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醫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2-11-21 11:40孫振蕊韓敬力
大醫生 2022年1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醫學生醫學

孫振蕊,韓敬力,賈 明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五官科學教研室,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如今,醫學教育在探索中不斷改革和發展,但仍以應試教育方式為主,使得大部分醫學畢業生理論知識豐富,但臨床技能較弱,這就要求醫學院校要轉變教學思維和理念,進一步探索適應臨床要求的教學改革路線。只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臨床綜合分析能力的醫學生才能稱為醫學人才,因此,在醫學教育中要注重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臨床能力,將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培養出更多創新型、實踐型醫學人才。

1 醫學生在創新意識培養方面遇到的問題

目前,基于應試教育模式,醫學生雖能夠牢固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但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一直處于知識灌輸的模式下,想要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本無從談起[1]。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缺少關注醫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多樣性,這便難以達到創新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無法真正地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根據相關調查和分析可以發現,目前大部分的醫學生都具有基本的探索和挑戰精神,而這些都是培養創新意識所需要的。這本是培養醫學生創新意識的良好機會。但是事實上,醫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在進行科研活動的過程中,難以維持長久的積極性[2]。

2 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內涵和意義

在進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期間,大部分的教師都對理論授課和基本操作給予極大的關注,而對于創新意識、臨床思維及臨床分析能力的培養較為忽視,過分強調醫學生分管床位數和手術機會。而從學生角度來看,其本身也更為看重這些實踐操作內容,并通過實際操作的數量,來衡量自身的實踐能力是否有所增強。事實上,進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兩方面: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以外,還需要針對臨床思維能力進行持續不斷的增強[3]。

醫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于醫學生來說,需要扎實學習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再有效掌握相關臨床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臨床實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理論知識的價值,并且也能夠在相關理論知識之間建立聯系。與此同時,通過臨床實踐,醫學生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相關問題,如在問診時重點不能夠突出;問診內容連貫性不強;針對詢問病史以后總結的相關資料,難以進行有效分析等。在實習期間,還能夠發現部分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較差,如在進行體格檢查時,存在明顯手法生疏的情況;在進行無菌操作期間,存在動作不規范的情況等。由此可見,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并且需要得到重視,才能更好地推動現代醫學發展[4]。

3 當代醫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3.1 樹立新型教育觀念,培養醫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傳統醫學教育更傾向于知識灌輸,醫學生會出現知識固化,不利于后續的知識學習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醫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也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而作為醫學人才,不僅需要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也需要具備足夠的實踐能力,更需要明確醫學生的地位,加強其主體性特征,促使醫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創新活動,形成獨立思維意識[5-6]。而作為教師,也需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指導工作,重視培養醫學生思維能力,促使醫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醫學知識的前提下,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懂得拓展思維和積極探索的重要性,并始終保持創新意識,不斷開拓。

除了課堂授課以外,作為教師,還可以從活動組織的角度出發,引導醫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能夠更好地檢驗醫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夠了解醫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情況。所以,需要不斷關注和加強重視創新實踐活動,并以此作為重要基礎,對醫學生創新意識進行持續不斷的培養,推動醫學生朝著創新目標不斷前進,實現醫學生實踐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師科研課題活動可以成為醫學生的踏板,通過嘗試參與,不斷提高醫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并能有效激發其創新意識。同時,還可以有條件開放專業實驗室,為醫學生提供醫學實踐的平臺。

3.2 重視臨床實踐教學,量化臨床操作的內容和指標 醫學院校方面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科學調整和合理優化,并適當增加實習學時數,同時,增加技能考試的占比。通過這些方面的改變,促使醫學生逐漸加強自身對臨床實踐的重視程度,明確臨床實踐教學的意義和作用[7-8]。此外,在實習期間,需要盡可能地量化臨床操作的內容和指標。比如,明確實習醫學生的分管病床數,并且針對完整病歷書的書寫數進行具體規定。同時,通過量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臨床操作的質量。針對新入院的患者,實習醫學生需要在完成病史詢問以及體格檢查等相關工作以后,及時將相關病例完成,并保證病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3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 作為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醫學生求知欲,并且明確醫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醫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和階段性的培養,進而推動醫學生共同發展?;诜謱咏虒W之下,能夠促使醫學生始終對醫學知識充滿興趣,并從醫學生自身角度出發,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更為關注醫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通過不斷強化醫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創新意識[9]。

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達到專業知識技能培養的目的。例如采用“雨課堂”手機App教學模式,課前教師登錄“雨課堂”,創建班級并邀請醫學生進入。教師為醫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內容,并將其進行詳細的分解和量化。根據學習進度,將相關的知識以及案例材料等通過“雨課堂”進行發放,醫學生可以進行有計劃的課前預習和討論。教師根據計劃的學習時間,進行課堂授課,醫學生可以通過頁面中的“疑問”或者“彈幕”進行提問和課上討論[10]。課后,醫學生也可以通過“雨課堂”向教師進行提問,教師可隨時為醫學生進行解析。

另外,還可以采用情景模擬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其中分組討論的方式可以提高醫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該模式可以為醫學生提供更加符合教學內容的演練情景,并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將實踐過程進行情景展現,由此能夠更加直觀地讓醫學生了解實踐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也能夠幫助醫學生更好理解所學知識。最后的評價部分能夠及時糾正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使醫學生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完善與提升。在課后鞏固階段,可以進行相關醫學案例資料的分享和研究,增強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達到鞏固基礎知識和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11-12]。

與此同時,需要引導學生查閱文獻等相關內容,促進教學創新的信息。目前,由于醫學知識劇增,學科越來越多,越分越細,任何一個醫學生都不可能在醫學院校里學完醫學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在醫學院校里,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引導醫學生查閱文獻,醫學生不僅能找到所需要的資料,而且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有助于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鍛煉和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推動教學創新。

3.4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途徑培養醫學生實踐能力 如今多媒體應用已經較為廣泛,但是大部分教師難以對多媒體進行靈活運用,由此導致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不明顯。為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進行改變,在使用教學工具時,增加靈活性,根據醫學課程實際所需,采用不同的教學工具,由此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師可以使用“微課”,將有關實踐教學視頻發送給醫學生,使醫學生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到的醫學基礎知識。不僅能夠促使醫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醫學生可以結合相關視頻資源,從而達到重復學習相關醫學知識的目的。還可以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幫助醫學生進行多練、精練。在醫學生臨床實踐機會較為缺乏的情況下,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有效彌補不足。此外,醫學實踐操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耐心并積極幫助醫學生,注意醫學生內心的真實需求,給予醫學生充分的實踐空間。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醫學生的學習態度,并能夠不斷鼓勵醫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教師的適時幫助,促使醫學生有效完成相關實踐任務。教師可以不斷地引導醫學生進行提問,利用懸念吸引醫學生,促使醫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實踐操作活動當中。

3.5 建立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促進醫學生全面發展 在評價期間,既需要關注過程性評價,也需要重視終結性評價,才能提高醫學生學習積極性,減少和防止過去僅以書面成績為唯一標準而使醫學生失去學習信心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在評價方式方面,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筆試是基礎,同時還需要增加技能考核。以往更多情況是由教師對醫學生進行評價,現今應鼓勵醫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并且增加小組評價方式,促使醫學生更全面、準確了解自身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此外,還需要在校內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帶教醫師加入,對醫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其中,具體需要了解醫學生參與查房的情況、參與病例討論的情況及實際病歷書寫份數。在評價期間,不僅關注醫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還關注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更關注醫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實現考核評價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3.6 加大師資素質建設力度,豐富優秀教師資源 開展醫學教育,教師具有關鍵作用。作為引導者,想要促使醫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并且能夠掌握足夠的實踐能力,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需要不斷朝著創新型、實踐型的方向發展,由此才能夠更好地實施創新教育與實踐教育,并為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提供重要基礎。作為教師,需要充分體現自身的示范性特征,并加強自身的啟發性,從而對醫學生產生良性影響。

醫學院校需要明確教師的重要作用,并針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升。具體來說,醫學院校需要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并通過講座等形式,促使教師專業知識能力的不斷增加以及整體教學水平的顯著提高。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促使教師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和經驗分享,由此碰撞出更多的新思想,實現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醫學院校方面還需要針對教師進行定期考核,了解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并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增加教師的積極性。根據考核的實際結果,促使教師及時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積極改正和有效解決。

3.7 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創造良好的實習環境 實習基地作為培養醫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在其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臨床實踐教學條件,還需要關注和重視實際的教學模式,同時注重軟件建設,引進更多的高素質教師,促使其開展示范性教學,不斷加強創新教育和實踐教育。

4 小結與展望

總而言之,針對醫學生進行知識與能力素質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樹立新型教育觀念、量化臨床操作的內容和指標、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良好建立和不斷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以及加強師資素質建設力度等途徑,進行創新意識培養和實踐能力增強,由此真正滿足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此外,醫學教育發展關鍵在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醫學院校需要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更需要針對醫學行業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并對醫學人才現狀進行充分了解,由此作為重要依據,為醫學教育工作質量的增強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大膽改革,勇于突破,實施創新教育,為科教興國做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醫學生醫學
微課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健美操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2021年家庭醫學(下)總目錄(1~11期)
論中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安徽醫學》稿約
歡迎使用《安徽醫學》在線投稿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醫學生職業道德畢業論文考試的實踐與思考
醫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現狀調查報告
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就業狀況及教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