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專業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的研究

2022-12-18 23:49
內燃機與配件 2022年19期
關鍵詞:產教校企實訓

薛 濤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1 實施背景

1.1 政策要求

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1]企業以合資、合作的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推進職業學?;旌纤兄聘母?,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鼓勵以引企駐校等方式,吸引優勢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探索購買服務、落實稅收政策等方式,鼓勵企業直接接收學生實習實訓”。

“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對職業院校在“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2]。

1.2 專業發展需求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創辦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間,專業建設與發展可以說基本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特別是在最初的五、六年間,專業教師短缺,實訓設備和實訓室場地不足,教學質量無法保障,在校生規模長期徘徊在200人左右,專業發展面臨障礙。2013年,中央財政支持的學校汽車實訓中心建成,專業發展態勢雖有好轉,但2017以來汽車專業先后被確定為武警、空軍定向培養士官專業,招生數量急劇增加,師資力量、實訓設備等必要條件完全無法滿足專業教學的需求,汽車專業再次面臨發展困難。學校緊跟職業教育政策更新,積極制定專業發展計劃。

2 主要措施

2017年,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文件的發布,學校在廣泛調研、考察的基礎上,決定“以‘引企駐?!姆绞脚c企業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和“以‘合資合作’的方式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為突破口,對汽車專業開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目前主要形成了“引企駐?!钡摹胺暹_模式”和“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北方模式”,逐步提升汽車專業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效促進了汽車專業的規模、內涵的協同發展。

2.1 “峰達”模式—以“引企駐?!钡姆绞?,與企業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

2018年5月,學校決定以“引企駐?!钡姆绞轿嚲S修服務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汽車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在《延安日報》和學校網站等媒體發布公告、企業報名、資質查驗、實地考察等程序,確定引進延安市寶塔區峰達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為校企合作對象。學校將校區內汽車實訓中心廠房的一部分(面積約1200m2)無償提供給企業作為經營場所,企業無償承擔汽車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指導和師資培訓任務,并面向社會開展商業服務活動,經營效益與學校無關。

峰達汽修公司的進駐,極大地緩解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壓力?!胺暹_模式”使企業方得到了學校在廠房、技術及技術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學校獲得了企業真實生產環境培養人才的條件,使學生在校期間已具備企業工作經歷,以后到對口企業頂崗實習和就業,適應能力提高。三年來,進廠實習實訓的學生達18000人次,初步形成了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有效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學生就業的有機銜接。

2.2 “北方”模式—以“合資、合作”的方式,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改革

2018年12月,學校與北方智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以“共同投資、共同招生、共同教學、共同管理”的方式設立“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北方汽修學院”,合作開展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歷教育,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改革。

合作共建的“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北方汽修學院”,力求通過先進的教學模式、一流的實訓設備、國際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硬件設備,建設國內一流的奔馳、寶馬、奧迪等專業實訓室,并負責提供“北方國際汽車教育課程體系”,承擔專業技能核心課的教學任務及其相關費用;學校投資400余萬元用于建設新能源汽車實訓室和實訓車間的裝修改造,免費提供企業人員辦公場所,并承擔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及其相關費用。

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制以來,北方班已有在冊學生390名。專業核心課程實行小班分組教學,由經驗豐富的企業教師授課,理論與實踐兩手抓,真正做到了課堂變車間、老師變師傅、學生變徒弟、黑板變圖紙、課桌變平臺、書本變工具、學歷變技能。

“峰達模式”和“北方模式”核心要素是把企業作為產教融合的重要主體,在機制設計上著眼于學校和企方利益的保障與實現,最大程度滿足學校和企方的利益關切。

3 運行成效

汽車專業堅持面向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緊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中心任務,牢牢抓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條主線,實施“雙模式驅動、雙主體育人”,實現了“實訓條件大為改善、師資力量明顯增強、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生源規模不斷擴大”的既定合作目標,有效促進了汽車專業規模與內涵的協同發展,達到了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贏的目的[3]。

3.1 實訓條件

“北方公司”投資建成由其研制的“奔馳”、“寶馬”、“奧迪”三個高端品牌車輛實訓室和一個“奔馳”吊裝車展廳。學校投資建成新能源汽車實訓室,主要包括純電動吉利EV300、混動的比亞迪(秦)、純電動的特斯拉75D各1臺;混合動力整車網聯多維教學平臺;全車模組拆解實操平臺;交直流充電樁;以及相關課程體系等。另外還有吉利EV300 VR虛擬系統1個,包含VR 眼睛、無線遙控手柄、定位器、基站和吉利 EV300VR 軟件各1套。

“峰達公司”將其全部維修服務設備器械搬入校內實訓車間,形成了與市場無縫對接的企業真實生產環境。

校企合作共建的汽車實訓中心,既能滿足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師生動手操作;既具體形象,又直觀明了;既能看到高端BBA,又能見識大眾化車型;既能了解普遍性原理,又能學習特殊性故障診斷與排除;既能在上課時間學習,又能在課余時間見習、實操,真正建成了“特色鮮明”的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3.2 師資力量

“峰達公司”目前擁有駐校維修服務團隊16人,其中項目負責人2名,技術負責人2名,質檢員2名,高級維修工5名,鈑噴組4名,電器維修人員1名?!胺暹_公司”的入駐,特別是有豐富實戰經驗工人師傅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時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師資困難和危機?!胺暹_公司”成為老師們隨時下廠鍛煉、培養學習的理想場所。

“北方公司”擁有一支教育教學理念先進、技術水平精湛的強大專業教師團隊,僅獲批授權專利就多達900余項?!氨狈焦尽辈坏峁┝藢I教師承擔專業技能核心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提供了輔助學生管理工作。

“峰達公司”和“北方公司”深度參與學校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標準制定、教材開發,企業骨干直接介入教學組織、實習實訓與學生管理等應用場景,為師資隊伍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新的活力,極大地彌補了校內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差的短板,同時也實現了教師和師傅“雙導師”共同教學、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協同育人的目標。

3.3 汽車專業培養質量和效果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的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引入“北方國際汽車教育課程體系”,專業課程教學借鑒“北方公司”探索出的具有國際視野、符合中國職業教育實際、可以與德國雙元制媲美的“十變”教育新理論,實行小班分組理實一體化教學;專業綜合實訓課在“峰達公司”真實生產環境中任務式培養,教學不再是枯燥乏味、不再是照本宣科,基本上實現了課堂變車間、老師變師傅、學生變徒弟、黑板變圖紙、課桌變平臺、書本變工具。課內,教師將理論知識滲透在實操環節,學生通過實踐訓練理解、強化理論知識;課外,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北方職教平臺了解汽車前沿科技、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也可以在師傅指導下到“峰達公司”帶薪頂崗實戰,課內、課外學習真正實現了學生和學徒“雙身份”成長。

近三年,汽車專業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獲國家獎學金8人,參加各類大賽獲省級獎勵12項。目前,已立項院級教學創新團隊1個、校本教材2部,建設汽車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教師獲批授權專利20余項,獲取省級以上榮譽14項。

2019年,汽車專業成功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改革試點專業。目前,共計開展了3次309人的汽車專業領域1+X證書考評工作,過關率達到92.6%。2020年,汽車專業1+X證書考評典型工作案例,入選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編撰的《高等職業教育國家1+X證書試點案例匯編》,并獲批陜西省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專項研究課題1項。2021年,我校被職業教育培訓考評組織—北京中車行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評為2020年1+X證書考評工作優秀單位。

學校與“峰達公司”、“北方公司”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承擔相應的教育教學與日常管理責任,努力推進校企協同育人,大幅提升了汽車專業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3.4 生源規模

目前,汽車專業的穩步發展,有效的增強了生源規模。實訓室和相關企業合作,汽車實訓室規模也在逐步擴大,近年來,汽車實訓中心已然成為接待來校參觀交流的必到之處。據不完全統計,汽車實訓中心接待量達10000人次以上,成為我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極大提升了汽車專業的知名度,咨詢報考學校汽車專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在校生規模更是直線上升。目前,汽車專業在冊學生1463人(其中,三年制562人、五年制和三二分段制829人,含永坪校區72人),達到歷年來招生數量最高水平,大約是2017年在校人數的6倍之多。

3.5 企業提升效果

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對于合作企業而言,主要以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技術人員最終目的[4],從目前來看,通過“峰達模式”和“北方模式”所培養的學生,已經可適應企業生產,尤其突出在峰達汽修公司,每年三年制畢業學生在校內和校外的峰達汽修公司頂崗實習人數逐年增加,企業和學生的實習效果反饋良好。企業降低了培養技術人員的成本,增加企業與員工的聯系緊密度,學校同時降低了實訓課壓力,學生適應汽車技術發展,做到了三者互贏。

在完成相關頂崗實習的同時,企業可儲備自身適應的技術人員,學生畢業之后,從學校到工作做到有效銜接。在校園內設置企業工作室,有效提高企業知名度,營造企業品牌效應,提升企業社會形象。

再者,企業在職人員由學校應聘為汽車實訓教師,企業技術人員通過教學培訓后參與具體實訓教學,并且參與相關教學教研、教學科研等教學活動,取得科研成果,可根據相應的技術或科研成果按規定給予獎勵。

4 存在問題

誠然,做好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篇大文章,我們只是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還有非常大的差距,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在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企業員工與學校教師相互促進以及探索“引校進企”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還有更艱巨的任務要完成。

第二,北方班目前年均招生量只有160人,且全部為五年制或者三二分段制學生,三年制占比為零,生源結構極不均衡,現有規模僅為合同約定的年招生300人的53%,企業后續投入動力不足。建議學校繼續完善招生策略、創新招生手段、拓展招生渠道,尤其加大三年制汽車專業的招生支持力度,更加講究契約精神,以利益為先導,積極擴大校企雙方“利益最大公約數”。

第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峰達公司”運營收入下降較為嚴重。建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強化管理措施,方便維修車輛出入,讓“峰達公司”實實在在地感到“有溫暖、有關懷、有幫助、有價值、有效益”。

第四,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培訓和其他提質培優項目不足,目前汽車技術快速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技術日益更新,多數教師缺乏相關知識更新。汽車專業課程的重難點目前也發生改變,專業教師需快速適應專業發展趨勢,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5 總結

隨著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的頒布,進一步對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供了法律支撐,提高職業教育的認可度。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形成的“引企駐?!钡摹胺暹_模式”和“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北方模式”已經得到初步驗證,說明這兩種模式均適用于職業院校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不管是“峰達模式”,還是“北方模式”,都屬于深化“引企入教的”的改革范疇,能夠讓企業深度參與學校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標準制定、教材開發、教育教學和實習實訓等應用場景,實現了學校和企業“雙主體”育人、教師和師傅“雙導師”教學、學生和學徒“雙身份”成長。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有效實施,需要政府、學校、企業、教師共同努力,前三者共同制定教師發展項目,讓企業深度參與教師專業技術培訓,以及相關技術考核標準[5]??赏苿勇殬I院校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方案更新、課程標準制定、教師和學生快速適應專業發展可行性,更好的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滿足企業發展技術人員需求。后續進一步完善實訓室設備,保障汽車專業理事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的有序展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效進行。

猜你喜歡
產教校企實訓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項目驅動的啟發式程序設計實訓探索與實踐
現代通信實訓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實施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一個平臺 四項合作 多方共贏——“政府搭臺、校企唱戲”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