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之策*

2022-12-04 13:04南通大學蔣天民王英
區域治理 2022年38期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資源

南通大學 蔣天民,王英

相較于傳統圖書館,智慧圖書館以智慧管理方式和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具備了開放性、智能性、高效性和互聯性等特征,使得人、物、機以及數據得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有效融合,構建了和諧、高效的知識生態環境,能夠為人們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服務,因此其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圖書館也獲得了發展動力,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從大數據技術對智慧圖書館的影響來看,大數據技術是智慧圖書館發展的根本支撐,智慧圖書館要想獲得發展,必然要加強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

一、大數據技術對智慧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就目前來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主要是以改造傳統圖書館為主,即通過將傳統圖書館變得智能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的方式來實現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在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圖書館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踐行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并逐漸呈現出數字化特征,而其共享功能、推薦服務以及管理效率等,都獲得了大幅提高。

(一)共享功能得到強化

基于大數據技術,智慧圖書館可以構建一個跨平臺的資源網絡系統,該系統既能夠存儲并分享紙質版館藏數據資源,也能夠收錄各類網絡數據庫、電子期刊等虛擬館藏資源,由此實現了館內資源的有效整合。而利用智能終端,人們便可在平臺上直接搜索館內所有資源,并快速找出自己需要的資源,這對人們突破空間和時間壁壘而獲取館內資源的活動來說,起到了奠基作用。

事實上,大數據技術對智慧圖書館共享功能的強化主要是因為大數據技術促使智慧圖書館獲得了融合異構數據的能力。多元化的文獻資源,例如音頻、視頻、電子文檔、紙質文獻等,均以數據的形式儲存于智慧圖書館資源平臺上,而各個數據之間的相互關聯造成了平臺中數據資源的異構現象,利用大數據管理便能夠有效融合異構數據,以此整合館內數據資源,構建資源有機體,達成數據的智能化管理,這就是智慧圖書館的資源共享功能得以強化的根本緣由所在。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智慧圖書館的資源共享功能也愈發強大,海量讀者數據、電子數據、物聯網傳感數據等在智慧圖書館的資源平臺中被快速分解、重組、整合,形成大數據知識共享體,從而為人們提供了線性可視化的資源共享服務,極大提高了讀者滿意度。

(二)推薦服務得到優化

大數據技術支持下,智慧圖書館可以基于讀者數據來搭建讀者社區,并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協同,從而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由此增強讀者黏性,擴寬讀者群體。值得一提的是,從大數據思維層面來看,智慧圖書館中的各類資源多具備深度挖掘價值,而有效獲取資源的深度價值并加以利用,一方面可以優化智慧圖書館的大數據建設,提高推薦服務同讀者的匹配精準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圖書館發展戰略決策起到重要參考作用。

具體來說,大數據技術對智慧圖書館推薦服務的優化主要體現在讀者信息訂制服務以及資源推薦上。首先,在深度挖掘數據及信息以后,將數據和信息同讀者大數據串聯起來并加以整合,便能夠為讀者信息訂制服務奠定根基。依托于智慧圖書館智能化的館藏資源管理系統,智慧圖書館可以實時根據館藏資源的變動而更新文獻資源信息,以此確保讀者信息訂制服務始終高效精準,符合讀者需求;其次,大數據技術可以對讀者在智慧圖書館中的瀏覽痕跡進行分析,從而挖掘讀者潛在需要,以此實現個性化的新產品推薦。目前,很多智慧圖書館均推出了個性化推薦服務選項,倘若讀者選擇接受個性化推薦服務,則讀者的閱讀愛好、借閱日志、檢索歷史等數據均會成為智慧圖書館依托于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對象,將這些數據分析、整合完畢后,便可以獲得讀者個性化推薦服務清單,利用該清單,智慧圖書館便可以在滿足客戶潛在需求的同時,達到資源推薦的目的,這對提升讀者滿意度和讀者黏性都有著重要意義。

(三)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大數據環境下,盡管在整個智慧圖書館中,最為亮眼的是智慧圖書館的大數據資源平臺,但是智慧圖書館的“智慧”并不僅僅體現在資源共享及分析整合上,還體現在各類智慧服務、智慧設備以及智慧管理等方面,其中,智慧管理是大數據對智慧圖書館影響頗深的因素。

在智慧圖書館的發展中,智能化管理屬于其發展要點之一,極大影響了人們對智慧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诖髷祿闹С?,智慧圖書館構建了智能化管理系統,所以,其能夠利用大數據搜集與分析,對燈光、溫度等進行調節,從而為人們提供適宜的閱讀環境,極大減少圖書管理員的相關工作量,管理效率因而提升。此外,目前多數智慧圖書館都安設了自動化還書系統,該系統融合了大數據技術,能夠精準識別與分析讀者放于歸還感應處的書籍出自何處,而在定位書籍原存放地以后,系統會發出響應指令,促使與系統相連的智能機器人完成將書籍歸于書籍原存儲處的任務,這種自動還書模式簡化了原本較為煩瑣的還書手續,提升了還書效率,整體上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能力。不僅如此,如今的智慧圖書館多設電子門禁,而這也有賴于大數據技術的支持?;诖髷祿夹g,人們可以通過刷卡或刷臉等方式直接進門或出門,相較于以往人工查驗讀者信息的方式,這種方式顯得快捷而便利,且身份識別精準,少有錯漏問題發生。

二、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圖書館發展策略

從大數據對智慧圖書館的影響來看,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圖書館發展關鍵就在于數據、服務以及管理,據此,應當從此三點入手,制定智慧圖書館的發展策略,從而有效利用大數據環境,助推智慧圖書館獲得更大成功。

(一)優化信息檢索、數據挖掘以及智能推薦

從圖書館的發展歷程來看,最初的圖書館以文獻服務為主,此后出現了信息與知識服務,而目前則更為重視智慧服務。所謂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服務,其核心就在于智慧性知識服務,即破除時間和空間的壁壘,使得讀者可以在智能化環境下全方面感受圖書館的知識服務,由此實現高效的知識增值??偟膩碚f,智慧性知識服務的優化有賴于大數據下智慧圖書館的信息檢索、數據挖掘以及智能推薦。

首先,智慧檢索服務是優化智慧性知識服務的基礎。利用智慧檢索服務,讀者可以高效檢索到所需資料,且基于大數據下讀者搜索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所檢索到的資料將會呈現出較為顯著的需求偏好性,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讀者檢索結果中,也可適當加入一些隨機信息結果,雖然這同讀者需求無關,卻極有可能激發讀者潛在需求。

其次,數據挖掘服務是優化智慧性知識服務的重要手段?;诖髷祿?,智慧圖書館可以通過知識挖掘與語義網絡工具來組建知識挖掘管理工具,從而有效收集、處理讀者信息數據,由此挖掘得到讀者的需求數據,以便為圖書館的深度知識開發提供參考,提升讀者對圖書館資源服務的滿意度,增強圖書館的綜合競爭力。

智能推薦是優化智慧性知識服務的關鍵。事實上,智慧性知識服務的質量同智能推薦密切相關,換句話說,智能推薦在一定程度上較為直接地反映了圖書館智慧性知識服務水平的高低,據此,智能推薦既是智慧性知識服務提升的主要方式,也是智慧性知識服務的結果。將智能推薦同大數據相結合,對讀者的閱讀數據進行分解,從而獲知讀者個性化服務的組建方向,并基于大數據分析得到的讀者使用習慣,同流行的社交平臺、App等達成合作,構建多平臺融合推薦機制,便可有效擴大推薦范圍,提升推薦效率,增強推薦精確度。

(二)增強服務的個性化、互動性和可移動性

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極為強調個性化服務,即應當可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所以,智慧圖書館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實現文獻資料的動態、靜態結合管理,以此簡化讀者檢索流程,快速給予讀者所需資源,提升讀者滿意度。其中,靜態管理主要是基于文獻資料的學科類別、出版社信息、存儲區域等進行管理,重在保證文獻資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而所謂動態管理,主要管理的是通過讀者檢索和閱讀歷史數據等分析得到的服務信息。由于讀者的檢索和閱讀歷史數據時常發生變動,動態性較強,因而必須注意此類信息的更新,以確保動態管理的有效性。

除了注重個性化服務以外,智慧圖書館服務的互動性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F如今,已經有不少地方的智慧圖書館引入了智能機器人服務,而能夠同人們進行交流的智能機器人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搜索到所需資源,還可以對人們的話語進行分析,從而提供更為精準的推薦服務,因此廣受好評。值得一提的是,有趣的人機交互模式對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也有一定幫助??偟膩碚f,智慧圖書館的服務互動性主要同讀者需求反饋有關,當用戶需要咨詢,則圖書館的高交互性就成為讀者同圖書館取得有效交流與溝通的關鍵,所以,此后應當以大數據分析結果為基礎,進一步開發智慧圖書館的交互系統,讓讀者可以得到更為精準、有趣、符合需要的回復,增強讀者服務體驗感。

此后,智慧圖書館服務必定呈現出更為明顯的可移動性特征,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人們碎片化閱讀習慣的導向結果,但就目前來看,盡管電子資源發展勢頭迅猛,紙質版文獻資源依舊有著不可替代性。因此,智慧圖書館在發展移動服務時,要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入手,即一方面基于大數據技術提供有針對性的虛擬移動圖書館服務,使得讀者可以利用手機終端、電腦等獲得所需資源;另一方面則要構建實體移動式圖書館,將圖書館同交通工具結合起來,在公交、地鐵等處設置圖書館服務窗口,并基于自動化技術、REID技術等,打造無人圖書館模式,簡化借還書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實體移動式圖書館所提供的文獻資源選用,則需要參考智慧圖書館資源平臺中關于目標讀者閱讀偏好、需求的大數據分析結果,由此確保圖書館服務窗口起到應有的服務效果。

(三)設立專業的管理團隊

智慧圖書館雖然采取了智能化管理模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圖書館的管理團隊就不重要了,正相反,相較于傳統圖書館,智慧圖書館對管理團隊的要求更高,管理團隊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圖書館管理知識與經驗,還需要熟悉智能化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新興技術。

首先,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管理團隊應當采用分工管理模式。就智慧圖書館目前的發展方向來看,在未來,智慧圖書館的管理重心必然落在智能設備管理以及智慧性知識服務管理等方面,因此,可以將管理團隊分為四個小隊,一者負責圖書館網站的管理,一者負責圖書館智能設備的管理,一者負責讀者服務管理,還有一者則負責宣傳管理,這樣一來,從智慧圖書館的網站研發、電子資源管理、系統維護,到其智能設備的采購、保養與維修,到其讀者的個性化推薦與服務,再到其特征、歷史、發展前景以及使用指南的宣傳,均得到了有效管理,這對智慧圖書館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未來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重要奠基作用。

其次,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管理團隊應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此處的專業素質并不單單指管理團隊的管理知識、技能與經驗,更多地是指在分工管理模式下,各個管理小隊應當具備的相應專業素質。第一,負責圖書館網站管理的小隊成員應當在懂得網站研發、維護、優化等技術的基礎之上,掌握大數據資源平臺的研發技術與信息系統研發管理技術,從而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打下牢固的技術基礎;第二,負責智能設備管理的小隊應當在熟識各類流行圖書館智能設備的同時,掌握智能設備的保養、維護技術,從而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第三,負責讀者服務管理的小隊除了要懂得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以外,還要掌握基于大數據分析讀者閱讀數據信息的技能,從而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第四,負責宣傳智慧圖書館的小隊除了要熟悉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歷史、特征等基本知識內容,還要懂得高超的宣傳技巧,從而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提供發展動力。

三、結語

就目前來看,智慧圖書館將是圖書館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而隨著智慧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如何有效將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進一步融合進智慧圖書館中,從而推動智慧圖書館發展,最終構建互聯互通、智能共享的智慧圖書館體系,正是當前從業者應當努力思考的問題。

在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重點落于數據、服務與管理之上,這也為推動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思路,日后的智慧圖書館發展必然繼續圍繞此三點展開。不過,有一點需要尤其注意,即實體圖書館的建設。如前文所提到的,盡管電子文獻已經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形式,且虛擬數字圖書館也基于虛擬技術的不斷提升而獲得了極大發展,但是,紙質版文獻資源依舊有著不可替代性,所以,在推動智慧圖書館發展的時候,除了要關注到線上圖書館的資源管理與服務優化以外,線下圖書館的資源管理與服務優化同樣不可忽視。簡單來說,線下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區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前文提到的實體可移動式智慧圖書館服務窗口,另一類則是實體智慧圖書館本館,而二者的資源管理應當基于智慧圖書館線上大數據平臺來實現。綜上,智慧圖書館發展既包括虛擬圖書館發展,也包括實體圖書館發展,乃是共同發展的結果,而大數據技術在其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智慧圖書館資源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圖書館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有智慧的羊
去圖書館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