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對策研究

2022-12-26 14:06劉本定曹茜茜
工程與建設 2022年5期
關鍵詞:城市排水內澇海綿

劉本定,劉 雷,曹茜茜

(安徽省城鄉規劃院,安徽 合肥 230091)

0 引 言

新時代,城市安全已上升為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重要領域。安全是城市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是城市安全體系中的重要內容。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強調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結合“十四五”規劃,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謀劃建設一批基礎性、樞紐性的重大項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將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作為八大任務之一,提出要統籌區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建設,將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和城市開發建設有機結合,提升自然蓄水排水能力;統籌城市水資源利用和防災減災,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造生態、安全、可持續的城市水循環系統;統籌城市防洪和排澇工作,科學規劃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庫、排水系統設施,加快建設和完善城市防洪排澇設施體系。

內澇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從雨水徑流的產生到排放的全過程控制,包括產流、匯流、調蓄、利用、排放、預警和應急措施等,而不僅僅只有傳統的雨水排水管渠設施[1],需統籌考慮城市地形、城市水系、城市開發強度、設施建設、應急管理等多種因素。本文立足安徽實際,分析安徽省城市內澇成因、特點、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的對策建議。

1 城市內澇主要成因

1.1 氣候因素

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高強度開發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使用,自然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特大暴雨、海嘯、臺風等極端天氣頻發。同時,城市熱島效應、空氣污染等因素使得城市局部微氣候改變,導致城市集中的短時強降雨明顯增多,加劇了城市內澇的發生。研究表明,快速城鎮化影響了局地氣候特征和水文變化規律,形成了“熱島效應”和“雨島效應”,導致短時強降雨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由于城市土地覆被變化,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呈現產匯流時間短、流量峰值高等特征,造成雨水短時間無法排出,發生城市內澇災害[2]。

1.2 城市不合理開發

在城市化發展早期階段,由于城市粗放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缺乏,開山填湖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打破了河湖水系調蓄平衡,極大地增加了城市雨水外排壓力;城市盲目擴張,“攤大餅式”的發展,那些原本不適合開發的地勢低洼區域也逐漸被開發建設,導致低洼地區內澇頻繁發生;大面積硬化鋪裝,高密度的建筑林立,綠地面積少,水塘減少,雨水滲透性能力較差,地表徑流增大,直接導致管網泵站運行壓力顯著增大。此外,越來越多的城市立交橋、下穿路口、地下通道、地下空間等成為新的內澇治理重點區域。

1.3 排水設施建設滯后

城市建設力度雖然不斷加大,但往往重視地面高樓建設,而忽視地下管網建設;注重城市華麗外表,而對城市內在品質關注不夠[3]。長期以來,“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思路,使得大多數城市在排水防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欠賬比較多,普遍存在著標準偏低、能力不足、管網覆蓋不全等問題,同時缺乏有效的運維管理,誘發城市內澇災害發生,無法較好適應城市安全運行和穩定發展的需求。

2 安徽省城市內澇特點及存在問題

2.1 城市內澇主要特點

根據安徽省水系分布及地形地貌特征,全省城市內澇按照區域劃分主要呈現四個特點。皖北平原地區,由于地勢平坦、水力坡降小,城區排水管渠、行洪通道淤積,從而造成排水不暢,形成城市內澇;皖南山區,易受山洪的襲擾,城市內澇具有季節性強、頻率高、區域特征明顯、易發性強、成災快、破壞性強、災害嚴重等特點;沿江丘陵地區,易受外水頂托,甚至出現倒灌,造成下游排水不暢;部分城市受山洪、外水頂托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城市內澇發生頻率高、災害重、防治難度較大。

2.2 存在主要問題

2.2.1 外洪頂托導致排澇不暢

安徽省橫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受山洪、上游泄洪和區域強降水疊加的影響,各地市外河水位持續增高,對城市內澇產生頂托現象,導致城市排水不暢,加劇內澇災害。

2.2.2 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標準偏低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限制等因素影響,安徽省內不少城市管網建設標準不高,在選取排水防澇設施設計標準時存在“就低不就高”現象,城市管網不同程度存在缺陷病害,與此同時,泵站等設施老舊、能力不足,導致排水防澇能力偏弱。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市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不足1年一遇的仍有30%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澇防治能力尚未全部達到規劃設計要求,更難以抵御超強降雨侵襲,導致城市內澇災害的發生。

2.2.3 自然調蓄空間大幅減少

城市快速擴張,城市建設存在侵占自然河湖水面及“明改暗”現象,極大地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態調蓄空間,打破了城市原有的排蓄平衡,增加城市雨水外排流量,變相降低了城市現有排水防澇標準,易造成城區積水內澇。

2.2.4 源頭減排能力不足

近幾十年來,安徽省城市快速擴張,大興大建,建筑密度大,大量使用硬化鋪裝,使得城市疏水性變強,透水性變差,導致雨水地表徑流大幅增加,破壞了自然水循環平衡狀態,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尚未形成一定規模,源頭減排能力較差,直接加大了灰色設施的運行壓力。

2.2.5 應急處置能力不強

目前,全省絕大部分城市在應對城市內澇問題上,仍以工程性措施為主,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科學精準處置城市內澇水平不夠、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較差。同時,相應的應急處置機制尚未真正有效構建,導致在處置強降雨,特別是應對超標準降雨時手慌腳亂,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2.2.6 排水設施運維不夠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維護,城市排水管網、泵站等設施常年帶病運行,雨水收集口堵塞、管網淤積破損、泵站損壞等現象時有發生,極大降低了設施能力,嚴重影響了排水效率。

3 安徽省排水防澇能力提升目標與原則

3.1 提升目標

通過系統推進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海綿城市建設、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等工作,不斷完善和提升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能力,基本消除城市內澇隱患,不發生嚴重內澇災害,當發生超標準降雨時,不發生人員傷亡事件,有效保障城市運行安全,為推動韌性城市建設創造必要條件。

3.2 提升原則

3.2.1 堅持系統治理

統籌推進源頭減排、雨水收集排放、行泄調蓄、排水泵站等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細化水平,做到工程措施和精細化管理有機結合、無縫對接,切實加強城市內澇與外洪標準相銜接,著力提升城市內澇防治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城市安全韌性。

3.2.2 堅持問題導向

突出問題導向,結合城市體檢等工作,準確識別城市內澇病因。結合安徽省水文、氣象、地形等特點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確定各地排水防澇、源頭減排和城市排水等相關建設標準,謀劃實施一批排水防澇工程項目,切實加強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補齊問題與短板。

3.2.3 堅持生態優先

積極推廣運用海綿城市理念,統籌運用“滲、蓄、滯、凈、用、排”多目標雨水管理措施,加強生態修復和治理力度,實現源頭徑流控制,強化自然溝渠行泄功能,消減城市雨水洪峰流量,減緩城市內澇。

3.2.4 堅持一城一策

我省地形、水文、氣候特點復雜,每個城市致澇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不盡相同,應該根據城市特點,分析內澇成因,按照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一城一策的思路,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4 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對策

近年來,隨著內澇治理理論和實踐不斷深化,傳統“快排快干”的城市內澇治理思路無法更好滿足實際需求,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從源頭減排、過程管控、末端排放、應急處置等方面入手,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切實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

4.1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強化河湖蓄排能力

全面提升河湖蓄排能力,構建互聯互通的全域生態水系,強化雨水末端排放,打造“藍綠相織”的城市。堅持生態優先,彰顯綠色本底,推進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工作,依據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結合地形地貌、降雨水文特性及水系匯水分區,科學劃定城市水系藍綠線控制范圍,合理設定內河水系設計斷面尺寸和水力高程,保持河道自然蜿蜒的特性。歷史水系是城市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資源和環境載體,城市中的水系發揮著防洪排澇、涵養水源、防御和運輸等作用[4]。結合城市歷史水系資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運用生態理念,重點恢復和修復因城市發展侵占或掩埋的自然水體,完善城市水系網絡,實施岸線退讓,設置生態緩沖區,更好發揮城市湖河水系“綠色大海綿”作用,增強對雨水的蓄滯作用,實現對雨水的蓄滯、錯峰排放目標,變相提高了城市現有排水防澇設施的標準。

4.2 推進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強化源頭減排能力

海綿城市的目標是讓城市“彈性適應”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5]。統籌運用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的理念,結合安徽省池州市及有關省市海綿城市試點經驗和成效,按照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推進安徽省海綿城市系統化全域化建設力度。統籌海綿城市建設與治水、治城深度融合,在空間上優化城市海綿格局,構建大、中、小不同尺度的有機海綿體,適當為城市建設“留白”,開創系統性治水新模式,加強城市透水性改造,加強雨水調蓄設施建設,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逐步實現由“水適應人”向“人適應水”理念轉變,讓城市更透氣,會“呼吸”,形成“山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融”的水彈性城市新面貌。

4.3 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強化灰色設施能力

作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城市排水系統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6]。排水管網、泵站、防洪堤壩等灰色基礎設施對于城市內澇防治十分關鍵,是構建城市內澇防治體系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影響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各地應堅持問題導向,聚集問題短板,注重提質增效,切實提升城市排水管網能力,加強管網普查與升級改造,提高新建管網標準,加快構建現代化排水管網體系。要合理設置高低排區,結合當地的地形地勢及豎向規劃,合理規劃泵站布局,實現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通過改建、擴建、新建等方式提高泵站排澇能力。特別是要加強城區低洼地區和下穿式立體交叉道路等內澇高風險區域的泵站建設,切實降低內澇風險。要補齊城市防洪堤圈短板,特別是易受外洪頂托導致城區雨水外排不暢的沿江城市應高度重視內澇與外洪標準銜接,依據城市防洪規劃,結合當地防洪設施現狀,對照城市標準等級,通過新建、改建、加高加固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防洪堤圈,易受山洪侵襲的山區城市要重點加強“截洪溝、排洪溝”等設施建設與維護,為山洪找“出路”,為城市安全留“后路”。

4.4 加強排水防澇能力建設,強化科學管理能力

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更離不開精細化的城市管理。利用智慧技術對城市進行精細化的預測及管理,從城市洪澇災害的形成源頭、中間排水過程及災害時應急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性控制,真正實現大城市防澇減災[7]。全省各地應搶抓新基建發展契機,結合智慧城市建設,綜合運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5G、BIM、AR、三維GIS、新型感知設備、物聯網等技術,加快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全過程排水防澇監測系統、排水防澇信息管控平臺等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安徽省提升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能力。建立完善排水防澇設施巡查養護機制,規范養護標準,定期組織專業機構開展各類設施、設備及信息平臺的巡查養護工作,確保各類設施完好,系統運行穩定。按照“一點一策”的整治方案,加快推進城市內澇隱患點整治。進一步優化城市排水與內澇防范相關應急預案,建立多部門協同、跨地區聯動的應對機制,壓緊壓實各部門工作職責、響應程序和處置措施,做好城區交通組織、疏導、物資保障、應急疏散、救援等工作。此外,進一步推動內澇災害風險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樹立內澇災害風險防范意識,提升民眾的自救能力[8]。

5 結論與展望

提升排水防澇能力是治理城市內澇最重要、最關鍵的任務,其核心是要改變治水的理念,切實從“水適應人”向“人適應水”轉變;關鍵是要恢復和完善良好的水循環,增強雨水的蓄、滯、滲、用、排的能力,建設“水彈性”城市;重點是持續完善和加強排水防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短板不足。同時,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設備、信息化等手段增強內澇治理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優化完善應急預案,有效提高應對城市內澇的應急管理水平和處置能力。

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需要系統治理,統籌推進,長期投入。隨著韌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深入推進,新基建快速發展,必將給城市排水防澇工作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逐步構建起區域一體化的治水新格局,城市內澇治理工作必將取得卓越成效。

猜你喜歡
城市排水內澇海綿
2021年1—6月日本海綿鈦產銷數據統計
海綿城市內澇防治系統的功能探析
解讀“海綿寶寶”
超級海綿在哪里?
自然生態修復理念在城市排水規劃中的應用
淺析城市排水設施的養護痛點與管理對策
GB/T 51187—2016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數據采集與維護技術規范
海綿是植物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