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湖羊羔羊生長性能和血液蛋白指標的影響

2022-11-17 03:53姚逸安胡情情俞可心胡馨予王仕明
中國畜牧雜志 2022年11期
關鍵詞:生長率湖羊羔羊

姚逸安,胡情情,俞可心,胡馨予,余 榮,王仕明,管 峰*

(1.中國計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2.百歐康(中國)銷售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3.浙江臨安羅塘大灣里湖羊羊場,浙江臨安 310018)

湖羊原產于我國太湖流域,具有適應南方濕熱氣候、繁殖力高等優點,種群平均產羔數達270%以上且為多胎FecB基因純合體[1]。但在生產過程中,窩產羔數3 羔以上時容易出現母羊泌乳量不足和弱羔等問題,弱羔早期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輕則影響生長發育,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同時由于弱羔需要人工代乳或寄養,人力成本大大增加[2-3]。在疾病預防的傳統方法中常使用抗生素,但其造成的藥物殘留、耐藥性等問題已經給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帶來了隱患。隨著我國飼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研發可替代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成為養羊業中保障羔羊健康生長亟待解決的問題。

微生態制劑(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是一類由益生菌等微生物經過加工制成的生物制品,一般被分為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三類[4-6]。由于微生態制劑可提高畜禽生長性能與機體免疫力,并具有無殘留、無毒副作用、不產生耐藥性等優點,被廣泛運用于動物生產中[7]。微生態制劑可通過調節優化綿羊瘤胃和腸道菌群的平衡以提升機體免疫力,降低羔羊腹瀉率和死亡率,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從而提高生產性能[8]。但復合微生態制劑的最佳劑量以及對于產羔數不同的湖羊羔羊的應用效果尚無報道。本試驗旨在研究不同劑量新型微生態制劑對不同窩產羔數湖羊羔羊的生長性能、血液蛋白指標的影響,探索復合微生態制劑的最佳劑量并為多胎羔羊的育肥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微生態制劑(商品名“犢益康”,每支60 mL,膏劑)由青島正泰聯合營養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益生元主要包括牛初乳精華、中鏈甘油三酯、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益生菌主要包括地衣芽孢桿菌(≥3.7×1010CFU/kg)、枯草芽孢桿菌(≥3.7×1010CFU/kg)、屎腸球菌(≥6.0×1010CFU/kg)。湖羊羔羊由浙江省臨安市羅塘大灣里湖羊養殖場提供。

1.2 試驗設計 選取2020 年9 月出生的湖羊羔羊共110只,隨機分為3 組。低、高劑量組每只羔羊出生后2 h內分別一次性灌服微生態制劑5、10 mL,對照組羔羊出生后不飼喂。在同期內出生的羔羊隨機分組,1 窩羔羊在同一組,各組初生重無顯著差異,組內(羔羊耳標丟失則不再計入分組分析)按照胎產羔數分為單羔群、雙羔群、多羔群(≥3 羔),單羔在各組均少于5 只,未做群體分析,樣本信息見表1。分組后進行打耳標、稱重等相同操作。所有羔羊按照羊場常規過程飼養,試驗期180 d。

1.3 飼養管理 按照羊場一般飼養方式,羔羊斷奶前和母羊同圈飼養,特別弱小羔羊由人工補喂牛初乳,每次約200 mL,一般3~10 次后直至正常采食。羔羊約30日齡后開始補飼羔羊顆粒料(主要成分為脫脂奶粉、牛奶、乳糖、乳清粉、食鹽、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體重約為20 kg 時斷奶,斷奶后公母分欄飼養。飼養期間所有羔羊自由采食。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 體重 所有試驗羔羊出生后記錄羔羊初生重、胎產羔數,分別于15、30、60、180 日齡進行空腹稱重;計算每只羔羊體重增重、平均日增重和相對生長率,相對生長率的計算參考陳新丹等[9]的計算方法。

1.4.2 血液蛋白指標 分別于出生后2 h(初生)、2 日齡和10 日齡從對照組、低劑量組、高劑量組中隨機各抽取5 只羔羊進行血液采集。羔羊晨飼前頸靜脈采血約1.0 mL,收集于含肝素的真空采血管中,低溫(0~4℃)保存帶回實驗室,3 500 r/min 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IDEXX Catalyst One,美國)測定血液中總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含量,計算白蛋白/球蛋白(A/G)。

1.5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使用Excel 2019 進行整理,SPSS 20.0 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對體重數據采用單因變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血液蛋白指標數據采用方差分析,LSD 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 代表差異顯著。群體樣本≤5 時不進行統計對比分析,試驗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

2.1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羔羊增重的影響 單因變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試驗處理與組內分群交互作用不顯著,以劑量水平為主效應進行統計分析各分類的對照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之間的初生重、180 日齡重、總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差異不顯著(表1)。由圖1 可知,羔羊180 日齡重、總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與初生重正相關(P<0.01)。由表1 可知,多羔群和與公羔群中高劑量組的羔羊初生重均低于對照組(P>0.05),180 日齡重、總增重、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對照組(P>0.05)。微生態制劑對羔羊的總體增重性能影響不顯著,口服10 mL微生態制劑在多羔群和公羔群中效果較好。

圖1 180 日齡重(A)、總增重(B)、平均日增重(C)隨初生重變化的散點圖

表1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羔羊增重的影響

2.3 微生態制劑對羔羊各階段相對生長率的影響 如表2 所示,雙羔群中對照組在0~15 日齡的相對生長率高于低劑量組(P<0.05),低劑量組在15~30 日齡的相對生長率高于高劑量組(P<0.05),其余各分類群中各組羔羊相對生長率在0~15 和15~30 日齡差異均不顯著。各分類群中低、高劑量組在30~60 日齡的相對生長率高于對照組(P>0.05)。60~180 日齡,總樣本中高劑量組的相對生長率高于對照組(P<0.05),雙羔群中高劑量組的相對生長率高于對照組和低劑量組(P<0.05),其余各分類群中試驗組的羔羊相對生長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微生態制劑可能在羔羊斷奶后對其生長性能有促進作用,但效果不顯著。

表2 微生態制劑對羔羊各階段相對生長率的影響 %

2.4 微生態制劑對羔羊血液蛋白指標的影響 由表3 可知,羔羊初生時,各組羔羊血液TP、ALB、GLOB 以及A/G 的指標均無顯著差異,A/G 均接近1.0。高劑量組2、10 日齡時血液TP、GLOB 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2 日齡時高于低劑量組(P<0.05);A/G 均低于對照組(P<0.05);低劑量組各時期血液中TP、GLOB 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A/G 均低于對照組(P>0.05)。血液中ALB 含量在各組間以及不同時間差異均不顯著。

由表3 可知,高劑量組2 日齡羔羊血液中TP、GLOB 含量較初生時分別提高了58.47% 和93.97%(P<0.05),10日齡時TP、GLOB含量低于2日齡(P<0.05),但仍高于初生時(P<0.05);高劑量組2、10 日齡時ALB 含量均高于初生時(P<0.05)。低劑量組2、10 日齡時TP、GLOB 含量均高于初生時(P<0.05),且2 日齡含量最高;10 日齡ALB 含量高于出初生時(P<0.05)。對照組10 日齡時TP、ALB 含量高于初生時(P<0.05),其余指標隨時間變化差異不顯著。

表3 微生態制劑對羔羊血液蛋白指標的影響

3 討 論

3.1 微生態制劑對綿羊生長發育的影響 羔羊出生至斷奶前的胃部結構、主要菌群和消化物會發生很大變化[10]。微生態制劑中的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消化道后,通過補充優勢菌群、拮抗病原微生物、促進分泌消化酶等多種方式改善腸胃環境,提高羔羊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進而提高生長發育性能[11-13]。郭云霞等[14]研究表明,羊源微生態制劑可以提早綿羊羔羊的斷奶日齡并顯著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降低羔羊腹瀉發病率和死亡率。Soren 等[15]研究則發現,添加酵母和乳酸桿菌對羔羊的體重和平均日增重沒有影響??梢?,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效果可能受到其使用劑量和菌種搭配的影響。與傳統的液體和固態粉末微生態制劑相比,本試驗使用的新型微生態制劑為乳膏劑,具有儲存期長、使用簡易精確等優點[16]。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羔羊出生2 h 內以灌服5、10 mL 復合微生態制劑有利于改善羔羊胃內菌群結構和數量,提高消化能力,促進生長發育,但不能顯著提高湖羊羔羊的生長性能;試驗組全部群體在30~60、60~180 日齡相對生長率均高于對照組。一方面,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可能受到使用時間的影響。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芽孢桿菌、乳酸菌主要以分解復雜化合物、產生維生素、促進腸道絨毛生長等機制,促進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提升生產性能[17-18],而羔羊哺乳期消化物以簡單碳水化合物為主,同時母乳中所含的IgA 可能導致部分益生菌難以在腸道定植或發揮效用[10,19]。隨著羔羊斷奶以及日糧的改變,出生時灌服的微生態制劑的促生長效果逐漸減弱,總體生長情況無差異,但在后期試驗組相對生長率較高,說明微生態制劑可能對斷奶后的生長強度具有促進效果。另一方面,微生態制劑中含有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質對羔羊健康生長具有重要意義,但本試驗飼喂周期短,難以對生長性能產生持續性影響,同時微生態制劑中各種成分的相互拮抗也可能引起使用效果的差異。從羔羊的總體生長狀況來看,10 mL 復合微生態制劑組多羔群和公羔群的生長效果最佳,這可能與多羔群在羔羊出生時數量多,相對于單羔和雙羔羔羊體重輕、體質弱等因素有關。也有研究表明,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存在性別差異[20]。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胎產羔數不同的湖羊羔羊的作用效果以及最佳飼喂劑量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3.2 微生態制劑對羔羊血液蛋白指標的影響 動物血液中各類蛋白質含量的變化是衡量機體代謝狀況和免疫能力的重要指標。血清TP 主要由ALB 和GLOB 組成,其含量可直接反映動物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ALB作為營養物質的載體其含量高低可直接反映動物的營養攝入情況,GLOB 主要由免疫器官分泌的抗體組成,在體液免疫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21]。微生態制劑可通過多種作用方式提高動物血液中各類蛋白質的含量,進一步影響機體免疫能力。研究表明,補飼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提高羔羊血液中IgA 和IgG 濃度,還能提高IL-6含量以及細胞因子的水平[22-23],顯著降低羔羊腹瀉率并提高存活率[24]。Devyatkin 等[25]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劑可以顯著提高羔羊血液中TP、ALB、GLOB 含量,降低血液膽紅素和膽固醇水平,提高殺菌和吞噬指數。Yang 等[26]研究表明,綿羊口服重組枯草芽孢桿菌有助于促進綿羊外周血單核細胞增殖,顯著提高血液中IgG 和IgA 含量,有效降低綿羊受寄生蟲感染的機率。

哺乳動物免疫系統的發育存在于生命的各個階段,腸道菌群對于早期免疫系統的影響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的短時間內[27]。本試驗結果顯示,灌服5、10 mL 復合微生態制劑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進羔羊血液中GLOB、TP 含量,降低A/G,ALB 含量變化則不受微生態制劑影響,10 mL 灌服效果持續至10 日齡仍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說明微生態制劑有效提高了羔羊生長初期的體液免疫水平。何韻秋等[12]研究也表明,顆?;旌先占Z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可顯著提高湖羊血清TP 和GLOB 濃度,降低A/G,與本研究中微生態制劑對湖羊血液蛋白指標影響的結果一致;而各個時期試驗組羔羊血液中作為營養物質載體的ALB 含量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也與本試驗中各組羔羊生長性能差異不顯著的結果一致。益生菌通過刺激羔羊腸道,加強羔羊對初乳和微生態制劑中所含蛋白質的吸收能力,從而增加血液中ALB、GLOB 含量;同時微生態制劑中所含的益生菌、益生元可作為抗原或免疫系統激活劑等成分參與宿主的免疫反應,刺激腸道黏膜系統的發育和成熟,進一步提高羔羊免疫力[28-29]??傮w來說,口服10 mL 復合微生態制劑可顯著提升羔羊血液中GLOB含量,對羔羊早期免疫力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4 結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飼喂10 mL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湖羊窩產多胎羔羊的生長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尤其對公羔與窩產3 羔及以上時效果更佳,但效果并不顯著;同時能顯著提升羔羊血液中TP 和GLOB 含量,降低A/G,提高羔羊血液蛋白指標。

猜你喜歡
生長率湖羊羔羊
榆林湖羊養殖技術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碼”
湖羊及其雜種生產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異研究
研究發現湖羊產羔數存在近交衰退
羔羊早期如何誘食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日本落葉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積生長率代替林分蓄積生長率可行性驗證
羔羊的試圖(外三首)
12a生杉木人工林加施微肥效應的研究
植物栽培溫室大棚養殖林蛙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