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火煉真金,英雄出少年
——紅色經典兒童電影中的少年英雄

2022-12-29 09:26文/高
童話王國·文學大師班 2022年12期
關鍵詞:雞毛信潘冬子海娃

文/高 陽

偉大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無數革命志士前赴后繼、英勇抗爭,其中不乏一些少年英雄。以他們為原型的小說、電影等文學藝術作品紛紛涌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三部紅色經典兒童電影,了解那些少年英雄的事跡吧。

紅星閃閃放光彩

20世紀30年代初,江南柳溪鎮少年潘冬子的父親潘行義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紅軍。后來,潘行義跟隨紅軍主力戰略轉移,撤離中央根據地,臨行前,他給兒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紅軍走后不久,惡霸地主胡漢三回來了,他欺壓百姓,勾結反動勢力打壓農民運動。為了掩護鄉親們,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變得更加堅強。1938年,上級派潘行義來接吳修竹領導的游擊隊下山,準備開赴抗日前線。潘冬子和父親終于見面了,他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踏上了新的征途。

影片《閃閃的紅星》采用潘冬子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并加入他成年后的回憶作為旁白,將革命道理蘊藏在孩子的遭遇和感受之中。影片中的許多情節可以從革命歷史中找到影子。比如,潘冬子把鹽巴化成水浸在棉衣里騙過敵人,送到山上的紅軍手中,就取材于當年蘇區的真實斗爭故事。這樣的處理增強了影片的紀實和傳記色彩,讓觀眾與冬子同歡共愁,起到了深化共情的藝術效果。

海娃巧送雞毛信

抗日戰爭時期,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給八路軍張連長送一封雞毛信。雞毛信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軍民創造的傳遞緊急情報的特殊郵件,一根雞毛代表“急”,兩根代表“特急”,三根則是“十萬火急”,而海娃拿到的,就是插著三根雞毛的信。誰知,海娃趕著羊群出發不久,就遇到了敵人。他臨危不亂,把雞毛信綁在羊尾巴下面,躲過了一劫??墒?,敵人又想把羊據為己有,讓海娃隨他們走。晚上,趁著敵人熟睡,海娃逃了出去,又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把雞毛信成功交給了張連長。按照雞毛信中的作戰方案,八路軍一舉炸毀了敵人的炮樓,奪回了被搶的物資。

《雞毛信》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戰爭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影片的情節并不復雜,但懸念迭生、引人入勝。每一次“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海娃都靠著堅定的信念與機智的頭腦“柳暗花明又一村”。如今,距離電影上映已經數十年,但海娃聰明、勇敢、堅貞的少年英雄形象仍然深深地烙印在人們心中。

嘎小子立大功

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淀,少年張嘎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撤退而被日本侵略者殺害,張嘎只身來到縣城找到游擊隊排長羅金寶,想要為奶奶報仇。一開始,張嘎將羅金寶當作漢奸、和胖墩打賭時耍賴,鬧了幾次笑話。在經歷一系列磨礪后,張嘎由魯莽調皮的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八路軍戰士,并在一場伏擊戰中立下了大功。

電影《小兵張嘎》的編劇徐光耀曾說,這部電影是白洋淀里無數“小嘎子”浴血奮戰的縮影,也是八路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的寫照。張嘎的形象很鮮活:他堵煙囪、咬胖墩等行為莽撞而幼稚,這是他“嘎小子”的一面;但他又有理想、有勇氣、有擔當,在經歷磨煉之后獲得了成長,表現出了少年英雄的一面。正是這樣接地氣的人物形象,讓《小兵張嘎》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影片。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雨露,不必像電影中的少年英雄一樣浴血奮戰,但我們應該銘記那段歷史,感恩前輩的犧牲奉獻,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英雄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奮斗,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歡
雞毛信潘冬子海娃
雞毛信的故事
一封雞毛信
英勇少年心向黨,閃閃紅星照前路
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后感
閃閃的紅星之紅星小勇士
閃閃的紅星(上)
美味小甜點
小小園藝師
送信的人走了
四季拼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