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踔厲奮發擔使命 乘風破浪向未來
—— 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十年紀略

2022-12-28 07:53栗榮曉
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 2022年10期
關鍵詞:信息產業河南測繪

◎ 本刊記者 栗榮曉

十年如一日,奮斗鑄輝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黃河古道,蘊育著亙古不變的誓言,沃土之洲,輪回著春秋靈氣的錦繡。十年來,我們測繪人用智慧和汗水繪就經緯的美麗畫卷;十年來,我們用堅定和執著助推地理信息產業雄鷹的起航;十年來,我們奉獻青春燃燒歲月,點亮生命中最重要的燦爛和輝煌。

春寒陡峭中有測繪人執著的追求,夏雨磅礴中有測繪人跋涉的身影,秋風瑟瑟中有測繪人勃發的激情,冬雪飄飛中有測繪人堅定的足跡。十年來,河南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 年的12772 元增長到2021 年的26811 元、實現了翻番,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一項項成就的背后,離不開一代代河南測繪人的傾情奉獻。

十年來,河南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以服務大局、服務民生、服務社會為宗旨,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總體戰略,著眼于 “構建數字河南、加快基礎測繪、強化服務保障、監測地理省情、發展壯大產業、建設測繪強省”發展戰略,以支撐自然資源高質量管理、提升測繪地理信息保障能力、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和應用、建設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為支撐等提供了及時可靠的測繪保障,持續書寫著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新華章。

精準服務,支撐自然資源高質量管理

十年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在河南落地生根。

夯實測繪基準。按照“統籌建設、資源共享、開放服務、保障安全”的原則,2018 年12 月,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正式啟用。河南建成的這一重大基礎設施,被譽為目前我國建站技術標準最高、站點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完全自主可控并且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的省級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標志著全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進入高精度實時定位和快速服務的新階段。過去測量一個坐標點需要1 小時才能達到厘米級的精度,而現在通過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僅需1 分鐘。

● 站點分布網圖

遍布全省各地的基準站像眼睛一樣,接收北斗等導航衛星發射的初始導航信號,傳輸至河南省測繪院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實現實時動態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靜態毫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車輛精準導航,耕地、宅基地邊界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軌道交通、大壩變形監測等應用將變得更方便快捷。未來,基于這一重大基礎設施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將衍生更多貼近經濟社會的導航定位產品和服務。

強化遙感影像支撐自然資源動態監測能力建設。為推動測繪工作轉型發展,落實“兩服務、兩支撐”的測繪工作根本定位,出臺了《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能力建設的通知》和《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基礎測繪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了自然資源系統遙感影像推送和技術支撐服務機制,構建了省市縣三級支撐服務體系;以遙感影像支撐自然資源動態監測專項工程為抓手,形成了橫向向省直各部門,縱向向市、縣推送的服務機制,極大地賦能了自然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和監測能力建設。

創新方式,提升測繪地理信息保障能力

十年來,測繪創新發展從未止步。

全力推進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在交通、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智慧化示范應用工程。一是與河南移動簽訂自然資源+5G 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地理信息+5G 融合應用;二是與省交通廳對接共同推進智慧交通建設,與鄭州、平頂山對接,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智慧交通等典型應用;三是協調中國移動河南公司、中國測繪學會、中移智行上海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學助力鶴壁市政府打造“空間地理信息與5G 融合應用試驗區”,推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車路協同等應用研究。

實景三維河南建設穩步推進。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切入點,推動高精度的河南沿黃流域高分辨率實景三維輔助決策系統建設,并對重要和關鍵的區域,進行動態的低空高分辨率影像更新,為實景三維河南建設進行有益的嘗試。同時,將實景三維河南建設納入“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在規劃、計劃、預算、實施等多環節,形成有序的推進、引領建設機制。

測繪地理信息軍民融合項目和測繪成果綜合應用試驗區項目進展順利。在測繪地理信息軍民融合項目上,整合測繪地理供給側資源,進一步規范河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河南省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影像查詢系統和河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運行和服務。在測繪成果綜合應用試驗區項目上,重點推動鶴壁市空間地理信息與5G 融合應用試驗區工作的同時,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北斗+5G 相關應用研究。

“多測合一”改革工作穩步推進。作為“多測合一”改革試點省份,河南省率先完成“多測合一”改革指導意見起草工作,印發了《關于開展“多測合一”改革工作省級試點城市的通知》,選擇鄭州、洛陽、平頂山、焦作、長垣5 個基礎條件較好的市縣積極探索;提請河南省工改辦印發《河南省建設工程項目聯合測繪技術導則(試行)》,為全面推進“多測合一”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多措并舉,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和應用

十年來,豐富的地理國情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7 年,圓滿完成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任務,摸清了河南地理國情“家底”。歷時3 年,我省投入財政資金1.74 億元,組織全省19 家資質單位的1300名技術人員,獲取了近800 萬個圖斑構成的多要素、全覆蓋的地理國情數據,建成了河南首個地理國情信息數據庫及管理系統,為各級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國情信息支撐。

● 外業核查疑問圖斑

按照“邊普查、邊監測、邊應用”的工作要求,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按年度實施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圍繞國家重大部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題性地理國情監測,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空間規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批地理國情監測試點示范項目。

河南測繪人用實際行動蹚出了一條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巧路子——收集數據、統一坐標、對比分析、相互印證、圖上查疑、現場核準。河南省遙感院協助省審計廳,抽調多名技術骨干組成專班,先后在安陽、鞏義、周口等地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努力把好干部離任的“生態審計”關。

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國家試點項目。河南省地圖院積極響應并大力支持,抽調多名技術骨干進駐項目組,負責完成了小浪底——西霞院匯水區流域的遙感影像解譯等數據處理和相關圖表制作工作。

在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項目中,河南省地圖院、河南省地理信息院調動全員力量,運用遙感解譯的方法,完成全省林地等六類地塊的統計與對比分析及圖件制作,為規劃編制提供保障服務。

讓土地資源變資產,成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以固始縣為“三塊地”改革試點,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研發了專業比對分析應用系統,挖掘出可開發利用、提質增量和復墾的指標,輔助算好經濟賬和生態賬。

縮千里入尺幅之間,呈萬象于幾案之上,地圖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圍繞各級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為輔助領導科學決策,河南省地圖院編制《領導工作用圖》《河南兩會用圖》等專用地圖。

優化結構,推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十年來,測繪地理信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我省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全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全省擁有測繪資質的企業700 家,從業人員超過5 萬人。其中,11家地理信息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

按照自然資源部要求,加強完善了“天地圖·河南”建設,融合集成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國情數據庫等信息資源的聯動更新,實現了天地圖的聯動更新,著力推動了數據的開放共享、產業化開發和社會應用,促進了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連續8 年獲得五星好評。

2019 年和2020 年,我省著力開展了天地圖一體化建設,打造國家、升級、市級、縣級節點體系,建立統一標準基準服務、統一應用接口、統一域名、統一用戶管理、統一界面模式的統一在線服務功能體系。

作為國家衛星測繪應用分中心,河南省從2016 年5 月運行以來,共接收高分一號、高分二號、資源三號等衛星影像18241 景,實現每年亞米及影響覆蓋全省兩次、2 米分辨率的衛星影像四次,這些數據廣泛應用在國土、農業、林業、交通、環保等領域,推動全省航空航天影像統籌能力不斷增強。

2019 年12 月30 日,自然資源部審批同意建設河南省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應急測繪體系更加完善。組建了河南省應急測繪保障服務中心,應急納入全省防災減災、防汛抗旱、防震減震工作體系,在2017 年“5·22”暴雨后農業受災評估、“7·19”安陽特大暴雨抗洪救災,2021 年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2 年8 月10 日,“河南一號”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河南省“天眼”系統初步建成?!昂幽弦惶枴笔瞧溆跋穹直媛蕛炗? 米,兩月覆蓋全省一次,實現了河南省全域亞米級高分辨率影像高頻次覆蓋,高標準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全覆蓋的衛星監測預警體系,滿足全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應急等行業遙感影像應用的廣泛需求。

● 河南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鄭斌 攝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發布的“2020 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中,河南省獲得3 項金獎、7 項銀獎、6項銅獎,分別占全國獲得總數的3.03%、2.89%、2.72%。

融合發展,產業創新能力成效顯著

十年來,產業融合發展碩果累累。

通過政策引導,應用示范,搭建載體,我省地理信息產業加快與多個行業融合發展。一是產業政策更精準。2016 年,河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加快地理信息產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二是產業應用更加成熟。河南省農業大數據產業研究院等一批應用項目加快推進。三是產業載體更加完善。河南省地理信息導航應用產業園建設加快。先后與中信銀行、人保財險、深圳中興、泛華集團、杭州錦江集團等行業開展跨界合作,助推了地理信息產業融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審核評定的2020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百強企業、最具活力中小企業、高成長企業TOP50 榜單中,河南省企業分別為5 家、2 家、2 家。

加快“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全省18 個省轄市“數字城市”完成驗收工作。平頂山“智慧城市”試點建設通過自然資源部驗收?!爸腔蹪础薄爸腔埴Q壁”試點正在迅速推進?!疤斓貓D·河南”平臺維護更新力度加大,信息采集APP 研發成功,平頂山、鶴壁、濟源等是節點數據更新迅速。

承建的鄭州智慧航空港城市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建設一期工程建設成果通過驗收,在港區智慧公安、智慧城管、智慧檢務、交通及規劃等各行業相繼應用;建成了由靜態數據、動態數據、實時數據組成的覆蓋全市域的時空大數據資源池;包含基礎地理信息、新時空數據、智能感知數據等橫跨13 個部門的時空大數據,接入公交、水利、環保等10 多類實施物聯網數據,構建了“一體三面”服務體系。此外,以統一的時空大數據作為支撐基底,搭建了智慧城市通用版時空信息云平臺。

同時,面向自然資源管理、政府決策、社會公眾等三個服務方向,依托自然資源專網、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分別建設了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時空信息政務服務云平臺和政務空間信息惠民公眾平臺。

地理信息產業園蓬勃發展。2017年9月,河南省“地理信息+生態”示范產業園開園,2019 年1 月,河南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授牌;2019 年8 月,河南省焦作市地理信息產業園授牌;2020 年1 月,河南省地理信息導航產業園授牌。持續開展鄭州、駐馬店、鶴壁等地理信息應用示范項目和園區建設。其中,作為我省第一家示范產業園的焦作市地理信息產業園,占地134畝,融合產業集聚平臺、科技創新平臺、應用示范平臺、多維服務平臺于一體。

踔厲奮發擔使命,乘風破浪向未來。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藍圖繪就,實現保障重大戰略實施更加充分精準、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更加高效有力、服務社會民生需求更加廣泛顯著,推動河南由“測繪大省”向“測繪強省”轉變,實現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新任務需要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自然資源廳的堅強領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新征程?!焙幽蠝y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郭幸生豪情滿懷地說。

猜你喜歡
信息產業河南測繪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測繪質量的措施
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應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新鄭產業新城:“屏”“芯”雙輪驅動,打造中部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工程測繪中GNSS測繪技術的應用
河南:嚴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四川省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無人機在地形測繪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