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東縣“平安農機”創建主要做法及工作建議

2022-11-22 22:05王恩計
農業裝備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肥東縣農機生產

王恩計

(肥東縣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安徽 肥東 231600)

農機安全生產是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是全社會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 是農業農村部和應急管理部為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促進平安鄉村建設的一項具體行動,為抓好“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十三五”以來,肥東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是“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將其納入了縣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建立了“政府牽頭、農機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農機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安全生產、保障農村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平安農機”創建情況

肥東縣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東部,縣域面積2 181.6 km2,人口107 萬,轄18 個鄉鎮、3 個開發區、249 個村(社區),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縣第83位。其中,耕地面積11.7 萬hm2,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業種植模式主要為油稻輪作或麥油輪作兩種方式。一直以來,縣政府高度重視“平安農機”創建工作。2015 年、2016 年先后創建2 個“平安農機”示范鄉鎮;2017 年,根據國家和省市“平安農機”創建要求,持續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形成了“政府牽頭、農機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新格局。2018 年,縣政府全面啟動國家級“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至今已成功創建并命名“平安農機”示范村(社區)228 個、示范戶和農機服務組織976 個,推薦并經市驗收命名“平安農機”示范鄉鎮20 個,實現了“平安農機”示范鄉鎮全覆蓋,“平安農機”示范村(社區)占比68%[1]。截至2022 年5 月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80.1 萬kW,大中型拖拉機達3 252 臺,聯合收割機達2 942 臺,小型拖拉機超3 萬臺,水稻插秧機450 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83.70%,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11.01 億元。2018 年被授予安徽省級“平安農機”示范縣、2019 年1 月被國家授予“平安農機”示范縣榮譽稱號[1]。通過把控農機安全源頭關、執法關、宣教關“三大關口”,實現了農機安全生產全過程監管,農機安全監管制度進一步健全、部門責任進一步明確、群眾意識進一步強化,農機“三率”均達90%以上,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至今為止全縣未發生重特大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有力地保障了農業的安全生產。

2 主要做法

2.1 加強組織領導

縣政府將平安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將“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內容,以政府行文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工作方案,成立了肥東縣“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縣農委、縣公安局等單位負責同志擔任成員,負責全縣“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督導等工作。鄉鎮也積極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協調機構,推動此項工作深入開展[3]。各成員單位緊緊圍繞“平安農機”創建目標任務,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積極采取措施深入推進。

2.2 強化財政保障

一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推進工作,逐年落實農機化預算經費,切實夯實了“平安農機”創建的工作基礎。2015 年縣財政落實預算經費340.810 萬元,2016 年落實預算經費757.803 萬元,2017 年落實預算經費402.353 萬元,為全縣“平安農機”創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將農機安全生產和“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有力推進創建工作成效顯著。2016 年縣財政預算安排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經費40 萬元,2017年安排預算資金80 萬元,2018 年更是將農機安全生產及“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經費納入縣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安排縣財政農機安全生產專項工作經費20萬元、安排“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經費220 萬元,2019年縣財政安排“平安農機”創建資金271 萬元,2020年以后每年縣財政安排200 萬元工作經費,有力保障了農機安全生產和“平安農機”創建工作持續有效開展。

2.3 建立健全機制

根據“平安農機”創建方案精神,肥東縣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完善了農機安全生產及責任追究制,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得到圓滿實現。一是每年年初縣應急局均與鄉鎮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將鄉鎮的“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二是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規定,縣農機安全監理站分別與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經營維修網點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農機服務組織、經營主體等主要負責同志為農機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要求農業機械擁有者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三是鄉鎮與村、村與農機手分別簽訂了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了各自工作職責,建立健全了政府牽頭、農機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農機安全生產長效監督管理機制,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覆蓋。四是2017 年創建了“平安農機”QQ 群,加強“平安農機”創建工作交流與溝通。2018、2019 年縣農業農村局(原縣農委)分別成立3 個“平安創建”業務指導組,分赴各地開展創建工作監督檢查和及時指導,對發現的問題限時整改,2020 年以后轉為常態化監管,為“平安農機”創建活動的持續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4 落實重點措施

一是強化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結合安全宣傳月、科技“三下鄉”、農機及駕駛人年度檢審、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等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微信短信、宣傳展板、標語、橫幅、警示牌、明白紙、“平安農機”簡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業機械化及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平安農機”的創建活動等,同時深入開展平安農機“五進”“六個一”宣教活動和農機服務下鄉活動[2],讓農機安全知識真正進村入戶,家喻戶曉、人人皆知。2017 年以來,共制作安全宣傳展板230 塊,懸掛橫幅286 條,制作宣傳標語、警示牌660條,發放“平安農機”創建工作資料袋1.2 萬個、宣傳手冊2 萬多份、倡議書(承諾書)5 萬多份以及《致學生家長一封信》《致駕駛員一封信》5 萬多份,《農機安全法規與駕駛操作知識讀本》200 本,《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規定》宣傳畫500 份。營造了良好的農機安全生產氛圍。

二是突出工作重點,強化督促檢查??h公安、交通、農機監理等部門加大聯合整治執法力度,積極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和農機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以宣傳教育為主,以糾正違法違章行為為重點,重點查處農機超速超載、違章載人、酒后違法駕駛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在“三夏”“三秋”以及春節等重要節假日期間,進一步強化農機安全隱患檢查和排查,組織農機執法人員深入農家場院、田間地頭,檢查、糾正違法違章作業等行為,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農機銷售、維修市場的監督管理,與市場監管部門積極聯系配合,在“三夏”“三秋”大忙季節來臨前,深入農機銷售和維修網點開展安全檢查,依法取締無證經營網點,對違規行為限期整改,對無證從業人員及時安排培訓。

三是嚴格技術培訓,規范業務辦理。以縣農機培訓機構為依托,嚴格按照部頒培訓大綱要求,加強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農機具維修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安全生產常識培訓,做到時間、內容、質量三保證。嚴把考試關,對符合申領條件的,按照工作流程予以受理,經過4 個科目考試,合格者核發農機駕駛證;嚴把檢驗關,杜絕“關系證”“人情證”,堅持“誰檢驗、誰考試、誰簽字、誰負責”原制,嚴格執行拖拉機注冊登記和牌證管理規定,堅決杜絕超標準、拼裝、改裝等不合格或手續、資料不齊的農機具登記核發有關牌證;嚴把檔案關,堅決做到人、車檔案內容真實、完整,電腦錄入信息準確。

四是堅持多措并舉,加快“變拖”清零。高度重視,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印發《肥東縣報廢淘汰變型拖拉機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通過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和長效治理三個階段,采取嚴格準入管理、報廢管理、通行管理和加強政策宣傳四個措施,配合開展聯合執法、舉辦違章駕駛人安全教育培訓班,力爭在2022 年底前完成變拖提前報廢淘汰工作,實現變拖“清零”目標。截止2022 年5 月底,符合提前報廢淘汰可以享受補助的變拖為476 臺,已辦理注銷登記336 臺。其中:主動申請提前報廢淘汰并拆解報廢變拖210 臺、申請補助資金245 萬元,超過三個檢驗周期或已達12 年使用期變拖126 臺。

五是實施補貼政策,提升裝備水平。以補貼政策穩定實施和最大限度發揮效益為主線,認真學習領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2023 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利用宣傳欄、掛圖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對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制定實施《肥東縣2021 年中央財政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惠農政策的導向作用,重點支持薄弱環節、綠色高效農機以及信息化裝備等推廣應用,推廣“皖事通”線上補貼申請,優化服務,強化監督,加快向申領補貼“最多跑一次”邁進,持續提升政策實施精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

六是及時報送信息,加強應急處置。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肥東縣重特大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預案》,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全縣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演練活動,進一步檢驗農機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指揮和快速反應能力,增強對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預案的熟悉程度和處置能力。同時,將農機事故納入安全事故上報體系,建立24 h 應急值班制度,公開事故發生及違章舉報電話;制定農機安全事故月報制度,逐級上報農機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整改情況、農機事故及處置情況;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信息互通制度,按時互通拖拉機登記及檢驗、駕駛人證件發放及審驗、農機道路違法和交通事故等情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溝通,推動“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深入持續開展。

3 存在的問題及有關工作建議

肥東縣在創建“平安農機”示范縣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思想重視度仍不夠。部分鄉鎮仍沒有將農機安全生產擺上重要位置,認識不夠,重視不夠,督促不力,持續性不強;二是安全生產檢查、宣傳開展次數較少、農機安全生產會議、培訓的通知、記錄、簽到、圖片等基礎資料不扎實;三是創建檔案材料整理不規范。農業機械及其駕駛人臺賬內容未能及時更新、相關創建活動資料收集不完備、檔案材料歸檔不規范;四是個別鄉鎮農機站具體負責創建工作人員變動頻繁,不利于工作的有效銜接與開展。為鞏固“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成果,下一步建議:

3.1 深入開展農機安全執法行動

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好“兩規定”“兩規范”及《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要求,認真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生產聯合檢查與執法行動,嚴厲查處和依法打擊各類農機違法違規行為。重點查處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無證操作、酒后操作、違章載人、超載超速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農業機械違章作業、安全設施不全、帶病作業等情況,嚴防農機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3.2 深入開展農機安全整治行動

深入開展農機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治行動,重點排查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財政保障機制、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等制度和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情況;排查農機車庫棚、修理場所等基礎設施有關安全情況;排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的登記、年檢,以及農機駕駛證件申領、核發和年度審驗等情況,對無牌行駛作業和不按時參加年度檢驗、駕駛和操作人員無證駕駛(操作)等現象進行嚴肅處理,努力提高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三率”,切實消除農機事故隱患。

3.3 深入開展農機安全宣教活動

結合“安全生產月”“農機安全隱患排查”等活動的開展,將《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及“兩規定”“兩規范”等宣傳作為農機安全生產的“綱”,進行深入廣泛宣傳。同時,加強農機安全監理人員業務知識和能力培訓和提升,提高農機安全執法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積極利用廣播電視和微信短信等各種媒介、農機安全宣傳片和警示教育片,對廣大農機駕駛和操作人員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和宣傳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能力和意識。

3.4 加強農機安全法制體制建設

深入貫徹執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16151-2008)等農機安全法律法規及有關國家標準,認真落實檢測和安全技術要求;嚴格按照省農機監理業務登記“工作規范”進行業務操控,確保全縣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5 加強農機生產安全保障能力

積極向政府匯報、溝通、協調,爭取重視以及支持,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形成強大工作推動力。完善農機安全生產督促考核制度,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與其他日常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宣傳發動,加強財政經費保障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有效推動農機安全監理裝備和設施建設,為提高農機安全監管和服務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3.6 加強農機安全監管隊伍建設

根據農機監理的機構職責職能,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做好監理人員的職責分工;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明確鄉鎮農機員的工作職責,分步驟、有目的地組織和開展好農機執法人員培訓,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業務知識和法制理念教育,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嚴格按照《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管理規范》等規定,全面落實檢驗、考試、事故處理“三員”持證上崗制度,切實規范農機監理人員管理;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實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等制度,推進農機監理人員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推動農機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肥東縣農機生產
物聯網管大棚 防寒生產兩不誤
智慧農機護航小辣椒種出新花樣
讓安全生產執法真正發揮震懾作用
王小虎:“土”專家與“新”農機的不解之緣
輕簡小農機解決設施蔬菜大問題
阿寬的生產小組
開辦“包公家宴職工食堂”安徽肥東縣擦亮廉政品牌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農機購置補貼的績效分析
關于肥東縣新型城鎮化的調查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