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閱讀訓練四篇

2022-12-26 20:27劉自學
讀寫月報(初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論點跑步內心

劉自學

讀書時間

劉傳俊

有人曾說:“有時間又有書讀,是幸福的?!眴螐淖x書層面來說,我現在正處于“幸?!钡狞S金階段,每天徜徉書海,怡然自得,忘乎所以。

我最喜歡買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書柜里,寫字臺上,床頭柜上,床底下……都成了書的世界,所收藏的書籍,可謂“五花八門”。每當走進家門,總有一種書香縈懷的感覺。每每與書神交,如飲醇醪。讀書時間,讓我頓時遠離塵世的喧囂與浮躁,慎獨而寧靜。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這樣記述,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平生唯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庇嘁蛑^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鄙w唯此尤可以屬思爾。古人熱愛、享受閱讀之況味,為后人傳為佳話,有口皆碑。

大凡喜愛閱讀之人,確實需要“擠”時間,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極致。久而久之,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嘗試去做,煮飯燉菜的間隙讀幾頁,睡覺前讀幾頁,端起飯碗也會將書攤在飯桌上瞅幾眼,似乎不如此,心里就空洞茫然,就辜負了時光。讀到心動處,馬上拽開筆在旁邊寫幾句感言,再讀時則了然于胸。梁曉聲有言,閱讀文學作品可以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甚至成為朋友。文學作品里的朋友,有時比現實里的朋友更受人尊敬。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倍嗌倌陙?,無論是乘火車長途跋涉,還是在市內坐公交車短行,書皆與我不離不棄。有一次乘地鐵去醫院探視病人,我在二十多分鐘的“地下”時光里,一連讀了好幾篇文章。當我從地鐵回到地面,夕陽的余暉輕吻大地,街市、車輛、樹木、行人……無不籠罩在這耀眼的明光里。隨后,我穿過地下通道,偶遇一位薩克斯樂手正在傾情演奏,曲調優雅,婉轉動聽,深沉平靜,極富感情,輕柔中略帶幾分憂傷?;匈忏辟?,我似乎產生錯覺:這曲調不是為路人演奏的,像是特意獻給我剛才讀過的書中那位劬勞堅貞的偉大母親的……

晚上燈下讀書,不知身在何世。我的床頭枕邊,總有書籍相伴。臨睡前放松心情,閱讀幾頁,橘黃的燈光映照書頁,也映照著我,困了即伴著書香入眠。書讀得多了,就有一種激情在胸腔涌動,就有想寫點東西的欲望。于是,起早貪黑,提筆伏案,謀篇布局,再逐字逐句推敲。若有短文見諸報端,實屬“幸福之人”碰上了“幸福之事”。

書猶良藥,可以醫愚。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是承載知識和記憶的寶庫,探索這座寶庫里的珍藏,需要耐心、沉靜和時間。常讀書可滋潤身心,陶冶情操,怡悅性靈,教人奮發有為。常言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讓我們不厭其煩地與書交友訴衷情,不斷汲取營養、啟迪心智、明德修身,從而把握當下,放眼未來,穩穩當當走向人生的開闊處。

(來源:《甘肅日報》2020年9月3日)

【閱讀訓練】

1.文章的題目是此文的論點還是論題?請分別回答這篇文章的論題和論點。

2.文章主要通過作者自己讀書的事例論證中心論點。試概括第五自然段所寫事例。用兩種方式。一、高度概括(不超過25 個字);二、較具體地概括(不超過100個字)。

3.文章還引用了古今中外名人的很多資料,試分辨它們都屬于哪種論據。

4.文章最后一段屬于哪種論證方法?具體論證了讀書哪一方面的內容?

內心的豐盈

麥淇琳

黃昏,看野花滿坡,心里浮起一首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币粋€人到處找春天,找到草鞋都踏破了,才發現春天在梅花盛開的內部,春是冬的接棒者,是從最寒冷的地方起跑的。原來,植物的內心如此豐盈,不管外部如何寒冷,也能活出人生的好時節。

塞繆爾·厄爾曼在《青春》一文中提出,無論二八年華還是花甲之年,心中皆有生命的歡樂、奇跡的誘惑和孩童般的天真。中國老奶奶姜淑梅是位普通、勤勞的農家婦女,1960年她跟丈夫到黑龍江謀生,靠當臨時工養育幾個兒女長大。59 歲那年,她的丈夫出車禍去世,60歲的姜淑梅開始跟著電視上的字幕、說明書、街上的牌匾學認字,70 歲她開始學習寫作,將自己一生苦痛的饑荒日子、經歷的戰亂,一點一點寫出來。76 歲姜淑梅的《亂時候,窮時候》登上當年各大好書榜,此后她保持每年出一本書的速度。出到第四本,作品已經屢屢得獎。姜淑梅說:“俺最喜歡玩的還是寫。玩著玩著,天短了;玩著玩著,有奔頭了;玩著玩著,心里亮堂了?!边@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在生活的愁苦中,她決不會認為人生不值得過,仍然內心豐盈,目光澄澈,對明天充滿期待。

丁文江是近代地質巨擘,有一次他感覺左腳大拇指發麻,傅斯年便陪同他去看醫生。丁文江問醫生:“要緊不要緊?”醫生說:“大概不要緊?!彼謫枺骸澳苤尾荒苤??”醫生便說:“不能治?!甭牭竭@話丁文江立刻就放心了。傅斯年不解,就問他:“醫生說不能治,你怎么反倒高興呢?”丁文江說:“若是能治,當然要想法子去治;既不能治,便從此不想它好了?!碑斠粋€人內心豐盈了,他便像一朵坦然的云,一棵生長的樹,一條潺潺的溪水,懂人生參差多態,知萬物皆宜順其自然,這才有了與疾病和平相處的勇氣。

《水滸傳》中,林沖被高俅陷害,大雪彌天之時,一路逃命,來到靠近梁山泊的湖邊酒館,一個人孤苦無依,要上山,卻沒有船,只好獨自喝悶酒。林沖感傷懷抱,向酒保借來筆硯,在墻上寫下八句詩:“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碑斎煜露际蔷兡昧譀_的榜文,這種寂寥絕望的心境中怎能不覺人生苦?可短短的八句詩,道出了林沖的闊大胸懷和萬丈豪情。仿佛這世界只要還給他一線生機,他便仍然堅守,仍能活出熱氣與詩意來。

散文家梁實秋先生說:“人生,不過是一段來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弊骷伊智逍Υ艘采钣懈形?,他說:“每個人的心里都需要一個人、一棵樹、一片草原、一間木屋、一個故鄉,也許不必真實存有,卻是一個不變的碑石,在每回想起、每次相遇時,有一點光、一點溫暖、一點希望?!边@點光、這點溫暖、這點希望,大抵就是來自內心的豐盈。

內心的豐盈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生活的姿態。內心豐盈者是思想的強者,善于活在當下,享受寂寞的清福;是即便明日生命即將凋零,今日也能展顏的坦然;是能跳出塵世的渣滓,讓人生擁有從容、自足的光芒;是能在生命的寒冬里,栽花種草,創造出詩意與美好的一種境界。

(來源:《遼沈晚報》2020年3月4日)

【閱讀訓練】

1.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2.文章開頭引用古詩,作用是什么?

3.文章運用的最主要的論證方法是什么?除此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就文章所涉及的論證方法,任選一種,說明其作用。

4.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說說最后一段在全文的作用。

日常三喜

姚文冬

古代有“人生四喜”之說:“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钡际窃谔厥獾沫h境、機遇中形成的,日常難得、少見。又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毙翖壖苍~云:“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笨梢?,凡俗生活中,煩惱總是多于歡喜,瑣事、困惑……可謂按下葫蘆又浮起了瓢。那么,日常中,如何才能每天都保持身體舒適、心情愉悅呢?我體會,通過三件事可以做到,即跑步、洗澡和讀書。此三件事,每個人都可以信手拈來。

跑步、洗澡,都是作用于身體的,但又能通過身體抵達精神。

我清晨跑步三千米,已堅持數載。跑步的好處在于,能將四肢、骨肉、五臟、血液,從外到內依次喚醒,逐漸進入亢奮狀態,如同一臺機器被發動,每個零件都運轉起來了,沸騰的血液如同潤滑油,零件們如魚得水。這臺機器好歡快。跑步的最初幾百米,可能會有不適,意志也可能不堅定;但千米之后,便能漸入佳境、隨心所欲了。此時,汗水浸潤了皮膚,心情亦如朝陽沖破了云霧,自信油然而生,這便是身體與精神相通了。作家嚴歌苓通過小說的主人公說:“就是一夜不睡覺,沿著湖邊跑跑,人會得到新鮮的神志,會忽然有種優越于全人類的感覺?!闭f的就是這種自信。

一個人即使貧窮,但起碼擁有一軀身體。這世上,沒有比自己的身體更親近的事物了。但是,我們熟悉自己的身體嗎?跑步,等于把自己的身體打開了,是親近身體的一個過程,就如一個人原以為自己是貧寒的,卻猛然發現,原來自己很富有,在“陋室”的隱蔽處,藏著許多的“寶貝”——雙腿能帶來快樂,呼吸也能帶來快樂……人活著需要的快樂,無需向外界求索,自己的身體就能給予。

洗澡,是對身體外部的清潔。人在洗澡時,會懂得愛惜自己,每一寸皮膚,都是今世的緣分。洗澡不僅是身體表層的清潔,亦能帶來心境的改善,不僅身體的塵垢被沖洗掉了,令人疲憊、消沉的心靈塵垢,也會被洗澡水掃蕩殆盡。那甘霖般的熱水,仿佛穿透了皮膚,浸潤到了骨肉,流進了血液,人就像是早春那些復蘇的苗木,純凈、鮮活、陽光,乃至圣潔。

以前,我疲憊了,要么把身體往沙發里一扔,要么倒頭便睡,以為這樣可以緩解;或是心有煩惱、困惑、憤懣時,總是木然而坐,懶得動彈,靠煙酒麻醉。結果,不是效果不佳,就是雪上加霜。反而是,洗了一個熱水澡,疲憊、不愉快,全都自行退卻了。真是非常神奇。一天至少一次熱水澡,是多么簡單的事,何樂而不為?

讀書,是對精神的重構和修飾,相當于精神在跑步、心靈在洗澡。讀最初幾頁,可能會覺得枯燥,不好進入,但只要忍一忍,便漸入佳境了,仿佛一個茫然趕路的人,忽然眼前一亮,見山,見水,見到了宇宙全貌。亦如陶淵明所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弊x書除了讓人擁有吸收新知識的獲得感,功效還在于,煩惱不知不覺中不翼而飛了,眼前浮現、心中涌動的,全是美好。心情的愉悅程度,超過了古人的“四喜”之和。而且,這種愉悅感并非稍縱即逝,它與讀書時間的長度等同。

所以,我并不是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讀書,而是專門為讀書安排黃金時間段。讀書這么好的事,為什么只能成為生活的零食、點綴,而不是大餐和主題?

古有“人生四喜”,我有“日常三喜”。這“三喜”,俱是低成本的日常事,人人都能輕易擁有;更可貴的是,它們都沒有“副作用”,都是“綠色”的事,它們抵達的是同一個目標——身體與精神的舒適。倘若一個人每天都能活得舒適,夫復何求?

(來源:《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5期)

【閱讀訓練】

1.文章開頭引用古代的“人生四喜”,作用是什么?

2.作者所論述的“日常三喜”對人有怎樣的作用?(以引用原文語句回答為好)

3.文章在論述跑步對身體的好處時,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試舉例說明。

4.作者在論述時都現身說法,效果非常好。請以洗澡為例,作一闡述。

5.作者在論述讀書對人的作用時,引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語句,作用是什么?

6.本文的結構方式是( )

A.總→分 B.分→總 C.總→分→總

善良是一種強大而溫暖的生存方式

閆晗

①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善良”這個詞變得有點意味深長。記得讀大學時,班上有位同學提到我時說“你很善良”,我心里略微不自在了一下,覺得太敷衍,反問:“這是不是說明我沒有其他優點了?”因為夸其他人“漂亮”“有才氣”“可愛”“聰明”,這些詞華麗而閃閃發光,而“善良”似乎暗含著軟弱可欺的意思。

②多年之后,那位同學聯系我,依舊提到“善良”。那些閃閃發光的詞語可能會隨著歲月淡忘或蒙塵,但我幫助過她的事情她都記在心上。我終于明白了“善良”是個很有分量的詞,善良的人并不軟弱。

③意大利哲學家皮耶羅·費魯奇寫了一本書《心靈革命:19 個改變人生的善意法則》,他詳述了誠實、正念、同理心、慷慨、信任等19 個善意法則,融合哲學、心理學以及科學實證研究成果證明:真正的善意,是一種強大真誠而溫暖的生存方式。我們選擇善良并不是因為它正確,也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賞,而只是因為善意讓人容易幸福,對自己的存在更加滿意。

④在“同理心”這章,皮耶羅講了一個故事:為了讓一個突然跑出來的孩子過馬路,他緊急剎車,結果后面的車撞上了他的車。雖然兩輛車子都沒受損,但那位司機怒氣沖沖。他想解釋不是自己的錯,但這樣可能讓對方更生氣,最終他運用了同理心,開口說:“我開得太快,停得太猛,你沒有料到我會緊急剎車。很抱歉,你沒事吧?”司機的怒氣消失了,卸下了防御,跟他握了握手就離開了。本來可能發生的爭吵,在幾秒鐘之內化解掉了??吹胶腕w會對方的感受,可以消除誤會、化解沖突,這是心懷善意的人才有的能力。

⑤很多人對善良有抵觸情緒,可能是把善良誤會成軟弱,因為軟弱有時會偽裝成善良的樣子。生活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本想拒絕卻答應,表示贊同是因為想做好人,因為害怕而默許……這只是軟弱,不是善良。就像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里,新垣結衣飾演的職場白領深海晶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結果老板給她派了更多的活兒,別人搞出的爛攤子都歸她收拾,新人表現不好也要批評她沒帶好后輩,出了任何事都要“背鍋”。一味地妥協和順從,可能讓你成為失敗者。自私自利的禮貌、虛偽的禮節以及違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沒關系。真正的善良會給人帶來能量的流動和生命的力量。

⑥皮耶羅認為幫助他人會使人展現出最好的自我,即使小事也是如此。他家附近有個聲名狼藉的鄰居,大家都敬而遠之。有一天他匆匆忙忙開車去赴約,剛出門輪胎就爆了,換輪胎時發現千斤頂壞了。正好那個鄰居開車經過,主動提出幫助他。此刻,這位鄰居不再是神情陰冷的模樣,而是露出微笑,流露出善意。在幫助別人時,鄰居展現出最好的自我,這一面很少有人發現。關心別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可以通向自由。

⑦不過,善良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地改變世界,你捐出去的善款可能被挪用,你在海灘上撿起一個塑料瓶,還會有人再丟下十個。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確立了自己的原則和存在方式。付出溫暖的人,不會感到寒冷。別人怎么做是別人的事情,我們自己可以選擇善良。就像一個作文題的材料,有個小男孩把退潮后擱淺的小魚扔回海里,有人問“誰會在乎呢?”被救的每一條小魚都在乎。如果不遇到也就罷了,但凡看見,便不能坐視不管。即便我們只能拯救小小的生命,為某個個體帶去一點美好,就已經是勝利,能夠讓自己的生命和這個世界變得充盈而美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0年06月30日)

【閱讀訓練】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文章開頭講作者讀大學時候的事,作用是什么?

3.文章第④段運用了何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4.從論述的內容而言,第⑤段主要是從哪個角度進行論述?得出了怎樣的結論?(用原文語句回答)

5.文章的最后一段可否刪去?為什么?

【參考答案】

《讀書時間》

1.題目是文章的論題。文章的論題是讀書或讀書時間;論點是讀書需要擠時間。

2.①高度概括:寫作者坐地鐵時擠時間閱讀后產生的美好而奇特的感覺。②較具體概括:概述了作者去醫院探視病人,在二十分鐘的地下時光里讀了好幾篇文章,從地鐵回到地面,感覺一切都籠罩在夕陽余暉的明光里;在地下通道,感覺薩克斯樂手的傾情演奏,不是為路人,而是特意獻給剛讀作品中的偉大母親的。

3.引用歐陽修《歸田錄》中的相關記述,屬于事實論據;引用梁曉聲、毛姆的話,屬于道理論據。

4.道理論證(引證法)、比喻論證。引用西漢劉向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名言,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同時把書喻為藥、寶庫,共同證明了讀書的作用。

《內心的豐盈》

1.內心豐盈,能活出人生的好時節;或,內心豐盈,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2.①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②作為論據證明中心論點;③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最主要的是舉例論證;還運用了道理論證及比喻論證。舉例論證,舉現實生活中,中國老奶奶姜淑梅、近代地質巨擘丁文江兩位名人的典型事例,證明了內心的豐盈,讓他們活出了人生的好時節,活出了與疾病和平相處的勇氣;用《水滸傳》中林沖的事例,證明了內心豐盈,世界只要還給他一線生機,他便仍然堅守,林沖仍能活出熱氣與詩意來。道理論證,文章第二自然段引用塞繆爾·厄爾曼在《青春》一文中提出的觀點,倒數第二自然段引用散文家梁實秋先生的話與作家林清玄的感悟,證明了文章的中心論點。比喻論證,第三自然段寫到:“當一個人內心豐盈了,他便像一朵坦然的云,一棵生長的樹,一條潺潺的溪水,懂人生參差多態,知萬物皆宜順其自然,這才有了與疾病和平相處的勇氣?!卑讶吮瘸商谷坏脑?、生長的樹、潺潺的溪水,證明了一個人內心豐盈了,就會呈現出良好的心態,懂人生參差多態,知萬物皆宜順其自然,就能有與疾病和平相處的勇氣,就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4.結構上:總結、收束全文。內容上:揭示了“內心的豐盈”的內涵;鼓勵讀者做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成就美好的人生。

《日常三喜》

1.為了引出作者的“日常三喜”,并進行論述。

2.總體來說,能讓我們每天保持身體舒適、心情愉悅。具體而言,跑步、洗澡,都是作用于身體的,但又能通過身體抵達精神。跑步的好處在于,能將四肢、骨肉、五臟、血液,從外到內依次喚醒,逐漸進入亢奮狀態;洗澡,是對身體外部的清潔;讀書,是對精神的重構和修飾,相當于精神在跑步、心靈在洗澡。

3.一是第三自然段中,把人的軀體比喻為一臺機器,把四肢、器官等比喻為零件,把血液比喻為潤滑油,把四肢、骨肉、五臟、血液的喚醒及進入亢奮狀態比喻為機器被發動。二也是第三自然段中,寫跑步對人的精神作用時,把心情比喻為朝陽沖破云霧。三是第四自然段中,把人的身體比喻為富有的“陋室”,把雙腿、呼吸比喻為隱藏的“寶貝”。以上比喻,都形象生動地表述了跑步對身體的作用。

4.作者寫到以前疲憊、消沉、心情感覺不好時,靠睡覺、煙酒麻醉等方式解決,不是效果不佳,就是雪上加霜;而通過洗熱水澡,疲憊、不愉快,全都自行退卻,非常神奇。通過鮮明的對比,告訴讀者:洗澡會給人帶來驚喜。

5.非常形象、具體、生動地寫出了人在讀書時,由開始覺得枯燥到堅持之后漸入佳境,獲得很多收獲的情形,從而達到鼓勵讀者堅持讀書的目的。

6.C。

《善良是一種強大而溫暖的生存方式》

1.善良是一種強大而溫暖的生存方式。

2.①引出論題——善良,繼而引出“‘善良’是個很有分量的詞,善良的人并不軟弱”這個觀點。②作為事實論據,通過對比證明中心論點。③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舉例論證。舉皮耶羅書中所講的一個故事為例子:因避讓孩子過馬路而引發撞車事故,作者巧妙化解矛盾,證明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4.從反面進行論述。結論:一味地妥協和順從,可能讓你成為失敗者。自私自利的禮貌、虛偽的禮節以及違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沒關系。真正的善良會給人帶來能量的流動和生命的力量。

5.不可以。最后一段強調了“善良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地改變世界”這一特殊情況,告訴讀者:“付出溫暖的人,不會感到寒冷。別人怎么做是別人的事情,我們自己可以選擇善良?!睆亩鴱娀藢χ行恼擖c的論述,是對整個論證的一個有力的補充。

猜你喜歡
論點跑步內心
做到七點跑步不傷膝
內心有光,便無懼黑暗
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
熱天跑步防中暑
論點:議論文的靈魂
原來占據你內心的不是我
高考議論文需細分分論點
跑步的時候我們在想些什么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八戒跑步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