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問題及其對策

2022-12-02 08:55吳向華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中小學生成因對策

吳向華

[摘 要]近年,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教育部要求地方相關部門采取有效的措施,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為此,文章對定西市安定區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減輕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的對策,希望對解決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 ?G635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24-0074-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教育理念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發生著質的改變,許多家長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成長相關的各類培訓機構和課業輔導機構應運而生,諸如“興趣班”“一對一輔導”等不斷涌現。這些形形色色的輔導班,加重了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引起了學校、社會、家庭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著力整治校外輔導機構亂辦班、亂培訓的問題,以解決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那么,導致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的原因,又有客觀的原因;既有內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既有社會、學校的原因,又有家庭的原因。文章主要從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成因

(一)社會層面的原因

1.高精尖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是使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企業的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生產過程電子化、網絡化,生產流程進一步升級,生產領域對高新技術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對原本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人力需求越來越少。因此,就業的壓力隨之增大,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培養人才的關鍵指向教育,人與人的競爭最終演化成了教育的競爭。誰在教育中失敗,誰就容易在競爭中失敗,誰就容易被社會淘汰。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在競爭中不被淘汰,想盡一切辦法給教育加碼,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以獲得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因而部分孩子的課外學業負擔不斷加重。

2.教育多元化的發展對校外培訓的需求,也是使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教育向各方面拓展。一些家長認為,學校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家庭、社會均希望受教育者能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時,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在音、體、美等方面有一技之長。但是一些家長認為他們這種對教育的高期望,學校未必能滿足。因而,聲稱能夠滿足這類家長期望的校外培訓機構應運而生。這些培訓機構在培訓形式上呈現出多樣性,在培訓內容上呈現出復雜性,在培訓時間上呈現出無間歇性。這就使部分參與培訓的孩子課外學業負擔不斷加重,苦不堪言。

(二)學校層面的原因

1.學校為獲取更多教育資源而過分注重提高成績,導致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把教育優先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決策。中共十六大報告指出:“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痹谶@個背景下,國家對教育資源的投入不斷加大,一些學校為獲得政府的青睞,獲取更多的教育資源,把教學成績和學生升學當成籌碼,在提高學生成績上下大功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些學校默許學生參加有償的校外輔導培訓,導致部分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

2.學校教育評價體系不合理導致學生課外學業負擔加重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傳統的教育模式仍影響著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部分學校把學生成績高低作為評價、考核教師的重要依據。這就導致一些教師投機取巧,不在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效率上下功夫,而是給學生布置大量重復性的作業,以反復訓練的方式提高學生成績,一些教師甚至鼓勵學生進行課后有償家教,讓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在無形中加重。

(三)家庭層面的原因

教育好、培養好青少年是國家和社會的重任,也是家庭的重任。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迫切,體現在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是為了掌握他們在課堂上沒有學懂的知識;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是為了豐富課外知識或掌握更高層次的知識內容;從眾心理強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是為了獲得存在感,因而盲目參加輔導班;具有某方面潛力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是為了獲得課堂以外某些領域的知識或技能;家長文化層次較低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是為了解決家長在家庭輔導中能力不足的問題;等等。

二、減輕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的對策

(一)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孩子避風的港灣。家庭環境對于孩子成長而言尤為重要。家長應該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為孩子樹立積極上進的榜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孩子在家庭中安心學習和成長。家長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閱讀、寫字、室外運動等形式,引導孩子在不經意間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中小學生要減輕課外學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應該怎么辦呢?首先他們要高度重視課堂,好好把握課堂四十分鐘,在課堂上求質量,充分利用校內各種教學資源。學生如果能夠上好每一節課,把要掌握的知識弄懂了、學通了,還有必要再去輔導班補課嗎?答案是否定的。當然,讓所有學生通過一節課就掌握這節課要掌握的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課外復習方法,通過生生間的“互問互答式”復習法、師生間的“請教良師式”復習法、課內外的“課堂情景模擬式”復習法等,消化吸收課堂知識,從而減輕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另外,中小學生要認真分配好課余時間,可以適當看一些課外書籍,開闊自己的眼界,多和同齡人相處,交流學習心得,感受學習樂趣。

(三)家長要帶孩子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直觀感知中獲得知識

宇宙是無窮的,自然是偉大的。人會受到自然的影響,自然是人類最好的教科書。中小學生正處在快速成長的關鍵期,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潛在的創造力,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心。家長應該在假期或其他課余時間將孩子帶出去,讓孩子游覽和觀賞名勝古跡、秀美山河等,或者帶領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在活動中,要充分發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說出或寫出一些感受,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得到啟發。這樣獲得的知識和啟發,會使孩子終生難忘。家長為何還要強迫孩子參與那些枯燥無味的課外輔導呢?

(四)教師要立足課堂,秉持教育的初衷

學校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做到立足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馬克思說,教師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教育,必須將教育問題置于產生這種問題的社會制度、關系和運動中。因而,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有用之才和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人才。教師要注重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五)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

1.校外不增負,凝聚思想共識

目前中小學生的課內學業負擔的確有了很大程度的減輕,但部分地區中小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并未得到有效減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減負的配套政策不夠健全和相關措施落實不夠到位所致。因此,要全面、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需要全社會對“減負”高度重視。首先,大家要全面認可和支持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但素質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光喊口號,浮于表面,需要從社會、學校、家庭、個人多個角度入手。其次,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國家要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和教育評價制度,轉變大眾“唯成績論英雄”的思想,明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從制度層面解決中小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

2.允許差異化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人類個體是有差異的,就像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因此,教師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提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都有獲得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不能以學生學業成績的好壞論英雄,也不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用同一個標準做比較,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盡量避免因惡性競爭而產生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的情況。

(六)走出“雙減”政策認知及落實上的誤區

1.走出“雙減”政策認知上的誤區

教育部出臺了“雙減”工作指引性文件,要求各校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然而,部分社會人士認為,“雙減”只是學校的事情,學校應該對“雙減”全權負責。殊不知,學校具有管理學生的職能,但沒有管理學生家長和校外培訓機構的職能?!半p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積極配合,這樣才能保證這項工作有實效性,如果只靠學校則獨力難支。因此,社會、學校、家庭統一思想認識,對減輕學生課外學業負擔有很大的幫助。

2.走出“雙減”政策落實上的誤區

“換湯不換藥”這句俗語是人們對庸醫的貶斥,其實這句話用于評價個別學校對“雙減”工作的落實情況也不為過。一方面,個別學校開展“雙減”工作只有形式上的變化——時空變化,而無實質性的變化,學生由原來的在家寫作業變成在校寫作業,由原來的飯后寫作業變成飯前寫作業。甚至個別學校在課后延時服務的時間里進一步增加學生作業量,導致學生除了在學校要完成大量的作業,在家還要完成作業。課后延時服務作為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大重要舉措,本是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必要的課外作業,引導學生參與音體美等方面的社團實踐活動,誰料由于對課后延時服務的誤解和服務費用的欠缺,部分學校這項工作的開展出現了變味的跡象。另一方面,“雙減”政策的落實雖然減少了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課后時間的占用,但仍然存在學生課后學業負擔較重的問題。只有各部門聯合行動,不折不扣地落實這項惠民工程,減輕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才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之,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外學業負擔勢在必行,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項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一定要挑起這一重任,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教學方針,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育使命,不折不扣地做好教育“雙減”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龐艷霞,朱洪.從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析現代家庭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6):9-11.

[2] ?王燕飛.聯合家教:家庭教育新選擇[J].獨生子女,2003(2):13-14.

[3]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 ?麻映雅.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成因及解決對策:基于定西市A區城鄉學校的調查[J].中學教學參考,2019(12):83-84.

(責任編輯 ? 黃 ? 曉)

猜你喜歡
中小學生成因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說說兩種『白氣』的成因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翻譯實踐問題及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