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基層一線的“廣闊天地”

2022-11-24 13:33胡印斌
時代郵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一代人名校單調

文 胡印斌

那一年,當我來到礦山時,望著遠遠近近一片鐵銹紅的礦區,內心的挫敗感無法言表。

那是一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鐵礦,我到來時,往日的風光已不再。在那里,我生活了5年。秋風涼時落腳,離開時,寒風已起。當我慶幸終于告別時,并沒有意識到,任何一段人生都是不輕松的,任何一段人生都是不可替代的。

現在想來,在礦山生活,人頭熟,地頭熟,生活或許有些單調,但往往更專注,那是我少有的一段潛心讀書的日子。

只是,現在的人似乎很難忍受這種單調了。有媒體報道,如今,年輕人并不太愿意去煤礦電廠這些一線單位工作,在油氣開發、城市燃氣、火力發電等諸多領域,生產一線、基層單位都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他們為啥不愿去煤礦電廠?報道中說,礦區大多偏遠,工作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有人較為抵觸,有人較難適應。這些都有道理,但顯然還有未盡言處,比如基層成長空間有“天花板”,一線工作太“接地氣”,不體面,有媒體報道說,一名女大學生寧可露宿深圳街頭,也不愿進工廠。這里邊當然有誤讀?;鶎右痪€真的那么可怕嗎?未必。那里肯定沒有大城市光鮮,但人生未必總能在七彩光環下。礦山不會埋沒人才,一線未必一定缺乏機會,青春的選項可以更豐富些。這些年來,很多人也看到了,不少扎根一線、去往基層的年輕人脫穎而出,這也給人們以啟發,有亮度的人生到哪里都不會暗淡。

從一個更開闊的視野看,很多人后來的發展得益于早年的基層經歷。唯有“接地氣”,觸摸這塊土地上的人和事,才能更深切了解斯土斯民,也才能有更多的體察以及“同情之理解”。

遺憾的是,仍有不少年輕人寧肯“慢就業”,也不愿去一線崗位。這也導致了如今求職場上的不均衡,一邊是數百萬上千萬的大學生就業大軍,一邊是一線崗位較大的人才缺口。

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考研,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457萬人,比2021年增長80萬人,增幅達21%。人潮人海中,上岸者畢竟是少數,而即便是研究生畢業,這一人群不少人青睞的,似乎還是公務員、事業編等,一個城管崗位,就吸引了眾多名校的碩博士。

編制的吸引力無需多言,但廣大青年的追求顯然不應該被濃縮為一個編制。與基層一線的“廣闊天空”相比,編制的人生寬度并不夠。

很多時候,我們不妨調適一下期望值,轉換一下思考問題的方式?;蛟S人生并不喜歡太大的反差,但切身體驗、身體力行是必要的。我在礦山5年,熟悉了礦坑、礦井、尾礦,還有性格粗糲的礦山人家,這樣的“體認”,會讓人受益無窮。若是從學校、企業層面來看,也該多些調整和應變。學校要有定力,專業設置不要一味跟著市場跑;企業也不要總是迷信名校,吝惜于給普通人機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強求所有人一律。一個多樣的世界才是精彩的世界,一個豐富的人生才是充盈的人生。

猜你喜歡
一代人名校單調
一代人
名校介紹
數列的單調性
數列的單調性
每一代人都被質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沒有垮
我們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趕集挑名校
旋轉擺的周期單調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