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證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癥護理”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究①

2022-12-17 06:08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40期
關鍵詞:課證融通態度

劉 悅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彩虹魚康復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勢而新,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1]。我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失智老年人照護證書制度的試點院校。失智老年人由于精神、軀體健康等方面與普通成人存在一定的差異,其照護存在一定的工作難度,也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更好的職業品德和操守。在“1+X”證書制度的課證融通模式下,探討基于護理專業核心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研究,以期提升學生對護理失智老年人的接受程度、提高老年患者的照護能力。本研究以“急危重癥護理”課程為例進行改革。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杭州市某護理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將2017 級的全體護生(共91 人)作為對照組,2018 級的全體護生(共99 人)作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入學初的學情分析成績(滿分 100 分),對照組護生平均分為(58.84±7.053)分,實驗組護生平均分為(56.77±7.793)分,兩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7)。

(二)研究方法

對“急危重癥護理”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基于課證融通模式,在理論教學和實踐練習環節增加關于失智老年人常見急危重癥的護理內容;融合初心和使命教育、矛盾論、量變與質變觀、發展論、實踐觀、本質觀、法治觀、內因外因觀、規律觀、道德觀、生態觀等思政觀點融入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內容中。具體改革內容見文末表1。

表1 課證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癥護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三)評價指標

態度自評:使用趙思宇等[2]翻譯的老年人態度量表(Kogan’s attitudes towards older people scale,KAOPS)評價實驗組、對照組護生學習“急危重癥護理”課程后對老年人態度的情況。該量表共包含34 個條目,其中17 個為正向態度條目,17 個為負向態度條目。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5,信度為 0.83。采用 Likert 6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記為 1、2、3、4、5、6 分。量表總得分區間為34~204 分,得分越高,表明態度越正向。

課程成績:使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理論試卷對實驗組、對照組學生進行測評,對比兩組的成績。

(四)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SPSS 21.0 程序。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急危重癥護理”課程結課后,實驗組、對照組兩組護生對老年人態度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兩組護生“急危重癥護理”課程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3(P<0.05)。

表2 護生對老年人態度的得分比較(n=190) 單位:分

表3 護生“急危重癥護理”課程得分比較(n=190)單位:分

三、討論

(一)課證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癥護理”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方法討論

2019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強調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同年,教育部推出“1+X”證書制度[3],在養老服務領域確定了需求最迫切的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項目?;谑е抢夏耆苏兆o的教學需求,護理專業課程授課中需重點融入與之相關的部分。以“急危重癥護理”課程為例,在導論部分增加對失智老年人急危重癥護理的工作認識和使命教育;在院前急救環節增加針對老年人心臟驟停、跌倒、異物卡喉、燙傷等應急情況的處理方法,老年人外傷初步止血操作、骨折后的初步固定及搬運操作等;在院內急救部分增加失智老年人常見急危重癥的救護內容等。

在加入失智老年人照護內容后的“急危重癥護理”課程思政化改革,一方面,將護生原本認為較難理解的思政觀點融合于護理專業的知識點和實踐操作學習階段,使思政理論在專業內部的教學中得以生根成長,做到思政內容在護理行業的專業化和個性化,拉近職業素養與護生之間的距離,促進護生端正思想;另一方面,將課程中的重難點在專業層面講解的基礎上,從思政角度再輔以說明,深入淺出,促進專業知識的深化。

比如,關于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操作指南的更新與發展觀的思政理念。本研究中,實驗組、對照組護生均為三校生生源,分別于2014 年、2015 年開始衛校(中專)階段的護理課程學習;且受外文內容翻譯的時間影響,護生當時學習的心肺復蘇操作要求為美國心臟協會2010 年的中文版本心肺復蘇操作指南;兩組護生分別于2017 年、2018 年進入我校后,指南已更新至2015 年的中文版本,與舊版本相比,新版本明確成人胸外按壓深度的上限為6 厘米,胸外按壓頻率的上限為120 次/分。發展觀認為[4],發展是人類的永恒主題,發展依靠人民的實踐和創新精神,發展的成果應由人民共享。舊版本指南只確定胸外按壓深度的下限為5 厘米和按壓的頻率下限為100 次/分,未明確按壓深度和按壓頻率的上限;在實踐中可能出現因按壓深度過大、按壓頻率過快,造成病人骨折、臟器損傷等情況。因此,新版本對按壓的深度上限和按壓頻率的上限有所界定。這體現護理操作的標準需在實踐發展中不斷更新和完善,以期提升搶救效率,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講授此部分內容時,不僅告知護生心肺復蘇指南的更新細節,還使護生懂得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進展,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二)課程思政化教學改革有利于改善課證融通模式下護生對老年人的態度和課程成績

研究指出,影響護生對老年人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與老人相處的經歷、照顧意愿、老化知識水平等[5]。本研究中,護生自己家中老人的年齡多為60~70 歲,多數具有較好的自理能力,未成為失智老年人;并且護生因之前都在學校學習,與老人接觸的經歷相對有限,容易造成對老年人的態度缺乏積極性、不愿意從事老年護理相關的工作。本次教學改革在急危重癥救治的內容中融入了模擬失智老年人患病的情況。比如,在“中暑病人的急救護理”中加入失智老年人發生中暑時應對處理的實操環節和實踐觀念。失智老年人因感知、認知受限,對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敏感度較低,加上年齡增長引起機體和臟器功能的下降、受節儉省電觀念的影響,相比于普通成年人,更易發生中暑。有些失智老年人甚至不能覺察或表達出自己發生中暑的情況。因此,在實踐環節,除了模擬護理人員與老年人的常規交流之外,側重強調護理人員對老年人的癥狀觀察和身體評估:如何借助儀器設備評估老年人的生命體征?如何在溝通可能受限的情況下評估老年人是否發生中暑?當中暑的癥狀緩解后護理人員如何向老年人開展健康教育以預防中暑的再次發生?此部分環節的增設,使護生對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狀況、護理要點有形象、生動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體會到老年人因生理退化造成護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難的事實,接納老年人作為護理服務的對象;同時,也使課堂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實踐觀。

四、結語

基于“1+X”失智老年人照護證書的課證融通模式,對“急危重癥護理”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更加需要護生建立對失智老年人的愛心、耐心、細心。本研究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后續研究可拓展至多門護理專業課程,以期完善課證融通和課程思政雙重目標下的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新方案。

猜你喜歡
課證融通態度
四鏈融通 創新發展 推動新商業人才培養改革
課證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
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通”方案研究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證融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法國現代學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啟示
什么是綏芬河
基于課證融通的《電工技能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