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VR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

2022-12-14 14:11李愛梅
信息記錄材料 2022年7期
關鍵詞:館內圖書室虛擬現實

李愛梅

(運城職業技術大學 山西 運城 044000)

0 引言

5G時代下,各種新技術與新業態的出現和應用,為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也讓讀者享受著更加高質量的服務[1]。VR技術便是其中之一。針對VR技術的巨大發展生存空間,國內外圖書館都在積極嘗試引入VR技術進行館內相關業務。美國大學圖書館最早運用VR技術建立了虛擬現實館,主要進行空間瀏覽、參考咨詢等業務。國內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分館也均陸續展開了VR技術業務,重點聚焦于虛擬空間漫游、虛擬參考咨詢、圖書架位置指引等業務,并經過不斷摸索獲得了相應的成效,為國內各院校進行智慧化業務提供了成功經驗[2]。而VR技術已成為未來人機交互的主要技術手段,并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重視,伴隨著圖書館建設的不斷深入,在館內空間瀏覽、虛擬現實社交服務等多個應用領域都有著廣闊前景[3]。因此,研究VR技術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發展路徑,有助于推動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邁向新的臺階。

1 VR技術的概念

VR技術(虛擬現實),亦稱為虛幻環境、人造虛擬現實等,該技術手段是融合了數字信息、人工智能、自動化技術傳感、高畫質顯示器以及與網絡并行處理等信息技術的虛擬仿真技術,這種高度成熟的先進科學技術目前已在高等教育、科技宣傳等多個行業中獲得廣泛應用與開發[4]。由浙江大學主持建設的CADAL平臺,成為國內以及全球領域中使用VR的先河。而VR技術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運用,同時呈現出了公共圖書館的形式、提供內容、業務領域等多樣性,大大豐富了傳統分館的服務內容,并真實展示了該館的文化歷史、閱覽氛圍以及藏書資料等。

綜合我國戰略規劃、智能圖書館建設等客觀需要,和國內外諸多專家學者的前瞻研究結果表明,VR技術已作為未來圖書館發展工程中的關鍵性科技,并在構建虛擬現實發展空間、改善閱讀體驗、提升使用感受等方面存在著很大開發余地。

2 VR技術的優勢

VR技術可以通過電腦生成真實的虛擬環境,最主要且其突出的特點就是3I,即:Immersion(沉浸)、Interactive(交互)、Imagination(想象)[5]。沉浸就意味當客戶在選擇虛擬現實資源時,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交互式的含義是客戶與虛擬現實情境內的物件實現互動。想象是指媒體空間設計是假想起來的,當專業技術人員制作空間設計后,能夠把真實世界的物理空間加以渲染、放大或處理后構成媒體空間設計,或是能夠充分想象一種實際中沒有存在甚至于不可能存在的虛構情境的現象。

2.1 立體感知

VR技術將具備更接近于現實的視野感受、聽力感受、力覺感受、觸摸感受,甚至運動感應等,未來還將能夠達到味覺感應和嗅覺感受等新功能。受傳統圖書館功用的約束,對藏書資料的保護與使用還具有一些問題。比如,貴重的書刊善本、貴重的外刊書本等,大多都是不能外借的。但利用VR技術,通過搭建虛擬現實書庫環境條件與場地,以數字化的3D形態呈現這些書本,閱讀者可以在不實際接觸這些書本的情況下,從虛擬空間中檢索有關書本信息,既保存了藏書資料,也可以滿足館內讀者的閱覽要求。如2016年世界讀書日,在北京國際圖書展銷會現場上,一本大開眼界恐龍全球大冒險的VR書籍呈現在中國讀者眼前,利用VR技術與傳統文化讀物緊密結合,讓科普圖書活了出來,只要中國讀者佩戴VR眼鏡,就可以體驗到一次真正的恐龍野生世界。

2.2 無限逼真

VR技術能透過虛擬現實搭建的3D空間讓用戶得到猶如置身于真實世界的更真切的感受。理想中的VR設備和真實相似程度達到90%以上。近年來,全國許多公立圖書館也主動展開了VR業務經驗,包括北京市西城區圖書室少兒智能空間體驗館、廈門圖書室VR感受、西藏圖書室VR誦經典服務、遼寧圖書室VR圖書館之旅等[6]。在2017年初,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手在全國各省市的公立圖書館中展開了VR賀新春數字文化虛擬現實感受項目,透過結合除夕的煙火環境,與圖書福字、春聯和詩歌等傳統中國文化內容互動體驗設計,既使廣大讀者體驗了新春的氣息,同時也增進了他們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情感。

2.3 交互體驗

VR技術是指虛擬環境中的人對虛擬環境內物品具有可操作并且能夠在周圍環境中獲取反饋的一個交互體驗。如日本動漫作品《哆啦A夢》中的任意門,就是利用了VR技術呈現于真實世界中,當感受者透過利用VR技術裝置開啟裝有感應器的大門時,隨即突破了時光和空間等截然不同的情景,仿佛自己往返于真實世界的不同角度,從而形成了非常真實的感受。2017年開始,寧波市圖書館先后舉辦了多種體驗感受項目,如VR讀書、VR觀影、VR民俗、VR旅游、VR體育等,同時感受者還可以利用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參觀虛擬場館,以便于全方位地了解館內的空間布局、資源和服務設施等。

2.4 可操作性

VR技術主要可操作性特點是將使用者的信息通過無線電波發射、網絡媒介等方式傳遞出去,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并能夠進行720度無死角,即上、下、左、右、中、后地觀看切換畫面,用戶能夠很清晰地看到要看的信息,并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形成了一種真實世界所不具有的甚至不能用真實世界實現的虛幻物體。如在河北工業學院館內就成功地實現了虛擬館內全景技術,讓廣大同學可以遠程得到真切感受,便于他們使用館內的設備與內容[7]。便捷的實用性也使得各高等院校圖書室都開始加緊了對VR技術的運用,如浙大圖書室的知識共享空間設計、上海交大圖書室的IC融合網絡平臺、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的智能學習空間設計、安徽大學圖書室的三維虛擬與現實智能圖書館系統、交大圖書室的全景布局VR系統等,都提供了多樣的VR技術、創新網絡平臺與空間設計。

3 VR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的運用

3.1 協助導航

傳統的平面圖與指引牌等標志在數字圖書館中的導航效果不理想,讀者在圖書館中獲取導航信息的難度比較大,而且尋找所需要的書籍也比較困難。而在VR技術應用之后,則能夠讓用戶參觀虛擬/實物館后,及時運用相關數據的推送功能,完成對館內信息的可視化引導。在傳統的導航模式下,讀者查詢后便能夠獲得圖書的書架號,然后在根據平面圖形的指引尋找到書架的大概位置,最終找到對應的圖書。在這個過程中,讀者需要對圖書館的情況非常了解[8]。相反,這個方法會對不了解書館內構造的閱讀帶來很多麻煩,因為通常必須來回折返好幾次才能縮小查找的區域。而通過AR技術就能夠通過把各個書柜的序號,或者是目標圖書的地址,以更醒目的方法進行結合到實景畫面中,進而使讀者更加方便地查詢目標書柜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能夠通過編寫實現室內的導航與精準定位,最終把最為合適的路線呈現給讀者,這樣尋找書架的過程更加容易。

VR技術在圖書館的實際運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情形:(1)VR技術將虛幻的空間為現實圖書館的再現。當閱讀在抵達實地取書以前,能夠通過VR技術手段,精準地模擬出圖書所處的三維環境,提高了尋找的效率。除此之外,VR技術也可以用于最優路線的規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讀者能夠在來到圖書館之前,詳細地了解圖書館的結構,有助于讀者更快地找到對應的圖書。(2)VR技術所形成的虛擬空間是完全沒有現實依據的,而在這一情況下完全不涉及真實的圖書館環境,完全能夠像在游戲中一樣自由傳送,以此來使用戶自己跑到虛擬書架上瀏覽一些信息。

3.2 協助管理

實體的公共圖書館中的館藏極為豐富,讀者在借閱書籍時,會存在未能夠將書籍放在原位置的現象。對此,館員需要對圖書展開歸位、清理作業。大家在查找圖書的同時也會遇到書籍并沒有在檢索到的書架位上,有的時候是讀者并未及時將借閱的書籍放置在原來的位置上,還有的是館員未及時將書籍歸位處理。上述問題的存在,給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麻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讀者故意將書籍放置于其他的地方,不但加大了館員的工作量,還讓其他讀者的借閱更加困難。對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AR技術,更加快速地標示出讀者的資料位置,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將書籍的庫存情況傳給館員作為依據,并利用在圖書上的附加射頻識別(RFID)芯片和在室內定位的方法了解圖書的實際位置。把兩者進行綜合對比以后,便能夠快速定位到館員的位置以及書籍存放的錯誤位置,進而明顯地提高了圖書整理的效率[9]。

計算機讀取與糾錯能力非常強,準確性極高,這也讓館員整理圖書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比如:邁阿密大學圖書館使用了ShelvAR,明顯地提高了圖書整理速度,也證實了計算機所體現出的優勢。將VR技術運用到虛擬圖書館中,讀者的借閱過程并不會改變圖書所處的位置,所以,館員則不需要將圖書放置在原來的位置上。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技術手段的使用,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效率。

3.3 閱讀輔助

首先,是通過AR技術在真實世界中疊加資料的功能,將其應用到資料的描述中。對于一些實物、相應的圖片等資源,能夠直觀出現在一些信息的旁邊,通過可互動的功能,使用者就能夠對這些虛擬資源實現翻轉、放大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方法更有助于提高用戶的閱讀樂趣,并提高對信息的吸收效果。與此同時,這個方法還可以在用戶現場參觀實物后,能夠發現相應的圖像信息,同時由于觀看視角的改變產生不同的圖像內容。其次,我們還能夠通過VR方式,疊加與用戶當前讀書信息相關、在其他信息源上引用的知識,在關聯信息豐富的前提下,還能夠按照用戶最近的讀書信息、興趣愛好等,自動個性化地對用戶進行過濾和排名,讓用戶有效地把相關知識點拼接到一起,建立出科學、復雜的知識關系網絡。最后,對一些實物中數量很少或者具有重要意義的實物信息,比如古籍等,也能夠通過VR設備進行不觸碰瀏覽。由于資料的虛擬拷貝本身不具有數量限定,使用者即可隨意借用資源。對貴重的古書而言,通過虛擬拷貝的借閱不但讓更多的人能夠見到有關信息,還能夠使文獻實體變得完整,達到有效保存古書的效果。

3.4 遠程服務功能

5G+VR的遠程服務系統,使用戶僅需要使用移動客戶端就能很簡單地參觀數字圖書館,同時還能夠在遠程享受公共圖書館的各種服務。采用5G與VR技術的公共圖書館遠程服務體系,不但拓展了公共圖書館的業務領域,同時突破了人們使用館內信息和技術的空間局限。VR服務更加縮短館內和用戶間的距離,使館內的信息更為接近用戶的實際需要,顯著提升了讀者借閱書籍的效率,也提升了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工作水平。

3.5 個性化定制功能

VR技術支持下所實現的個性化訂制功能,是近年公共圖書館在現代信息化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創新出來的一項全新的技術概念與業務模式,用戶能夠自主訂制需要的各類數據信息并存入私人互聯網虛擬書庫。如OPAC系統里的我的圖書室、成都大學圖書室的我的書齋等,使用戶可以身臨其境地享受并體驗到通過VR技術所實現的虛擬的個性化的私人圖書室平臺。

3.6 虛擬社交空間

社交網站是現代人們網上交往方式的結果,也是圖書館進行資訊信息的主要空間。利用社區互聯網資源能夠發布館藏資料信息,介紹藏品信息,獲取客戶需求,進行多樣化資訊業務。清華大學圖書館利用人人網等社區網絡平臺成立圖書館俱樂部,利用查詢、發布、智能互動等手段,進行資訊的獲取業務。VR、5G、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圖書館構建虛擬社會空間提供了機會,虛擬社會空間將作為虛擬圖書館中的重要部分,在未來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將扮演著關鍵角色。運用VR、5G、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已有社會平臺基礎上創造的各類虛擬現實社會系統,能夠滿足各類社會需要。它既可能是認知型社會天空、工作型社會天空、也可能是玩樂型社會天空。在VR虛擬現實背景下,用戶將能夠發表見解、交流探討、共享知識、進行交互,并透過新聞空間進行現實的社交活動。美國斯坦福大學分館正是采用Second life技術開發的虛擬社區,使用戶將能夠透過虛擬現實社交空間自由漫游、閱讀、進行交互,并可使用館內信息。

虛擬社交空間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社區模型,它模擬了實際的社會環境,使互聯網社會平臺更加立體、現實,社會互動范圍更廣泛,功能也更強。而隨著科技不斷提升,社會內涵的不斷豐富,人們甚至可能實現使用虛擬社會空間替代了真實的社交活動。

4 結語

綜上所述,VR技術的使用,為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在一定程度上,VR技術讓讀者成為應用主體的技術類型,一方面豐富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另一方面也凸顯圖書館所具有的人性化特征,讓讀者能夠更加高效率的借閱書籍。在未來,公共圖書館需要加強創新,增強VR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發揮自身的組織、技術以及資源優勢,讓VR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最終打造出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場館,使其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

猜你喜歡
館內圖書室虛擬現實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題多解
書的尊嚴
岳陽樓記
提高基層單位圖書室管理科學化水平的路徑選擇
尋寶博物館記
一起跳
逛圖書館
風口上的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技術向科幻小說借靈感
虛擬現實技術不能根本改變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