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背景下環境監測領域信息化管理重要性分析

2022-12-29 12:53
化工設計通訊 2022年9期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環境

姚 翔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 200235)

生態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工業化高速發展下,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是不可逆的,再加上傳統以破壞地質結構、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的持續性影響,加大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盡管國際社會已經開始呼吁并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但從現有破壞形式以及社會工業產業的發展趨勢而言,其形成的制約與保護效率不足。針對此,各國設定大環境保護格局,從不同角度加強對各項生態環境信息的監測,通過對不同行業產生的污染指標進行測定,充分解析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并制定解決方案。期間,進行環境監測體系的設定與運行,最大程度增加制約效果,通過專項、專管與專用,增強環境保護效能。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則是針對大體量的污染及環境檢測信息進行采集、整合與處理,同步上傳到環境監管部門,令主管部門通過各類子系統了解到監管面存在的環境污染信息,以及未來時間段內生態環境的發展走向,進而從宏觀角度制定管理制度,起到協控作用。

1 環境監測相關概述

1.1 環境監測特征

環境監測是針對既定區域下環境污染信息進行采集,將數據值進行逐一對比,分析環境監測區域下存在的污染問題以及不合規現象等,為后期宏觀戰略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撐。期間,環境監測呈現的特點如下。

(1)環境監測的專業性特征。環境監測需針對不同污染信息進行分析與辨認,查證生態環境、地質環境中可能造成的干擾因素,實時監測污染源以及實際污染范疇。信息檢索過程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其需特定人員以及信息化系統進行協同處理,才可保證數據信息核對質量。

(2)環境監測的服務性特征。生態環境的發展角度看,其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服務于社會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此,系統管控形勢需按照不同區域的指標進行合理檢測與分析,通過數據檢測臨界值的確定,保證其具備的服務功能正確切實到社會穩定發展中,同時也可對相關人員及產業發展提供發展契機。

1.2 環境監測技術特點

環境監測技術的落實是針對生態環境信息,進行以技術為核心的數據采集與標定處理。此過程中,每類數據信息的羅列形式應精準闡釋生態環境中的動態數據,工作人員通過系統分析與判定,對環境生態體系中的各類信息形式進行多維辨認,以全面、綜合了解到生態工程在演變過程中的一系列規律。從實際監測過程看,生態環境系統并不是單一不變的,而是在動態性的生態模式中起到流動監測效果,使得技術在落實期間,應針對某一個節點在時間段與空間段內進行整體檢測,而非是對某一個數據的定值進行分析,這樣才可更為全面了解到當前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的各類數據標定值,為整項檢測工序提供一個可追溯特性,避免因為檢測周期時間過長產生的數據誤差現象。

1.3 環境監測的意義

環境監測工作是長期作用于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內的,其需對數據信息進行檢測分析處理,同時也需針對其服務的生態環境進行一體管控,在動態環境管理體系中起到持續性的支撐作用。從我國現有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講,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下,我國生態體系正呈現高速完善的發展勢態,但是大體量的環境保護工作中,仍需要一項切實可行的環境監管機制,實時反映當前生態體系內存在的隱患問題。期間,環境監測體系則是在基層監管與頂層管控之間起到連接作用,在不同部門之間通過數據,核定區域內部呈現的環境污染點,然后在不同部門的鏈接下,落實法律管理制度,在后期保護與監管過程中及時將信息傳遞到相關職能部門,做好全域化的保護與善后工作,提高管理效能。

2 環境保護背景下環境監測領域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2.1 提供環境保護標準數據

環境保護工作體系的劃分受到地理條件以及生態變動條件的影響,將產生環境標定值差異的現象,不同區域設定的環境保護基準也不同。從區域內環境污染指標以及受損指標的監測分析工作看,其需通過檢測結果與地區保護標準進行核對,判定此類污染問題的具體走向。但是此期間結果判定的內容,并無法真正落實到動態性監測功能之上,使得系統性的管控效果無法根植于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則是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數據依據,其按照內部的信息化系統邏輯形式進行不同數據信息的表述、分析、測定,且整個過程不會局限于繁雜工作結構中,而是通過標準界定形式,自動化、智能化地比對此類數據,數據處理過程有效規避污染標定值與測定值之間的偏差現象,不會因為動態類數據流動形式產生數據誤測量問題,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進度。

2.2 污染處理中的重要性

污染監測是環境監測中的重要內容,監測工作針對環境污染進行持續性跟進的監測處理,按照不同類別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測定當前空間內環境污染值的變動規律,然后結合環境承載能力,全面凸顯數據結果的精準性。例如,污水、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的檢測等,均可通過傳感器對此類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與分析,并同步傳輸到管理系統中。此過程中,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為污染處理提供信息集成場所,令工作人員可深入了解到環境污染的各類狀況,整個數據化的表述形式,按照既定數據模型進行多維度解析。例如,柱形圖、餅狀圖以及曲線走勢圖等,輔助工作人員了解到環境中的各類污染物及其累積情況。在后期管理過程中,可及時按照污染物信息,界定哪一類企業存在著污染超標的問題并予以治理。

2.3 環境執法中的重要性

法律規章制度是環境監測管理的重要支撐體,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規范制度,可打造友好型社會,同時針對不同工業產業以及污染源等進行有效制約。從大型環境污染問題看,大多數是企業違規排放造成的定向化污染,此時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則為各類污染數據提供認證體系。信息化的檢測保證每一類數據信息具有公開化、透明化的特征,特別是在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下,基本羅列數據采集時間點與空間點之間的關系,利用時間推移走勢,完成對當前檢測員信息的累積呈現。如此一來,執法部門按照相關的數據信息,即可以立刻核查到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并及時找到區域內違規生產企業進行處罰,從根源層面降低污染問題。

2.4 環境評價中的重要性

環境評價作為環境監測中的重要環節,其對既定環境保護工作起到數據支撐作用,此過程中數據核定的精準性是其評價指標的基礎所在。要想全方位地測評各類數據信息之間的權重變化或者是關聯性,則需通過更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數據信息進行多維度處理,不同區域下將數據信息值進行關聯化分析,且信息化管理平臺比對以往的歷史信息,從同比與環比兩個方面,分析該區域內的歷史數據值及其變化規律,為后期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2.5 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中的重要性

地方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較高的關聯性,特別是對于部分工業產業化經濟而言,要想大范圍地布設經濟發展載體,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谛畔⒒芾斫ㄔO的環境監測體系,通過對不同維度的數據信息進行比對與檢測,分析環境生態穩定的范圍內所能承接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極限值,兩者之間的動態化比對與衡量,可最大程度為經濟產業及環境保護的可協調性發展提供監管載體。數據化的表述以及數據信息模型的動態呈現,可提高環境管控的精確性。

2.6 突發污染事件防控中的重要性

從我國現階段環境污染的產生規律看,存在突發性特征,且此類突發性特征還包含著瞬時突發性與累積性突發性,產生污染范圍廣、擴散速度快的問題,嚴重加大整體環境監管難度。期間,需更為全面的檢測機制,對不同區面的數據信息進行核定,通過數據采集、分析與處理,及時考量到當前區域面內存在的各類生態問題。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與應用下,可輔助生態監測體系進行自動化監測與預警,通過各類數據信息,精準測定當前環境監管系統存在的異常問題,一旦發生數據細微變化時,可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數據檢測及預警工作,令人員及時了解到當前監測視域下存在的問題點并進行防治。

2.7 全面環保中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保護與人們日常工作中生活的健康指標息息相關。要想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條件下,正確踐行綠色發展、環保理念,應加強對不同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起到全面預防、全面制約的效果。此過程中信息化管理平臺則可為民眾提供公開性、透明性的監管體系,令民眾真正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通過不同節點的信息反饋,查證當前區位內存在的各類隱患問題,輔助環保部門進行監管,打造全域化的監管理論體系,增強實際管理效能。

3 環境監測領域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

3.1 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現狀

環境監測信息化具有復雜性、持續性特征,不同環保部門需針對既定的監管項目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保證每一類數據真實反映區域環境下存在的問題。但是現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中,存在缺陷問題,阻緩我國環境信息化的發展。

(1)因環境監測差異造成的系統功能界定不清問題。此過程呈現的問題主要是信息化建設系統無法針對區面下的環境信息進行針對化檢測處理,造成信息化需求及其呈現只是局限在固定的范圍內,未能針對整體結構進行優化。

(2)不同職能部門之間存在溝通脫節的問題。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必須全程作用于環境監控區域內,其需不同部門之間的鏈接,保證相關職能落實的針對性與連續性。但是實際建設過程中,部門之間存在交互力度不足的問題,無法形成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時效性。

(3)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周期較長。從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前期設計到中期建設,再到后期持續性更新階段,屬于長期性的建設機制。期間,系統建設參與方呈現分化特征,如果其中某一個項目出現脫節問題,必然造成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無法達到預期需求,或者是因后期的更新力度不足產生的監管力降低現象。

3.2 加強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的對策

3.2.1 結合科學技術,完善環境監測信息管理功能

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以數據信息為指標,實現對多節點的數據存儲與整合處理,整個過程中,數字化、數據化的表述形式則為不同環境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數據支撐點。對此,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期間,必須堅持以科技為本,在現有管理范疇之內,設定更為優質的管理體系,保證各項資源集成功能,起到環境監測與輔助管理的作用。除此之外,應綜合考慮到信息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對于各項目建設節點呈現的需求,令技術研發及其落實在信息化管理系統運行范疇之下起到連接效果。

3.2.2 加強標準建設,提高環境監測信息管理質量

從宏觀條件講,信息化管理系統支撐的環境監測功能是對環境體系進行數據檢測。要想在不同部門之間實現數據可協調、可分配處理,應進一步規劃建設基準,針對不同的數據流向或數據編碼形式進行測定,統一數據框架。這樣,才可在不同區面下進行數據檢索時,不會產生數據傳輸的聯動問題,同時在大體量的環境監測數據下,也可增強數據流通的時效性,為后期管理決策的建設起到支撐效果。

3.2.3 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增強環境監測的規范性

從環境監測體系的未來發展趨勢而言,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實現儼然成為監測核心,此類高端型的技術產品在操作過程中則需更為專業的人員,進行科學化、規范化操作處理。期間,環境監測部門應適當加強對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引進,健全內部培訓與考核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基礎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管理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過專業操作增強數據信息傳輸、采集與運算的精準性,更為真實反映當前區域內生態環境面臨的隱患問題。

3.2.4 注意信息管理體系建設中的控制

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過程具有復雜性,其需多部門之間聯合處理。此期間為保證相關建設功能的完整性,應引入更為全面的監管機制,加強對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過程的控制。同時,控制過程應全程滲透到前期設計、中期施工以及后期運維更新之中,確保技術應用及其更新屬性,推動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例如,在工程設計前期,應對圖紙文件進行分析處理,運用手機APP進行現場工作、執法記錄等,保證其相關參數信息具備可行性,建設中期則應對項目的動態化建設進行控制,項目后期更新期間,應輔助工作人員合理拓展技術應用范疇,最大程度保證環境監測的科學性。

4 結語

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是對區域內環境信息進行監測,結合工作制約體系,對違法行為進行管制處理。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及落實,則是針對既定空間進行信息化監測與比對,利用數據精準核驗當前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執法部門,加強管制,從根源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猜你喜歡
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環境
環境保護
關于物聯網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關于如何做好水質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研究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系統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