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雙創融合教學改革

2022-12-10 06:02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2年17期
關鍵詞:專業知識畢業生互聯網+

尤 憶

2010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在專業教育基礎上,對創新創業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建立融合性的課程體系,并明確闡述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重要性[1]。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就業發展戰略。2017年,習近平回信勉勵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盵2]顯然,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水平,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成為創新意識強、勇于創造、敢于行動、持之以恒、不怕困難的創新創業人才。

隨著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智能建造技術新興產業鏈“數字化設計—信息化集成施工—裝配化裝飾裝修施工—精細化成本控制—智慧化運維與服務”的核心環節快速發展,新技術、新規范、新標準廣泛應用于工程項目建設。圍繞工程智慧建設產業鏈,對應于建設工程項目智慧建筑等新興產業鏈中的建筑設計、建筑施工、造價、管理、運維等相關專業技術水平與崗位需求(見圖1),強化互聯網思維,開辟創業教育新思路,積極打造互聯網平臺,建設國家人力資源信息庫,不斷創新人才體制機制,為社會各界帶來更多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高校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因素

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還相對較低。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教育觀念落后。長時間以來,很多人認為進入高職院校是一種無奈之舉,是無法進入本科院校的學生的無奈選擇。受此觀念影響,部分教師在備課、授課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疏忽,部分學生對學習也不夠重視,導致教學成效不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能力及自身素養等,都有著顯著的差異。

第二,人才培養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缺失。當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一味向熱門行業或新興產業靠攏,忽略了社會對人才的真正需求,在課程設計上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與認知技能的訓練。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創新理論基礎薄弱,創新意識不足,授課內容也偏重于書本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同時,高職專業學員和創業者之間所需要的各項能力也尚有一定差異,如必備的專業知識、項目管理能力、領導才能、開發和掌控市場資源的能力等,這些問題都有待高職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去解決。

第三,師資力量亟待提高。由于職業院校的資金投入不足,部分高職院校存在“缺錢少人”的問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高校畢業直接走上教學崗位的,缺乏實際經驗。另外,教師的技術培訓、到企業鍛煉以及繼續學習的機會也相對較少,難以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

二、“互聯網+”給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的機遇

“互聯網+”背景下,人們不斷創新發展,促使經濟發展形式不斷演進。正是這些演進過程,給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第一,環境機遇?!盎ヂ摼W+”依托網絡平臺,使創新創業的過程更加透明、公開。同時,創業者以自我發展為導向,在平臺上獲取信息、進行互動溝通和公平交易等,以建立更完善的產業競爭機制。

第二,空間機遇?!盎ヂ摼W+”行業和傳統產業相比具有更多的投資機遇?!盎ヂ摼W+”優化集成生產要素配置,重塑了傳統產業,形成新形態、新業態。在創業過程中,“互聯網+”產業鏈也越來越開放,協同性更強,向外衍生范圍更廣。

第三,門檻機遇。創業存在門檻,“互聯網+”創業中,資金門檻降低,技術門檻抬升。資金門檻方面,高校畢業生通常沒有大額啟動資金,但其實只要有創新性的構想或項目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或啟動資金,大大減少了高校畢業生進入產業領域的初期投入,由此展現出“互聯網+”環境下創業的輕資產特征。技術門檻方面,“互聯網+”環境下,獲取技術的方式方法更為便捷,要將產品區別于他人的產品,就要提高自身產品的技術門檻,做好產權保護。此外,科技的跨界交叉,資源重新整合,以及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也導致了科技門檻進一步提高。

第四,成本機遇?!盎ヂ摼W+”時代將創業、創新、創投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了更為堅實的“鐵三角”,其中各種投資行為也更為活躍、頻繁。政府部門、公司、投資者依據創業者的創意展示,篩選并發現產業價值,對創新項目進行進一步培育,從而分散市場風險。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并非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夠完成的,學生必須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要對新知識高度敏感。

第一,在知識技能方面,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業,高校畢業生所具備的主要知識優勢更多在于計算機與互聯網等基礎知識,而關于市場營銷、商業運作以及平臺搭建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還相對薄弱。同時,部分高校中關于創新創業方面的教學體系還不夠健全,使得部分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欠缺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第二,在企業經營技能上,部分高校學生缺乏個人技能、社交能力、企業合作意識、人際交往技巧等,但這些是一個創新創業組織形成與運作的基礎。它們與專業技能不同,可以借助社會實踐和活動方式加以培養,這也要求高校對創新創業培訓領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第三,在新知辨識能力方面,如何在大量創業信息中篩選出自己擅長領域的可行性高的項目十分重要。高校畢業生在專業知識、管理能力提升相關課程的學習之外,應多參加創業實踐,與教師、同學、企業多交流,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缺乏市場意識

高校畢業生由于各種條件限制,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難以客觀、有效地對創業項目進行考評。這里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沒有充分的市場調研、項目沒有完整的實際操作流程、項目的可盈利性評估不足、項目的可操作性評估缺失等。究其成因,一是當前高校的創新培訓啟動較晚,體制還不健全;二是大學生自身在校時間較長,很少和經濟社會有直接聯系,缺乏社會實踐能力,且尚未對自身的職業方向進行合理規劃。

(三)缺乏風險意識

互聯網具有虛擬性,網絡終端的雙方甚至多方缺乏信任基礎,導致網絡創業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也發生過不少商業欺騙、假冒偽劣、不安全支付等事件。而很多高校畢業生的風險意識不足,這就給高校畢業生創業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打擊了部分創業者的創業信心和積極性。

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思路

第一,開辟新思路。在信息全球化時代,高校要以高瞻遠矚的眼光、海納百川的態度、求新存異的理念,努力提供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孵化器”。首先,完善高等教育創業人才培養平臺構建,結合“互聯網+”互聯互通、共享思想的特性,面對需求,探索建立思想教學、科技創新教學、專業知識教學相互融合的創新型創業教學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人才專業技能培養。緊隨社會發展,逐步提高教學信息化、資源化水平,打造校園云教學系統,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引導高校大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思考、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

第二,開創新體系?!盎ヂ摼W+”創新創業是當今及今后就業的一個趨勢,高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關鍵在于建立適應其特點的新教育體系(見圖2)。首先,建立著力于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的普適性體系;其次,建立著力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和文化的體系;再次,建立著力于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體系;最后,建立著力于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項目孵化的體系。高校在打造創新創業普及教育平臺、創新創業專業教學平臺、創業指導平臺、小微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的過程中,要堅持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采取學科專業共建、“三教”改革推進、校企合作促進等方法,讓創新創業的種子扎根于廣大學子的心田,使其加快自身創業意識與創業思維的轉變。

第三,搭建新平臺。首先,要讓高校畢業生從概念走向實踐,高校要依據自身或本地的政策條件,形成從無到有、從散到聚的全鏈條孵化載體。其次,針對個人知識結構、素質等,將智力資源信息加以整理綜合,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人力資源網絡信息庫,從而與政府部門、企業等用人單位無縫銜接,實現資源共享、各取所需的目的。

第四,創新教學方式。高校教師利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另外,教師還能夠運用網絡平臺,正確地引導學生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獲得創新創業的能力和實踐經驗,讓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渠道不再單一。

總之,高職院校進行創新創業教學,有利于學生通過積累專業知識,在實踐運用中增強問題處理能力,發掘創新潛力,并從中獲取創新知識,從而培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創新的主動性,有助于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同時,開展創新創業教學,能夠使大學生通過增強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大膽創新,在創新創業中不斷探索與實踐,不斷樹立自信,增強創業意識。

猜你喜歡
專業知識畢業生互聯網+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憑你現有的專業知識,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現代化醫院統計工作的要求
湖北美術學院98年畢業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