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特征及風險識別

2022-12-15 09:37仇雅茹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22年19期
關鍵詞:金融機構供應鏈主體

仇雅茹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

1 引言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參與主體有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物流服務商,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和風險承擔方,銀行作為資金提供方,使得融資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進一步降低,從而使供應鏈金融服務覆蓋到更多的中小企業,企業之間的協作、互補關系是生態圈良性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構成

2.1 主體構成

供應鏈金融中,最基礎的利益主體包括核心企業、融資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是構成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核心,除此之外,相關政府部門、物流公司以及相關技術平臺公司等,這6 個主要主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了動態平衡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

2.2 環境構成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環境由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共同構成。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內部環境指的是供應鏈金融參與者的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政策生態環境、產業生態環境、技術生態環境以及文化生態環境。

2.3 結構框架模型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物流企業以及生態環境構成,實現對資源的共享,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框架里,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物流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技術相關企業的服務支持下,使得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能夠互聯互通,而生態環境則保障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能夠平穩運行。其中,核心企業將上下游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連接起來,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運作的基礎,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核心。通過技術相關公司提供的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使得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主體能夠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互通。物流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基礎,實現交易的暢通。商流則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信用擔保的角色,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獲得良好的信用評估。信息流打破了信息屏障,使得各參與主體之間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信息。資金流加快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融資速度,減少了融資難度。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就像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血液。物流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技術相關企業為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互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生態環境保障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其作用下能夠使得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整體效益得到顯著提升。具體的框架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結構圖

3 供應鏈金融生態特征

3.1 各主體之間的互利共生性

與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相似,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各主體也以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為目標,在技術服務的支持下形成利益共同體。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真實交易、信息交換、資金往來以及物流服務實現資源共享,進行價值共創,彌補各自的不足,優化供應鏈資金,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并優化生態系統中業務往來的效率。

3.2 自我調節性

自然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性,而在技術加持下形成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通過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供應鏈金融科技等技術服務,大大增加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智慧化程度,能夠根據政策和環境的變化做出相適應的改變,也展現出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持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動態穩定。除此,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主體的需求能夠獲得精準匹配,彌補各主體自身發展的缺陷,使得生態系統中各主體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減少,提升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性。

3.3 邊界拓展性

自然生態系統不是一成不變的,生命的誕生與滅亡不斷交織,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亦是如此。隨著科學技術和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參與主體也在不斷變化,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科技使得參與供應鏈金融的邊際成本不斷降低,因此越來越多的融資主體與服務主體相繼加入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生態系統的邊界不斷被拓寬。并且,有了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使得各主體能夠突破地緣界限,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進一步增加了主體的多樣性以及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邊界拓展性。

4 供應鏈金融生態風險識別

4.1 內部生態穩定性風險識別

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以及提供資金服務的金融機構作為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主要利益分配主體,承擔著不同的風險,利益之所在即風險之所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各主體的利益分配決定了它們會面臨什么樣的風險,而各主體之間的信息傳遞水平、交易的供需水平、各主體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投入的成本等,這些因素與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密不可分。因此,分析利益分配影響因素對供應鏈金融內部生態穩定性的風險識別顯得尤為重要,進一步保障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平穩運行。

4.1.1 合作風險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主體之間的關系往往不會一成不變,一旦主體間合作關系破裂,則會容易產生合作風險,而可能導致合作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各主體管理運作方式差異較大,差異越大風險越大;信息泄露風險,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有被泄露的風險,信息傳遞的過程越長,則信息泄露的風險就越大;各主體的道德風險,若主體的素質不高,則道德風險就越高;技術風險,生態系統中各主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事不同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的難易程度也各不相同。

4.1.2 信息對等水平

生活在信息時代必不可少的就是信息,且信息在供應鏈金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供應鏈金融中往往存在著信息壁壘,導致金融機構難以控制風險,融資企業因此難以獲得信用背書,進而影響各主體分配的利益。由于上下游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資金短缺、掌握的資料不夠完整,這使得其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處于劣勢地位,并且上下游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鮮少有直接的業務往來,這就導致金融機構難以自己獲得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一些真實信息。除此之外,由于上下游中小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不夠,經營的風險也比較大,所以通常較難獲得良好的信用評估,所以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運作中處于交易雙方的劣勢地位。但上下游中小企業往往對自身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比起金融機構,能夠更好地掌握自身的信息,所以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時卻往往會處在較有利的位置。這就是信息不對等所造成的結果,而這種現象又可能會導致金融機構融資過程產生問題。

4.1.3 投入成本

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生態系統各主體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由于不同企業的運作規模、財務狀況、負債水平以及運營成果等都存在差異,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主體投入的成本也不一樣。但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通常企業投入成本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從生態系統安全性來看,投入的成本會影響到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雖然投入的成本不能給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帶來直接的利潤,但是投入的成本越多,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彈性與穩定性就會增加,雖然這些不能單純從數字上得到體現,但供應金融生態系統的抗壓性會增強,并且產生更強的調控性。各主體除了人財物的投入,信譽也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隱性投入,雖然沒有資金的投入,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的參與主體都能夠享有一部分基于供應鏈金融真實業務所產生的信譽背書,進而保障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

4.1.4 努力情況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各參與主體有著不同的目標,所以在成本、人員培訓、業務完成的質量與效率、信息傳遞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就會有所不同,如果僅僅通過平均分配,對于生態系統上的參與主體則會有失公平,容易對某些參與者造成傷害,也會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運行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4.1.5 供需風險

在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市場環境情況也復雜多變,所以各企業現在所處在一個復雜的環境,并且各行各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近年來,用戶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趨勢,因此需求量也更加難以預測,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因此準確評價供需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企業實力,影響利潤分配,促進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未來發展。

4.2 外部生態環境風險識別

4.2.1 宏觀風險

宏觀風險指的是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宏觀經濟周期的波動上。供應鏈金融產生并運行于一定的經濟環境中,供應鏈金融業務相較于傳統貿易業務,所涉及的產業、融資平臺以及服務商范圍較廣,若經濟狀況不穩定,則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參與主體將面臨較大風險,尤其在經濟衰退的階段,上下游中小企業甚至面臨生存風險,出現破產等問題,最終導致喪失良好的信用,交易破裂,從而使得供應鏈生態系統整體風險加劇。

4.2.2 政策風險

隨著市場的發展,市場業務的需求增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在新政策推行和相關部門的監管下,從過去金融機構主導的金融活動,慢慢發展成非金融類企業在取得相應資質后也可經營金融類業務,并受到相關政策法規的約束。若政策或監管環境出現變化,如提高監管力度等,可能會對某些參與主體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整個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運作。

4.2.3 金融市場形勢

息差收入是金融機構進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利潤來源,當金融市場形勢不容樂觀時,導致獲取融資的成本上漲,特別是市場利率出現較大波動時,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利潤緊縮,可能將造成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各環節企業資金不足,甚至導致資金鏈斷裂。

4.3 融資企業風險識別

4.3.1 信用風險

供應鏈金融業務參與主體的信用風險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風險識別的重要部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償債意愿和償債能力,但上下游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相比信用狀況較差,并且我國征信體系還未建設健全,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違約成本較低,很容易造成償債拖延或融資資金難收回的情況,導致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不穩定的風險加大。

4.3.2 經營風險

上下游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關鍵作用,一旦某個企業經營惡化,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無法正常連貫,進而導致資金流的斷裂,或將引起供應鏈金融風險失控,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造成一定沖擊。

4.3.3 財務風險

上下游中小企業因為自身規模較小、信用評級較低,所以依賴于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只要存在債務,財務風險就不會消失,并且上下游中小企業在實際經營中有著難以預料的因素,使得財務風險劇增。

5 結論

核心企業通過自身優勢及信用,不僅沒有增加自身負債規模,還使上下游中小企業以低成本滿足了其融資需求,大大提升了資金的使用效率,與此同時,核心企業自身的資產負債率也得到了優化。為了核心企業更好地參與到供應鏈金融中,提出以下建議:首先,核心企業要根據交易的具體環節實施供應鏈金融。一條完整的供應鏈通常從上游供應商將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售給核心企業作為起點,由核心企業進行加工,以核心企業將產品出售給下游經銷商作為終點。在這一系列交易過程中,上下游中小企業會產生融資需求,因此核心企業必須根據交易的具體環節,對上下游中小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應收應付,預收預付等融資需求,提供有效可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其次,核心企業要將風險分散到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各個節點進行控制。核心企業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中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諸多方面,包括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風險,金融機構所帶來的風險以及來自物流公司的風險等。面對諸多方面的風險,核心企業最好規避風險的方式就是將風險分散到每一個環節中,盡可能地將其細化,從而更加全面地評估核心企業的風險,從根本上控制可能產生的風險。最后,核心企業需要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將核心企業的內部與外部資源進行整合,并且能夠通過金融機構的信息更好地了解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信用資質等,同時也促進了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

猜你喜歡
金融機構供應鏈主體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論碳審計主體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解鎖西貝供應鏈的成功密碼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何謂“主體間性”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略論意象間的主體構架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