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立緩沖區:明代河西走廊邊外“棄地”探析

2022-12-25 03:07賀凱
大眾文藝 2022年23期
關鍵詞:威遠哈密河西走廊

賀凱

(青海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西寧青海 810001)

河西走廊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區域,不同歷史時期河西走廊的范圍都有差異,不同研究視野下的河西走廊范圍也會有變動。學界對河西走廊的區域劃定眾說紛紜,當代的河西走廊位于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星星峽以東,僅指甘肅敦煌、嘉峪關、金昌、武威、酒泉五個地級市。因為西北地區地緣政治的特殊性,明代河西走廊的范圍僅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嘉峪關以東,明朝在這一區域設置十衛三所。有明一代,河西走廊的疆域變化不大,僅有肅州以北的疆域有較大的盈縮。洪武時期,明朝河西走廊地區的疆域達到鼎盛,北抵亦集乃(居延海),南至祁連山、東達蘭州、西極嘉峪關。但自永樂之后,瓦剌崛起,明朝北方的邊防態勢轉向防守,西北疆土逐漸收縮,[1]34陜西行都司北部的控制范圍自亦集乃南移至肅州邊墻附近。正嘉年間,明朝兩度將哈密內遷之民遷居肅州以北、亦集乃以南的區域。嘉靖年間,楊一清、陳九疇等高級官員將肅州以北、亦集乃以南的這一區域稱為“棄地”[2]1442。

明代河西走廊在明朝西北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等領域皆涌現了較多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皸壍亍迸c明代西北疆域變化密切相關,《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以地圖標識了洪武至永樂時期的河西走廊疆域變化,其中包含“棄地”所在地[3]400。閆天靈以明清西北地區的“寄住”政策為切入點,討論了明代哈密等族群寄住肅州和“棄地”等區域的時間、規模。[4]33-46+148-149但是相關研究并未關注“棄地”的概念、范圍、變化。而且,“棄地”與明代西北邊疆經略有何聯系聯系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將圍繞明代河西走廊北境邊外的“棄地”,討論“棄地”的概念、范圍及在明朝西北經營戰略中產生的作用。另,文中的黑河特指今甘肅境內的黑河。

一、“棄地”的概念

“棄地”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河渠書》和《史記?匈奴列傳》兩個不同的文本,楊長玉認為《史記?河渠書》中的“棄地”對應——荒地,《史記?匈奴列傳》中的“棄地”對應——中立緩沖區,因此這一詞擁有兩種不同的含義。楊長玉認為先秦秦漢時期“棄地”與中立緩沖區的基本內涵一致,是指相鄰政權之間互不歸屬的中立地帶,這種中立緩沖區一般是相鄰政權經約定而建成。[5]10-25

那么,楊一清等明朝大臣提及的“棄地”一詞則可以對應兩種詞義——荒地、中立緩沖區?!皸壍亍毕鄬膬煞N詞義截然不同,唯有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才能辨識明朝大臣提及的“棄地”一詞的真實含義。

按《全邊略記》記載,嘉靖五年三月,陳九疇、金獻民上奏:“議將肅州北境棄地威虜舊址,量與筑室修城,以安插之?!盵6]750“棄地”有明確的地理指向,即威虜舊址所在區域。陳九疇、金獻民商議將“棄地”——威虜舊址用于安置“哈密二種”。從中透露出兩種含義,其一,“威虜舊址”即威虜衛舊址。按《大清一統志》威虜城條言:“在州東北,明初置威虜衛,尋廢?!盵7]5389又《肅鎮華夷志?沿革》提及“永樂三年,裁革威虜衛?!盵8]9至此肅州北境的威虜衛不復存在。直到嘉靖年間,威虜舊址才得以重新利用。根據《陜西行都司北部邊界變遷略圖》[3]400,永樂三年之后,明朝北方疆土內縮,明朝退守肅州,威虜衛附近地區不再是明朝的疆土。其二,明朝將威虜舊址一帶用于安置哈密內遷之民,其后甚至為內遷之民“修理城郭,改造屋廬”[9]1804。哈密諸部的經濟生活方式農業、游牧兼蓄,這一地區適宜哈密內附者的生活。根據《安插夷屬以靖地方疏》言:“羔剌等部落安插肅州威虜、金塔寺一帶,向因威虜等城堡殘破,各番盡移肅州寄住?!盵10]11491據這份上疏推測,直到哈密二種定居之前,威虜舊址一帶城堡殘破且沒有漢人或少數族群定居于此。從楊一清稱威虜舊址為“空閑”[9]1799之地,以及明朝安置哈密二種的舉動,可知,這片“棄地”橫隔河西走廊與蒙古諸部,并非明蒙雙方穩定的控制區域,實質是明朝疆域邊緣的“空閑”之地。因此,這片“棄地”基本符合中立緩沖區的特征,可以將河西走廊北境的“棄地”視作中立緩沖區。

那么,“棄地”就是永樂三年西北邊疆內縮時被放棄的區域,“棄地”隔絕河西走廊和蒙古諸部,明朝和蒙古諸部常常圍繞這一區域發生沖突和戰爭。因此,“棄地”實際上就等同于中立緩沖區,明朝依靠邊墻和堡寨抵御蒙古諸部的入侵,維護了河西走廊的邊疆安全。

二、“棄地”的范圍

河西走廊“北據蒙古,南捍諸番”,[11]3608是明朝抵御蒙古諸部的重要戰場。洪武永樂兩朝,明蒙雙方在此角逐,邊疆形勢因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不斷發生變化?!皸壍亍本褪呛游髯呃冗吔蝿葑兓漠a物。劃定“棄地”的范圍,必須梳理這一區域的歷史變遷。

洪武五年馮勝經略西北,《明史》記載了明軍的進軍路線:“戊寅,馮勝等克甘州、肅州,進克亦集乃路,追元岐王尕兒只班至瓜沙州而還。[11]17”馮勝西征曾一度來到亦集乃①,但是馮勝西征雖然勝利,但是北伐的中路、東路主力接連失利。另為北元殘余勢力依舊強大,為了防止北元的反撲,馮勝不得不棄退至陜西。明朝第一次短暫的控制了亦集乃附近地區。

洪武十三年和洪武十七年濮英和宋晟的軍事行動沉重打擊了故元的勢力,明軍一度攻占“棄地”內的白城、亦集乃等地區。此后,明朝在河西走廊設立衛所,但是仍為在“棄地”設立衛所。自洪武二十九年之后,明朝在肅州衛東北設立威虜衛、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②。威虜衛、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遠離肅州,地處邊外,扼守要道,成為抵御蒙古諸部與“西控西域”的前沿?!哆呎肌酚涊d:肅州衛“北至黑山一百八十里,東北至天倉墩三百二十里”[12]391。居延海連接弱水,水草豐美,附近就是亦集乃城,乃南北要沖之地,地處險要。威遠千戶所距離亦集乃較近,這表明是明朝設立威遠千戶所是為了控制亦集乃(居延海)。因此,亦集乃(居延海)應當是洪武晚期明朝河西走廊疆域的最北部[3]398。

建文帝登基后一邊削減塞王的實力,一邊裁撤部分的衛所,河西的威虜衛、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于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被撤。[13]109-117。尚不能斷定建文年間,明朝失去河西走廊以北地區的控制,但是明朝極有可能對河西走廊以北地區的控制能力減弱。永樂初,明成祖積極拓邊,一改建文時消極的邊防政策。明朝恢復被撤衛所,加強西北軍備?!埃ㄓ罉吩辏┌嗽赂?,復甘州前后衛、威虜衛、鎮夷千戶所”[14]506,然而史籍中未見恢復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的記載,考慮到永樂時期瓦剌的崛起,北方草原力量的威脅加大迫使東勝衛撤銷,以至于寧夏甘肅防線出現漏洞[15]17。洪武之后的歷史記載中不見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或許因為明朝北境邊防壓力的加大和永樂初年的政治因素,明朝在河西走廊疆域的控制范圍最北只能達威虜衛一帶,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不再復設。因此,明朝河西走廊的疆域出現內縮?!埃ㄓ罉啡辏┤录壮?,并威虜衛吏卒于肅州衛”[22]536,自此明朝的勢力退出威虜衛一帶?!段饔蚩脊配洝份d金塔寺“自肅州東北四十五里”[16]75,地處肅州邊外,位于威虜衛境內?!巴敵?,明初置威虜衛,尋廢”[17]336??梢?,永樂西北邊疆內縮之后,明朝失去了對金塔寺的控制。

那么,洪武年間,明朝多次進入肅州北境的,“棄地”但由于北元力量的反撲,不得不放棄這一區域的控制。直到洪武二十九年設置一所而成衛,明朝短暫的控制這一區域。永樂三年,明朝迫于各種政治因素廢撤威虜衛,西北邊疆內縮,明朝控制區退至肅州,“棄地”成為中立緩沖區。如圖1所示,亦集乃以南至肅州的這一區域即所謂的“棄地”。

圖1 河西走廊“棄地”的范圍③

三、“棄地”的作用

“棄地”曾是陜西行都司的轄境,明朝在這一區域設威虜衛、白城子千戶所和威遠千戶所,以“隔絕哈密與蒙古”。明代的軍堡是北疆防務中的一個重要內容,[18]148河西的防御體系主要是由墩堡、驛站和邊墻三部分組成[19]27-38?!皸壍亍眱鹊拿砍?、金塔寺堡、威虜城、威遠城、白城子等城堡關隘也曾被明朝短暫控制。黑河自南而北貫穿“棄地”,諸衛所和城堡關墩沿著黑河兩岸分布,威遠千戶所、白城子千戶所和威虜衛自備箱男分布,構成以黑河為中心的防御蒙古的縱深防御體系。

永樂時期,西北疆域內縮之后,肅州邊外“棄地”成為明朝和蒙古諸部的緩沖區。南北狹長的“棄地”提供了足夠的縱深防御距離,在這一地區修建堡寨,有利于明軍的預警和戰爭準備,能夠有效地防御蒙古諸部的入侵。在永樂至正德,“棄地”對于河西走廊邊防產生了積極效果。

另外,《邊政考》詳細記載了北方蒙古諸部入侵河西走廊的兩條固定進軍路線,蒙古諸部的一條重要進軍路線就是以黑河為通道進犯河西走廊西部肅州衛、鎮夷千戶所[12]396。蒙古諸部南下的地點包含亦集乃、黑城、威遠、威虜、金塔寺、毛目頭墩,上述諸地皆在“棄地”之內,這表明“棄地”是蒙古諸部南下入侵河西走廊的重要行進路線。洪武五年,馮勝自甘肅二州攻略亦集乃城。天順元年,盧勝等官軍在威虜城地方殺賊有功[20]6045,表明晚至天順初年,“棄地”內仍然存在一條適合軍隊行進的道路,否則不可能出現上述的軍事活動,這條通道無疑就是以黑河為中心的河谷。

此外還有衛所設置,《邊政考》提及毛目頭墩在鎮夷所北一百九十里[12]394,《中國歷史地圖集?明代卷》陜西行都司圖幅將毛目頭墩標在黑河的東岸,毛目頭墩本是鎮夷千戶所下轄的一個軍事據點,黑河西岸的威虜城等都是肅州衛的下屬軍堡。那么,可以認為黑河以東的“棄地”歸屬鎮夷千戶所管轄,黑河以西的“棄地”歸屬于肅州衛管理。永樂以前,明朝將“棄地”沿黑河劃分東西,且分屬兩個不同衛所管轄??紤]到肅州衛“三面受敵,通呼吸于一線,惟南北為邊塞,其西南北三面皆屬夷疆”[21]70邊防壓力極大,單獨一個衛所的有限兵力很難防守寬大正面,且“棄地”范圍較大,防守難度較大。因而,明朝迫于邊防壓力會設置兩個軍事機構負責“棄地”的防御。

河西走廊肅州衛北部有亦集乃,與黑河相連,白亭海連三岔河,河谷成為北方蒙古諸部入侵的天然通道。黑河貫穿“棄地”,蒙古諸部能夠沿著這條通道南下入侵河西西部諸衛。明初在“棄地”設立衛所的舉措意在以軍事手段控扼交通要道,抵御蒙古南下。

總之,正因為控扼交通孔道,蒙古寇邊乃至明軍北上才會通過“棄地”。自明朝南退之后,“棄地”之內少有民眾居住,故而成為真實的緩沖區。緩沖區減輕了直接接觸帶來的邊防壓力,防御縱深提供了足夠的反應時間,明軍也能提前預警蒙古的寇邊行動。

永樂邊疆內縮以后,肅州的邊外形勢相對穩定,直到正嘉年間哈密二種(哈密、赤斤兩部族)的內遷,“棄地”的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哈密衛是關西七衛之一,在關西七衛的最西端,毗鄰土魯番。成化年間,明朝又與土魯番爭奪哈密衛[22]68。土魯番屢屢強占哈密,哈密危機爆發,[23]14-22+115哈密走向衰弱。正德、嘉靖兩朝,謝亦虎仙之亂導致哈密危機加劇,部分哈密民眾逃入河西走廊,。

按照《邊政考》的記載,正德十一年,哈密諸部遷居威虜、金塔寺及臨城沿邊上下古城。[12]617按照《五邊典則》的記載,嘉靖七年,哈密諸部再次內遷,甘肅巡撫都御史唐澤將內遷民眾安置在威虜舊城及天倉墩、毛目城、白城子等地。[24]472據此可以判斷哈密諸部曾兩次內遷;一是正德十一年,二是嘉靖七年。再者,第一次安置內遷民眾的寄住范圍僅限于威虜、金塔寺、上下古城一帶,第二次的寄住范圍有所擴大。第一次內遷的規模,按《邊政考》記載,赤斤部落約有男女一千五百六十口在正德十一年左右內遷上下古城(“棄地”的一部分)。[12]616第二次內遷的規模,按《明史》記載,嘉靖七年,王瓊內遷赤斤之眾僅千余入。[11]14458那么,哈密諸部相繼內遷數千人,實際上哈密諸部內遷的人數可能比歷史記載的要多[25]158-161??傊?,正德十二年和嘉靖七年,哈密諸部分兩次陸續遷入“棄地”,分布范圍也從金塔寺、威虜堡等臨近諸堡擴大到整個“棄地”。兩次內遷的規模約有1萬人。[4]33-46+148-149

嘉靖五年時,甘肅都御史陳九疇、兵部尚書金獻民對這些哈密諸部內遷的態度是“以安插之,永杜后患[2]1442”。陳九疇等認為將數量較多的哈密諸族安置到“棄地”,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肅州漢人和內遷諸族發生沖突,也是為了防止內遷諸族劫掠肅州,危害地方社會的安全。而且,“棄地”經常遭到河套等部族的劫掠。楊一清將內遷“棄地”的舉措視為“又添設一藩籬”,有利于地方的長治久安。[9]1797陳九疇和楊一清是當時明朝的重臣,他們兩人的態度表露出明朝的官方傾向——明朝認為內遷民寄住“棄地”可以成為明朝邊疆的“藩籬”,隔絕明蒙。嘉靖二十八年,楊博巡撫甘肅,開始修葺“棄地”內的威虜、金塔等古城堡,添設白煙墩等七座城堡,修建墩臺十二座,允許內遷之民耕種和放牧。[26]79-82楊博認為“番漢錯居”不能做到長治久安,還將肅州視為人體,必須“固本培元”才能“保無虞”。[26]83可見,楊博的理念與陳九疇、楊一清的“藩籬”相類似。事實上,哈密內遷“棄地”作為肅州屏障的觀念不僅一脈相承,更是成為河西走廊邊疆經略的政治共識。自嘉靖年間后,河西走廊北部邊疆形勢一直相對穩定,雖北方少數民族時有南寇,但是“棄地”始終發揮中立緩沖區的作用,屏護河西走廊的邊疆安全,直至明末農民起義席卷河西,“棄地”才逐漸消失。

總之,明代河西走廊北部的“棄地”存在時間漫長,始終在明朝河西走廊邊防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明初,棄地”所在區域尚未完全形成,因明朝積極拓邊,經營邊疆,明軍可以通過“棄地”北上進攻蒙古,河西走廊“棄地”所在區域成為明王朝對抗蒙古的橋頭堡。自永樂間邊防壓力驟增,北部疆域內縮,該區域成為蒙古南侵的固定路徑,明蒙雙方在此地區展開激烈交鋒,“棄地”成為明蒙之間的中立緩沖區,緩解了明朝的邊防壓力。正德嘉靖時,哈密危機導致哈密二種內遷,寄住肅州和邊外“棄地”,“棄地”成為了肅州的藩籬,隔絕番漢,維護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因此,“棄地”作為明朝西北邊疆的不可或缺部分,不論西北邊疆形勢如何變化,其始終作為中立緩沖區,隔離明蒙,屏護河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河西的邊防壓力,保障了河西邊疆社會的安全,在明朝西北邊疆經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余論

與中立緩沖區這一概念相似的區域很早以前就存在于中國歷史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隙地”、兩漢的“甌脫”、唐代的“閑田”和“閑壤”等都具有中立緩沖區的性質。自永樂時期明朝北方邊疆內縮,明朝九邊邊軍時常有出邊“燒荒”的軍事行動。九邊明軍一般在秋冬季節有計劃的越過長城,焚毀長城以北一定范圍內的林木、草場,制造一條漫長的廢棄區域阻擋蒙古南下,也利于邊軍的預警和防御。認為制造出來的“燒荒”區頗有中立緩沖區的性質,值得進一步探究。而且明代河西走廊鎮番衛以北還存在一條北方蒙古南下入侵的固定路線,鎮番衛以北因疆域南縮也存在類似“棄地”的區域,但限于現存史料的不足,尚不能判斷中立緩沖區的存在。因此,明代中立緩沖區的深入研究還需要新史料的發現,也更需要深入、廣泛的野外考察。

另外,明代“棄地”記載出現的時間是在正德嘉靖年間,而且有關“棄地”的歷史記載較少,其只見于少數大臣的奏疏中。因此,用“棄地”來稱呼河西走廊肅州以北、亦集乃以南的這片區域還值得商榷,“棄地”的概念、范圍界定、作用尚有探討的余地。

注釋:

①亦集乃蒙古語名哈日浩特,意即黑城,即古代黑水城,亦集乃在城附近。

②馬順平《明代陜西行都司衛所建置考實》一文考證威虜衛、威遠千戶所的設置時間在洪武二十九年至洪武三十年之間。

③圖一根據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明代卷》陜西行都司地圖自行繪制。

猜你喜歡
威遠哈密河西走廊
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哈密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路過威遠橋
在河西走廊聆聽
關于對哈密維吾爾族刺繡的研究
民國時期哈薩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動述論
哈密墾區棉花超寬膜1膜3行稀植高產栽培技術
威遠農商銀行:打造金融服務示范區 構建創業融資新模式
河西走廊風情
河西走廊西城驛遺址考古新發現
額濟納旗至哈密鐵路進入實施階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