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期杜氏肌營養不良1例

2022-12-16 02:03付向男秦楊劉瑞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2年78期
關鍵詞:肌萎縮肌酸激酶外顯子

付向男,秦楊,劉瑞可

(滄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 河北 滄州 061000)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12天,主因“發現肌酸激酶增高12天”由外院轉入?;純合礕1P1,胎齡38+2周,剖宮產娩出,出生體重3300g,否認羊水、胎盤、臍帶異常。生后因“發熱”于當地醫院兒科住院治療,最高體溫37.6℃,化驗提示肌酸激酶32950.0U/L,給予抗感染及營養心肌治療11d,復查肌酸激酶5569U/L,仍未降至正常而轉入我院。父母非近親結婚,無相關家族史。入院查體無陽性體征。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15.67×109/L,血紅蛋白141.0g/L, 血小板664×109/L。CRP 0.23mg/L;心肌酶:肌酸激酶5 8 2 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06.4U/L,α羥丁酸533.0U/L;高敏肌鈣蛋白T 0.742ng/mL;肝功能:總蛋白51.5g/L, 白蛋白34.9g/L,球蛋白16.6g/L,谷丙轉氨酶39U/L,堿性磷酸酶206.4U/L;腎功能:尿素2.8mmol/L,血肌酐29.0μmol/L;PTH35.7pg/mL;12項自身抗體篩查:抗核抗體弱陽性(核仁型);B型鈉尿肽、血氨、血同型半胱氨酸、離子、甲功5項、呼吸道病原體檢查、尿便常規均提示正常。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速;心臟超聲提示左心舒張功能減低、卵圓孔未閉(1.8mm)、房水平左向右少量分流;頭顱核磁共振檢查未見異常。征得家屬知情同意后,委托北京康旭醫學檢驗所進行基因檢測,血標本采集及運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規范。結果顯示,受檢者DMD基因44-60號外顯子重復變異,發現受檢者之母親DMD基因44-60號外顯子重復變異。目前患兒5個月,隨訪生長發育正常。

2 討論

杜氏肌營養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一種DMD基因突變導致的X連鎖隱性遺傳病,在活產男嬰中發病率為1/3500[1]??辜∥s蛋白基因(dystrophin DMD)為致病基因,外顯子缺失為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其次依次是點突變、重復突變、微小插入等[2]。本例患兒為男性,基因檢測結果提示位于44-60號外顯子重復變異,證實來自母親,并非新生突變。DMD為兒童致死性肌萎縮性疾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為終末期死亡主要原因。

受試者圖1

受試者圖2

受試者之母親圖3

杜氏肌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常為進行性、對稱性肌無力。我國確診年齡普遍較晚,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多因出現行走困難或說話較晚而就診。該病新生兒期至3歲前,主要表現為運動發育延遲,多數患兒在18個月后開始走路,行走能力比同齡兒差。學齡前期(3~5歲)主要表現為雙小腿腓腸肌肥大、足尖走路、易跌跤,有翼狀肩胛,雙膝反射減弱,雙踝反射正常。學齡早期(6~9歲)主要表現出四肢近端肌萎縮、Gowers征、腰前凸、鴨步逐漸加重、下蹲不能起立、上樓更困難,常有踝陣攣。學齡晚期(10~12歲)上述癥狀進行性加重,馬蹄內翻足明顯,行走困難或不能。青少年期(13~17歲)表現為生活不能自理,需借助輪椅,常有雙膝、髖、肘關節攣縮,脊柱側彎,摸頭困難。成年期(18歲以上)表現為全身肌肉萎縮,出現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死亡[3]。因肌電圖為損傷性檢查,新生兒不易配合,若基因檢測已確診,新生兒則不需要做肌肉活檢和肌電圖檢查[4]。梁穎茵[5]等人研究了70例杜氏肌營養不良癥患者肌肉磁共振成像脂肪浸潤的情況,提示肌肉磁共振是反應臨床嚴重程度的理想指標,可為杜氏肌營養不良癥患者日后病情評估提供一定幫助。申子云[6]等人分析了5例新生兒期及嬰兒期杜氏肌營養不良的臨床特點,結果顯示5例患兒平均年齡為(32+1)天,其中4例為新生兒期發病,但均無典型肌萎縮或肌無力表現,都以肌酸激酶異常顯著升高為首發癥狀入院。早期心肌酶譜檢查對新生兒科醫師早期識別有一定意義,盡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目前杜氏肌營養不良的藥物治療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7],維生素E、輔酶Q等為輔助藥物,維生素D和鈣劑的補充骨對骼和肌肉發育也有一定作用。近年來Ataluren[8](商品名 Translarna)和Eteplirsen[9](商品名Exondys 51)作為基因靶向治療藥品已陸續在歐美上市,但目前我國尚未廣泛使用。DMD患兒康復訓練常需要持續終身,對改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十分關鍵,國外有相關康復治療指南[10],可為臨床工作提供診療依據。心理疏導也不容忽視,避免自暴自棄,情緒波動。由于杜氏肌營養不良病程較長,涉及多學科的診療,臨床還應加強多學科綜合治療措施。

我國目前建立了CHFU數據庫[11],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癥專病工作室管理,為促進我國臨床試驗的發展、推動前瞻性治療性研究做出了努力。據報道,大約有2/3的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癥先證者的母親為攜帶者[12],對女性攜帶者的診斷是臨床遺傳咨詢中的重點工作[13],當再次生育時,對于男性DMD胎兒,建議終止妊娠,對于女性DMD攜帶者胎兒,通常不建議終止妊娠,但應向家屬詳細說明未來可能出現的癥狀、預后以及治療方案。

杜氏肌營養不良發病隱匿,新生兒期及嬰兒期易漏診,對于臨床發現肌酸激酶異常升高者,臨床常見情況不能解釋時,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基因檢測有助于明確診斷。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基因治療和干細胞移植技術也是新的探索領域。作者希望通過本病例報道以及相關文獻的復習,對廣大兒科醫務人員的臨床工作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肌萎縮肌酸激酶外顯子
肌肉萎縮真有那么可怕嗎
Adventurer on the wheels輪椅上的華麗冒險
大負荷訓練導致肌酸激酶異常升高對心功能影響的研究
外顯子組測序助力產前診斷胎兒骨骼發育不良
首兒所關愛脊髓性肌萎縮癥兒童
探討心力衰竭治療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變化
1例腦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24小時內血清肌酸激酶穩定性變化的研究
人類組成型和可變外顯子的密碼子偏性及聚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