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城果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2-11-21 17:48劉政源李少軒淮迎社
果樹資源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運城市果業運城

郭 歡,劉政源,李少軒,淮迎社

(1.山西省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山西 運城 044000; 2.山西省運城市農業農村局,山西 運城 044000)

運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全市果園面積198.6千hm2,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1.2%,水果年產量685.1萬t,果業已成為運城市農業的主導產業[1]。截至2021年10月,出口市場累計75個國家或地區,年出口量超過38萬t,占到山西省的90%。運城果品出口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凸顯出新的問題,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旨在為促進運城果品出口貿易提供一些建議。

1 優勢分析

1.1 自然環境優越,水果種植區位優勢突出,品質優良

運城市位于北緯34°~35°,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物候期早,土層深厚,土壤肥厚,水利資源豐富,非常適宜農業生產。另外,運城轄區內地形多樣,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適合蘋果、梨、桃、櫻桃、葡萄等多種水果生產。運城水果品質優良,目前已有“運城蘋果”“臨猗冬棗”“王過酥梨”“絳縣山楂”“永濟大櫻桃”“夏縣西瓜”等十余種產品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1.2 運城水果品種多樣,水果保鮮設施完善

全市現有果品17類210個品種,除北方水果品種外,火龍果等南方水果在運城也都有種植,尤其通過設施大棚反季節種植,可以調節水果上市期,既可以滿足水果換季市場需求,又可以滿足品嘗不同口感風味水果的需要。運城市水果保鮮庫規模大,全市建有恒溫保鮮果庫810多座,總貯量可達170萬t[2],有效解決了水果“不易大規模長時期儲存”的問題,且出庫果品質與新采摘相差無幾。

1.3 政府引導力強

運城市委、市政府牢記習總書記囑托,立足“特”和“優”發展現代果業,全力打造“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201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山西運城(臨汾)果業出口平臺戰略部署。2020年,立足運城果業發展良好基礎,確定在運城建設“南果”出口平臺,運城市以果品出口倒逼果業提檔升級,先后建設“水果出口標準化示范園區”104個,積極培育出口企業,扶持果品企業持續引進自動化分揀包裝生產線,在國內重點城市建設果品直銷中心等,助推運城優質果品出口。2021年11月,山西運城農產品出口平臺有限公司成立,這將促進運城市農產品(果品)出口貿易,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 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分散經營,企業規模小

運城水果出口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整體技術和裝備水平不高,專業化水平低,且龍頭企業尚未成型,帶動作用較弱,經濟實力有限,不具備規模優勢。即使是在我國水果品牌排名中靠前的水果企業,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都是規模較小的企業,國外市場競爭力不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抗風險能力較弱。

2.2 自營出口占比低,外貿人才缺乏

運城市域內果品出口企業80余家,但僅有10余家自營出口企業,自營出口額占比小。以2020年為例,自營出口貨值為2 342.5萬美元,重量為20 392 t,分別占運城海關報檢總出口果品的5.6%和6.2%。出口企業主要依靠外地外貿公司拉動業務,原產地為運城的果品絕大部分直接或間接以外貿形式銷售給省外企業,再經省外企業銷售給境外。絕大多數出口企業是以代加工為主,享受不到國家農產品退稅政策,同時也暴露出企業在外貿專業人才培育和儲備上是一大短板,普遍缺乏熟悉國際經貿知識與法規、通曉外語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知貿易報價與國際談判及競爭技巧的綜合性人才。人才已成為制約和束縛出口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2.3 國際水果知名品牌缺乏

運城市水果產品豐富,且在國內市場享有良好的聲譽,2020年榮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十強”榜單[3],絳縣大櫻桃、夏縣西瓜等品牌價值已進入億元俱樂部,但是在國際市場上知名度卻不高。特別是近年來,“運城蘋果”“運城冬棗”代表中國首發美國,“運城油桃”代表中國首次出口澳大利亞,且出口量仍在逆勢上漲,但運城鮮果行銷世界多年,依然沒有一個叫得響的果品品牌。

2.4 果業科技投入不足,產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果農素質不斷提高,水果畝(667 m2)產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相較于世界發達國家,畝(667 m2)產量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此外,由于科技投入以及應用的不足,生產成本上升,特別是人工成本上升,也使得運城出口果品競爭力下降。水果深加工企業加工產品主要以果汁、果醋、果丁果脆為主,產品單一,附加值也不高。針對水果加工新產品的研發和引進不足,沒有形成新的產業鏈。

2.5 水果出口流向較集中,貿易依存度偏高

2020年,運城市排名前四的蘋果、葡萄、桃子、梨出口量占水果總出口量的90%以上,其余水果出口量占比很小,與2019年、2018年數據相比差異不大。從出口的地區來看,水果出口流向相對比較集中,主要以低風險國家為主,如東南亞地區、孟加拉國、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種出口依賴也將產生較大的貿易風險。

3 對策研究

3.1 科學規劃布局,實現水果標準化生產

農產品品質是決定市場競爭力的首要因素,因此要引導和督促果品生產者加強源頭管理。近年來,水果出口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合作社或者種植戶要因地制宜優化品種結構,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擴大早、中熟品種種植規模,增加高端蘋果產量[4]。同時,要以多種形式加強同科研機構的合作,以新品種引進、標準化技術應用為重點,創新發展模式,提升生產標準化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3.2 出口企業應加強合作,互惠互利

運城水果出口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都不大,地方部門應鼓勵引導,促使其合作,形成產業聯盟,互惠互利,而不能一味通過“價格戰”來內部消耗。同時也要對初具規模的企業持續扶持,使其成長壯大,成為地方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其次,積極發揮合作社的正向作用,加強內部之間的技術和市場信息的共享。

3.3 制定標準化產品流程,加強采后處理,嚴格分級包裝

標準化對水果品牌打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賣給消費者的水果品質保持穩定,才能使好感得到積累,獲得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所以水果從建園、生產管理、采摘、分級、采后預冷、貯藏、清洗包裝及運輸都應有一系列的標準,從果品生產源頭管理,在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果農按標準生產、企業按標準銷售,建立全程質量控制系統,有利于全方位提升果品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降低發達國家對我們所設置的門檻。

3.4 建立從商品到源頭的可追溯體系

研究表明,實施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將有利推動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5]。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的明確要求,是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出口高端市場的必然要求。出口企業應積極申請如有機產品、ISO9000系列、GAP、HACCP等質量體系認證。2017年,運城市人民政府作出關于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指示,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于2018年建成運城果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搭建互聯網追溯平臺,開展追溯管理試點應用,“出口標準果園”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加入質量追溯平臺,對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3.5 完善出口物流

近幾年快遞物流行業日益發展成熟,水果產業應緊抓當前機遇,一方面將物流點設置在產區,既能提高物流效率,又能保證物流質量,還能降低運輸成本,一舉三得。對于有能力的企業要去嘗試建立海外倉,東南亞地區是運城水果主銷市場,這些地方快遞行業尚未完全成熟,我們要搶占先機,建物流倉,開辟物流市場,為更多果品出口以及配送奠定基礎。

3.6 加強品牌創建,積極開拓市場

沒有品牌,就沒有定價權,只能在數量龐大的同類農產品中做價格競爭。在出口水果生產及加工過程中融入高新科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根據不同目標市場顧客的需要,創建個性和形象突出的自主品牌,從而擴大國外市場份額[4]。嘗試到目標市場注冊企業,到國外注冊品牌及地理標志。出口企業和合作社應積極參加品牌推介活動,如“山西品牌絲路行”“運城蘋果品牌行”“意大利國際果蔬展”,企業可以借此機會擴大水果品牌宣傳。創新對外貿易方式,如進口國經紀人代理、一件代發、入駐國際電子商務平臺等。政府也應在稅收、信貸、出口等政策方面給予自主出口品牌企業一定支持,進一步提高品牌價值和企業競爭力。企業在發展中遇到問題也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3.7 擴大小眾水果出口量

運城種植有鮮棗、脆柿、葡萄、山楂、櫻桃、西瓜等特色“小眾”水果,雖然規模優勢比不上蘋果、梨、桃等大宗水果,但品質毫不遜色。近年,“運城山楂”已成為我國山楂出口日本的首例;2021年,運城西瓜首次出口香港;運城冬棗繼首發美國后,新增出口菲律賓、荷蘭、法國。2021年1月-8月,出口美國的運城鮮棗大幅增長,運城鮮棗出口美國27批次,共291.10 t,創匯166.19萬美元,分別是2020年的4.5倍、489.3倍、431.9倍。果業、海關等主管部門應加強聯動機制,多措并舉,鼓勵企業將出口水果品種由盈利較低的蘋果、梨、桃,擴大到價值較高的葡萄、獼猴桃、鮮棗、柿子等產品,不斷拓寬運城果品出口的國際市場邊界。

3.8 延長產業鏈條,壯大果品精深加工

初級農產品如鮮蘋果、鮮梨等,退稅率為9%,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農產品,如果汁、果圈、果脯等,退稅率為13%。水果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不僅可以突破農產品的季節性制約,延長產品的保質期,擴大同消費者的聯系,緩解“豐產歉收”“果賤傷農”的矛盾,還可以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價值,使水果大幅增值,同時企業享受更高的退稅率,增加了出口積極性。建議以市場為導向,以基地為載體,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為主體,豐富精深加工,鼓勵校企合作,促進高校新成果轉化,加大優新產品開發力度,豐富精深加工產品種類。依托運城湖濱、國投中魯等龍頭企業,在鞏固提升濃縮汁、果脯、果飲、果酒、果脆片等優勢產品產量的基礎上,發展保健品、酵素等精深加工新產品,開發香精、膳食纖維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系列產品0[6]。推進水果加工由初級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雙重轉變,實現深加工產品的系列化,提高水果產后增值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猜你喜歡
運城市果業運城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古絳鎮喬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做好糧食種植“大文章”
運城清廉地圖
山西運城:冬日鹽湖色彩斑斕
山西運城:春來鹽湖畫意濃
運城市鹽湖區:“三抓三消除”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山西省運城市:春來鹽湖美不勝收
遼寧果業技術裝備融合發展研究
前腳放生 後腳撈魚
江西省尋烏縣果業轉型期融資問題研究
郵購光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