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舉”背景下的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探索

2022-12-10 06:02閆虹趙春霞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2年17期
關鍵詞:五育并舉研究生素質

孫 群 閆虹 趙春霞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圍繞教育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1]新時代的研究生應該是全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德”是對新時代研究生的根本要求,“智”是對新時代研究生的必然要求,“體”是對新時代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美”是新時代研究生的心理追求,“勞”也是對新時代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一、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研究生教育小國跨入了世界研究生大國行列,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在持續擴張,2020年,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達110.7萬人。招生規模的擴張可能會導致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良莠不齊,而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直觀地體現在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上。

我國各高?,F行的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大多是依據研究生第一年的課程成績,第二年的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和第三年的論文答辯進行的。在每一學年初收集并整理學生上一學年的各類信息,按照一定的測算標準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理論知識、科研能力、研學實踐活動四方面測評內容進行量化考核。這對學生的素質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鼓勵和促進作用,并且成為社會用人單位的參考指標之一,但是在指標體系、測評工作、測評結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存在的問題

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推進過程中,面臨著評價結構不夠均衡、評價方式過度量化、評價主體“馬太效應”、評價過程存在“弄虛作假”現象、評價結果僅用于評獎評優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現行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質量有待提高。

(一)評價結構欠佳,過度注重科研

多數高校是按照一定的測算標準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理論知識、科研能力、研學實踐活動四方面測評內容進行量化考核。但是由于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具有特殊性,大部分課程成績是通過平時考查或者提交大論文的形式獲得,即使通過考試進行評價,寬松的考試管理使研究生專業理論成績差別較小,削弱了專業理論知識評價的重要性。同時,研學實踐活動不適用于大多數研究生。最終,在現行的評價方法下,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指標是科研能力,高校的評獎評優也大都依據論文的發表數量和質量[2]。這種單一地重視科研,忽略學生創新能力、身體素質、藝術涵養以及勞動品格形成的做法,不利于培養新時代“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

(二)評價方式過度量化,忽視定性評價

隨著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各行各業產生了對綜合素質較高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F有的綜合素質評價模式只是單一地進行量化考核,沒有綜合考慮定性考核,對于一些無法量化的指標和項目不能評價,對學生的評價缺乏包容性和全面性,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多元化發展,從而導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系統。同時,由于對研究生的能力素質評價無法從多學科進行系統的交叉研究,評價模式沒有根據研究生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適時調整,最終使評價結果質量不高[3]。

(三)評價主體“馬太效應”,少數學生優勢資源疊加

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其目的之一是讓研究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激勵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水平,不斷完善自我。然而,當前的綜合素質評價只對少數優秀拔尖學生有激勵作用,卻忽略了促進一般學生的積極性,導致研究生之間出現“馬太效應”,即兩極分化,優者更優。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突出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評其他獎項,部分獎項明確要求綜合素質評價達到一定標準的學生才有資格參與評選。例如,某高校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要求參評主體先前獲得過一等獎學金。這樣的結果是優勢資源在少數優秀學生中進行疊加,而多數一般學生無法獲得獎勵機制下的獎學金或者評優資格,形成少數與多數的分化對立,最終“馬太效應”在學生群體當中愈演愈烈。

(四)評價過程不夠規范,忽略材料真實性和貢獻值

監督機制與誠信體系不完整導致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存在公平風險。當前,除學業成績外,其他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是要求學生在學年初自主向評議小組出具相應的證明材料或者證明圖片。部分學生為了獲得突出的綜合素質評價,提供假證明材料,甚至利用人情和關系獲取并沒有實際參與的加分。同時,綜合素質評價當中的干部加分只定量考慮是否擔任了某個職務,卻沒有定性考慮其對班級或者部門的貢獻值為多少,導致一些學生為了加分爭做干部,卻較少真正為同學服務。

(五)評價結果運用單一,忽略導向性和參考性

各高校對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運用較為單一,主要體現在評選優秀畢業生、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等獎項上。高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初衷并不是為了評獎評優,更不是為了將學生根據排名先后劃分等級,而是希望通過綜合素質評價起到導向作用,激勵學生向優秀同學看齊,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同時,評價結果的運用也對研究生培養質量有重要作用,一些輔導員教師只是將綜合素質評價看作工作當中的任務,依據測評方法“應付”學校測評工作,沒有合理運用評價結果對評價過程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最終導致評價機制無法完善[4]。

三、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

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下,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是系統性工程?;诋斍把芯可C合素質評價的概況及問題,高校應當主動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充分把握研究生的成長規律和身心特點,完善評價指標內容結構、指標權重,合理采取評價方式,并充分運用評價結果,讓“五育并舉”賦能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著力推動新時代研究生培育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評價指標內容結構

評價指標內容是發揮評價效果的根基,當前高校對研究生綜合素質考查更多關注德育和智育,評價內容也僅僅圍繞這兩個指標展開,忽略了高層次人才的綜合培養和全面發展??茖W的評價指標內容應該緊緊圍繞“五育并舉”,結合研究生階段培養目標,劃分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具體考查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二)探究科學的指標權重

“五育并舉”教育體系下,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構建不僅需要合理的指標內容,還需要科學的指標權重。首先,針對當前存在的過度重視科研指標的問題,進行層次分析,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權重。其次,研究生培養目標不一致,指標權重也應當不一致。具體而言,指標權重應當根據不同學科專業體現差異性,指標權重在學術研究領域和應用研究領域也應當體現差異性。例如,學術學位的科研權重要適當高于專業學位的科研權重。最后,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肩負著為國家輸送高精尖人才的使命,指標權重應當充分結合科研合作單位和社會用人單位對研究生的實際人才需求,重新定義科學的量化考核標準[5]。

(三)采取多元評價方式

首先,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最大限度保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全面覆蓋。其次,高校應結合結果性和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過程,鼓勵和引導學生正視評價結果。綜合素質評價不是為了判斷出某個學生的評價結果如何,初衷是導向性和參考性。其作為一種評價方式,應重視客觀反映研究生發展的階段過程,并對發展結果持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為研究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創造條件。最后,針對測評過程當中的不規范性和不公平性,探究學生之間互評加測評小組公開測評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測評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對測評結果予以書面材料確認;測評小組將測評過程全程錄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予以展示,最大限度確保測評過程的規范性和公平性。

(四)充分運用評價結果

評價不是為了對學生進行等級劃分,而是為了引導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一些高校的評價結果只用于功利性的評獎評優,不利于研究生踏實學風和良好品性的形成,因此合理運用評價結果尤為重要。首先,建立研究生成長數據庫,將研究生在學校三年期間的個人表現實時更新到數據庫當中。數據庫可劃分為4個部分,即科研成果、國際化培養成果、非科研成果、個人事跡,具體涵蓋16個模塊,如圖1所示。其次,根據數據庫統計結果對學生進行人像刻畫,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為學生篩選適合其個人特點的就業方向。最后,高校輔導員綜合考慮評價結果與數據庫信息統計,及時向學校反映學生發展水平,共同探索合理的綜合素質測評改革方案。

綜上所述,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是新時代的社會需要,也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6]?;谕晟圃u價指標內容結構、探究科學的評價指標權重、采取多元的評價方式、開展過程性評價、充分運用評價結果五個維度設定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有助于不斷深化綜合素質改革,進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五育并舉研究生素質
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公關攝影師必備素質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好“變”的態度
素質開發完全圖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