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

2022-11-23 08:40張云美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18期
關鍵詞:觀念核心素養

張云美

(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中學 云南省迪慶州 674499)

引言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時間內傳授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并通過師生之間的配合,確保學生真正掌握這些知識的課堂。教育實踐顯示,高效課堂一般都兼顧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具有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運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動生物教學事業的發展。所以,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具有現實價值。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概念解析

1.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是學生當今必須要培養的,能在未來發揮巨大作用的生物學科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具體內容而言,其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研究、社會責任四個部分。其中,既有知識上的要求,也有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上的要求,當然也有行為品質上的要求。而這與當今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等理念是相當契合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分別依據四項核心素養開展相應的活動,以此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2.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

(1)生命觀念就定義而言,基于生命觀念的核心素養要素可以定義為: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學生對于生命體的認知與觀察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其可以通過較為細致嚴謹的觀察,將直觀感性認知轉變為生命特征規律的理性思考;能夠理解生命的起源及構成、生命活動運轉方式、生命與環境之間的作用關系等本質問題;能夠基于對教材中較為抽象的生物學定義學習,將其同現實世界相聯系;能夠基于生物學概念知識解釋客觀世界中所存在的生物現象;能夠立足于基本生命觀念產生哲學思考。(2)科學思維即邏輯,基于科學思維的高中生物核心素養要素,即指學生能夠以科學觀視角,認知客觀活動的思維方式以及能力??茖W思維的基礎,必須要立足于課堂知識內容的講解與認知過程,此核心素養要素不僅體現在生物科學的邏輯理論關系,同時也貫徹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全部教育、思考、實驗以及實踐過程。而生物科學思維特指學生基于客觀認知與邏輯推理,實現直觀感性認知到科學理性認知的邏輯思考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都能夠得以加強。例如,通過細胞結構及生命活動的特征,歸納總結出細胞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結構,由此掌握高效的科學思維方法并實現理論知識遷移。(3)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構成中,社會責任不僅是高中所有學科所都應重點培養的道德素質,同時也是高中生物課程的關鍵教育目標?;谏飳W科的社會責任核心素養,要求高中生物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將社會以及生物科學技術之間的相關性作具體闡明,旨在培養學生能夠立足于生物學理論知識、應用生物學習成果解決個人或社會中所產生具體問題的能力。

二、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教學設計未能得到及時更新

教學設計是教師講授新知之前,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開展的方案設計工作。該項工作對教學過程產生著影響,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能夠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效率。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一些教師習慣于借用網絡資源中的教學設計,或者長期使用自己完成的教學設計,導致教學設計的內容未能隨著教育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得到更新。在此情況下,教師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不能確保教學目標的時效性、教學內容的有趣性、教學活動的多彩性。

2.教學未能體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具有能力發展的需求,他們在高中生物課堂中不僅要學習生物知識,而且要掌握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探究能力。然而,一些生物教師在教學時未能正確認識“學生主體地位”的含義,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講解上,沒有給學生提供互動與參與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通過聽講、記筆記的方式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在學習方面產生了惰性,習慣于依賴教師獲取新的知識,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說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重視生命觀念意識培養,加強教學系統性

生命觀念基本由生物體結構觀、生物學進化觀、生態系統平衡觀以及生命能量觀等組成。而生命觀念的培育,必須建立在高效生物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基本概念知識的基礎上。首先,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重視生物學概念的系統性整合,基于教材內容以及學生認知能力,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科學安排教學進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形成生命觀念意識,從而實現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培育。其次,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手段,學會實際案例的靈活運用,借助多元化的教學設備作為輔助開展生命概念教學。例如,講解細胞分裂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動態動畫演示的方式,使得學生對于細胞運動過程有更為直觀的了解。最后,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想象力、創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激發與培養。生物學習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其也需要大量知識積累與整合,由此才能將細胞、生命體、物質、種群等內容切實連貫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體系。因此,教師于課堂中不僅要起到引導作用,同時也應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探索與思考時間,使其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能力,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內化成為自身核心素養,由此才能真正地實現基于核心素養的高效生物課堂構建。

2.系統分析知識,建立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要求學生能以結構和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這需要學生對生物學科有著深入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是相當重要的。在過去的高中教學中,知識的學習順序多以模塊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是模塊化的,自然不利于生命觀念的構建。在如今以核心素養培養為重點的指導理念下,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成了高效教學的一大前提。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總結和分析知識,以此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有效促進學生以正確的觀點認識生命,建立生命觀念。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其中,在初次學習生物知識之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列出高中需要學習知識總體的思維導圖。生物學是整個思維導圖的核心,其中又分為“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等數個分支。而在后續的教學中,在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中,教師都可以在總體的思維導圖上增添相應的內容。這樣,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幫助學生構建了完整的生物學知識架構,培養了學生系統地分析生物學知識的能力,進而培養了其生命觀念。

3.營造趣味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積極性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具備相對成熟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水平,與此同時,其思維拓展能力也已得到有效激發。因此,針對于此年齡段的心理認知特征,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當前階段的高中學生,其更加需要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化教學模式,激發探索積極性,由此才能實現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培育。在高中生物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當課主題內容與自身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定位,構建趣味化的生物教學引入情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線上網絡課堂、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從而滿足學生對于多元化知識的學習需求。例如,在講解微生物相關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依托于科學探究的培育目標進行趣味化情境設計。首先,教師應當拋出帶有探索性質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基于對微生物的理解,通過多元搜索途徑自主搜集資料以及相關文章、視頻,由此作為課前預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實驗探究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環境下微生物的存活狀態,并總結歸納其具體特性。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切實起到實驗引導與環節控制的角色作用,保證學生能夠切實掌握生物課程實驗中所必須要控制的變量要素,并針對實驗的具體條件規范參數以及相關操作標準。然后,在試驗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習自主權交還于學生,令其進行自主探索研究。由此,教師通過情景化探索教學模式的構建,讓學生逐步感受生物學的魅力所在。

4.強化實驗教學,深入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指學生能發現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并以合適的方法進行觀察、實驗、提問和探究的能力。在這一能力的培養中,相比知識的學習,掌握探究的方法無疑更加重要,實踐活動的開展是相當重要的一種方法。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能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掌握以科學的方法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究的能力,對于科學探究素養的培養也有著巨大的作用。但在過去,即使是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也多重視結果,而沒有注重過程,這對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養是不利的。故在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引導學生自發地設計實驗計劃,進行個性化的反思,在對一項知識和現象進行深入探究的同時,切實增進自身對實驗的了解程度,以此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探究這一素養。

5.結合現實生活,培養社會責任指能

學生應充分將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的生活聯系起來,這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是非常契合的。但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多通過單一的實踐活動,頻率比較低,影響力自然不夠。例如,在學習高中必修2《生物與環境》第三章“生物系統及其穩定性”時,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了解到生物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整個流動過程,以及其中的穩定性原理,將整個生物系統的知識應用到身邊的實際生活中,如荒漠生態系統。通過對荒漠生態系統的把握,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荒漠化生態系統出現的原因,還可以初步作出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的措施,在不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前提下,合理地保護并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在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視頻教學的方法,相比文字素材,其更加具有感染力。而其中,以現實生活為素材的實景微課綜合了生活化教學和微課教學二者的優點,能充分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作用。故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實景微課和實踐活動兩種方法更好地引入現實生活,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構建中小學教學高效課堂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高中生物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以系統的知識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生命觀念,以合適的問題情境創設幫助學生發展理性思維,以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科探究能力,并充分引入生活化素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無定法,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充分結合日常的教學活動,也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才能真正地將核心素養的理念落實在日常教學中,以此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滿足教育對教師和學生越來越高的要求。

猜你喜歡
觀念核心素養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維生素的新觀念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集合學習中的數學素養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堅持系統觀念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