課堂上以何種形式呈現出來呢?這是很有講究的.創設問題情境的關鍵還是要依據不同的課堂內容.

課例3概念形成——“中心對稱”問題

在講解這個概念時,我們可以先不用教材中出現的操作,而是先向學生拋出一個游戲.規則如下:兩人輪流在一個圓桌上放同樣大小的圍棋子,每人每次只能放一枚,任何兩枚圍棋子不能有重疊的部分,誰放完最后一枚,使得對方再也找不到空地可以放下一枚圍棋子的時候,誰就贏了.

這個問題情境的創設符合學生探索問題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在學生參與活動后由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結論,從而揭示“中心對稱”概念.除了游戲,我們還可以通過動手操作的方法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或鞏固.

課例4實驗探究——“做菱形”問題

蘇科版八下《數學實驗手冊》中有“做菱形”這一節.之前學生已經對這一章里出現的各種中心對稱圖形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們的性質和判定.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做菱形”就需要學生很好地應用已學知識.本節內容重點在“做”.如何做?為何這么做?有多少種方式?都是本節課的難點.在上這節課時,筆者讓學生充分利用“折紙”這個方式,折出了很多不同的菱形,并讓學生說出了原理.(以下展示其中的兩種折法,圖3,圖4)

圖3 折法1

圖4 折法2

通過實驗探究、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或鞏固知識,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探究過程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總之,在課堂中教師應當善于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自己發現和掌握有關規律的樂趣與自信.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生活化”不是刻意制造出來的,不能讓“生活化”形似而神離,要用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故事情境、典型游戲、操作實驗等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讓它們和諧地在一起呈現,從而達成一節課的教學目的.一堂好的數學課不僅需要通過“生活化”素材和方式的選擇和切入,更需要能夠有效地揭示數學研究過程,反映抽象、概括、邏輯、推理和論證等數學科學特點,最終以“數學化”的目標來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應用能力.

2 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實現新課標要求,提升“數學化”能力

荷蘭數學教育家H.弗賴登塔爾(H.Fredenthal)對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化”有著高度的評價.他認為“數學化”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同樣,他認為的“數學化”也要在“生活化”的客觀世界中再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分析研究和整理.因此,學生在經歷“生活化”學習之后,要再用具體的數學模型去代表特定的數學對象,完成一般化和深化.弗賴登塔爾將“數學化”分為水平數學化和垂直數學化兩個層次.

水平數學化就是把現實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簡言之,就是把生活情境以數學問題呈現出來.垂直數學化相對來說就顯得更“純數學”一些,它是從符號到概念的轉化或用符號演繹推理來解決數學問題.平時我們的數學教學中,在導入、例題講解、課堂提問、作業布置等不同環節里,這兩種不同層次的數學化均可體現.例如筆者在講解蘇科版七上“有理數的乘法”中就曾用水平和垂直兩種不同層次的數學化方式來引入.

課例5水平數學化的引入

圖5

.

①若螞蟻勻速向右爬行,4秒鐘后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②若螞蟻勻速向左爬行,4秒鐘后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③若螞蟻勻速向右爬行,4秒鐘前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④若螞蟻勻速向左爬行,4秒鐘前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課例6垂直數學化的引入

下列式子用乘法可以怎么表示?你發現了什么運算法則嗎?

① 2+2+2+2=8.答案:2×4=8.

②(-2)+(-2)+(-2)+(-2)=-8.答案:(-2)×4=8.

③(-4)+(-4)=-8.答案:(-4)× 2=-8.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有理數乘法的運算法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針對學情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學.例如從以上兩種不同的引入可以看出,水平化引入更貼近生活,能更好地引起七年級學生的好奇心,也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垂直化引入比較“簡潔”卻能較為直接地反映出運算法則.教師對兩種數學化方式的有效運用,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不同樂趣,找出問題中的共性與規律,形成數學的抽象與概括,建立數學模型.一句話,就是最終使學生學會“數學化”方法,建立“數學化”思維模式,形成“數學化”能力體系——這是數學課堂教學所必須遵循的正確方向和核心路線.這樣可以將教學的內容、上課的方式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統一起來.

“數學化”的教學過程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四種手段的運用:第一,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而所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實際問題還是理論問題,都一定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形成一條清晰的學習和思考的路徑;第二,為了挖掘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敢于質疑、小心驗證;第三,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第四,要引導學生重視觀察和實驗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他們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習慣.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化”應包含“生活化”.只有將“生活化”和“數學化”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重視數學的背景和應用,又重視數學的抽象和證明;既強調現實基礎,又重視邏輯思維;既密切注意數學的外部關系,也充分體現數學的內在規律,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等多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真正實現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方式與目的和諧統一.

猜你喜歡
課例生活化情境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課例
護患情境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