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設施種植機械裝備調查分析

2022-11-22 14:19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農機質量與監督 2022年8期
關鍵詞:農藝農機化機械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 崔惠琴 張增

寧夏農業具有鮮明的兩重性。在引黃灌區,地勢平坦適宜大型農機具作業;在南部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后比較適宜小型農機具作業。正是這種兩重性,寧夏被農業農村部規劃為設施農業優勢產區和黃土高原夏秋蔬菜生產優勢區,于是設施農業機械化上升為農機化部門的重要課題。

一、從一項調查說起

2021年6月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下稱寧夏農機推廣站)組織了一項調查活動,調查目的是掌握設施種植機械化技術裝備需求,調查方式采取座談、實地走訪、電話訪問等隨機方式,調查樣本從全區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或加工大戶、家庭農場和設施園區等典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29個調查對象,共獲得了近400份調查數據。

匯總分析調查數據顯示,寧夏設施農業綜合機械化率為29.5%。機械化各環節主要圍繞耕整地、葉菜類播種、起壟、水肥一體化、植保、自動卷簾等6個環節開展,限于自然地貌、氣候特征以及機械化水平等因素影響,各環節機械化水平呈“兩高三低”特點,即:耕整地、植保機械化水平高,分別達85%和50%以上;播種(移栽)和收獲機械化水平低,分別為20%和9%;加工機械化水平更低。

根據調查結果,在寧夏區內沒有一家設施農業裝備生產企業,只有寧夏農業科學研究院農科所和寧夏大學設有2所相關科研院所,但未開展相關研究。

二、寧夏設施農機化發展特點

1.基礎設施布局與機械化作業要求不配套?,F有大棚設施建造時間早,標準化差,空間布局和結構不合理,宜機化程度較低,普通存在作業機械“路難走、門難進、邊難耕、頭難掉”現象,不利于機械化作業開展。作業效率降低,抗風災、雪災的能力也較差。

2.種植模式與機械化裝備類型不適應。寧夏南北地貌地形多樣,農業生產主要由引黃灌區、中部干旱帶、六盤山區三個區域構成。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較低,處于初始階段,種植產業種類繁、品種多、模式雜、規模小,可用機型少,適用性差,進口機械價格太高,種植農戶,特別種植散戶,用不起?!盁o機可用”“有機難用”是寧夏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短板。

3.生產投入與從業者收入不同步。寧夏農業發展較全國相對落后,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家庭經濟基礎較弱,而設施種植生產投入成本較高,舊棚改造成本投入大,種植戶積極性不高。

4.農藝與機械化作業需求不一致。實際生產中,重農藝輕農機現象依舊存在,種植農戶追求作物產量和質量大于裝備需求及便利條件,機械裝備受規格尺寸、設計要求、功能實現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與農藝要求相適應還有諸多不利之處,農機農藝融合不深不透,機械化技術應用到位率不高。

5.科研力量與生產發展不平衡。一些先進設施農業機械需引進后根據當地生產要求改制,地方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足,基層農機推廣部門對設施農業機械化認識不足,給予生產企業科研指導的能力欠缺。

6.社會化服務與機械化高質量發展要求不匹配。設施農業規模小、品種多,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對新技術、新機具的接受能力較弱;棚內作業服務費與裝備來回運費不平衡,企業服務意愿不強,社會化服務水平不高。

三、推動寧夏設施農機化的幾點思考

1.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整合力度。充分保障政府各項產業政策落實到位,用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協助農機主管部門確定專用機械補貼范圍,提高特定機具補貼比例;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政策支持、引導和技術服務。

2.實施設施舊棚宜機化改造。設施農業基礎設施的結構強度,其空間結構、出入口內部通道等尺度要符合設備安裝、安全生產規范,應將標準棚骨架納入宜機購置補貼試點,加快老舊種植設施宜機化改造,依照農機通行和室內作業條件,改造出入口、室內通道等部位,優化種植空間布局,滿足設備安裝運轉、機械通行作業需求。

3.加大機械引進和研發力度。加快適用不同設施種植模式的機械引進和研發力度,特別是設施蔬菜收獲環節機械化裝備,并提升農機化技術培訓效果。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的實施,分區域開展先進農機化實用技術培訓,加強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技術指導。

4.大力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建立“農戶+專業合作社服務+農機企業”新型生產合作模式,由農戶按協議統一選種、育苗、種植、管理,達到標準化生產;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資源優勢,采取收費方式提供田間作業服務,解決“有機難用”困境;專業合作社裝備購置與維護,由農機企業提供技術支撐,解決社會化服務組織“無好機用”“用不好機”難題。

5.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和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加快選育、推廣宜機化設施專用農作物品種,篩選宜機化種植技術模式,推進各環節機具裝備現代化水平,積極構建區域化、標準化的設施農業機械化技術體系,促使“良種、良地、良法、良器”四良配套,為機械化生產創造良好條件。同時,穩定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呼吁保留農機推廣機構和編制,補充專業技術人才,強化農機推廣專業技術隊伍建設,適當降低現行農機化人員進入門檻,有效解決基層農機化推廣機構隊伍的缺乏人才的難題。Θ

猜你喜歡
農藝農機化機械化
力促農業機械化 邁進農業“高質量”——聚焦《“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6個引進油棕品種農藝性狀評價
互聯網技術在農機化技術推廣中的實踐和思考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分析
基于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的應用研究
創新開展山區特色農機化的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農機化推廣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從騾馬化到機械化、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