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榮光福建仕履考

2022-12-13 13:28張宏波
關鍵詞:嘉慶榮光道光

張宏波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吳榮光(1773—1843),字殿垣、伯榮,號荷屋、可庵、石云山人,廣東南海人。清嘉慶三年(1798)舉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官至湖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緣事降調福建布政使,于此任上休致。擅金石學,工書能畫。有《石云山人詩文集》《筠清館金石記》《辛丑消夏記》《歷代名人年譜》等傳世,并自訂《荷屋府君年譜》。

查考吳榮光自訂年譜,吳氏一族自宋由福建遷往廣東,始居新會縣棠美鄉。明崇禎年間,始遷祖福建龍巖縣知縣吳化龍,遷族佛山。吳榮光母梁氏,為福建羅源縣知縣梁翰之女??梢?,吳榮光祖籍福建,家族與福建密切相關。此外,吳榮光自清嘉慶四年(1799)入仕至道光二十年(1840)休致,四十余年間,共三次任官福建:清道光元年(1821)正月至道光二年(1822)八月,福建鹽法道,補授福建按察使;道光六年(1826)八月至道光八年(1828)六月,福建布政使;道光十七年(1837)三月至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福建布政使??傊?,吳榮光與福建,淵源頗深。任職福建期間,吳榮光兢兢業業,始終如一,對福建一地在道光年間的發展做出貢獻。對吳榮光福建仕履經歷的考察,可為吳榮光的生平家世、仕履研究提供更多細節與視角,更可為福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線索與佐證。

一、三任福建

吳榮光首任福建,在清道光元年(1821),時年四十九歲。正月,奉旨調補福建鹽法道。四月,抵任。八月,兼署按察使,十二月,奉旨補授福建按察使。道光二年(1822)“八月,奉旨調補浙江按察使,啟行時紳士父老送者,約五百人?!眳菢s光感動之余,作詩《出閩境》:“一路籃輿撥郁叢,小竿西接大竿東。①云收雨氣連山白,日壓霜痕到樹紅。地接三關雙峽險,人思九牧八閩通。建溪父老臨岐淚,囑我重來萬口同?!保?]319值得一提的是,吳榮光在《荷屋府君年譜》中,對于每次離閩時士紳百姓送行人數都有記載,且人數少則幾百,多至近千,可見其官聲之好,亦可見其對民眾認可的關注與珍視。

吳榮光再任福建,在清道光六年(1826),“八月抵京……奉旨補授福建布政使,召見二次,訓誨周詳,諭以:‘汝年力富強,歷官俱好,是以一經銷假,即放此缺。福建得汝一好藩司,亦可放心?!保?]340-341十月,抵閩上任。吳榮光重回舊地,輕車熟路,然年歲漸長,有時不我待、及時建功之感。吳榮光寫下《重至福州作二首》?!吨刂粮V葑鞫住菲湟唬骸叭f山過后萬波平,古瀨微茫大小盈。②說到知津身漸老,憐將監水影猶清。竹崎梅浦都無恙③,雨笠煙篷倍有情。多謝故人相問訊,病夫何以慰蒼生?!逼涠骸捌唛}海氣迥蒼蒼,五載重來一葦杭。襟上已無多舊雨,鬢邊應得幾新霜。兒童竹馬年非昔,父老桑蠶話正長。到處聚觀吾自愧,可能心力計綏康?!保?]351此次任職至道光八年(1828)六月,吳父訃至,于是奔喪回粵。

吳榮光三任福建時,已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三月,奉旨補授福建布政使。此次就任福建,直至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奉旨進京展覲。四月,抵京,赴圓明園,蒙召見二次,垂詢歷任官履及閩省情形。次日奉旨,以年力就衰,原品休致?!眳菢s光二任福建已是輕車熟路,三任則自稱識途老馬,回首過往在福建的任職經歷,頗多反思與感慨。他寫下《入閩境》:“又感馳驅九牧才,閩南三見翠屏開。江山憐我須眉換,婦孺依人笑語來。敢謂識途如老馬,多妨伏櫪已羸駘。泰平事業吾何有,只問甘霖第幾回。④”[1]410他還寫下《三至福州和丙戌再至韻二首》其一:“十七年來話太平,閩江長此水盈盈。云開每識三山峻,風定重看九海清。數到吏才能有幾,感深民瘼又關情。兩番求治知何補,況復蕭蕭華發生?!逼涠骸伴}山連亙粵山蒼,南望歸云接上杭。圣主未容戀丘壑,微臣空自感星霜。萬家少壯催吾老,十郡興除計汝長。為問此時心與力,可慚前度說豐康?!保?]411

二、對福建民生的改善

吳榮光端正勤勉的人格,成就了其善始善終的仕履生涯。為官四十多年間,吳榮光曾在陜西、福建、浙江、湖北、貴州、湖南省等地任職,對當地的政治軍事、學術文教皆有積極影響,在緝盜捕賊、平訟斷獄、興學助學、倡捐勸捐、賑災撫民方面,用力尤勤。

吳榮光祖籍福建,又三次任官于福建,使得他對福建民生各方面,存有更多責任感與使命感。清道光元年(1821),吳榮光下車伊始,即平反了一樁冤案。清道光六年(1826),又“查閩省借墊各款,清厘一千九百余案;司庫存款,七百五十三案。至道光七年,核結四百四十八案。部查案及州縣交代,新舊至六百余案”。[2]341清道光七年(1827),吳榮光“舉律例所未載而有關風俗人心者八條,遍示曉諭”,“定《救火章程》,以閩中水龍甚小,籌藩庫閑款銀一千兩,往廣東購買三架,貯府縣署內”,同時籌措銀兩修建貢院、續修省志、興修水利,等等。[2]342-343道光十八年(1838),“訪得淫祀邪術示禁,并飭各屬禁止、查辦?!保?]373道光十九年(1839),興建義倉?!跋仁鞘≈杏谑哪旯倜窬枇⒘x倉,至是籌建新廒十三座,連原廒十四座,計儲谷四萬三千六百余石,銀存二萬四千二百兩有奇,以待乘時買補。手書立石記事。買補清查常平倉谷二百一萬八千一百余石?!保?]374-375從剝絲抽繭平反冤情,傾心盡力了結舊案,到遍示律例、購置水龍,再到查禁邪術、興建義倉,吳榮光身體力行,事事躬親,無一不體現出他對各項關系到民生的政務的重視。

吳榮光施行的這些政治舉措,在制度上保障了民生,具有撥亂反正的重要作用與深遠影響。其后,吳榮光不僅得到同仁的支持,更得到嘉慶帝的褒揚:“留心整頓,不愧簡任?!保?]374可以想見,受益受惠的福建百姓自然也不會忘記吳榮光的恩情,所以每次吳榮光離閩,出現父老焚香相送、揮淚而別的場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關注福建教育

科舉出身的吳榮光,深知科舉對民風、學風、士風各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所以任職期間,一直非常關注科舉教育。清道光元年(1821),吳榮光初到任,即勸捐添建省城書院,書院成,名曰“鳳池書院”。再籌措經費,捐置《佩文韻府》及《五經大全》《周禮》《爾雅》《武英殿聚珍版》各種,共六十部。次年,吳榮光調任浙江臬使,書院院長及生童竟欲塑其像留院供奉,足見士人感懷之心。難能可貴的是,吳榮光即使離任,仍然關心鳳池書院的后續發展,后來他與閩浙總督趙文恪言及此事,得其認可,于是繼續籌措經費加以建設,并得賜御書“正學明道”匾額。道光六年(1826),吳榮光又任福建布政使,籌捐經費擴張書院,并捐置《全唐文》一千卷。除興建房舍、購置書籍外,吳榮光還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和識人眼光,為書院選定主持人和主講人。其《春程十二首》詩后有注云:“余管閩鹽日,率眾商捐設鳳池書院,始終經理者為陳恭甫侍御,主講則趙榖士太史在田也?!保?]318陳壽祺⑤、趙在田⑥皆福建籍進士。由此,鳳池書院的房舍、書籍、師資,一一完備。此外,吳榮光《重至鳳池書院考校示諸生二首》[1]351《六月廿有六日,鳳池書院考校和丁亥韻二首》[1]411皆記錄了他考校諸生的場景,體現了吳榮光對八閩子弟的無限期許,對福建教育的熱切關注。

除了建設書院,吳榮光還對貢院加以修繕。清道光七年(1827),“勸捐修建貢院,費銀一十四萬三千余兩,計廓充及增建號舍,共用銀一十萬四千余兩”。吳榮光還重視對學子功課的鼓勵與褒獎,如清道光十七年(1837)十二月,吳榮光對鰲峰、鳳池兩書院諸生進行考課,主要內容包括制義、試帖、十三經經義、古詩文等,名之曰《七閩經義》,后與湖南湘水校經堂課卷合而為一集,名曰《閩湘經義》。[2]372吳榮光對科舉、教育的關注與重視,為福建的風俗移易與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四、與閩學人交游

吳榮光是嘉慶、道光時期重要的學者、書畫鑒藏家,他與八閩學人的交游,強化了自身與福建當地的文化聯系。與吳榮光交游的八閩學人,主要包括陳壽祺、趙在田、梁章鉅、林則徐、伊秉綬、楊慶琛等。

吳榮光與陳壽祺、趙在田及梁章鉅的堂兄梁運昌是清嘉慶四年(1799)己未科進士同年。嘉慶己未科是嘉慶帝真正執政后的首科會試,帝師朱珪出任總裁,阮元為副總裁,是科共得220 人。朱珪《嘉慶己未科會試錄序》言:“臣等爽木饜心,幾有美不勝擢之嘆!何人才應時蔚起,若此之捷也?豈非圣天子神明誠意所桴鼓而敬應者哉!”[3]考官劉權之亦云:“皇上夙夜孜孜,惟以得人為首務,是以取士之額,視昔倍增?!保?]己未科進士,經學有陳壽祺、張惠言等,小學有姚文田、王引之等,詞章有鮑桂星、吳鼒等,可謂人才薈萃。從籍貫上看,220 人中,江蘇占18 人,安徽占13 人,而福建與江蘇、安徽相比,竟毫不示弱,有15 人之多,可見此時福建人才之盛。福建進士15 人,其中二甲5 人:梁運昌、趙在田、許、湯志堯、陳壽祺;三甲10 人:蔡本俊、吳賢湘、林東垣、蔡鴻捷、蔣翎、許亨超、柯雨官、羅宸、邱音越、孫猷。吳榮光與同為二甲進士的陳壽祺、趙在田交往密切,不僅有學識文采上的相互認可,或更有因福建地緣因素而產生的文化認同感。

從吳榮光《陳恭甫贈詩和答四首》詩,可對吳、陳兩人情誼窺見一斑?!白钕查懦巧缴?,重尋舊雨話籶盆”,是吳榮光對舊友陳壽祺的惦記懷念,“一鄉早仰經神筆,萬卷誰夸學海船”“回首中朝第一流,玉清高處愧同游”,則是對其卓異學問、高潔品行的推崇贊譽;“稍喜海隅知正供,催科吾本拙于人”,則是仕宦生涯苦惱的交流互慰。[1]315另有,《送陳恭甫編修壽祺歸省后游粵二首》[1]260《題陳恭甫〈戀云圖〉》[1]353等,皆是題贈陳壽祺之作。也正是因為吳榮光對諸同年學問品行的知曉、認可,才有延請陳壽祺主持經理鳳池書院,并請趙在田為主講之事。吳榮光與梁章鉅的交往甚密,吳榮光有《和梁芷林禮部章鉅永平道中》[1]294《懷人十七首并序》之十七《禮部主事梁章鉅芷林》[1]299《梁芷林權蘇臬篆,葺滄浪亭征詩,今三載矣,途次補寄》[1]347《寄題梁芷林方伯重葺滄浪亭》[1]362-363《梁茞鄰方伯人日游石湖圖》[1]369《跋梁芷林章鉅中丞所藏宋拓圣教序》[4]等寄贈詩文,可知兩人相識之后,不論同地當值,抑或各自出守,皆多有交流,關系密切。閩之學人名士,除陳壽祺、趙在田、梁章鉅外,吳榮光與伊秉綬、林則徐、楊慶琛等亦有交往,可在吳榮光《石云山人集》《辛丑消夏記》中得到印證。需要注意的是,陳壽祺、趙在田、林則徐、梁章鉅、伊秉綬、楊慶琛等人皆是嘉慶、道光時期對福建甚至全國政治、學術圈影響較大的閩人,與他們之間的交流互動,足見吳榮光對福建一地了解至深。

五、誓以始終心,成此太平治

吳榮光《后感遇詩一百韻》較詳細地敘述其仕履生涯,在描述二次任閩時,有云:“兢兢奉以行,間關閩垣至。蔡襄日新堂,燕度安民識。誓以始終心,成此太平治。閩垣多君子,澄清切攬轡。詎知權不屬,依人原匪易。幸而兩載豐,九野富秉穗。自顧分得為,觀風與察吏。鳳池吾所筑⑦,籌畫廣廈庇⑧。臺郡吾所念,科試增名次。⑨百未舉二三,亦既勞且瘁?!保?]421-422其中“誓以始終心,成此太平治”兩句,正是吳榮光傾力治閩的志向與理想,其人性情從中亦可見一斑。查考吳榮光《荷屋府君年譜》,多有其對所受庭訓、師訓、圣訓的記述??梢哉f,吳榮光“誓以始終心,成此太平治”政治理想的確立,正體現了家庭教育、師長教誨、皇帝訓諭對其人格品性、仕履生涯的影響。圣訓、庭訓、師訓三者代表了“君”“親”“師”,共同在吳榮光的仕履生涯中產生作用。

《南??h志》有云:“榮光家本素封,早登詞館,得與當代名公巨人上下議論,文章學術,具有淵源……素寡嗜好,凡聲色玩好、宮室園林之美,略不關心,而于法書名畫、樂石吉金、冢書壁簡,視同性命。晚年家居,惟立宗祠置祭產,以惠宗族;筑賜書樓儲古籍,以訓子孫。故一門之內,甲第聯翩,群從弟兄,幾于人人有集,不愧簪纓之族,詩禮之家矣?!保?]吳榮光出生于廣州佛山大樹堂吳氏,家道中落的吳父對吳榮光寄予厚望,并在吳榮光早期學習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引領作用。所幸,吳榮光經過多年苦讀,終取碩果。清嘉慶二年(1797)十月至嘉慶四年(1799)四月,一年半時間,吳榮光從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路脫穎而出。吳榮光的成功科舉之路,自然根源于他本人的長期努力,但也與吳父的教導培育息息相關。通籍后,吳父對吳榮光反復叮囑,“汝學殖尚淺,渥蒙圣恩,忝列詞苑,惟有積學礪行,仰副高厚于萬一耳?!保?]295“接資政公訓諭,以余衡校大省,心跡可信,無他,惟勿執偏見,勿惜勞苦,總以得人事君為重?!保?]306嘉慶十四年(1809),吳榮光“以稽查中倉失察革職,由天津回京,閉門謝客”,收到吳父家信,“奉資政公諭,以余查倉任內漫無覺察,上負天恩,現在年力正壯,例準捐復。捐復后,可告假省親?!保?]310-311到家團聚后,“資政公諭:‘汝少年登第,蒙圣恩入翰林,遷御史,尚能勉供職守,且年力正強,勿甘廢棄。明春當北上供職,家中不可久戀也?!保?]314可見,吳父對吳榮光多年的教育與期盼,即在于盡忠報國,因此吳榮光為官,不論在京師還是外省,皆兢兢業業,從不敢稍怠。吳父彌留之際,只留下八字遺囑:“盡心報國,毋忘訓諭”。[2]344-345吳榮光奔喪到家后,悲號躃踴,憑棺跪讀??傊?,吳榮光所受庭訓,為其奠定了“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廉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的為官準則和目標。

另外,朱珪⑩、阮元、潘世恩等諸位師長對吳榮光的人生及仕履生涯,亦有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朱珪是己未科會試總裁,吳榮光《題朱竹君學士筠〈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圖卷〉》詩中夾注云:“余始與朱文正公論事不合,及公疾革,余往視,公有:‘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汝其勉之’三語,為之感泣?!保?]316朱珪逝后,吳榮光感懷往事,又有“循循我夫子,有教等不躐。始難終亦合,勉我當世業。長憶彌留言,猶豫不自愜”詩句[1]330,皆可見朱珪對弟子的鼓勵和期許。阮元是己未科會試副總裁,他在《嘉慶四年己未科會試錄后序》[6]中,即表明會試即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并期望所選之士,日后能夠成為嘉慶帝倚仗的股肱之臣。而吳榮光確如其所愿,逐漸成長為朝廷大員。吳榮光回憶阮元、潘世恩對他的提點教誨,不勝感慨:“(嘉慶十七年)二月補授刑部員外郎,阮儀征相國師曰:‘刑部出入,所關甚巨,勿云幸矣?!藚强h相國師曰:‘刑部愈精愈刻,一從刻,則犯法者多矣?!嗍貎蓭熤?,在部七年,凡遇現審及秋錄,務平心定讞,雖笞杖之罪,亦不敢苛求。凜凜慄慄,以至于今也?!保?]315-316值得注意的是,阮元與吳榮光的交游,貫穿吳榮光四十余年仕履生涯始末,對他的人生、學術、仕履都影響甚巨,而吳榮光“平生景仰心”,亦從未衰歇。清道光二十年(1840),吳榮光年已七十七,致仕還鄉之時,于揚州拜謁阮元,“白頭師弟,款話甚長?!保?]376可見,諸位師長的耳提面命,諄諄教誨,進一步堅定了吳榮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信念和為國為民、治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最后,兩代皇帝對吳榮光的贊賞和訓諭,也對吳榮光產生了重要影響。清嘉慶四年(1799)至道光二十年(1840),除卻丁憂兩年,吳榮光在官近四十年,歷嘉慶、道光兩朝,從翰林清貴詞臣,逐漸成長為鎮守一方、保國安民的封疆大吏。查考吳榮光生平可知,嘉慶帝時,吳榮光即屢得訓諭。清嘉慶十二年(1807)“十月,抵京,具摺復命。上問出身履歷及水路情形,回空漕船若干,沿途各省年成及雄縣有積水,便行路否,謹一一據實奏對而出?!保?]308嘉慶十四年(1809)“正月具摺請訓,諭以盡心催趲,嚴剔漕弊,幾及百言?!保?]309嘉慶二十三年(1818)上任之前,皇帝訓導其有言:“以所轄終南山老林,賊匪較多,當認真查拿。外道亦管詞訟,汝曾官刑部,律例自是熟悉,當平心聽斷,無縱無枉。而其最要者,在察吏安民,如地方官有貪酷不職者,實揭督撫,立予參撤,則吏知所畏而民自安矣?!保?]322-323嘉慶朝,吳榮光共隨扈四次:嘉慶十七年(1812)隨扈木蘭,嘉慶二十一年(1816)隨扈熱河,嘉慶二十二年(1817)隨扈東陵,嘉慶二十三年(1818)隨扈盛京。而至道光帝時,隨著官職的升遷與變動,吳榮光數次被召見,據《荷屋府君年譜》記載,共計16 次,內容主要是關于屬員優劣、地方事務等情況,但帝王也關心吳榮光父親身體、兒子官履等日常生活細節,著實可謂圣恩優渥,無微不至。在此種情勢下,吳榮光更是時時感念圣恩,日夜思圖報國保民。

一言蔽之,長于業儒之家,多年師長教誨,數次帝王訓諭,使吳榮光形成了自己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并以此貫穿他四十年仕履生涯的始終。四十年間,吳榮光歷仕陜西、福建、浙江、湖北、貴州、湖南各省,無不忠于職守、傾心盡力。綜上,吳榮光祖籍、祖塋都在福建,諸多同年、好友亦是閩人,三次任官福建,更使吳榮光與福建的緣分不斷加深。在福建任職時期,吳榮光緝盜捕賊、聽訟斷獄,盡職盡責;倡捐勸捐、賑災撫民,不遺余力;書院貢院、道橋水利,一一興建;錢糧倉庫、吏治民風,無不關心,始終努力踐履自己“誓以始終心,成此太平治”的為政理想和為官準則。道光帝言其在閩“留心整頓,不愧簡任”,閩人更是多有贊譽之辭,吳榮光每次離任,閩中士民皆遮道相送,其為官聲名由此可見一斑??傊?,吳榮光對福建的民生、教育皆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福建一地在道光朝及其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疾靺菢s光福建仕履,可為吳榮光生平及學術研究提供更多佐證,亦可為福建一地的文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線索。

注釋:

①原詩“小竿”“大竿”后皆有注:“峰名”。

②原詩此句后有注:“大盈瀨、小盈瀨,皆地名?!?/p>

③原詩“梅浦”后有注:“地名”。

④原詩此句后有注:“連日大雨?!?/p>

⑤陳壽祺(1771~1834),字恭甫,號左海,福建閩縣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舉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經學名家,經學著作眾多,曾主講敷文、清源、鰲峰各書院,著有《五經異義疏證》《尚書大傳定本》《禮記鄭讀考》《左海文集》《絳跗草堂詩集》等。

⑥趙在田,字光中,號榖士,福建閩縣人,清嘉慶四年(1799)進士。精通《禮》學,曾主講道南、南浦、玉屏、鳳池各書院,著有《琴鶴堂集》。

⑦原詩“鳳池”后有注:“書院名”。

⑧原詩此句后有注:“添‘致道堂’等處五十余間?!?/p>

⑨原詩此句后有注:“添舉人一,生員八?!?/p>

⑩朱珪(1731—1806)字石君,號南厓、盤陀老人,順天大興人。清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歷仕乾隆、嘉慶兩朝,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擅長樸學、書法,著有《知足齋詩文集》。

猜你喜歡
嘉慶榮光道光
追尋“榮光”
清張志寧嘉慶丁卯科鄉試硃卷檔案
一道光
百年榮光
榮光
從嘉慶元年繼德堂觀戲談起
嘉慶時期繼德堂「小迷宮」陳設小考
嘉慶時期味馀書室的功能與陳設
龍貓,你愛的那道光是愛情
讓中華兒女共享幸福和榮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