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背景下歷史學科解題路徑初探

2022-11-23 08:40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18期
關鍵詞:答題高中歷史解題

吳 平

(安徽省歙縣中學 安徽黃山 245000)

引言

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的歷史觀。在歷史教學中,要求學生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看待歷史。審辯式教學認為任何歷史的結論總是建立在相應的史學“范式”基礎上關于歷史的一種解釋,因此,應旗幟鮮明地堅持唯物史觀這一科學的歷史觀。審辯式教學所強調的追問與論證都是沿著這一科學的方向推進的。審辯式教學在課堂中堅持的“知識鋪路、追問激疑、搜證求解、緣據立論”是對“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操作性表述。審辯式教學將歷史知識的教學作為基礎,就是要求學生們將歷史還原到其特定的時空。追問、搜證、立論建立在對史料的認知、分析之上。凡有歷史結論則必須有史料支撐。因此,我們在備考的過程中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抓手,科學備考,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在備考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的解題路徑和規范的答題方式尤為重要,所以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建立解題模型,形成科學的解題路徑,進而提高歷史學科成績[1]。

一、高考中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1.何為學科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核心理論)、時空觀念(核心思維)、史料實證(核心方法)、歷史解釋(核心能力)、家國情懷(核心價值觀)五個方面[2]。這五個方面不僅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更是對歷史進行認識:認識和研究歷史需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樣才能正確地研究歷史,而唯物史觀就是科學史觀,就是研究歷史的核心理論;研究歷史應該把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的時空(時空觀念)下分析,這是歷史學科的本質特色,只有這樣歷史學科才有意義;學習歷史應有實證精神(史料實證),一份材料說一份,有時還會出現一份材料說不了一句話的現象,會出現孤證不立,我們只有依據可靠的史料作為證據對史事進行推理和論證才有可能接近歷史本真;研究歷史最終都要對研究對象做出合理解釋(歷史解釋);而歷史解釋蘊含著敘述者的價值傾向和人文素養,這就是家國情懷。由此可以看出,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就是要通過歷史學習,逐漸建構起正確的歷史認識,進而落實立德樹人的培養任務[3]。當前,我們應該基于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教會學生如何建立解題模型,科學規范答題,從而提高學科成績。

2.學科核心素養在考題中的體現

從歷屆全國考卷的知識分布來看,高考命題遵循著穩中有變、穩中有新的原則,強調從知識能力立意向學科素養立意轉變,并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特別是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高中歷史考點問題根源,應該從教材入手。教師可以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并圍繞新教材和基本學情,對高中同一主題課程知識點的邏輯關系與情感關系進行梳理,重新整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實際上,這也是高中歷史教師的重要任務[5]。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對中學歷史教學標準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整合,促使學生可以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歷史知識框架。奧蘇泊爾的上位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從已知的包攝性較廣的整體知識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從分化的部分中掌握整體知識難度要低一些,即下位學習要比上位學習更容易些。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考題分析講解中,需要有目的性地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內容,適當地拓展教學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進入學習以后,可以更快地理解出高中歷史考點考題的根本,并能及時準確地做出解答。

3.科學、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和考點

主觀題型分析:

現目前高中階段的考試形式,對于客觀題和主觀題的比率也做了很大程度調整,因而勢必會加重高中階段歷史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必須豐富教學評價的模式,采用課堂提問、筆紙測試、實踐活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教師評語、家長評價等方式,多方位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思維;同時,在作業設計方面,教師可以采取拓展作業設計、考試題研制、單元設計中作業設計、歷史小論文、班級活動、課后研學等多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歷史學習打好基礎。因此,考點中,遇到選擇題型時,我們要注意路徑:一定→二抓→三明→四選。一定:定時空(時空觀念),明確材料的時空定位;二抓:抓關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其實就是找題眼;三明,明確設問,找到答題的方向;四選,排除干擾項,做出正確選擇。

客觀題型分析:

歷史教學肩負著情感教育的重任。對此,歷史教師要利用好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全面落實核心素養,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以培育家國情懷為導向開展歷史教學,可以讓學生具備終身發展的品格。作為歷史教師,應該肩負起這樣的教育使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工具,把歷史知識點完全貫穿起來,一方面對前邊歷史課程內容進行了回顧,另一方面也更好地梳理了整個的歷史知識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銜接。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在復習時針對性地復習思維導圖,從而更好地將所有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體系。對此,中學歷史教師需要對新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以確??键c正確率。

針對客觀題,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路徑:一審→二聯→三找→四答。一審:審設問、審材料。審設問——明確答題方向。審設問的四定法:定向詞確定答案來源和方向,定法詞明確答題類型,定位詞明確答題方向,限定詞明確設問的時空、主體、角度等限定條件。審材料——充分獲取和解讀材料有效信息;二聯:根據主題和關鍵詞,聯系課本相關主干知識、概念和時間階段特征,學會知識遷移;三找:找答案。立足于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本身的得分點;四答:組織答案,答案組織做到三點(點多、面廣、話短)四化(序號化、要點化、條理化,段落化),進行規范答題。

比如:2021年1月浙江選考考點28.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

材料一 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彀,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运抉R遷《史記》

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保ㄓ赫郏┲I內閣:“中國之一統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統始于元氏,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p>

“康乾盛世”時期,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統治管理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

——摘編自《清實錄》、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虛心而仰上”的原因。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角度,闡述“秦并海內”和“大一統“政體建立的意義。

(2)閱讀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實現“邊境自固”的核心觀點。結合所學,從“幅員”角度概括康雍乾時期統治者的突出貢獻。

直接采取解析路徑,解答第一問,一審:說明類解題主要是基于提取史料及相關史實對某一歷史事物的深層次認識,然后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總結;二聯:秦朝大統一;三找:“天上之士……何也”從中得出--秦朝統一六國的想法及行動;四答:百姓生活有希望,不再受欺凌,安居樂業,功業穩定。

然后是解答第二問。一審:概括類答題就是歸納合并同性質的歷史事件并形成規律性結論;審材料;二聯:康熙是歷史上及具代表性的人物,提出守衛國家的道理是要行仁德安定百姓,這樣才能長治久安;三找:“治天下......我朝者也”從中得出——國家治理,需先安定百生。四答:維護國家統一,安定社會;安定百姓;以民眾為首要考慮點;改革措施與社會發展相協調[7]。

其中,第一問是,一審:概括類答題就是歸納合并同性質的歷史事件并形成規律性結論。主要因素:因素就是原因,主要原因。二聯:材料一的相關史實及秦朝大統一的特點;三找:在秦朝統一時,受到人民維護;四答:國家統一,百姓有了穩定的生活,生存有了希望,才能安居樂業等。第二問。一審:分析:就是能將一事物分成各個部分加以考察。二聯:材料二的相關史實及康乾盛世的史實;三找:“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币悦駷槭?,有利于國家治量且長治久安;四答:維護國家統一,安定百姓,以民眾為首,定能夠使其國家安定,并且更有利用邊疆民族的統一。

結語

高中歷史學科解題教學分析是歷史教師在學科考點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廣大歷史教師能夠重視并切實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不僅可以省去歷史教學中的“重復勞動”,提高效率,而且還可以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階段,高中歷史學科解題教學成為高中歷史實現新突破的關鍵因素。高中教師應該認真研讀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并科學、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和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多種評價方式結合,增強高中歷史教師之間的溝通等。同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能夠運用唯物史觀和時空思維對史料進行辯證和客觀的認識和解釋,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全面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8]。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學科具備人文屬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優秀的人類文化歷史,實現陶冶學生心靈與情操的目的,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并且在現實教學中,采用在教學目標設定中滲透核心素養、創設歷史情境、培育核心素養。同時,高中歷史教學中要靈活應用人類文化歷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面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進而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且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對高中歷史考點內容進行了解整合,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歷史知識進行遷移,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形成對歷史的正確認知,并實現情感的滲透,最終養成良好的遷移思考與學習習慣。面對2022年高考,我們相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要我們努力探尋科學的解題路徑,歸納解題模型,進而系統訓練,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創造佳績。

猜你喜歡
答題高中歷史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答題、拍照、必微博、求關注…… 減了老負擔,又練“新技能”
談高中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
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用“同樣多”解題
挑戰答題
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歷史教學探析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一場全民答題狂歡
熊孩子爆笑答題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