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作業管理 助力學生成長
——關于落實“雙減”“五項管理之作業管理”的思考

2022-11-18 01:52寧紅莉
陜西教育·教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作業管理雙減優化

■文/寧紅莉

隨著“雙減”政策、“五項管理”文件的出臺,每個一線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便開啟了“深刻創新、無限創造”的工作模式,這次的創新是實實在在的,這次的改革是摧枯拉朽的,可以說有“破釜沉舟”之勢。從2021年9月開學至今,雙減、五項管理、作業管理、課后服務……這些核心詞匯指引著一線教育工作者、指引著教育管理者不斷思考怎樣將最新的黨的教育方針與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學校一項項具體入微的教育教學工作深入對接,深度融合。每個教育人不僅要將“雙減”內化于思想認識,還要外顯于改革創新。

一 改革作業管理,成就特色化辦學

當前,作業管理已經成為“雙減”“五項管理”核心中的核心,這些看似簡單的作業背后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作業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創新舉措,學??梢砸源藶樽ナ?,改革作業管理的同時,創建特色化辦學品牌,讓學校的辦學愿景更加美好。

1.小作業,大動靜

(1)從作業的功能分析。做作業的目的是加深和鞏固學生所學內容,訓練學生的學科技能應用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做作業的過程是學生受益的過程,是學生心智重構的過程,是學生體驗成長的過程。作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獨立性、責任感、條理性,使學生樹立時間管理意識,增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在培養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及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積極求知、嚴謹做事、認真思考、踏實努力、珍惜時間等優良品質。

(2)從作業設計者——教師來分析。布置什么樣的作業,設計哪些練習題,均基于教師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對教學目標的預設、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課標精神的領悟、對教學理念的理解。所以說,作業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標尺。通過作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等。作業能夠體現教師把握教材、運用教法的能力,以及教師預設問題、設計活動的能力,甚至還可以看出教師骨子里隱藏的育人觀、價值觀。

(3)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分析。作業管理因“雙減”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學校的頂層設計、采取的監管方式、開展的教研活動等都充分體現了學校管理者的思想認知、辦學理念、育人方針?;ㄈC腿來一場、穿針引線走一遭、紙上談兵論一番、鋪路架橋干一陣、凝心聚力動起來、集思廣益做起來……可以說舉國上下總動員,每所學校都在設法推進作業管理制度的落實,只是出發點、著眼點略有不同,這就決定了“終點”有別,恰好印證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2.頂層設計,引導革新

為了有效落實“雙減”政策、“五項管理”文件的要求,學校要結合校情從課前預設、課堂踐行、作業形式、評改批閱、質量監測、主題研討、課題研究、考核評價等方面入手,制訂一套系統的作業管理制度,明晰作業管理實施的細則及相關考核評價指標。還要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操作步驟及具體要求,這樣才能引導教師按照既定的目標、方向嘗試“作業改革”,從而推動高效課堂的建設。

3.扭轉認知,踐行改革

(1)理念認知轉過來。學校要積極組織教育教學管理者、一線教師、家長學校特聘家委等,學文件、聽報告、查資料、搞調研、學成果,要逐步統領不同群體的思想認知和行動,讓教育教學管理者認識到落實作業管理制度是彰顯辦學理念、實現辦學愿景、凸顯辦學特色的有效抓手;讓一線教師認識到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強化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交往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心理、情感發展的多種功能;讓家長認識到“小作業,大切口”,作業管理減掉的是負擔,是學習體量中的“贅肉”,優化后的作業好比高蛋白、高能量營養品,能夠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2)作業體量減下來。統籌規劃是減輕師生負擔的有效途徑,學校必須扎實落實作業統籌管理審批制度,可以按照“自主設計—教研組研討—年級組長統籌—教導處審核—教學校長審批”的五級管理方式,提前一周審批預設作業;可以增設教室作業公示欄、辦公室作業公示臺、校園作業公示窗等,實施過程性監管;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采取抽查學生作業、電話隨訪家長、調研班級小干部的方式進行督查??傊?,減是打破原有平衡,創建新平衡的一個很痛苦、很煎熬的過程,教師、學生、家長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認可的過程、磨合的過程。

學校還要加強多學科統籌,進行跨學科融合,采用項目式學習、混合式學習等方式,將原本單一的“讀讀背背、抄抄寫寫、練練算算、涂涂畫畫”的作業改為“查、寫、算、讀、畫、講、演、練、做”等綜合性作業,一方面要積極落實“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課后書面作業控制在一小時以內”“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者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等顯性要求;另一方面還要督促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3)作業形式“活”起來。學校要定期組織優化作業設計專題教研,組織創新性作業設計大賽,組織作業設計策略主題性培訓,讓教師在交流研討中碰撞智慧,集思廣益,開闊作業設計思路,提升作業設計能力。要定期舉行“特色作業展覽”“跨學科作業秀一秀”“我的作業這樣‘做’”等主題活動,讓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教師加強交流、融合,不斷拓展和豐富作業形式,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要堅持推廣各種實踐類、動手類、活動類、自選類、融合類作業,讓學生把作業升格成作品,讓教師把批閱改為學業評價,讓學生充分享受作業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做作業的體驗感、歸屬感。還要逐步形成“低段作業游戲化、中段作業體驗化、高段作業專題化”的作業設計模式,從而真正實現作業形式“百變金剛”,作業內容“萬紫千紅”。

(4)作業熱情“漲”起來。學校要積極改革傳統的激勵評價方式,將“作業管理”納入教師績效考核體系中,從作業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針對性、目標性、綜合性、發展性、融合性等方面綜合考量教師作業設計的優化程度,考量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育教學效果。同時,學校還要積極優化學生綜合考核評價指標,將作業管理納入學生學業水平考核的范疇。評價指標好比指揮棒,榮譽獎勵好比興奮劑,調整好這兩個方面,師生面對“作業”一定會熱火朝天地干起來。

4.多維協調,架設通途

學校實施作業管理,最焦慮的是家長群體,最辛苦的是教師,最擔憂的是校長??梢哉f,作業管理牽一發而動全身,學校必須統籌協調好各方關系。

(1)協調好家校關系。為了達成家校一致的目的,教師、家長相互認同的作業觀,學校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書面宣傳,在學校公眾號上廣而告之,開設視頻號進行專項宣講,設置問卷星進行網絡調查,借助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宣講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深度交流,達成共識,避免學校不斷減少作業、家長逐漸增添作業這種現象的出現。

(2)協調好五項管理的關系。學校應制訂一體化的推進措施,使作業管理與手機管理、體質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齊頭并進。實施推進措施的是教師團隊,為了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學??梢云刚埾嚓P專家,發動三級三類教師團隊,借助校內教科研力量制訂相應的措施,細化具體要求,規范操作流程,設置基本模式。起步階段的規定動作多一點,教師只需按照流程、模式做就行了。適應一段時間后,學校應鼓勵教師踴躍創新,通過自創作業的形式、數量量化教師的創新程度,考查“五項管理”相互融合、互相促進的新舉措。學??梢詫⒔處煹男曼c子、好策略、巧辦法利用學術論壇進行階段性交流與總結,促使作業創新、作業革命進一步深入推進。

(3)協調好質效關系。作業改革的目的是提質增效,學校在減量的同時要“提質”。在實踐過程中,學校要時刻關注新的作業形式與鞏固學生學習效果、適應學生學習習慣、受學生歡迎程度等因素之間的契合度,決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迎合而創新。學校、教師要設法探索作業類型與考核評價之間的平衡點、連接點,努力讓作業管理的創新樣態有機融入教育教學評價考核的各個環節,使之成為提質增效的催化劑。

二 優化作業設計,助力個性化發展

作業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如何優化作業設計,增強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如何以作業為切入點,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育學生的學科素養;如何以作業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均是學校需要不斷研究的內容。

“優化作業設計,助力個性化發展”應該成為作業管理的基調。每個學生從出生就開始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至于朝哪個方向發展,這與自身基因、家庭情況及周圍環境密不可分。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更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孩子。因此,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學校要將一刀切式的作業改革為自選超市作業、自創空間作業、師生協作作業、小干部統領作業、表彰模范作業等類型,用作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作業充滿期待,充滿興趣。例如,針對同一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完成方式的作業;針對不同知識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先后順序,自主決定關注的程度;針對不同的學科,學生可以調整自己的喜好;讓小干部參與作業設計,為優秀學生、進步大的學生提供設計作業的機會;允許學生將某個“知識點”先行擱置,過段時間再拾起來看一看、試一試;學生遇到問題“求助”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學習小組要互幫互助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好朋友、優等生要給予同伴關愛和幫助。這樣就能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體諒,師生從情感上就能實現共情共感,同頻共振。

作業優化初期,學生也許會無所適從,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學生就會喜歡上作業,有的學生甚至擔心不認真學習老師會剝奪他做作業的機會,有的學生為了得到有特色的作業常常反復催老師趕快布置,有的學生賴在老師辦公室要與老師一起設計作業,有的淘氣包積極表現就為了得到設計作業、布置作業的機會……從長遠發展態勢來看,優化后的作業的確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作業成為學生自我完善知識體系、了解生活的途徑,尤其是那些項目化、實踐性、學科融合類的特色作業,能夠激發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三 優化作業設計,推動專業化成長

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有著獨特的規律,有著千絲萬縷的頭緒,有著“抽刀斷水水更流”的特點,作為教育管理者、踐行者,只有在實踐中摸爬滾打、碰碰撞撞,歷經萬難后才能理出脈絡,理清頭緒。優化作業設計的生力軍是教師,學校要以“作業管理”為抓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推動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怎樣布置課后作業,怎樣批閱學生作業,這些看似普通、簡單的問題其實是極其專業的問題,對教師有著極高的要求。優化作業設計是好事,要好事特辦、專辦才能好上加好。因此,學校要將學習、培訓、研討、交流作為優化作業設計的規定動作,要將筆耕不輟、專題報告、特色展示作為衡量作業設計的標準,要將論文發表、校本研修、課題研究、著書立說作為作業管理的技術考核指標,只有這樣才能引領教師走上專業化發展、學術型成長的道路。

例如,學??梢砸猿B教育教學為研究沃土,引領教師不斷思考與實踐,逐漸實現創新與突破。還可以舉行優化作業設計階段性研討會,評判低年級教師是否注重教學趣味性,是否能夠用游戲的方式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評判中高年級教師是否關注學生的興趣點,是否能夠針對語文要素進行創新性思考,針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應用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是否能夠基于單元視角設計系列作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否能夠通過系列化主題作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之,教師要深鉆細研,要精耕細作,要耐得住繁瑣,忍得了辛勞,積極優化作業設計,在潤物細無聲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在分享中補短板,加長板,以優化作業設計為抓手,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猜你喜歡
作業管理雙減優化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減負增質”理念下作業管理的創新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落實各方責任 加強特種作業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