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性評價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2022-12-16 05:12張艷暉陳洲謝李華張曉艷劉光英強華
關鍵詞:寄生蟲留學生人體

張艷暉,陳洲,謝李華,張曉艷,劉光英,強華

(福建醫科大學,福建 福州 350122 1.基礎醫學院;2.海外教育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來華留學生教育是“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外教育開放的重要途徑。福建醫科大學于2009年開始招收六年制臨床醫學本科(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來華留學生,是福建第一所招收來華留學生的院校。學校每年招收來華留學生50~60人,學生主要來自于印度、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和尼日利亞、加納、贊比亞等非洲國家。這些生源國正是寄生蟲病流行比較嚴重的國家,人體寄生蟲學教學對這些來華留學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學校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其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此外,來華留學生思維活躍,喜歡自由活躍的課堂氣氛,不習慣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途徑,提高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質量十分重要。

近年來,醫學教育最明顯的發展就是對教學評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重視。相對于傳統的只注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注重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具有諸多方面的優勢。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形成性評價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一些教師在形成性評價應用的時間和精力方面投入不足,僅僅將形成性評價當作平時成績,沒有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在督學、導學和促學方面的作用。此外,學校來華留學生學習自律性較差,思維方式也有別于中國學生,傳統的單一的總結性評價不利于提高來華留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探索勢在必行。

目前形成性評價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課程中的研究較少,筆者就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并對其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為醫科院校該課程的教學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一、形成性評價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根據美國學者霍恩斯坦推出的全新教育目標分類體系,全部的教育目標劃分為4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和行為領域[1]?;谡J知、情感、技能和行為的教學目標,筆者構建將整個形成性評價考核體系貫穿于來華留學生的人體寄生蟲學教學過程,即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表1)。

表1 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形成性評價體系框架

(一)對來華留學生認知領域的評價

針對認知領域的評價包括章節測驗、隨堂測驗、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通過“超星學習通”進行章節測驗、隨堂測驗和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理解、應用和分析的能力。其中,章節測驗和隨堂測驗的題型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為主。選擇題的設計不僅停留在知識的記憶層面,而是用一組相關的知識點作為選項,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便于進一步糾正學生。針對章節測驗,教師的反饋不只是選擇題答案,也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解釋。案例分析題注重學生對臨床寄生蟲病例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此外,本課程發放多個小組討論題,如“瘧原蟲真能治療癌癥嗎?”“寄生蟲感染為什么多是慢性感染?”“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寄生蟲病的流行防治?”等。小組討論除了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能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組織、反思等各種元認知策略。同時,教師注重及時點評、反饋,將學生有建設性的想法和觀點進行集體討論,讓學生們相互學習,增加認識和激發學習興趣。

(二)對來華留學生情感領域的評價

醫學教育中十分重視情感目標的達成。針對情感領域的評價包括問卷調查和課堂或課后訪談,目前大部分教學評價缺乏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效評價[2]。本門課程通過線下發布調查問卷,問題例如“你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嗎?”“請對目前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評估”“你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會到的情感目標的內容有哪些?”等。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學習態度、動機和價值觀等情感因素,同時在實驗課或課后對學生進行個人訪談,給學生提供語言陳述機會,讓學生們盡情表達學習中的各種情感,教師也能從中了解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此外,期末的問卷調查引導學生對本門課程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對本門課程的知識性、趣味性、教師的反饋程度和課程設計4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可以有效指導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進。

(三)對來華留學生技能領域的評價

針對技能領域的評價包括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和標本考試。人體寄生蟲的實驗操作主要包括用顯微鏡觀察常見醫學蠕蟲、醫學原蟲和醫學節肢動物的形態,以及幾種常見寄生蟲病的實驗診斷操作,如碘液染色法查阿米巴原蟲和藍氏賈第鞭毛蟲的包囊,透明膠紙法檢查皮膚蠕形螨等。它主要考核學生操作是否認真、是否規范以及是否掌握人體寄生蟲實驗操作等基本技能。標本考試則是考核學生對常見寄生蟲的鑒別能力,實驗報告一般是要求學生繪畫出顯微鏡下觀察的寄生蟲標本。在人體寄生蟲學的教學中,寄生蟲繪圖是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之一,它不但能加深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而且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求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對寄生蟲繪圖的評價采用同伴互評的方式進行,依據教師給出的評分標準,同伴互評有利于學生發揮批判性思維,讓學生采取更加積極的姿態認清自身水平與目標標準之間的差距,并努力縮小差距。

(四)對來華留學生行為領域的評價

針對行為領域的評價包括章節任務點完成情況、考勤簽到、課堂表現和小組討論參與度,教師將通過“學習通”平臺發放視頻、文檔、作業、討論等作為任務點要求學生完成。章節任務點的完成情況和考勤簽到主要為了督促學生學習,課堂回答問題和小組討論的積極參與同樣也被納入形成性評價的考核指標。此外,來華留學生對自己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還需進行自我評價。學生自評能促進學生培養自我反思和自我調整的能力,這些是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對學生行為的形成性評價目的是促進學生深層次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

二、形成性評價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實施效果

為探討形成性評價體系在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開展形成性評價教學前后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比較。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福建醫科大學2018級和2019級的來華留學生大部分滯留國外,采用線上教學方式授課教學。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中國境內的2018級11位來華留學生和2019級16位來華留學生,以2018級來華留學生作為對照。這些在中國境內的來華留學生均采用線下教學方式,其中2019級境內來華留學生參與完整的形成性評價過程。

2.研究方法。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應用效果的評價以及評價方法和統計學分析對開展形成性評價教學前后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比較。

一是形成性評價方法。如上所述的形成性評價實施策略,在2019級境內來華留學生中應用線上線下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指標,不僅考核來華留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關注來華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和情感態度。

二是應用效果的評價。采用匿名問卷調查形式對學生應用形成性評價的感受、學習效果和滿意度進行評價。在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教師線下發送問卷調查,評價內容包括形成性評價是否有助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是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是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對教師反饋的滿意度等。評分設置1~10分,1分代表程度最弱,10分代表程度最強。

(二)研究結果

1.形成性評價對來華留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影響。在2019級來華留學生中應用形成性評價,期末成績(76.25±12.00)分高于2018級來華留學生的成績(65.64±14.16)分(P<0.05)。其中2018級記憶題成績為(45.64±7.47)分,和2019級成績(48.31±6.75)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019級來華留學生理解和問題解決題得分為(27.94±5.94)分,比2018級來華留學生(21.36±5.10)分高(P<0.05)。

2.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效果評價。通過對2019級來華留學生問卷調查的分析,筆者發現93.75%的學生意識到課程中應用了形成性評價;93.75%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有助于他們完成學習目標;100%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對他們理解和增長知識有促進作用;81.25%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75%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有助于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進一步調查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滿意程度,來華留學生對形成性評價應用的滿意程度較高。100%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中教師的反饋對他們有幫助,平均滿意程度達到(8.94±1.12)分(表2)。

表2 來華留學生對形成性評價有效性的評價(評估范圍1~10)

三、討論

上述教學研究結果表明,形成性評價在來華留學生教學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來華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人體寄生蟲學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不僅需要學生記住知識點,還需要理解形態、生活史、致病和診斷之間的關系,應用于臨床寄生蟲病病例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期末考試的記憶題型的得分在2019級和2018級來華留學生中沒有明顯差別。這是因為無論聽課效果如何,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通過考前突擊都能被記住。但形成性評價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分析和應用。研究結果顯示,理解應用題型在2019級來華留學生中的得分明顯比沒有應用形成性評價的2018級來華留學生高。學校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的教育背景和思維方式不同,學習的自律性和主動性參差不齊,遲到、早退和缺課等現象屢見不鮮。調查問卷分析結果證實,具有督促性、導向性和激勵性的形成性評價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促進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提升來華留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能勝任什么或有多確信自己可以執行某項行動所具有的信念[3]。心理學上認為,自我效能感強的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當面臨新的任務時,容易把它當做挑戰迎接而不是當做困難加以回避。而且自我效能感強的人傾向于把成功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敗歸因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這種思維方式能促使個人提高動機水平,發展行為技能,從而有利于活動的成功[4]。形成性評價中給予的積極反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它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順利完成學習目標充滿信心[5-6]。因此,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不足之處提供反饋,更應該對學生的長處提供積極反饋,并給學生提供和他們長處相匹配的策略去縮短當前學習水平和目標水平之間的差距。學生來華留學是一個復雜的跨文化適應過程,一定程度上會給來華留學生帶來語言上的挑戰和心理上的沖擊,從而影響自我效能感。教師應該通過形成性評價,對來華留學生思維活躍、善于討論、樂于表現自己等長處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促進教學相長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以教師教學和學生發展結合、教學相長的評價體系。它注重教學過程,注重對教學的及時反饋,使教與學不斷地在“評價—反饋—改進”過程中趨于完善。形成性評價不僅可以為學生在總結性評價中的表現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能讓教師及時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及時修正教學計劃,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例如,人體寄生蟲生活史往往比較復雜,寄生蟲之間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后發現,很多學生無法掌握知識點是因為缺乏將零散知識進行系統歸納的能力。于是筆者在后期的教學中引入了思維導圖,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完成清晰的梳理和總結。

(四)對外宣傳窗口

形成性評價屬于教師的一種言傳身教,有利于將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考核“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有利于評價課程思政內容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和情感觸動。例如,在線下形成性評價中,將“中國如何消除瘧疾”“哪位科學家發現了青蒿素,獲得了什么獎項”等思政點融入日常的教學輔導和思想交流中。這種形成性評價不僅能考查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更能使教師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接受度,更好地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成果,將中國的發展模式與成功經驗傳遞給全世界,讓中國智慧造福全人類。

四、進一步完善人體寄生蟲學教學形成性評價的思考

通過對來華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研究過程的反思后,筆者認為今后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一步提高形成性評價的質量。第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拍攝人體寄生蟲科普視頻、參加醫學繪圖大賽、舉辦留學生全英文上課比賽等,來為來華留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認知和實踐空間,并將第二課堂活動納入形成性評價體系。第二,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術,使形成性評價更便捷更豐富。例如,增加線上討論模式、引入虛擬仿真實驗等,注重對形成性評價過程的記錄留痕,利用智慧教室對課堂小組討論進行記錄,便于教師核實形成性評價的準確性。第三,進一步推動來華留學生課程思政的開展,融入“One Health”全健康理念[7]。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進一步挖掘和融入課程思政點,宣傳中國在防治寄生蟲病過程中的成功經驗,為打造“留學中國”品牌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寄生蟲留學生人體
人體“修補匠”
海洋中“最難纏”的寄生蟲:藤壺
人體冷知識(一)
排便順暢,人體無毒一身輕
白話寄生蟲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雜志稿約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